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和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451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逃生和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利用缆索的滑降和攀援或攀绳装置,是一种高层建筑等场合使用的逃生和救生装置,用于在发生火灾等灾害性事故时,从楼外迅速安全地疏散楼内人员,也可以作为消防救援人员快速登楼进行救援的一种装置,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登山运动、天坑探险,军事体育锻炼等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里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消防云梯最多只能上到十几层楼的高度,一旦发生火灾等危险情况,整个建筑物就处于非常紧急的状态电梯不能使用、楼梯被烟雾封锁、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死亡的威胁。这种情况已经屡屡发生,令人十分痛心。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事故时,有的发达国家采取直升飞机顶层救援或者降落伞逃生等方式。但是,这些措施在楼房密集的住宅区,具体实施起来往往难度很大,因此,到现在为止,高层建筑的紧急救生尚无很好的解决方案。同样,用于消防救援人员快速登楼进行救援亦无良好的装置,登山运动、天坑探险,军事体育锻炼等方面亦需要利用缆索的滑降和攀援装置。
目前,用于缓冲的都是体积庞大的充气气囊,具体方法通常是鼓风机充气法,或者化学反应爆炸充气法,而且都是直接放在建筑物楼下的地面上,没有与任何救生缆绳直接连接在一起,逃生者必须看准充气气囊的中心位置,然后纵身一跃跳下高楼,对于绝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逃生者,人身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目前常用的的个人安全带,都是用厚实的帆布带将人体躯干部分交叉绑起来,通过胸前的挂钩挂接在安全绳的一端,然后将人逐个放下来,这种安全带只能防止人体脱离安全带和安全绳的约束,但是对于人体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没有任何保护作用。
目前的登山攀绳工具都是依靠双手的力量,来吊起全身的重量,双脚只是寻找可以用得上劲的墙缝或者石头,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一旦双手没有抓牢,就会酿成灾难。
目前常用的安全绳救生缆都是柔韧的,便于在登山工具上穿绕以增加摩擦力,本发明的个人滑降器和攀绳器可以适应包括钢缆在内的各种缆绳,因此,可以采用耐磨性能更好、牵引拉力更强、安全系数更高的钢缆或者其它类似的材质作为高层建筑的救生缆绳。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缆索的滑降和攀援或攀绳装置,为高层建筑等场合提供一种常备的、安全有效的集体逃生和救生系统。当高层建筑出现火灾等危险7情况时,可以将人员迅速安全地撤离危险地带。利用缆索的滑降和攀援或攀绳装置,是一种高层建筑等场合使用的逃生和救生装置,用于在发生火灾等灾害性事故时,从楼外迅速安全地疏散楼内人员,也可以作为消防救援人员快速登楼进行救援的一种装置。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采用救生缆直接与减震气囊连为一体的方案,只要用个人滑降器顺着救生缆缓速滑降下来,就可以绝对保证人身安全。可以应用于登山运动、天坑探险,军事体育锻炼等方面。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在缆索的滑降和攀绳装置上,提供一种安全背包,可以将逃生或救生者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全部都用充气气囊和硬质保护层遮护起来。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攀绳器采用“手脚并用”的原理,将人体重力转化为对救生缆的握持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大大提高攀登效率。从而增加逃生和救生的速度。
