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安全座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68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逃生安全座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楼逃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用于人们在高楼或较高的建筑物上遇到危险或灾害逃生时使用的高楼逃生安全座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业建筑材料的应用、建筑技术的发展及人口的增多,土地使用面积的减少,人们办公或住宅使用的楼层盖的是越来越高,然而,近几年国内外高层楼房的火灾不断发生,由于缺乏逃生设备,每次火灾伴随着大量人员的死亡、重伤或致残,虽然也有一些高楼逃生器材有专利申请或投入市场,但是,由于其安全性差,导致应用范围受限,例如高楼逃生装置拴系在人体上的安全带一般都是裤衩式的绳带结构,经逃生用的钢索绳栓系在人体重心左右的腰部安全带上,但是人们在利用高楼逃生装置逃生下降的过程中,人体重心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偏离,若人体的双手不紧紧抓住胸部以上的钢索绳,会导致人体侧翻、倒翻等翻转情况的发生,由于逃生时的下降速度较快,在下降过程中的翻转很容易造成人体的碰伤甚至死亡,从而造成救生失效,若双手抓住钢索绳,当其它紧急情况发生时,双手又不能及时腾出进行处置,同样会造成人体伤害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逃生安全座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高楼逃生安全座篮,按人体胸、腰、臀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依次设置有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固定连接,前部的安全绳带延伸出胸围捆扎带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或锁扣,胸围捆扎带和腰围捆扎带均通过安全扣锁实现开锁或上锁。上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连接,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的上端延伸出胸围捆扎带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或锁扣。上述的锁扣有多种公知技术的结构形式,例如轿车或飞机座椅上的安全带所使用的锁扣,或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安全带上的锁扣或靠弹性体锁合的环形的锁环等,也可以是人们扎腰的腰带结合用的钗子等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而安全绳带,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座杆或座板等配件的强度应足以承担200kg以上的重量而仍有一定的安全系数。上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后部的安全绳带为编织绳袋。上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后部的两根安全绳带之间横向设置有支撑杆或连接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与高楼逃生装置配套使用,可使使用者的身体基本保持自然坐姿, 重心不会偏移,因而使得逃生过程安全顺利、使用方便快捷、乘坐舒适,可腾出双手操作高楼逃生装置或处置其它紧急情况。2、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宜与高楼逃生装置配套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之一。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式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高楼逃生安全座篮,按人体胸、腰、臀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依次设置有胸围捆扎带 10、腰围捆扎带20和座杆30或座板,胸围捆扎带10、腰围捆扎带20和座杆30或座板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40、41固定连接,前部的安全绳带40延伸出胸围捆扎带10 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401或锁扣,胸围捆扎带10和腰围捆扎带20均通过安全扣锁101、201实现开锁或上锁。上述的胸围捆扎带10、腰围捆扎带20和座杆30或座板的后部的安全绳带41为编织绳袋。上述的胸围捆扎带10、腰围捆扎带20和座杆30或座板的后部的两根安全绳带41 之间横向设置有支撑杆或连接带50。其使用方法是人体的双腿分别放置在前后部的安全绳带40与41之间和前部安全绳带40的两侧,将胸围捆扎带10、腰围捆扎带20依次捆扎在人体的胸部和腰部,带小孩时可将小孩一同用腰围捆扎带20捆扎在一起并锁扣好捆扎带,将前部安全绳带40上端的挂环401或锁扣与高楼逃生装置的钢索连接在一起,人体即可随着钢索的放出而下降到地面逃生。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上述的胸围捆扎带10、腰围捆扎带20和座杆30或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60连接,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60的上端延伸出胸围捆扎带10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601或锁扣。其使用方法是与上述的使用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将前部安全绳带 40上端的挂环401或锁扣拴系在高楼逃生装置上作为一道保险,将胸围捆扎带10之上的挂环601或锁扣连接到高楼逃生装置的钢索收拢箱70两侧的连接杆701上,将高楼逃生装置的钢索收拢箱70内的钢索71通过栓挂装置72栓挂在建筑物的钢索栓挂位73上,人体即可随着钢索71从索收拢箱70内的放出而下降到地面逃生。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高楼逃生安全座篮,其特征在于按人体胸、腰、臀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依次设置有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固定连接,前部的安全绳带延伸出胸围捆扎带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或锁扣,胸围捆扎带和腰围捆扎带均通过安全扣锁实现开锁或上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安全座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连接,安全绳带或安全链条的上端延伸出胸围捆扎带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或锁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安全座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后部的安全绳带为编织绳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楼逃生安全座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后部的两根安全绳带之间横向设置有支撑杆或连接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楼逃生技术领域,涉及高楼逃生安全座篮,按人体胸、腰、臀的上、中、下三个位置依次设置有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胸围捆扎带、腰围捆扎带和座杆或座板的前部和后部的两侧分别用安全绳带固定连接,前部的安全绳带延伸出胸围捆扎带之上,并在其上端部固定连接有挂环或锁扣,胸围捆扎带和腰围捆扎带均通过安全扣锁实现开锁或上锁,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与高楼逃生装置配套使用,可使使用者的身体基本保持自然坐姿,重心不会偏移,因而使得逃生过程安全顺利、使用方便快捷、乘坐舒适,可腾出双手操作高楼逃生装置或处置其它紧急情况。
文档编号A62B1/02GK201988071SQ201020655329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金来兴 申请人:金来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