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4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
一般而言,穿装垫片的螺钉(请参阅


图1)具有防止组合构件螺钉固定后产生渗水、振动的功效。而泛见的组装方式,是将上呈六角形且具有靠合面(A11)的螺钉(A)先套置于上模,并将二垫片(C)(B)先后放置于下模,当上、下模对应吻合,将螺钉(A)穿置入垫片(B)(C)中的通孔,从而使三者组合成一体。但该种组合流程必须借助人工操作且速度缓慢,影响生产者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精简、不占空间且技术进步的机器,它的操作可自动化,可大量节省人工,降低成本,且其产量高,具有实用性及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包括由转轮动力组经支轴驱动两间距适当的转轮,在两转轮的等间距离处、借助连接块安装呈两两对应的架设竖杆,在两架设竖杆间上、下各设置一螺钉、垫片导设装置,且沿装置整体周环的适当处设有一拨卸装置,及依序排列并沿周环设置的小垫片振动盘、螺钉振动盘及大垫片振动盘,另在两转轮间支轴外部设有一不转动的导槽内筒,其中螺钉导设装置,呈倒T形的前压板纵向连接压杆,且前压板的突端穿过两架设竖杆中间与呈T形的后压板密合连接,前压板下端连接着具有中心套孔的导入板,另后压板与架设竖杆后侧之间尚容设有一动作板,该动作板后侧下端可转动地连接着一滚槽轮,且后压板与动作板之间上下连接着一弹性元件;另在架设竖杆与前压板夹设中间穿插有一呈倒U形的调整块,该调整块下部另容设有一可供螺纹连接在调整块中心处的调整杆动作的弹性元件;垫片导设装置,其构件与螺钉导设装置完全相同仅组装位置呈上、下相反,在固定于前压板上端且突置于架设竖杆前缘的导入板上缘再加设一输入端具有阶梯状、且中心具有上大下小阶梯形套孔的容片板;导槽内筒,其外缘设有两呈上下对称、间距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圈绕成环、以供螺钉、垫片导设装置的滚槽轮依附转动的导槽;拨卸装置,由一延杆连接配置于整体装置外周缘,为一呈喇叭状的筒锥体,其上端是与整体装置圆周呈切线状的平板,其下端束缩成由大渐小的落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精简、装配迅速,勿须耗费高成本。
2.本实用新型利用圆周切线原理导纳构件定位、并拨卸构件脱离的设计系属首创,并具有技术进步的价值。
3.本实用新型利用动力旋转的动作极为迅速,因此本装置产量高但成本低廉。
4.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全面自动化,具有节约人工的优点。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技术原理现按照附图详述于后
图1穿装垫片的螺钉剖面图;图2本实用新型插套自动装置的外观图;图3A本实用新型各装置的配设位置图;图3B本实用新型中的导槽内筒形体详图;图4本实用新型导设螺钉、垫片定位的动作俯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中的螺钉、垫片导设装置的前视图;图6沿图5中的A-A线的剖面详图;图7本实用新型中的螺钉、垫片导设装置的侧视图8本实用新型中的螺钉、垫片导设装置的立体组合详图;图9本实用新型中的拨卸螺钉脱离的动作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中的滚槽轮于导槽内筒的导槽上滚动痕迹展开图;