2、技术方案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滑降器构成,所述滑降器,由夹持救生缆的两侧外壳、阻尼滑降轮、压力簧、锁臂扣、限速器、摩擦轮、摩擦力扳杆等部件构成,滑降器两侧外壳的上端用铰链和挂钩相连接,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外壳内,两侧外壳的下端装有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外壳的锁臂扣。阻尼滑降轮的外缘呈现“V”形燕尾槽或者圆弧槽,槽面上有横向凸棱(点状突起、点槽混合、防滑花纹等),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救生缆;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在滑降轮的轮轴上装有离心式限速器或者阻尼摩擦轮;滑降轮的轮轴装在通过压力簧进行松紧调整的槽上;且设有固定在外壳上的摩擦力扳杆,两侧的锁臂扣分别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的外壳,使两侧外壳合为一体,锁臂扣下端的挂钩孔装有安全封孔片。
本发明的救生缆附设固定架、通讯监控报警开关、减震气囊,滑降器附设个人安全背包。
所述救生缆固定架,由固定支架、卷缆器、卷缆电机、救生缆、控制器、折叠楼梯、安全护栏、滑降平台、滑轮等部件构成。
固定支架的上部装有卷缆器和卷缆电机,可以采用电动或手动的方式将救生缆释放下去或者卷绕起来,卷缆器的一侧有一个滑轮,另一侧安置有卷缆电机;卷缆器一侧的齿轮直接连接报警开关和发条警铃;高强度救生缆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固定在减震气囊的底盘上,救生缆的中部可以夹持个人滑降器供安全背包的卡钩挂接,也可以夹持攀绳器供救援人员使用。
固定支架的中部装有可以折叠的滑降平台,滑降平台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平台上装有一个可以开启的安全护栏。
固定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以展开的折叠楼梯,折叠楼梯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
救生缆端部设有的减震气囊,是由减震护垫、撑架、弹簧、底盘、外罩、牵引绳等部件构成。
减震气囊固定在救生缆的下端,救生缆穿过气囊的中心部位并与气囊的底盘相连接,固定在底盘上的弹簧可以将撑架及其上方的减震护垫撑起,使撑架与底盘之间的柔性织物外罩里面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充气空间,外罩周围设有进气口和放气口,牵引绳固定在气囊底盘和救生缆的下端。
卷缆器上设有一个通讯监控报警开关,是由触发开关、发条警铃、上劲扳杆等部件构成。
触发开关和发条警铃同卷缆器的齿轮安装在一起,只要一释放救生缆,齿轮就立即触发警铃报警,卷缆器转动的同时可以给发条上劲,上劲扳杆用于给警铃发条手动上劲。
与滑降器配合的个人安全背包,由减震背包软垫、硬保护层、支撑弹簧、柔性外罩、安全带、安全卡钩等部件构成。
在安全背包带的胸前位置上装有带簧片的安全卡钩,可以与个人滑降器的挂钩孔相连接,安全背包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有可以充气的软垫,在软垫的背后装有防止戳伤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硬保护层,两个硬保护层包裹在的密封织物的柔性外罩里面,在两个保护层之间有支撑弹簧可以撑开,并且使柔性外罩的里面充满空气,硬保护层的两端具有相互连接的接口,可以组合成担架床;救援人员的安全背包带在两臂的位置有加强缆带与专用手套相连并挂接在攀绳器上,万一失手滑脱了也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抓住攀绳器。
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攀绳器构成,所述攀绳器是由外壳,单向棘齿和斜撑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和重力杆脚蹬等传力部件构成。偏心轮和摩擦轮可以作为附设元件安装在外壳里面,它们的轴安置在斜孔槽内,可以将攀绳器压紧在救生缆上,向下越压越紧有阻尼摩擦作用,向上可以松开无阻尼摩擦作用。斜撑固定在外壳的销轴上,与攀绳啮合的单向棘齿在斜撑上设有的销轴上偏转,斜撑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安装重力扳杆,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以围绕转轴转动,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脚蹬上还可装有防止滑脱的束缚带。
