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2430发布日期:2023-12-14 02:0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冲击扳手,具体为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冲击扳手其冲击块往往会在应击块的击打过程中逐渐被磨损,进而会影响扳手转动时冲击块与应击块之间的的击打效果,且传统的冲击扳手往往是采用有刷点电机进行驱动的,这样在使用久后不光机体会产生高温,而且在使用会因电枢的转动而产生噪音,此外传统的冲击扳手往往有线连接式的启动,这样使得人工在把持时会有诸多不便,为此设计了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解决了传统的冲击扳手其冲击块往往会在应击块的击打过程中逐渐被磨损进而影响击打效果、机体容易产生高温噪音以及有线把持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框,所述机框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机框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蓄电池与充电口电性连接,所述机框的一侧连通固定连接有螺纹框,所述螺纹框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位移框,所述机框的内部设置有冲击机构。

3、优选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的底部与机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无刷电机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机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

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块的一侧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机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二转动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

5、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表面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机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

6、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槽,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一贯穿槽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贯穿槽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缩槽,所述缩槽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与缩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位移框的内部开设有圆周槽,所述圆周槽的内部圆周滑动连接有圆周块,两个所述圆周块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应击块,所述应击块与冲击块之间的键块啮合,所述位移框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槽,所述应击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扳手管外接轴,所述扳手管外接轴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二贯穿槽的内部并延伸至位移框的外部。

8、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

10、有益效果:

11、该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通过位移框的表面与螺纹框内的螺纹槽螺纹连接,当无刷电机启动时,在无刷电机的动力输出下通过第一转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通过与从动齿轮的啮合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转动带动滑杆转动,进而滑杆带动冲击块转动式与应击块上的键块进行冲击,期间冲击块与应击块之间键块的冲击扭力达到一定限度时会使得冲击块利用弹簧和滑杆在缩槽内的回缩进行向后的推缩,待下一次转动到两个键块之间的键槽时会再次冲击应击块并使得其扭转,使得应击块一侧的扳手管外接轴进行一定扭力地间歇转动,进而以实现扳手管外接轴在装上扳手管时对螺钉等工件的转动加工操作,期间当应击块和冲击块之间的键块因冲力而产生磨损变短时可转动位移框,使得位移框在与螺纹框的螺纹连接下向螺纹槽内深处位移,进而使得应击块和冲击块之间的键块能够更加伸入的啮合以防止因键块磨损而导致滑脱的现象,期间无刷电机采用的是无刷电机,这样使得其相比于传统的有刷电机驱动噪音较小且机体温度较低,在机框内设置蓄电池可使得机身能够通过充电口对蓄电池充电并利用蓄电池蓄电,进而可使得机身脱离了电线利用蓄电池的蓄电力对无刷电机进行驱动,相比于传统的实时有线的启动更加方便不碍手,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冲击扳手其冲击块往往会在应击块的击打过程中逐渐被磨损进而影响击打效果、机体容易产生高温噪音以及有线把持不便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包括机身(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2),所述机身(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框(3),所述机框(3)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机框(3)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5),所述蓄电池(4)与充电口(5)电性连接,所述机框(3)的一侧连通固定连接有螺纹框(6),所述螺纹框(6)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7),所述螺纹槽(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位移框(8),所述机框(3)的内部设置有冲击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机构(9)包括无刷电机(91),所述无刷电机(91)的底部与机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无刷电机(91)的输出轴表面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2),所述机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93),所述第一连接块(9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转动槽(94),所述第一转动槽(9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9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95)的一侧与第一转轴(9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9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96),所述机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97),所述第二连接块(97)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转动槽(98),所述第二转动槽(9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块(9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块(9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910),所述第二转轴(9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911),所述主动齿轮(96)与从动齿轮(911)的齿表面啮合,所述主动齿轮(96)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911)的直径,所述机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9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块(912)的内部贯穿开设有第一贯穿槽(913),所述第二转轴(910)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一贯穿槽(913)的内部并延伸至第一贯穿槽(913)的外部,所述第二转轴(910)的一端内部开设有缩槽(914),所述缩槽(914)的内部开设有滑槽(915),两个所述滑槽(915)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916),两个所述滑块(916)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917),所述滑杆(917)的表面与缩槽(9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9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冲击块(918),所述滑杆(917)的表面套设有弹簧(919),所述位移框(8)的内部开设有圆周槽(920),所述圆周槽(920)的内部圆周滑动连接有圆周块(921),两个所述圆周块(921)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应击块(922),所述应击块(922)与冲击块(918)之间的键块啮合,所述位移框(8)的一侧贯穿开设有第二贯穿槽(923),所述应击块(9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扳手管外接轴(924),所述扳手管外接轴(924)的一端贯穿转动连接于第二贯穿槽(923)的内部并延伸至位移框(8)的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一侧设置有开关按钮,所述机身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框,所述机框的内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机框的一侧设置有充电口,所述蓄电池与充电口电性连接,本技术涉及冲击扳手技术领域。该无刷充电式冲击扳手,在机框内设置蓄电池可使得机身能够通过充电口对蓄电池充电并利用蓄电池蓄电,进而可使得机身脱离了电线利用蓄电池的蓄电力对无刷电机进行驱动,相比于传统的实时有线的启动更加方便不碍手,从而解决了传统的冲击扳手其冲击块往往会在应击块的击打过程中逐渐被磨损进而影响击打效果、机体容易产生高温噪音以及有线把持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明,何四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亮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