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07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 用更安全的火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火灾是当今世界上多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灾害,也是时空跨度最大的 一种灾害。据联合国“世界火灾统计中心”报道。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多起,火灾死亡 人数达数百人。在我国,每年发生火灾约4万起,死伤上万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 失达10多亿元。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也时有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 产造成巨大损失。而且火灾危害还在不断扩大,发生火灾的损失,美国不到7年翻一番,日 本平均16年翻一番,中国平均12年翻一番。由此可见,实用新型一种能及时、安全的由火灾现场逃生的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经 检索,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逃生器(专利号=01253217. 7)包括逃生悬索、减速器和身体 吊带,其特征在于逃生悬索穿过减速器而上端系连定位挂钩,身体吊带与减速器固定系连。 该逃生器的结构十分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安全性能太低,无法有效的保证使用者的生 命安全。再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全逃生器(专利号=200720122734. 2),其特征是该 逃生器由固定底板、壳体、芯轴、防火阻燃绳索、速度控制装置及摇动手柄组成,壳体两端设 有连接芯轴的圆孔,侧面设有绳索开口,并与固定底板固定连接;芯轴一端带有挡板,安装 在壳体两端相应孔内并可转动;防火阻燃绳索一端固定在芯轴上,另一端穿过壳体的绳索 开口,端部带有挂环;速度控制装置安装在芯轴挡板与壳体之间空腔、芯轴外圆的相应位 置;芯轴的相应部位安装所述摇动手柄。该安全逃生器的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操作比 较不便,因此,该安全逃生器的实用性较低,难以普及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 安全、成本较低的火灾逃生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 腔的壳体、转轴、钢索、保险钢索、悬挂钩和保险钩,所述的转轴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所述 的钢索缠绕在转轴上,一端穿出壳体与悬挂钩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保险钢 索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保险钩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 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本火灾逃生装置是用来高楼逃生用的。悬挂钩是用来悬挂在高楼的栏杆或者其他 牢固不动的物体上的,保险钩钩持在人体的保险皮带上。在动力机构的作用下,转轴开始转 动,钢索慢慢释放,慢慢将本装置和使用者由高楼放下来,在摩擦机构的作用下,可以使转 轴减缓转动或停止转动,起到刹车的作用,使本火灾逃生装置更加的安全。[0008]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杠杆、连接绳和脚踏杆, 所述的摩擦轮固定在转轴上,且该摩擦轮具有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上述的壳体内周上具有 与该摩擦轮外周摩擦面相配合的壳体内周摩擦面,所述的转轴的端部具有安装孔,所述的 杠杆内端具有球形安装头,所述的杠杆内端的安装头设置在转轴端部的安装孔内,杠杆的 外端通过连接绳与脚踏杆相固连。人的脚踩在脚踏杆上,通过连接绳给杠杆外端一个向下 的力,根据杠杆原理,杠杆的内端使转轴得到一个向上的力,使转轴偏离中心,转轴带动摩 擦轮外周摩擦面紧紧的顶靠在壳体内周摩擦面上。此时,转轴偏心状态且停止或减缓转动, 随着作用力的大小变动,来控制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与壳体内周摩擦面的摩擦系数,从而使 本装置停止下降或者减缓下降速度。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伞齿轮一、伞齿轮二、连接轴和手 控转盘,所述的伞齿轮一固定在上述的转轴上,所述的伞齿轮二与伞齿轮一相啮合,所述的 连接轴一端固定在伞齿轮二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控转盘上。通过正向转动手控转盘,带动连 接轴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二的转动。