单向棘齿压向救生缆的部位呈现单向凹凸齿槽或者“V”形燕尾槽以增大接触面积,
另在壳体内设有偏心轮和摩擦轮等阻尼部件。
3、有益效果任何高层建筑的任何一个楼层,只要配备了一套本发明的逃、救生装置,就可以确保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生命安全,方便救援。而且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多次重复使用,从而大大降低了救生系统的成本。
如果一栋建筑物仅仅安置一套救生系统,则需要安置在该建筑物的顶层,而且每一层的救生窗口都必须在同一个无阻拦障碍物的侧面,这样,任何一个楼面失火,只需要放下顶层的救生系统,救生缆就可以经过所有的下面楼层的救生安全窗口,供逃生者使用。
当某个楼层失火时,在通常的情况下,一套集体救生装置就足够使逃到救生装置旁边的人依次迅速地逃离危险,如果每个人能够预先系好自己的安全背包,大约平均每十秒钟左右就可以安全滑降一名逃生者。他们刚刚使用过的个人安全背包可以立即折叠起来,通过滑轮运送到滑降平台上去,给后面的逃生者重新使用。
如果同时放下上面楼层的救生缆绳,用牵引绳将每一个减震气囊和救生缆牵离滑降平台正下方的位置,还可以供多名逃生者同时使用,以便加快从危险境地疏散人员的速度。
当特别高的楼层失火时,逃生者可以不必直接滑降到地面上,而是从失火的楼层或者其上面的楼层,通过救生系统的救生缆绳滑降到失火楼层以下的安全楼层的接受平台上就可以了。这样,滑降距离缩短以后,疏散速度也可以加快。
本发明还有利于消防救援人员的快速登楼,只要失火的楼层或者更高的楼层有一根救生缆绳垂下来,消防人员就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攀绳器迅速地登上高楼,不必借助于云梯,也不必借助于短梯逐层向上进行危险的攀爬。
目前的充气气囊都是有源的,而本发明的充气气囊是无源的,可以反复使用,不需要电动鼓风机充气,也不需要采用化学爆炸方法充气。这在失火、断电、地震等紧急情况下是非常有用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图1为本发明救生缆固定架侧视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滑降器结构示意3为本发明减震气囊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个人安全背包结构示意5为本发明救生用攀绳器结构示意6为本发明救生缆固定架结构展开和收拢示意7为本发明阻尼滑降轮轮缘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固定支架1、卷缆器2、卷缆电机3、救生缆4、控制器5、折叠楼梯6、安全护栏7、滑降平台8、滑轮9、夹持救生缆的两侧外壳10、阻尼滑降轮11、压力簧12、锁臂扣13、限速器14、摩擦轮15、摩擦力扳杆16、减震护垫17、撑架18、弹簧19、底盘20、外罩21、牵引绳22;减震背包软垫23、硬保护层24、支撑弹簧25、柔性外罩26、安全带27、安全卡钩28、发条警铃29;外壳30,偏心轮31、摩擦轮32、单向棘齿和斜撑33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34和重力杆脚蹬35。
图1中,100为气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滑降器构成,图2所示滑降器中,由夹持救生缆的两侧外壳10、阻尼滑降轮11、压力簧12、锁臂扣13、限速器14、摩擦轮15、摩擦力扳杆16等部件构成,滑降器两侧外壳的一端用铰链和挂钩相连接,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外壳内,两侧外壳的另一端装有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外壳的锁臂扣。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亦可以是二个至三个,轮子越多,可以产生更大的磨擦力。
阻尼滑降轮11接触缆绳的轮缘部分呈现圆弧形或者“V”形燕尾槽,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救生缆;槽内轮缘部分有多种增加摩擦力的防滑表面,例如如图7所示横向凸棱36、散布圆凸点37、凸棱凸点混合38、或者其它各种防滑花纹。
