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生伞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9815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高楼救生伞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楼救生伞装置。因火灾、地震或其它原因,高楼发生危险时,人们可以快速打开高楼救生伞装置,安全逃生,并在平时可以方便的保存和维护。包括伞杆1、手柄2、吊带3、固定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伞面8、定位套9、滑座10、伞骨11、支撑盘12、缓冲弹簧13、螺钉14、弹簧座15、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定位套19、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伞面缝边绳26、缝线27、卡箍28、销轴29、挡圈30、卡座31组成。使用时,双手伸进吊带3,紧握手柄2,跳下高楼,空气灌入伞内,滑座4向上移动,带动支杆7的上端支起伞骨11和伞面8,打开高楼救生伞装置,产生空气阻力,安全降落。
【专利说明】 高楼救生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高楼救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楼救生伞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全国各类大小城市的高层或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人们大多住在楼房、高层楼房或超高层楼房内。城市楼房在解决了人多地少,节省土地问题的同时,也给居住高楼或在高楼办公的人们留下了危险和隐患。当发生火灾、地震和/或楼房质量问题时,居住高层楼房的人们将很难逃生。
[0003]为了解决高层建筑在发生危险时人们的逃生问题,人们想出了多种办法和装置。比较典型的现有技术方案一是利用摩擦原理的缓降装置如图21:其原理是将绳索的一端固定在高楼的窗口外边,套上内置摩擦轮的缓降器,缓降器固定在逃生人的身上,用手控制缓降器的摩擦力来防止下降过快,这样慢慢地降到地面。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下降过程依赖建建筑物,在大地震时,建筑物可能很快倒埸,因此可能无法逃脱,另外,由于高层或超高层楼房非常高,绳索将特别长,折叠后堆在一起时的体积将非常大,重量也很大,其保养和操作将非常困难,或者绳索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而断开。
[0004]现有技术第二种方案是采用普通的降落伞进行逃生,普通的降落伞通常由伞面、伞绳、吊带装置组成。采用普通的降落伞可以安全地在高层或超高层楼房进行逃生。其缺点是在平时需要将降落伞规范的折叠好并经常保养,采用普通的降落伞还要求进行专业的培训。否则无法安全地降落。另外,由于普通的降落伞必须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才能打开,因此,无法在较低的楼房采用普通的降落伞进行逃生。见图20。
[0005]注:普通结构的伞具因其仅为遮挡阳光或避雨用途,受其强度、结构及尺寸限制制无法用于高楼逃生,如贸然用普通结构的伞具跳下高楼则有生命危险。普通结构的伞具见图18、图19。
[0006]本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楼救生伞装置。因火灾、地震或其它原因,高楼发生危险时,人们可以快速打开高楼救生伞装置,安全逃生,并在平时可以方便的保存和维护。
[0008]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高楼救生伞装置,包括伞杆1、手柄2、吊带3、固定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伞面8、定位套9、滑座10、伞骨11、支撑盘12、缓冲弹簧13、螺钉14、弹簧座15、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定位套19、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伞面缝边绳26、缝线27、卡箍28、销轴29、挡圈30、卡座31组成。
[0009]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伞杆1、手柄2、吊带3、滑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伞面
8、定位套9、伞骨11、支撑盘12、缓冲弹簧13、弹簧座15、销轴16、弹性挡圈17按图示顺序连接。
[0010]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滑座4套装在伞杆I之上,并在给定范围内可上下滑动。当滑座4向上移动时,带动支杆7的下端向上移动,支杆7的上端支起伞骨11并撑起伞面,打开高楼救生伞装置。
[0011]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支杆5和支杆6、在救生伞装置折叠时处于折叠位置如图4。当伞骨11向上转动挑起伞面时,支杆6的一端与伞骨11的端部在铰链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并带动支杆5共同伸展开,成为直线形状并拉住伞骨11的端部控制其继续向上转动,保持伞面处于打开状态,防止再向上翻转,维持救生伞装置的正常工作形状如图1、图2。
[0012]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支撑盘12固定在伞杆I的中下部位,如图2,当高楼救生伞装置折叠收起时,支撑盘12支撑住支杆5和伞骨11,使伞面8、伞骨11不能与伞杆I完全贴合,让伞面8和伞骨11在救生伞装置下方形成一个锥形开口。在使用高楼救生伞装置进行逃生时,只要双手伸进吊带3,并紧握手柄2,使高楼救生伞装置垂直向上,然后跳下高楼,空气将在高楼救生伞装置下方形成的锥形开口处灌入伞面8内部,形成较大气压,带动伞骨11向上转动撑起救生伞装置,使其处于打开状态产生空气阻力,达到安全降落目的。
[0013]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支杆5和支杆6被拉伸成为直线形状,拉住伞骨11的外端部,保持高楼救生伞装置正常工作形状,防止向上翻转。并由伞面产生空气阻力,保护逃生者缓慢下降,确保其生命安全。
[0014]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手柄2、吊带3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在伞杆I的下端,逃生者可以快速的将双手伸进吊带3,并紧握手柄2,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逃生前准备。如图1、图2图9所示。
[0015]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销轴16穿过固定座4与支杆5的孔,并用弹性挡圈17、垫圈18卡紧定位。形成铰链。使固定座4和支杆5即能相对转动又牢固连接。支杆5与支杆6、支杆6与伞骨11、
[0016]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伞面8的中心处圆孔边沿向上翻起,套在定位套19的颈部,卡箍28套在伞面8的中心处圆孔向上翻起的边沿外边,并用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卡紧。保证面8与定位套19牢固连接,并保持密封。
[0017]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左视图:
[0020]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A-A剖视图;
[0022]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C-C剖视图;
[0023]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F-F剖视图;
