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6731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包括机架体,机架体上固定装设有一从动托辊轮、一转动切辊轮以及一驱动电机体,所述转动切辊轮压设在所述从动托辊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体通过皮带体分别与所述转动切辊轮、从动托辊轮相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从动托辊轮上开设有若干条的间隙槽体,所述转动切辊轮上可拆卸地装设有切片圈组,该切片圈组与所述间隙槽体相配合辊切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对鱿鱼的切割成丝,保证鱿鱼丝切割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而且它还可以利用弹性气囊增加辊压切丝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皮带顶张劳损,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专利说明】
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水产品深加工设备及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鱿鱼作为海产品中最普通的一种海鲜常被海边人列为一道家常菜,为了提高经营收入人们已经将鱿鱼制成各种易存储的菜或零食销入内陆,以鱿鱼丝、鱿鱼片和烤鱿鱼等为主,其中鱿鱼丝的销量最好,但人们目前用于加工鱿鱼丝时一般都是使用鱿鱼切丝机进行处理,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3878809 A公开的一种鱿鱼切丝机,人们通过该设备将鱿鱼切成丝状结构,再将该鱿鱼丝进行浸酱汁入味处理,形成各种不同口味的鱿鱼丝产品,然后进行烘干处理,最后包装成品。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加工起来非常不便,自动化水平很低,不仅加工质量不是很稳定,而且产品的卫生安全很难得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切丝设备,它不仅可以实现对鱿鱼的切割成丝,保证鱿鱼丝切割的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而且它还可以利用弹性气囊增加辊压切丝的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皮带顶张劳损,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包括机架体,所述机架体上固定装设有一从动托辊轮、一转动切辊轮以及一驱动电机体,所述转动切辊轮压设在所述从动托辊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体通过皮带体分别与所述转动切辊轮、从动托辊轮相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从动托辊轮上开设有若干条的间隙槽体,所述转动切辊轮上可拆卸地装设有切片圈组,该切片圈组与所述间隙槽体相配合辊切设置。
[0006]更进一步,所述转动切棍轮的上方还设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机架体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内配合装设有若干个弹性气囊体,该弹性气囊体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相抵接设置,弹性气囊体的下端通过一活动架体与所述转动切辊轮相抵压设置。
[0007]更进一步,所述弹性气囊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切辊轮的上方两侧。
[0008]更进一步,所述转动切辊轮上还配合活动盖设有一翻盖体。
[0009]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转动切辊轮的上方设置固定架、活动架以及弹性气囊体,可以使该转动切辊轮与从动托辊轮在切割鱿鱼丝时效率更高,通过该弹性气囊体的压缩与反冲,可以有效地提高转动切辊轮与从动托辊轮之间的相互挤压、辊动切割的效果,使鱿鱼在切丝时更容易实现,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皮带体过度地顶张、防止其老化,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鱿鱼切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动切辊轮与从动托辊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流式烘干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翻转式加汁入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包括机架体I,所述机架体I上装设有输送带机构,所述机架体I上沿所述输送带机构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放料台2、鱿鱼切丝装置3、折流式烘干箱装置4、螺旋翻转式加汁入味装置5、第二烘干箱体6、用于将产品密封包装的包装机构7以及收料台8,所述第二烘干箱体6为红外线烘干箱体。
[0018]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应用于该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3包括一从动托辊轮31、一转动切辊轮32以及一驱动电机体33,所述转动切辊轮32压设在所述从动托辊轮31上,所述驱动电机体33通过皮带体34分别与所述转动切辊轮32、从动托辊轮31相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从动托辊轮31上开设有若干条的间隙槽体311,所述转动切辊轮32上可拆卸地装设有切片圈组321,该切片圈组321与所述间隙槽体311相配合辊切设置。