在滑降轮的轮轴的同轴上装有离心式限速器14或者阻尼摩擦轮15,所述限速器可以是离心式限速器、所述摩擦轮15可以是摩托或自行车用的抱闸。摩擦力扳杆16则为自行车用的抱闸用杠杆。图2B侧视图说明了离心式限速器14或者阻尼摩擦轮15的结构。
滑降轮的轮轴位置装在通过压力簧及其螺母进行松紧调整的槽14-1上;压力簧12及其螺母,可以在一只滑降轮设有压力簧及其螺母调整装置,因此可以调节救生缆与滑降轮的阻尼力,从而调整滑降轮的滑降速度。
两侧的锁臂扣分别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的外壳,使两侧外壳合为一体,锁臂扣下端的挂钩孔装有安全封孔片。
还包括附设的救生缆固定架、个人滑降器、减震气囊、个人安全背包、通讯监控报警开关、攀绳器等几部分装置构成。
救生缆固定架,由固定支架1、卷缆器2、卷缆电机3、救生缆4、控制器5、折叠楼梯6、安全护栏7、滑降平台8、滑轮9等部件构成。
固定支架的上部装有卷缆器和卷缆电机,可以采用电动或手动的方式将救生缆释放下去或者卷绕起来,卷缆器的一侧有一个滑轮,另一侧安置有卷缆电机;卷缆器一侧的齿轮直接连接报警开关和发条警铃;高强度救生缆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固定在减震气囊的底盘上,救生缆的中部可以夹持个人滑降器供安全背包的卡钩挂接,也可以夹持攀绳器供救援人员使用。
固定支架的中部装有可以折叠的滑降平台,滑降平台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平台上装有一个可以开启的安全护栏。
固定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以展开的折叠楼梯,折叠楼梯绕销轴8-1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
救生缆的端部设有一个减震气囊,是由减震护垫17、撑架18、弹簧19、底盘20、外罩21、牵引绳22等部件构成。
减震气囊固定在救生缆的下端,救生缆穿过气囊的中心部位并与气囊的底盘相连接,固定在底盘上的杠杆支撑弹簧可以将撑架及其上方的减震护垫撑起,使撑架与底盘之间的柔性织物外罩里面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充气空间,外罩周围设有进气口和放气口,牵引绳固定在气囊底盘和救生缆的下端。
另设有与滑降器配合的个人安全背包,由减震背包软垫23、硬保护层24、支撑弹簧25、柔性外罩26、安全带27、安全卡钩28等部件构成。
在安全背包带的胸前位置上装有带簧片的安全卡钩,可以与个人滑降器的挂钩孔相连接,安全背包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有可以充气的软垫,在软垫的背后装有防止戳伤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硬保护层,两个硬保护层包裹在的密封织物的柔性外罩里面,在两个保护层之间有支撑弹簧可以撑开,并且使柔性外罩的里面充满空气,硬保护层的两端具有相互连接的接口,可以组合成担架床;救援人员的安全背包带在两臂的位置有加强缆带与专用手套相连并挂接在攀绳器上,万一失手滑脱了也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抓住攀绳器。
救生缆上设有一个通讯监控报警开关,是由触发开关、发条警铃29、上劲扳杆等部件构成。
触发开关和发条警铃同卷缆器的齿轮安装在一起,只要一释放救生缆,齿轮就立即触发警铃报警,卷缆器转动的同时可以给发条上劲,上劲扳杆用于给警铃发条手动上劲。
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攀绳器构成,所述攀绳器是由两侧外壳30,偏心轮31和摩擦轮32等阻尼部件、单向棘齿和斜撑33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34和重力杆脚蹬35等传力部件构成。
偏心轮和摩擦轮安装在外壳里面,它们的轴安置在斜孔槽内,可以将攀绳器压紧在救生缆上,向下越压越紧有阻尼摩擦作用,向上可以松开无阻尼摩擦作用。
斜撑固定在外壳的销轴上,与攀绳啮合的单向棘齿在斜撑上设有的销轴上转动,斜撑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安装重力扳杆,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以围绕转轴转动,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脚蹬上装有防止滑脱的束缚带。