[0024]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E-E剖视图;
[0025]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1;
[0026]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1I;
[0027]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1II ;
[0028]图1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1V;
[0029]图1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V;
[0030]图1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VI;
[0031]图1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放大图VII;
[0032]图15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折叠并去除伞面的结构图;
[0033]图1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D-D剖视图;
[0034]图1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轴测图;
[0035]图18为普通伞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9为对比用普通伞具的F-F剖视图;
[0037]图20为现有技术第二种方案普通降落伞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1为现有技术方案一利用摩擦原理的缓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如图2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包括:伞杆1、手柄2、吊带3、固定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伞面8、定位套9、滑座10、伞骨11、支撑盘12、缓冲弹簧13、螺钉14、弹簧座15、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定位套19、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伞面缝边绳26、缝线27、卡箍28、销轴29、挡圈30、卡座31。上述各零件按图所示顺序连接。
[0040]其中,所述手柄2、吊带3安装在伞杆I下端,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手柄2用于人手抓握控制,吊带3套在人手腕部用于吊挂人体防止松脱;所述固定座4分别安装在伞杆I上部和下部,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所述定位套9安装在伞杆I上部,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滑座10位于伞杆I中部,可以上下滑动;所述弹簧座15装在伞杆I中部,由螺钉14紧固;缓冲弹簧13固定于弹簧座15内部,当滑座10向上运动时对其起缓冲和定位止动作用。所述定位套9安装在伞杆I上部,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对固定座4进一步固定,增加其连接强度。所述伞面8中心处圆孔边沿向上翻起,套在定位套19的颈部,卡箍28套在伞面8的中心处圆孔向上翻起的边沿外边,并用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卡紧。保证面8与定位套19牢固连接,并保持密封。所述伞骨11 一端与固定座4周边的销孔通过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形成铰链结构,伞骨11的另一端与支杆6形成铰链结构,伞骨11的中间部位与支杆7形成铰链结构,伞骨11与伞面用缝线27连接牢固。所述支杆5、支杆6相互形成铰链结构,支杆5上端与伞骨11形成铰链结构,支杆6下端与固定座4连接成铰链结构,使伞骨11即能转动开合伞面8,又能在指定位置停止转动,保持伞面处于打开状态的同时又可防止伞面8及伞骨11向上方弯曲,使高楼救生伞装置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空气阻力,吊在下边的逃生者在重力作用和伞面的向上的空气阻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稳定的向下缓降运动,达到安全的降落的目的;所述支杆7的上端与伞骨11的中部通过卡座31及销轴29、挡圈30形成铰链结构,下端与滑座10通过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形成铰链结构,当滑座10向上运动时,支杆7的上端顶起伞骨11将伞面打开,并带动支杆5、支杆6呈打开状态。
[0041]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一中,支撑盘12支撑住支杆5和伞骨11,使其不能与伞杆I完全贴合,让伞面在高楼救生伞装置形成一个锥形开口。在使用高楼救生伞装置进行逃生时,只要双手伸进吊带3,并紧握手柄2,使高楼救生伞装置垂直向上,然后跳下高楼,空气将在高楼救生伞装置下方形成的锥形开口处灌入伞面内部,形成较大气压,带动伞骨11向上转动撑起高楼救生伞装置,使高楼救生伞装置处于打开状态。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楼救生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高楼救生伞装置,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包括:伞杆1、手柄2、吊带3、固定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伞面8、定位套9、滑座10、伞骨11、支撑盘12、缓冲弹簧13、螺钉14、弹簧座15、销轴16、弹性挡圈17、垫圈18、定位套19、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伞面缝边绳26、缝线27、卡箍28、销轴29、挡圈30、卡座31,其中所述滑座10的手柄2、吊带3与所述伞杆I连接,所述高楼救生伞装置的固定座4、支杆5、支杆6、支杆7、相互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伞骨11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座4、支杆6相互形成铰链结构,伞骨11的中间与支杆5开成铰链结构,并与伞面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滑座10套装在伞杆I中部可上下滑动,滑座10还与支杆7的一端用铰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定座4分别套装在伞杆I的上、下两处,并由螺钉20、螺母21、垫圈22、弹簧垫圈23紧固在图示位置,上边的固定座4与伞骨11成铰链连接,下边的固定座4与支杆6成铰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弹簧座15套装在伞杆I的中上部图示位置,其内部安装缓冲弹簧13,当滑座10向上滑动打开高楼救生伞装置缓冲弹簧13阻止滑座10向上冲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救生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盘12。所述支撑盘12套装在伞杆I的中下部位,当伞骨11收拢时,支撑盘12支撑伞骨11使高楼救生伞装置下面形成一个锥形开口保持待用状态。
【文档编号】A62B1/00GK104415467SQ201310395755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4日
【发明者】王志涛, 何长曙 申请人:王志涛, 何长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