图11本实用新型中的构件操作的防护措施动作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是由转轮动力组(1)经由支轴(11)驱动旋转两间距适当的转轮(12)。转轮(12)的周缘上取等间距环固数组互呈对应的架设竖杆(13),架设竖杆(13)通过两连接块(131)架设定位于两转轮(12)之间,可以提供螺钉导设装置(2)、垫片导设装置(3)等构件的定位。在两转轮(12)间的支轴(11)段外另设有一不转动的导槽内筒(4),该导槽内筒(4)外缘设有二呈上、下对称,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圈绕成环的导槽(41A)(41B)(请参阅图3B)。另于本实用新型整体外缘依序设置小垫片振动盘(C1)→螺钉振动盘(A1)→大垫片振动盘(B1)(请参阅图4),并于支轴(11)上方向外架设一延杆(51)以连接拨卸装置(5)。
螺钉导设装置(2)(请一并参阅图5、6、7及8),该装置设置于两架设竖杆(13)间距内的上部,它具有呈倒T形的前压板(21),它垂直朝向连接压杆(211),而其突端穿过两架设竖杆(13)的中间,再与呈T形的后压板(22)密合连接成一体。前压板(21)下端固设有具有中心套孔(251)的导入板(25)。竖杆(13)之间尚容设有一动作板(23),该动作板(23)后侧下端连接着滚槽轮(232)。其中,后压板(22)通过弹性元件(233)纵向弹性连接动作板(23);另于前压板(21)上端安装一呈倒U形的调整块(24),该调整块(24)下凹部容设有一弹性元件(241),可供螺纹连接在调整块(24)中心处的调整杆(242)调整压力。
垫片导设装置(3)(请参阅图7),其构件与螺钉装置(2)完全相同但设置位置上、下相反。只是在前压板(31)上端的、且连接在架设竖杆(13)前缘的垫片导入板(35)的上缘,另再加设一输入端具有阶梯状、且中心具有阶梯套孔的容片板(351)。该容片板(351)可有利于大、小不一的垫片(C)(B)先后导入并上、下嵌容定位。
导槽内筒(4),其设置于两转轮(12)间的支轴(11)段外部,导槽内筒(4)外缘设有两呈上下对称、间距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圈绕成环的导槽(41A)(41B),以供滚槽轮(232)依附转动。
拨卸装置(5)(请参阅图9),由延杆(51)连接架设于装置周缘,且呈喇叭状形体,其上端为与装置周缘呈切线状的平板(52),且下端束缩成上大下小的圆锥形落料口(53)。
组装实施时(请参阅图7),使两架设竖杆(13)借助连接块(131)上、下定位,以便固定连接于两转轮(12)的周缘上。在多组环设成圆的架设竖杆(13)间距内,可供纵向螺纹固定着压杆(211)的前压板(21)的突端穿过后再与后压板(22)固定连接。且在架设竖杆(13)与前压板(21)之间,由上往下套设一螺纹连接着调整杆(242)的调整块(24),并在调整块(24)下端套设一弹性元件(241)。另在前压板(21)下端、架设竖杆(13)前缘连接一具有套孔(251)的导入板(25)。在架设竖杆(13)后则与后压板(22)之间套设动作板(23),该动作板(23)与后压板(22)通过一弹性元件(233)上、下连接。动作板(23)后侧可转动地连接一滚槽轮(232),它可突嵌容设并在导槽(41)内滚动。此时,螺钉导设装置(2)的构件组装即完成。而垫片导设装置(3)的构成组件与螺钉导设装置相同仅是组装动作相反,但在前压板(31)上端、穿过架设竖杆(13)前侧所固定的垫片导入板(35)的上缘另加设一容片板(351)。
使用实施时(请先参阅图3及
图10),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由转轮(12)以适当速度带动导设装置(2)(3)旋转,其依序排列的小垫片振动盘(C1)、螺钉振动盘(A1)及大垫片振动盘(B1)则将欲组装穿装的构件送至输出端。其中,小垫片(C)、大垫片(B)前后导入垫片导设装置(3)的容片板(351)中心处,并呈上大下小嵌容,而螺钉(A)则被引入导入板(25)的套孔(251)内容置,并以压杆(211)压住防止移位。这种构件导入原理,是利用旋转的圆周切线为依据,迅速将构件切引导入嵌合,并以其输入端导引的曲度及中心套合孔(251)形成一“入易出难”的扣部。请参阅
