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救生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9157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救生伞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一种高楼救生伞,属于救生伞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危险,高楼不设逃生通道或来不及从逃生通道逃生的情况下,逃生者只能被动地等待消防人员通过云梯实施救援。而云梯的救援高度有限,当建筑到达一定高度时,云梯就无法实现救援。目前申请的救生伞能够解决这一问题,逃生者通过救生伞从高层建筑物跳下,从而实现逃生。但是现有救生伞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火灾现场气流的原因,导致救生伞在下落过程中不稳定,容易发生危险事故;2、救生伞的开伞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因此必须要求一定的开伞高度,目前高楼的高度不能保证安全距离;3、由于伞体的妨碍,在将救生伞的吊包固定在逃生者身体上时很不方便,一方面会延误逃生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固定时间不足,会出现固定不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展开、独立悬挂、预先开伞、开伞充分、下落稳定的高楼救生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高楼救生伞,包括伞体以及伞体下方的吊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体为中部上凸的半球形,环绕伞体的下部设有充气管,充气管上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伞体的上部设有悬挂单元,伞体的中部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单元为挂钩。

优选的,所述的悬挂单元通过软绳与伞体相连并与伞体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伞体内壁固定有对伞体进行定型的定型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定型机构包括与伞体内壁相连的水平定型管和竖向定型管,水平定型管和竖向定型管均有间隔设置的多个;水平定型管和竖向定型管上均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高楼救生伞环绕伞体下部设有充气管,在对充气管充气时,能够使伞体快速撑开,伞体的上部设有悬挂单元,可以通过悬挂单元将伞体悬挂,既能够方便伞体的撑开,又方便快速将吊包固定在逃生者身体上,从而大大节省了逃生时间;在伞体下落时,出气孔能够调节气流,使伞体平稳垂直下降,减小气流对伞体的影响,提高伞体下落的稳定性。

2、悬挂单元为挂钩,从而方便悬挂伞体,而且也方便将悬挂的伞体取下。

3、挂钩通过软绳与伞体相连,从而避免挂钩对伞体的折叠造成影响,挂钩与伞体间隔设置,避免对出气口造成妨碍。

4、水平定型管和竖向定型管均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从而能够通过充气的方式调节伞体的外形,充气管充气之后,将伞体撑开,保证伞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降落伞下降过程中的形态,在静止的状态下完成复杂的开伞过程,跳伞逃生过程中完全忽略开伞的时间和开伞过程中下降的距离,使伞体的形状与下落过程中气流相配合,从而保证了逃生者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楼救生伞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高楼救生伞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中:1、伞体 101、出气孔 2、充气管 3、挂钩 4、水平定型管 5、竖向定型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高楼救生伞,包括伞体1以及伞体1下方的吊包,伞体1为中部上凸的半球形,环绕伞体1的下部设有充气管2,充气管2上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伞体1的上部设有悬挂单元,伞体1的中部设有出气孔101。本高楼救生伞环绕伞体下部设有充气管2,在对充气管2充气时,能够使伞体1快速撑开,伞体1的上部设有悬挂单元,可以通过悬挂单元将伞体1悬挂,既能够方便伞体1的撑开,又方便快速将吊包固定在逃生者身体上,从而大大节省了逃生时间;在伞体1下落时,出气孔101能够调节气流,使伞体1平稳垂直下降,减小气流对伞体1的影响,提高伞体1下落的稳定性。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出气孔101设置在伞体1的上方中部,高楼的周围的气流很不稳定,在伞体1下落过程中,出气孔101能够对气流进行调节,使伞体1垂直下落,减小气流对伞体1的影响,提高伞下落的稳定性,从而能够使伞体1在下落过程中更加稳定。

充气管2为软管,充气管2的两端相连,形成环形,通过充气管2的充气口可以为充气管2充气。在充气之前,可以通过顶部的悬挂单元将伞体1悬挂,再通过充气口为充气管2充气,由于充气管2内的气压变大,充气管2会将伞体1快速撑开,实现了快速撑伞。使用完成后,可以通过排气口将充气管2内的气体快速排出,从而方便伞体1的收起。悬挂单元为挂钩3。

伞体1内壁上固定有对伞体1定型的定型机构。定型机构包括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水平定型管4为环形,水平定型管4有多个,由下至上间隔设置在伞体1内部并与伞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一根水平定型管4独立设置。竖向定型管5为中部上凸的弧形,竖向定型管5的直径与伞体1的内径相等,竖向定型管5有多个,环绕伞体1的轴线间隔设置,竖向定型管5设置在伞体1内并与伞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每一根竖向定型管5独立设置。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上均设有充气口和排气口,从而通过对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的内的气压来调节伞体1的外形,从而使伞体1的外形与下落过程中的气流更好地配合,保证伞体1下落的稳定性。

本高楼救生伞的使用方法如下:当发生火灾时,通过顶部的挂钩3对伞体1进行悬挂,然后通过充气口对充气管2、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充气,在充气过程中,伞体1快速撑开,然后再调节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内的气压,从而调节伞体1的外形。然后将吊包固定在逃生者身体上。再将挂钩3放开,逃生者由高楼上跳下。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该高楼救生伞包括伞体1和吊包,伞体1为中部上凸的半球形,伞体1的内壁不再设置水平定型管4和竖向定型管5。在本实施例中,伞体1的撑开由充气管2的充气实现,伞体1的收起由操作人员将伞体1折叠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