伞齿轮二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一的转动,伞齿轮一 的转动再带动转轴的转动,转轴的转动,释放钢索,使钢索慢慢的变长。通过反向转动手控 转盘,就可以使钢索慢慢的变短,将钢索回收起来,这样本火灾逃生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杠杆与连接绳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的杠杆分 别设置在转轴的两端。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轮外周摩擦面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壳 体内周的摩擦面上也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使用由铜粉末加树脂合成的摩 阻材料来代替上述的橡胶层。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大摩擦轮外周摩擦面与壳体内周摩擦面 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能更好的控制转轴的转速或停止。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转轴两端的安装孔的孔径大于球形安装头的外 径,在壳体的两端上还设有端盖,端盖中心具有喇叭型的通孔,该通孔的孔径大于杠杆的杆 径,且小于球形安装头的外径,上述的杠杆的球形安装头设置在转轴的安装孔中,另一端穿 出端盖的通孔与上述的连接绳相连。安装头为撬动转轴的杠杆作功点,端盖的通孔为杠杆 支点,杠杆外端与连接绳的接触点为杠杆着力点。安装完成后,端盖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式 固定在壳体上。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摩擦轮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转轴两端上。在上述的火灾逃生装置中,所述的壳体上固定有握手环。人的手可以握持在该握 手环上,提高安全性能。并可作引体向上动作,调控脚踩脚踏杆的力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火灾逃生装置利用人体自重脚踩脚踏杆的重力大小,利用杠杆原理调控摩擦 系数,使转轴不同程度的偏心旋转来调控摩擦系数,使转轴减缓转动或者停止转动,达到减 缓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成本低。2、本火灾逃生装置也可通过转动手控转盘利用伞齿轮一和伞齿轮二之间的齿数 比控制转轴,使本装置和人体由高楼慢慢降下来,同时如放弃手动也可两手紧握握手环作 引体向上减轻脚踩脚踏杆的力度,通过脚踩脚踏杆力量的大小就能使本装置及使用者增减 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操作简单自如、使用更加安全,两者具有双重控制功能,安全可靠。

图1是本火灾逃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la、壳体内周摩擦面;lb、连接轴安装孔;2、转轴;2a、安装孔;3、钢 索;4、悬挂钩;5、保险钩;6、伞齿轮一 ;7、手控转盘;8、连接轴;9、摩擦轮;9a、摩擦轮外周 摩擦面;10、杠杆;10a、安装头;11、连接绳;12、脚踏杆;13、伞齿轮二 ;14、握手环;15、端 盖;15a、通孔;16、保险钢索;17、杠杆作功点;18、杠杆支点;19、杠杆着力点;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转轴2、钢索3、保险钢索 16、悬挂钩4和保险钩5,转轴2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所述的钢索3缠绕在转轴2上,一 端穿出壳体1与悬挂钩4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的保险钢索16 —端固定在 壳体1上,另一端与保险钩5相固连,转轴2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 轴2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具体而言,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9、杠杆10、连接绳11和脚踏杆12,所述的 摩擦轮9固定在转轴2上,且该摩擦轮9具有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上述的壳体1内周上具 有与该摩擦轮9的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相配合的壳体内周摩擦面la,所述的转轴2的端部 具有安装孔2a,所述的杠杆10内端具有球形安装头10a,所述的杠杆10内端的安装头IOa 设置在转轴2端部的安装孔2a内,杠杆10外端通过连接绳11与脚踏杆12相固连。人的 脚踩在脚踏杆12上,通过连接绳11给杠杆10外端一个向下的力,根据杠杆原理,杠杆10 的内端的球形安装头IOa上翘,转轴2得到一个向上的力,使转轴2偏离中心,转轴2带动 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紧紧的顶靠在壳体内周摩擦面Ia上。