旋钮结构和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1868发布日期:2024-03-06 16: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旋钮结构和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智能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旋钮结构和门锁。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门锁的普及,在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防止儿童独自开门外出的问题,很多厂商会在锁上设有童锁功能,以电子开锁的方式防止儿童独自外出,为了防止电子锁失效的问题,需要同时设置机械开锁的方式,而现有的童锁的机械开锁机构往往明显且易操作,很难避免儿童独自开门,使童锁形同虚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旋钮结构和门锁。

2、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钮结构,包括:

3、底座;

4、连动机构,所述连动机构适于与门锁的锁止机构传动连接,所述连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转动组件上连接有拨杆,所述转动组件与所述底座之间传动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向所示拨杆施力适于带动锁止机构运动,所述转动组件转至设定角度时锁止机构解锁。

5、可选地,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旋钮组件和转动架组件,所述旋钮组件与所述转动架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拨杆设置于所述旋钮组件上。

6、可选地,旋钮组件包括转动臂和设置在转动臂外周上的旋钮齿轮,转动架组件包括转轴和沿转轴外周设置的转动架齿轮,所述旋钮齿轮与所述转动架齿轮啮合。

7、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所述转轴套可转动的设于所述第一定位轴上,所述转动臂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二定位轴上。

8、可选地,所述拨杆与所述旋钮齿轮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旋钮齿轮设置于转动臂朝向底板的一端,所述拨杆沿所述转动臂的径向设置于所述转动臂上。

9、可选地,所述转动臂背向所述底座的一端开设有受力连接槽。

10、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各设有一条伸长臂,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件,两条所述伸长臂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两侧,其中一条所述伸长臂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条与所述转动架组件连接。

11、可选地,所述转动架齿轮上设置有在周向上与弹性复位件连接位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于与所述固定件抵接。

12、可选地,还包括遮盖,所述遮盖设于所述连动机构上,所述遮盖上形成有凹部,所述拨杆穿过所述凹部的壁板可摆动的收容于所述凹部内。

13、可选地,所述凹部的壁板上开设有通槽和弧形的滑道槽,所述通槽和所述滑道槽连通,所述拨杆在所述凹部内的正投影适于完全落入所述通槽内,所述拨杆穿过所述滑道槽并沿所述滑道槽摆动。

1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旋钮结构,通过设置底座能够为连动机构提供安装平台,使连动机构的转动组件能够可旋转地设置于底座上,由转动组件带动联动机构的其他部件运动进而带动锁止机构的运动;通过在转动组件上设置拨杆,使用户能够通过拨杆拨动转动组件,以便于用户施力,将转动组件停在锁止机构能够解锁的位置;通过在转动组件于底座之间连接弹性复位件,可以使锁止机构在转动组件未转至指定位置时自动锁止,提高了锁的安全性;操作更加复杂,增加了儿童误操作的难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安全。

15、本公开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门锁,包括上述的旋钮结构。

16、本公开提供的门锁,包括上述的旋钮结构,由于该扫旋钮结构具有儿童误操作难度大的优点,因此该门锁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质量品质和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轴(12)和第二定位轴(13),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套设于所述第一定位轴(12)上,所述转动臂可转动的套设于第二定位轴(1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32)与所述旋钮齿轮(34)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旋钮齿轮(34)设置于转动臂朝向底板的一端,所述拨杆(32)沿所述转动臂的径向设置于所述转动臂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背向所述底座(1)的一端开设有受力连接槽(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扭簧,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各设有一条伸长臂(4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固定件(11),两条所述伸长臂(41)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件(11)的两侧,其中一条所述伸长臂(41)与所述固定件(11)连接,另一条与所述转动架组件(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架齿轮(22)上设置有在周向上与弹性复位件连接位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适于与所述固定件(11)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盖(6),所述遮盖(6)设于所述连动机构上,所述遮盖(6)上形成有凹部(61),所述拨杆(32)穿过所述凹部(61)的壁板可摆动的收容于所述凹部(6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61)的壁板上开设有通槽(62)和弧形的滑道槽,所述通槽(62)和所述滑道槽连通,所述拨杆(32)在所述凹部(61)内的正投影适于完全落入所述通槽(62)内,所述拨杆(32)穿过所述滑道槽并沿所述滑道槽摆动。

9.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旋钮结构。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智能门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旋钮结构和门锁,包括:底座和连动机构,连动机构适于与锁止机构传动连接,连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底座上,转动组件上连接有拨杆,转动组件与底座之间传动连接有弹性复位件,向所示拨杆施力适于带动锁止机构运动,转动组件转至设定角度时锁止机构解锁。该旋钮结构操作复杂,增加了儿童误操作的难度,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儿童的安全。由于该扫旋钮结构具有儿童误操作难度大的优点,因此该门锁在相应方面也具有较好的质量品质和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潘康文,刘苑婷,罗培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