图10,此乃构件进入螺钉导设装置(2)、垫片导设装置(3)二者的轨迹及滚槽(232)(332)滚动动作的展开详图。本实用新型的导设装置(2)(3)为转动状态,其动作1(
图10下方标号为动作顺序标号)小垫片(C)优先进入下方导入板(35)处,其两滚槽轮(232)(332)间距最大;动作2;螺钉(A)进入上方导入板(25);动作3大垫片(B)再次进入下方导入板(35)内,与小垫片(C)呈一上一下嵌容定位〔此时两滚槽轮(232)(332)顺着导槽(41A)(41B)之间距渐渐拉近〕;至动作12则螺钉(A)大垫片(B)上下穿插密合;当动作13两垫片(B)(C)跟随螺钉(A)渐渐脱离下方垫片导设装置(3);至动作16穿装有垫片(B)(C)的螺钉(A)转入拨卸装置(5)的平板(52)处,而与整体装置的圆周呈切线位置的平板(52)可将螺钉(A)自导入板(25)处向外拨除,使其进入落料口(53),随后其动作再进入另一循环。
但螺钉(A)由振动盘(A1)进入导入板(25)时通常呈歪斜状态〔请参阅
图11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措施〕,当螺钉(A)进入动作10时,因其呈歪斜之故无法顺利穿插入垫片(B)(C)内,只能顶持垫片(B)表缘,致使本欲密合穿插的动作呈顶开状态。此时两上下对应的滚槽轮(232)(332)仍顺着导槽(41A)(41B)作由大而小、由小而大的滚动,而该本当密合但呈顶开状态的间距则由具有弹性调整的两前压板(21)(31)所衔接的弹性元件(241)吸收,以维持螺钉顶撑而成的间距。当螺钉(A)进入动作14,两滚槽轮(232)(332)渐渐拉开距离,当螺钉(A)逐渐进入动作17则借助拨卸装置(5)上的平板(52)施行拨除动作,以利下一循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包括由转轮动力组经支轴驱动两间距适当的转轮,在两转轮的等间距离处、借助连接块安装呈两两对应的架设竖杆,在两架设竖杆间上、下各设置一螺钉、垫片导设装置,且沿装置整体周环的适当处设有一拨卸装置,及依序排列并沿周环设置的小垫片振动盘、螺钉振动盘及大垫片振动盘,另在两转轮间支轴外部设有一不转动的导槽内筒,其特征在于螺钉导设装置,呈倒T形的前压板纵向连接压杆,且前压板的突端穿过两架设竖杆中间与呈T形的后压板密合连接,前压板下端连接着具有中心套孔的导入板,另后压板与架设竖杆后侧之间尚容设有一动作板,该动作板后侧下端可转动地连接着一滚槽轮,且后压板与动作板之间上下连接着一弹性元件;另在架设竖杆与前压板夹设中间穿插有一呈倒U形的调整块,该调整块下部另容设有一可供螺纹连接在调整块中心处的调整杆动作的弹性元件;垫片导设装置,其构件与螺钉导设装置完全相同仅组装位置呈上、下相反,在固定于前压板上端且突置于架设竖杆前缘的导入板上缘再加设一输入端具有阶梯状、且中心具有上大下小阶梯形套孔的容片板;导槽内筒,其外缘设有两呈上下对称、间距由大而小再由小而大圈绕成环、以供螺钉、垫片导设装置的滚槽轮依附转动的导槽;拨卸装置,由一延杆连接配置于整体装置外周缘,为一呈喇叭状的筒锥体,其上端是与整体装置圆周呈切线状的平板,其下端束缩成由大渐小的落料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穿装垫片的螺钉插套自动装置,具有由转轮动力组经支轴驱动两间距适当的转轮,在两转轮的周缘取等间距离,借助连接块连接数组呈对应的架设竖杆,在两架设竖杆间上、下各组装一螺钉、垫片导设装置,且沿装置整体周环适当处设有一拨卸装置,及依序排列的小垫片振动盘、螺钉振动盘及大垫片振动盘,另于二转轮之间支轴外部另设有一不转动的导槽内筒。本装置体积精简,操作自动化,产量高,而且成本低。
文档编号B25J11/00GK2170831SQ9322012
公开日1994年7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28日
发明者杨朝根, 陈若翰 申请人:杨朝根, 陈若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