此时,转轴2偏心状态且停止 或减缓转动,随着作用力的大小变动,来控制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与壳体内周摩擦面Ia的 摩擦系数,从而使本装置停止下降或者减缓下降速度。动力机构包括伞齿轮一 6、伞齿轮二 13、连接轴8和手控转盘7,所述的伞齿轮一 6 固定在上述的转轴2上,所述的伞齿轮二 13与伞齿轮一 6相啮合,所述的连接轴8 一端固 定在伞齿轮二 13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控转盘7上。通过正向转动手控转盘7,带动连接轴8 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二 13的转动。伞齿轮二 13的转动,再带动伞齿轮一 6的转动,伞齿 轮一 6的转动再带动转轴2的转动,转轴2的转动,释放钢索3,使钢索3慢慢的变长。通过 反向转动手控转盘7,就可以使钢索3慢慢的变短,将钢索3回收起来,这样本火灾逃生装置 可以重复使用。在壳体1的中部开设有连接轴安装孔lb,上述的连接轴8穿过该连接轴安 装孔Ib水平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杠杆10与连接绳11的数量均为两根,杠杆10分别设置在转轴2 的两端。摩擦轮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在转轴2两端上。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壳体内周摩擦面Ia上也采用耐摩 橡胶材料制成。当然,也可以使用由铜粉末加树脂合成的摩阻材料来代替上述的橡胶层。通 过这样的设计,增大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与壳体内周摩擦面Ia的摩擦力,保证本装置能更 好的控制转轴2的转速或停止。[0026]在转轴2两端开设有安装孔2a,上述杠杆10的内端具有球形的安装头10a,所述 的安装孔2a的孔径大于安装头IOa的外径,在壳体1的两端上还设有端盖15,端盖15中心 具有喇叭型的通孔15a,该通孔15a的孔径大于杠杆10的杆径,且小于球形安装头IOa的外 径,上述的杠杆10的球形安装头IOa设置在转轴2的安装孔2a中,另一端穿出端盖15的 通孔15a。安装头IOa为撬动转轴2的杠杆作功点17,端盖15的通孔15a为杠杆支点18, 杠杆10外端与连接绳11的接触点为杠杆着力点19。安装完成后,端盖15可以通过螺栓 20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端盖15通过螺栓20固定在壳体1上。在壳体1上固定有握手环14,人的手可以握持在该握手环14上,提高安全性能,并 可作引体向上动作,调控脚踩脚踏杆12的力度。本火灾逃生装置是用来高楼逃生用的,其使用方法如下所述先将悬挂钩4勾挂 在高楼的栏杆或者其他牢固不动的物体上的,悬挂钩4与连着钢索3及转轴2。保险钢索16 一端连接壳体1,另一端连接着保险钩5。保险钩5钩住绑在人体的安全皮带上,起到安全保 险作用。脚踩脚踏杆12,一手紧握握手环14,另一只手紧握手控转盘7。松开手控转盘7, 两手紧握握手环14作引体向上动作,减轻脚踏重力,本火灾逃生装置及人体开始下降。脚 踏力越轻,下降越快,脚踏力越重,下降越慢,或者停止下降,如此反复动作,下降自如。也可 手控手控转盘7,另一手紧拉握手环14,慢慢释放手控转盘7,缓慢下降,用力脚踩脚踏杆12 即可使本火灾逃生装置停止下降或者减缓下降速度。或者握紧手控转盘7使其不能旋转或 减缓旋转,也可以使本火灾逃生装置停止或者减缓下降速度。通过转动手控转盘7,可以回 收钢索3,日后可重复使用。本火灾逃生装置的原理如下人体踏上脚踏杆12,连接着脚踏杆12的连接绳11 连动杠杆10外端着力点向下,使之撬动杠杆10的安装头IOa向上作功,使转轴2偏心向上 顶,使固定在转轴2上的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紧顶壳体内周摩擦面la,增大摩擦系数,使转 轴2停止旋转或者减缓旋转。因使用者手握握手环14作引体向上动作,以减轻脚踩脚踏杆 12的重量,减少摩擦系数,转轴2又开始旋转,则下降加速,如此往复,利用脚踩脚踏杆12的 重力大小,即可自如调控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与壳体内周摩擦面Ia的摩擦系数大小,实现 控制本火灾逃生装置的下降速度或使其停止。操作自如,安全可靠。本火灾逃生装置利用地球引力,人体自重和手握握手环14作引体向上来调控脚 踏脚踏杆12的力度,引用了杠杆原理,使转轴2偏心旋转,从而调控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 和壳体内周摩擦面Ia的摩擦系数,实现本火灾逃生装置的下降或者停止的功能。本火灾逃 生装置科学原理引用合理、可靠,结构简单、耐用牢固,安全系数高、使用方便、造价低廉、经 济实用、便于普及和推广。这里要注意的是摩擦轮9的宽度和摩擦面积关系到摩擦系数的大小。摩擦轮外周 摩擦面9a和壳体内周摩擦面Ia的圆周直径大小关系到摩擦系数大小。转轴2两端杠杆10 的长短及内外端长短比例关系到摩擦压力即摩擦系数的大小。钢索3卷在转轴2上的圈数 多少关系到本装置使用的高度。在具体实施制造时选用材质和尺寸调整。