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8987发布日期:2024-02-26 17:0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抛丸机维修领域,涉及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


背景技术:

1、抛丸机是利用抛丸器抛射的高速硬质磨料对零件表面进行清理或强化。在长期使用后,抛丸器(抛丸器分为直连式抛丸器和皮带式抛丸器,皮带式抛丸器包括抛丸器本体及抛丸器电机两部分)需要拆下检修或更换,当抛丸器安装在抛丸机箱体上表面或者侧面时,可以利用厂房内行车、手拉葫芦进行更换;如果抛丸器安装在抛丸机箱体底部,行车吊钩无法到达进行吊装作业,一般这种情况,底部抛丸器的上部操作空间也很狭小,也无法采用手拉葫芦进行作业。

2、目前,这种情况下的抛丸器主要是靠人力更换,现场制作一些简单的支架等辅助工具,劳动强度大;操作不便,效率低;存在滑脱等风险,安全系数低。

3、也有一些专用工具,只适用于更换一种对象,如用于更换抛丸器电机,就无法更换抛丸器本体,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这些更换工具,调节丝杠不具备同时升降功能,当夹持住更换对象后,需要对调节丝杠分别降低,更换对象发生将发生偏转,有可能卡住,更换困难,并存在倾翻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克服存在的上述问题,在更换抛丸器本体过程中具有普遍适用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包括滚轮小车,安装在滚轮小车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横梁,横梁在升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升降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微调丝杠,横梁上安装有第二微调丝杠,并通过调节螺母和锁紧螺母调节固定,第一微调丝杠与第二微调丝杠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

3、可选的,滚轮小车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其中2个车轮具有刹车机构。

4、可选的,滚轮小车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手推扶把。

5、可选的,滚轮小车的车架四角设置有四根导向杆,升降平台套装在四根导向杆上。

6、可选的,第一微调丝杠设置为1个或多个。

7、可选的,连接头为可拆卸结构,并根据对象形状进行更换。

8、可选的,升降平台下方与滚轮小车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手动丝杠。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更换抛丸器本体或直连抛丸器时,第一微调丝杠设置2个,支撑更稳固,并且当抛丸器安装面前、后、左、右都有倾斜时,对应分别调整第一微调丝杠高度,可以使第一连接头与抛丸器贴合更紧密;

11、2)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连接头夹持住抛丸器后,可以整体升降,避免单独升降调节丝杠造成的卡死、倾翻等问题;

12、3)本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第二微调丝杠及第二连接头安装于横梁上,横梁位置可调,可用于不同长度的抛丸器更换,提高了适应性。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小车,安装在滚轮小车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横梁,横梁在升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滚轮小车的底部设置有四个车轮,其中2个车轮具有刹车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滚轮小车前端及后端均设置有手推扶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滚轮小车的车架四角设置有四根导向杆,升降平台套装在四根导向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微调丝杠设置为1个或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连接头为可拆卸结构,并根据对象形状进行更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其特征在于:升降平台下方与滚轮小车之间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该升降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电动缸或手动丝杠。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抛丸机维修领域,涉及一种多用途抛丸器拆装小车,包括滚轮小车,安装在滚轮小车上的升降平台,以及安装于升降平台上的横梁,横梁在升降平台上的位置可调;升降平台上安装有第一微调丝杠,横梁上安装有第二微调丝杠,并通过调节螺母和锁紧螺母调节固定,第一微调丝杠与第二微调丝杠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本技术使用方便,通过该装置可以用于拆装抛丸器本体、抛丸器电机以及直连式抛丸器,一机多用,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本技术小车可以同时升降,防止操作过程中更换对象倾翻、滑落造成人员伤害,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堂,夏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2/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