单向棘齿压向救生缆的部位呈现单向凹凸齿槽或者“V”形燕尾槽以增大接触面积。
救生缆固定架,由固定支架、卷缆器、卷缆电机、救生缆、控制器、折叠楼梯、安全护栏、滑降平台、滑轮等部件构成。
固定支架的上部装有卷缆器和卷缆电机,可以采用电动或手动的方式将救生缆释放下去或者卷绕起来,卷缆器的一侧有一个滑轮,另一侧安置有卷缆电机;卷缆器一侧的齿轮直接连接报警开关和发条警铃;高强度救生缆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固定在减震气囊的底盘上,救生缆的中部可以夹持个人滑降器供安全背包的卡钩挂接,也可以夹持攀绳器供救援人员使用。
固定支架的中部装有可以折叠的滑降平台,滑降平台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平台上装有一个可以开启的安全护栏。
固定支架的下部装有可以展开的折叠楼梯,折叠楼梯可以向上或者向下折叠起来。
救生缆固定架可以长期或者临时固定在救生窗口的墙壁上。救生缆可以采用包括钢缆在内的各种高强度缆绳。滑降平台展开放平锁定以后,能够伸出救生窗口的边缘,滑轮可以用来向高层建筑运送小件救援物资。如果将滑降平台作为接受平台使用的时候,就需要多伸出去一些,以便上层滑降的人员能够轻易安全地降落到平台上。
折叠楼梯展开以后可以使逃生者轻易地登上滑降平台,平台上有可以开启的护栏,能够确保救援人员或逃生者在安放滑降器和挂接个人安全背包卡钩时候的安全。
个人滑降器,由滑降器外壳、阻尼滑降轮、压力簧、锁臂扣、限速器、摩擦轮、摩擦力扳杆等部件构成。
滑降器的两侧外壳用铰链和挂钩相连接,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外壳上,滑降轮的轮轴位置可以通过压力簧进行调整;在滑降轮的轮轴上装有限速器或者阻尼摩擦轮,阻尼滑降轮的外缘呈现横向凹凸槽或者“V”形燕尾槽,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救生缆;固定在外壳上的摩擦力扳杆可以控制摩擦力的大小,两侧的锁臂扣分别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的外壳,使两侧外壳合为一体,锁臂扣下端的挂钩孔装有安全封孔片。
个人滑降器采用离心式阻尼限速器来控制逃生者滑降的速度,离心式限速器安装在阻尼滑降轮的轮轴上,以便直接传递和调整阻尼力度,控制下降速度。当下降速度过快时,增大的离心力将摩擦轮片压向轮壳,使摩擦力增大,从而减缓下降的速度。
也可以采用手动调节限速器的方式,例如常见的内部涨刹或者外部抱刹,来控制摩擦轮片的摩擦力,固定在外壳上的摩擦力扳杆是阻尼摩擦轮刹车臂。将滑降的速度限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个人滑降器可以反复多次使用。
使用时,首先分开两侧外壳,将阻尼滑降轮夹持在救生缆上,扣上两侧的锁臂扣,打开挂钩孔,挂上安全背包的卡钩,就可以供逃生者使用。
挂钩孔带有封孔片,只有当两侧的锁臂扣完全合拢到位锁紧时才能打开并露出挂钩孔,这样就可以避免只挂在单侧锁臂扣上的误操作,以确保滑降者的安全。
当人体的重量通过卡钩挂在挂钩孔上的时候,滑降器无法从救生缆上取下来,只有消除了重力并取出了卡钩以后,分开滑降器的两侧外壳才能够取下滑降器。
减震气囊,是由减震护垫、撑架、弹簧、底盘、外罩、牵引绳等部件构成。
减震气囊固定在救生缆的下端,救生缆穿过气囊的中心部位并与气囊的底盘相连接,固定在底盘上的弹簧可以将撑架及其上方的减震护垫撑起,使撑架与底盘之间的柔性织物外罩里面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充气空间,外罩周围设有进气口和放气口,牵引绳固定在气囊底盘和救生缆的下端。弹簧19是一个杠杆式叉簧。
由于减震气囊是固定在救生缆的下端,或者包裹在救生缆的周围,这样,无论救生缆的下端摆动到何处,甚至悬挂在空中,安全减震气囊都始终在其下端,逃生者只要顺着救生缆滑降下来,肯定会落到安全减震气囊的上面,减震气囊带有进气口和放气口,可以迅速地吸收冲击力,同时不会产生强烈的反弹,确保逃生者落地时不至于受伤。多个减震气囊可以叠加起来使用。
牵引绳可以将减震气囊牵离滑降平台正下方的位置,以便多个楼层的多根救生缆能够同时发挥滑降或者攀绳的作用。
个人安全背包,是由减震背包软垫、硬保护层、支撑弹簧、柔性外罩、安全带、安全卡钩等部件构成。