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1、壳体;la、壳体内周摩擦面;lb、连接轴安装孔;2、转轴;2a、安装孔;3、钢索;4、悬挂钩;5、保险钩;6、伞齿轮一 ;7、手控转盘;8、连接轴;9、摩擦轮; 9a、摩擦轮外周摩擦面;10、杠杆;10a、安装头;11、连接绳;12、脚踏杆;13、伞齿轮二 ;14、 握手环;15、端盖;15a、通孔;16、保险钢索;17、杠杆作功点;18、杠杆支点;19、杠杆着力 点;20、螺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 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 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1)、转轴(2)、钢索(3)、保险钢索(16)、悬挂钩(4)和保险钩(5),所述的转轴(2)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所述的钢索(3)缠绕在转轴(2)上,一端穿出壳体(1)与悬挂钩(4)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2)上,所述的保险钢索(16)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另一端与保险钩(5)相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2)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机构包括摩擦轮(9)、杠杆(10)、连接绳(11)和脚踏杆(12),所述的摩擦轮(9)固定在转轴(2)上,且该摩 擦轮(9)具有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上述的壳体(1)内周上具有与该摩擦轮外周摩擦面 (9a)相配合的壳体内周摩擦面(Ia),所述的转轴(2)的端部具有安装孔(2a),所述的杠杆(10)内端具有球形安装头(10a),所述的杠杆(10)内端的安装头(IOa)设置在转轴(2)端 部的安装孔(2a)内,杠杆(10)的外端通过连接绳(11)与脚踏杆(12)相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伞齿 轮一(6)、伞齿轮二(13)、连接轴(8)和手控转盘(7),所述的伞齿轮一(6)固定在上述的转 轴(2)上,所述的伞齿轮二(13)与伞齿轮一(6)相啮合,所述的连接轴(8) —端固定在伞 齿轮二(13)上,另一端固定在手控转盘(7)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10)与连接绳(11) 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的杠杆(10)分别设置在转轴(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轮外周摩擦面(9a) 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壳体(1)内周的摩擦面上也采用耐摩橡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两端的安装孔 (2a)的孔径大于球形安装头(IOa)的外径,在壳体(1)的两端上还设有端盖(15),端盖 (15)中心具有喇叭型的通孔(15a),该通孔(15a)的孔径大于杠杆(10)的杆径,且小于球 形安装头(IOa)的外径,上述的杠杆(10)的球形安装头(IOa)设置在转轴(2)的安装孔 (2a)中,另一端穿出端盖(15)的通孔(15a)与上述的连接绳(11)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轮(9)的数量为两 个,分别固定在转轴(2)两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火灾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上固定有握 手环(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火灾逃生装置存在安全性能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具有空腔的壳体、转轴、钢索、保险钢索、悬挂钩和保险钩,转轴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钢索缠绕在转轴上,一端穿出壳体与悬挂钩相固连,另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所述的保险钢索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保险钩相固连,其转轴与一能带动其转动的动力机构相连,所述的转轴还与一能使其停止转动的摩擦机构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全、成本较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A62B1/10GK201692532SQ20102024871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
发明者金来兴 申请人:金来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