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95361发布日期:2024-04-30 17:05阅读:9来源:国知局
起拔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高温栅偏试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起拔器。


背景技术:

1、由于电力电子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功率芯片的电流密度不断增大,而功率芯片的功率模块中的封装密度也在不断加大,从而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在新能源发电及混合动力汽车等新的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使得功率器件需要在更加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因此对功率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

2、高温反偏和高温栅偏测试是检验功率器件在高温下工作稳定性及可靠性的关键测试。其中高温反偏测试用于验证功率器件长期高温稳定工作情况下芯片的泄漏电流,而高温栅偏测试则用于验证功率器件高温栅极泄漏电流的稳定性。目前的高温栅偏试验仪是一台设备里面设置有高温试验箱,待试验的芯片通过载具的承载放入和取出,载具为具有一格格中空的通孔结构的载具盘,载具整体类似于算盘的架子结构,然而现有没有针对载具盘取出和放入的起拔器,故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3、因此,急需要一起拔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夹紧载具、取放便利和结构简单的起拔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起拔器包括框架本体、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所述框架本体内具有与载具外轮廓相匹配的卡合口,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手握部,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枢接,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手握部,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枢接,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

3、较佳地,所述框架本体对应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开设有第一避让安装槽,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避让安装槽。

4、较佳地,所述框架本体对应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开设有第二避让安装槽,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避让安装槽。

5、较佳地,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中部枢接。

6、较佳地,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的一端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共同围成所述卡合口。

7、较佳地,所述夹紧头为圆柱结构。

8、较佳地,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对应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开设有第一避让凹槽,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枢接于所述第一避让凹槽。

9、较佳地,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对应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开设有第二避让凹槽,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枢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凹槽。

10、较佳地,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为直杆结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起拔器通过将框架本体、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等结合在一起,框架本体内具有与载具外轮廓相匹配的卡合口,卡合口恰好固定于载具的外轮廓,避免了框架本体的挪动,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第一横向手握杆可相对框架本体摆动,第一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手握部,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手握杆枢接,第一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第一纵向卡紧杆相对框架本体转动,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第二横向手握杆可相对框架本体摆动,第二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手握部,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第二横向手握杆枢接,第二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第二纵向卡紧杆相对框架本体转动,当使用者握紧第一手握部和第二手握部使得第一横向手握杆与第二横向手握杆相对框架本体摆动,利用杠杆的原理连动第一纵向卡紧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活动,伸入载具的夹紧头与框架本体之间能够共同夹紧载具,双手一拉就可直接取出载具。



技术特征:

1.一种起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本体、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所述框架本体内具有与载具外轮廓相匹配的卡合口,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手握部,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枢接,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手握部,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枢接,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对应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开设有第一避让安装槽,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避让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对应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开设有第二避让安装槽,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避让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中部枢接,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中部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的一端连接且两者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共同围成所述卡合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头为圆柱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对应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开设有第一避让凹槽,所述第一纵向卡紧杆枢接于所述第一避让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手握杆对应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开设有第二避让凹槽,所述第二纵向卡紧杆枢接于所述第二避让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为直杆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的起拔器包括框架本体、第一横向手握杆、第一纵向卡紧杆、第二横向手握杆和第二纵向卡紧杆,框架本体内具有与载具外轮廓相匹配的卡合口,第一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第一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一手握部,第一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第一横向手握杆枢接,第一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第二横向手握杆的一端与框架本体的一侧枢接,第二横向手握杆的另一端形成第二手握部,第二纵向卡紧杆的一端与第二横向手握杆枢接,第二纵向卡紧杆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形成伸入载具的夹紧头。本技术提供的起拔器能够夹紧载具,具有取放便利和结构简单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雷,卢家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航芯高科技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0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