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9559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包括调节带(3)、囊式软垫(1)和与面罩补偿囊(4)连通的连接管(5),所述囊式软垫(1)上设有充气接口(2),所述充气接口(2)与所述连接管(5)连接。当机动过载时,飞机氧气系统对面罩补偿囊进行加压充气,与此同时,与补偿囊相连通的囊式软垫也相应加压膨胀,囊式软垫的膨胀变形量会抵消头盔的位移量,扭转头盔向前下方转动的趋势,进而可有效提高头盔的过载稳定性,由稳定性改善带来的重心后移对佩戴舒适性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专利说明】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集瞄准显示功能头盔技术的不断发展,头盔过载稳定性的保证、佩戴者眼部有效位置的保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当机动过载时,头盔有向前下方转动的趋势,。目前国内外为保证过载稳定性,方法主要为优化重量重心、改进内衬结构、改善适体性等方式。但是,目前模拟过载环境下头盔稳定性的测试结果表明,综合头盔的过载稳定性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可以有效提高头盔的过载稳定性。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包括调节带、囊式软垫和与面罩补偿囊连通的连接管,所述囊式软垫上设有充气接口,所述充气接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充气接口两侧设有定位柱,所述连接管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包括下端开口的垂直段和在所述垂直段上端设置的水平段。
[0006]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7]当机动过载时,飞机氧气系统对面罩补偿囊进行加压充气,与此同时,与补偿囊相连通的囊式软垫也相应加压膨胀,囊式软垫的膨胀变形量会抵消头盔的位移量,扭转头盔向前下方转动的趋势,进而可有效提高头盔的过载稳定性,由稳定性改善带来的重心后移对佩戴舒适性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09]图1是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面罩补偿囊与连接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充气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包括调节带3、囊式软垫I和连接管5。
[0014]囊式软垫I上设有充气接口 2,充气接口 2与连接管5连接,连接管5与面罩补偿囊4连通。当机动过载时,飞机氧气系统对面罩补偿囊4进行加压充气,与此同时,气流通过与面罩补偿囊4相连通的连接管5进入囊式软垫1,囊式软垫随之加压膨胀,囊式软垫I的膨胀变形量会抵消头盔的位移量,扭转头盔向前下方转动的趋势,进而可有效提高头盔的过载稳定性,由稳定性改善带来的重心后移对佩戴舒适性也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0015]进一步的,充气接口 2两侧设有定位柱6,连接管5的端部设有与定位柱6配合的旋转槽7,旋转槽7包括下端开口的垂直段和在垂直段上端设置的水平段。连接管5插入充气接口 2后,然后旋转一定角度,即可使定位柱6固定在旋转槽7内,拆装方便。
[001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带(3)、囊式软垫(I)和与面罩补偿囊(4)连通的连接管(5),所述囊式软垫(I)上设有充气接口(2),所述充气接口(2)与所述连接管(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压力补偿式下颏调节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接口(2)两侧设有定位柱(6),所述连接管(5)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柱(6)配合的旋转槽(7),所述旋转槽(7 )包括下端开口的垂直段和在所述垂直段上端设置的水平段。
【文档编号】A62B18/08GK203563751SQ201320749316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彭华, 王峰, 徐靖 申请人: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