在安全背包带的胸前位置上装有带簧片的安全卡钩,可以与个人滑降器的挂钩孔相连接,安全背包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有可以充气的软垫,在软垫的背后装有防止戳伤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硬保护层,两个硬保护层包裹在的密封织物的柔性外罩里面,在两个保护层之间有支撑弹簧可以撑开,并且使柔性外罩的里面充满空气,硬保护层的两端具有相互连接的接口,可以组合成担架床;救援人员的安全背包带在两臂的位置有加强缆带与专用手套相连并挂接在攀绳器上,万一失手滑脱了也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抓住攀绳器。
逃生者滑降时,呈半坐半躺姿势,当受到猛烈撞击时,背后的安全背包硬保护层中的弹簧受到压缩,外罩中的气体从放气口放出,从而迅速减缓撞击速度,也不会发生强烈的反弹,实现确保人身安全的目的。
将两个安全背包的接口对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救护担架床,可以将不能颠簸移动的伤员或者老弱病残者整体固定在救护担架床上安全地滑降到减震气囊上。
通讯监控报警开关,是由触发开关、发条警铃、上劲扳杆等部件构成。
触发开关和发条警铃同卷缆器的齿轮安装在一起,只要一释放救生缆,齿轮就立即触发警铃报警,卷缆器转动的同时可以给发条上劲,上劲扳杆用于给警铃发条手动上劲。
即使在断电的情况下,只要打开救生缆固定架上的卷缆器开关,释放救生缆的同时就带动发条警铃的发条,并立刻发出报警铃声,同时自动触发通讯监控报警装置的开关,这样,一方面可以向逃生者提示救生系统的方向和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小偷借用救生系统快速逃离高层建筑。
高楼救生装置,在救生缆上的攀绳器是由外壳,偏心轮和摩擦轮等阻尼部件、单向棘齿和斜撑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和重力杆脚蹬等传力部件构成。偏心轮和摩擦轮安装在外壳里面,它们的轴安置在斜孔槽内,可以将攀绳器压紧在救生缆上,向下越压越紧有阻尼摩擦作用,向上可以松开无阻尼摩擦作用。斜撑固定在外壳的销轴上,与攀绳啮合的单向棘齿在斜撑上设有的销轴上转动,斜撑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安装重力扳杆,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以围绕转轴转动,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脚蹬上装有防止滑脱的束缚带。
单向棘齿压向救生缆的部位呈现单向凹凸齿槽或者“V”形燕尾槽以增大接触面积,可以“手脚并用”向上的原理攀绳。
偏心轮和摩擦轮安装在外壳里面,它们的轴安置在斜孔槽内,可以将攀绳器压紧在救生缆上,向下越压越紧有阻尼摩擦作用,向上可以松开无阻尼摩擦作用。
单向棘齿和斜撑安装在重力扳杆的前端,压向救生缆的部位呈现单向凹凸齿槽或者“V”形燕尾槽以增大接触面积,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以围绕转轴转动,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脚蹬上装有防止滑脱的束缚带。
重力扳杆具有杠杆作用,可以将人体重量通过重力杆脚蹬,转变成对救生缆的摩擦压力和握持力,调节重力扳杆的力矩就可以控制对救生缆的摩擦压力。
攀绳器是消防救援人员快速登楼的工具,可以手脚并用地顺着救生缆向上攀登,或者悬停在空中,解救逃生者,万一失手滑脱了,也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抓住攀绳器。
救援人员在攀绳救援的时候,安全背包的挂钩最好与滑降器挂接在一起,万一双手都没有抓住,或者双脚同时滑出了脚蹬,也可以依靠胸前的挂钩吊在救生缆上,利用滑降器的功能安全地滑降,或者利用攀绳器的功能重新进行攀登尝试。
权利要求
1.高楼逃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滑降器构成,其特征是所述滑降器由夹持救生缆的两侧外壳、阻尼滑降轮、锁臂扣、摩擦力扳杆等部件构成,滑降器两侧外壳的上端用铰链和挂钩相连接,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外壳内,两侧外壳的下端装有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外壳的锁臂扣。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在滑降轮的轮轴上另设有阻尼摩擦轮,离心式限速器、且设有固定在外壳上的摩擦力扳杆,摩擦力扳杆是阻尼摩擦轮刹车臂。