[0019]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转动切辊轮32的上方还设有一固定架35,该固定架35的底部与所述机架体I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35内配合装设有两个弹性气囊体36,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切辊轮32的上方两侧,该弹性气囊体36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35相抵接设置,弹性气囊体36的下端通过一活动架体37与所述转动切辊轮32相抵压设置,所述转动切辊轮32上还活动盖设有一翻盖体38。该鱿鱼切丝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利用所述弹性气囊体36的反冲力与弹性压力,使所述转动切辊轮32很好地压设在所述从动托辊轮31上,在进行切割鱿鱼丝的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效果地减少皮带体的过度地顶张以及设备的移位,使辊切效果更稳定,产品质量更好,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皮带体的过度老损,增加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0020]如图1及图4所示,所述折流式烘干箱装置4包括一烘干箱体41,该烘干箱体41内装有上、中、下三层输送带体42,每相邻两条输送带体42的输送方向相反,所述上层输送带体的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带机构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烘干箱体41内还布设有若干个发热管体43,所述发热管体43为红外线发热管体,所述烘干箱体41的上侧壁上还装设有引流风机44,通过该引流风机44,利用引流风机44将烘干箱体41内的热气形成一个循环回流,提高烘干效果。所述烘干箱体41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入口45和一出口 46,该入口 45与出口处46的烘干箱体41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一对流吹风机47,该对流吹风机47从上往下吹设,用于防止烘干箱体41内的热气流外漏。通过设置折流式烘干箱装置,可以将鱿鱼丝更好进进行烘干处理,通过上、中、下三层输送带的折流输送,可以使鱿鱼丝在输送过程中受热更均匀,烘干更充分,同时,利用引流风机将烘干箱体内的热气形成一个循环回流,提高烘干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对流吹风机,可以防止烘干箱体内的热气流外漏,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0021]如图1及图5所示,所述螺旋翻转式加汁入味装置5包括一倾斜设置的滚筒体51,所述滚筒体51的倾斜角度为10°?20°。该滚筒体51的内侧壁均匀布设有呈螺旋体结构的搅拌板体52,所述搅拌板体52形成一物料导流通道;所述滚筒体51内还装设有一酱汁输送管体53,该酱汁输送管体53的输入端处连接设有一盛液罐体54,所述酱汁输送管体53上装设有若干个雾化喷头531。所述酱汁输送管体53上还连接有一加压栗体55,该加压栗体55还与所述盛液罐体54相连接设置。加工使用时,所述盛液罐体54内的调料酱汁通过所述加压栗体55的加压雾化,然后通过所述酱汁输送管体53输送到所述滚筒体51内,随着所述搅拌板体52的搅拌导流,所述雾化后的酱汁通过雾化喷头53的喷晒,充分地喷晒在鱿鱼丝上,提高了产品的入味率,同时减少酱汁的使用量。通过设置螺旋翻转式加汁入味装置,可以将烘干后的鱿鱼丝在螺旋通过时,同时进行喷汁雾化,将酱汁雾化喷洒在鱿鱼丝上,这样,酱汁可以在鱿鱼丝搅拌翻转进行中更充分地入味到鱿鱼丝内,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酱汁的使用量,而且入味率更高;同时,还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更换酱汁使用,以适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操作非常简单实用。
[002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独特,不仅有效地提高了鱿鱼丝生产的自动化水平,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卫生安全,对于本领域的生产企业具有更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0023]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该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包括机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体上固定装设有一从动托辊轮、一转动切辊轮以及一驱动电机体,所述转动切辊轮压设在所述从动托辊轮上,所述驱动电机体通过皮带体分别与所述转动切辊轮、从动托辊轮相驱动连接设置,所述从动托辊轮上开设有若干条的间隙槽体,所述转动切辊轮上可拆卸地装设有切片圈组,该切片圈组与所述间隙槽体相配合辊切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切辊轮的上方还设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的底部与所述机架体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内配合装设有若干个弹性气囊体,该弹性气囊体的上端与所述固定架相抵接设置,弹性气囊体的下端通过一活动架体与所述转动切辊轮相抵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气囊体有两个,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转动切辊轮的上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鱿鱼加工生产组合机的切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切辊轮上还配合活动盖设有一翻盖体。
【文档编号】B26D1/22GK205552635SQ201620316169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6日
【发明人】陈炳勤
【申请人】陈炳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