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7062发布日期:2023-12-29 23:3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潜孔冲击器维修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钻孔采用旋挖钻机,通过潜孔冲击器给钻头提供轴向往复碎岩冲击力,以便冷却钻头和挟带岩屑等。潜孔冲击器主要由活塞、后接头、外套管、逆止阀、调气塞、气缸、配气座、导向套、蝶形弹簧、卡环、弹簧、保持环、胶圈、前接头等组成。

2、在施工钻孔过程中,潜孔冲击器经常出现故障、部件损坏等,需要将潜孔冲击器拆卸,排除故障或更换损坏的部件。传统故障排除、更换损坏部件时,潜孔冲击器难以固定控制,导致维修保养时间长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能够快速稳定的固定控制潜孔冲击器。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包括多根与甲板固定连接的立柱、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承载梁、固定在所述承载梁顶部两侧的挡条,所述承载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两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转动至所述承载梁上方时可与其夹住潜孔冲击器,所述承载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夹紧机构数量相同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夹紧机构一一对应并用于固定其位置。

3、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呈l型的盖板组件、与所述盖板组件底端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所述承载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牛耳,所述第一牛耳上设有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

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竖直设置的l型的侧板、与两个所述侧板顶部固定连接的顶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侧板的顶部还设有弧形的夹紧槽。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杆,所述承载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牛耳,所述第二牛耳上设有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顶板顶部靠近所述定位杆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组件。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

7、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挡条之间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夹紧机构与所述定位机构之间的弧形垫板。

8、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的立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上设有多个连接螺孔。

9、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立柱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承载梁固定连接的加强板。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夹紧机构和定位机构均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设置在承载梁的两侧,夹紧机构也是通过转动的方式与潜孔冲击器过盈配合实现夹紧目的,使得潜孔冲击器的固定控制工作快速便捷,而且完成夹紧工作后,通过定位机构能够有效的保证夹紧机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潜孔冲击器在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修,减少维修耗时。



技术特征:

1.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与甲板固定连接的立柱(1)、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立柱(1)固定连接的承载梁(2)、固定在所述承载梁(2)顶部两侧的挡条(3),所述承载梁(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两组夹紧机构(4),所述夹紧机构(4)转动至所述承载梁(2)上方时可与其夹住潜孔冲击器,所述承载梁(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夹紧机构(4)数量相同的定位机构(5),所述定位机构(5)与所述夹紧机构(4)一一对应并用于固定其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4)包括呈l型的盖板组件(410)、与所述盖板组件(410)底端固定连接且水平设置的第一转轴(420),所述承载梁(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牛耳(201),所述第一牛耳(201)上设有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转轴(42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410)包括两个平行且竖直设置的l型的侧板(411)、与两个所述侧板(411)顶部固定连接的顶板(412),两个所述侧板(4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转轴(420)固定连接,所述侧板(411)的顶部还设有弧形的夹紧槽(4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转轴(501)、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501)且与其固定连接的定位杆(502),所述承载梁(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牛耳(202),所述第二牛耳(202)上设有通孔并与所述第二转轴(501)转动连接,所述顶板(412)顶部靠近所述定位杆(502)的一侧设有卡槽(414),所述定位杆(502)远离所述第二转轴(501)的一端还设有限位组件(5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502)远离所述第二转轴(501)的一端设有螺纹,所述限位组件(510)包括与所述第二转轴(501)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母(5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条(3)之间固定设有位于所述夹紧机构(4)与所述定位机构(5)之间的弧形垫板(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立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底座(101),所述连接底座(101)上设有多个连接螺孔(10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承载梁(2)固定连接的加强板(1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孔冲击器维修用固定装置,包括多根与甲板固定连接的立柱、水平设置且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承载梁、固定在所述承载梁顶部两侧的挡条,所述承载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至少两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转动至所述承载梁上方时可与其夹住潜孔冲击器,所述承载梁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夹紧机构数量相同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夹紧机构一一对应并用于固定其位置。本技术能够快速固定控制潜孔冲击器,并保证潜孔冲击器在维修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征平,王元骏,王发喜,刘传,张辉,何纯桥,伊青,王翀,常坤,郝文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宜昌航道工程局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