3.由权利要求1、2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两侧的锁臂扣分别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的外壳,使两侧外壳合为一体,锁臂扣下端的挂钩孔装有安全封孔片;所述滑降轮的轮轴位置装在通过压力簧进行松紧调整的槽上。
4.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是阻尼滑降轮的外缘呈现“V”形燕尾槽或者圆弧槽,槽内有点状突起、点槽混合、防滑花纹等横向凸棱。
5.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救生缆固定架,由固定支架、卷缆器、卷缆电机、救生缆、控制器、折叠楼梯、安全护栏、滑降平台、滑轮等部件构成。
6.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的上部装有卷缆器和卷缆电机,卷缆器的一侧有一个滑轮,另一侧安置有卷缆电机;卷缆器一侧的齿轮直接连接报警开关和发条警铃;高强度救生缆的上端固定在支架上,下端固定在减震气囊的底盘上,救生缆的中部可以夹持个人滑降器供安全背包的卡钩挂接。
7.由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高楼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救生索端部设有一个减震气囊,是由减震护垫、撑架、弹簧、底盘、外罩、牵引绳等部件构成,减震气囊固定在救生缆的下端,救生缆穿过气囊的中心部位并与气囊的底盘相连接,固定在底盘上的弹簧可以将撑架及其上方的减震护垫撑起,使撑架与底盘之间的柔性织物外罩里面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充气空间,外罩周围设有进气口和放气口,牵引绳固定在气囊底盘和救生缆的下端。
8.由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高楼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另设有与滑降器配合的个人安全背包,由减震背包软垫、硬保护层、支撑弹簧、柔性外罩、安全带、安全卡钩等部件构成;在安全背包带的胸前位置上装有带簧片的安全卡钩,与个人滑降器的挂钩孔相连接,安全背包的“头肩背臀”等主要部位有可以充气的软垫,在软垫的背后装有防止戳伤的具有一定强度的硬保护层。
9.高楼救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攀绳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绳器是由外壳,单向棘齿和斜撑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和重力杆脚蹬等传力部件构成;斜撑固定在外壳的销轴上,与攀绳啮合的单向棘齿在斜撑上设有的销轴上偏转,斜撑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安装重力扳杆,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以围绕销轴转动,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
10.由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楼救生装置,其特征是在外壳上还设有偏心轮和摩擦轮等阻尼部件、偏心轮和摩擦轮安装在外壳里面,它们的轴安置在斜孔槽内,偏心轮和摩擦轮压向救生缆的部位呈现圆弧槽或者“V”形燕尾槽,槽内带有单向凸棱或突起。
全文摘要
高楼逃生和救生装置,包括救生缆和滑降器和攀绳器构成,滑降器由夹持救生缆的两侧外壳、阻尼滑降轮、锁臂扣、摩擦力扳杆等部件构成,滑降器两侧外壳的上端用铰链和挂钩相连接,两组相互错位的阻尼滑降轮分别安装在两侧的外壳内,两侧外壳的下端装有扣住并锁紧对面一侧外壳的锁臂扣。攀绳器是由外壳,单向棘齿和斜撑等止退部件、重力扳杆和重力杆脚蹬等传力部件构成;斜撑固定在外壳的销轴上,与攀绳啮合的单向棘齿在斜撑上设有的销轴上偏转,斜撑的另一端通过一销轴安装重力扳杆,双侧的重力扳杆固定在外壳上,可重力扳杆的尾端连接重力杆脚蹬。当楼层失火时,救生系统的救生缆绳确保救生,还有利于消防救援人员的快速登楼。
文档编号A62B1/10GK1463773SQ0211318
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8日
发明者周路定 申请人:周路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