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救援床。
背景技术:
当人们在高空特别是高楼发生火灾逃生时,往往因为救援现场没有承接遇难人员高空坠落设施,导致被救人员高空摔伤摔亡现象时有发生。一旦楼房发生火灾,有毒有害气体导致逃生时难以忍受的窒息痛苦,多数人选择跳楼逃生,然而消防救援人员没有承接跳楼逃生设施时,干瞪着眼睛无法施救,导致次生伤亡。另外,消防救援现场需要快速且立即施救设施,现有技术的同类高空坠落设施需要现场准备时间和辅助装置,不能立即投入救援这中,往往失去最佳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空逃生救援床,能够解决现有的救援设备操作复杂,使用灵活性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救援床,其包括边框,设置在边框内的床面,设置在边框和/或床面上的手提握持部。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为软质结构且内侧位于床面的边缘处设置有通孔,所述手提握持部为边框对应通孔的位置。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至少两个相对的边为硬质边框;
所述边框的边上设置有分体杆后形成硬质边框,且硬质边框外露两端为硬质边框提手。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的四边均是刚性硬质结构,同时,所述边框为可折叠结构。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外框,所述边框设置在外框内,外框和边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并且外框为钢性硬质结构、边框为柔性或者硬质结构。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床架、支架和快速连接件凸起,其中,支架设置在床架的一侧,快速连接件凸起设置在床架的另一侧;
当边框为硬质框时,边框上设置有快速插接件凹槽,当边框为柔性框时,且边框外侧设置有硬质外框时,外框上设置有快速插接件凹槽;
快速连接件凸起与快速插接件凹槽通过插接的方式配合。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与床架为可拆卸连接,或者支架为折叠连接结构。
作为上述高空救援床的一种优选方案,当边框为硬质框时,所述边框的一侧设置有支腿,
当边框为柔性框时,且边框外侧设置有硬质外框时,外框的一侧设置有支腿;
所述支腿相对于边框或外框可拆卸或可折叠连接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高空逃生救援床具备携带方便,操作简便,使用灵活,现场不需要任何辅助功能且可以立即投入救援,可以有效的挽救遇难人员高空坠落人员的生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全软框式高空逃生救援床;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两端固定硬框两端软框式高空逃生救援床;
附图3,是本发明的全硬框式高空逃生救援床面;
附图4,是本发明的全外硬框和内全外硬或全软框式高空逃生救援床;
附图5,是本发明的可移动支架式分体床架高空逃生救援床架;
附图6,是本发明的可移动车式分体床架高空逃生救援床架;
附图7,是本发明的可移动支架或车式整体高空逃生救援床;
其中:
1:边框;2:床面;3:手提握持部;4:硬质边框;5:硬质边框提手;6:外框;7:弹簧;8:床架;9:支架;10:快速插接凸起;11:支腿;12:分体杆;13:滚轮;14:插接凸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方式一
附图1,是本发明的手持全软框式高空逃生救援床。具体的,高空救援床包括边框1,设置在边框1内的床面。
在此实施方式中,边框1是由编织绳索式软质框。手提握持部为设置在边框1的内侧,且在床面2的边缘处形成的通孔结构,即便于救援人员握持的手持提手3。
在此实施方式中,救援床整体为软质结构,便于折叠或卷携带,救援时打开即可投入施救,无需任何辅助措施,施救人员手持手提握持部3立即组织救援,施救时可以根据高空坠落逃生者的坠落方向,随时调整救援床的承接最佳位置,避免逃生者慌乱跳楼时未能准确跳下的挽救措施,具有一定救援意义。编织绳索式软质边框1的直径应该以手持最佳效果为宜,床面2采用弹性较好的高强度编织材料制造,可以缓冲坠落时的冲击力。本发明高空逃生救援床非常适合消防队员配置使用。
实施方式二
在此实施方式中,其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为:边框1至少两个相对的边为硬质边框4,边框1的边上设置有分体杆12后形成硬质边框4,且硬质边框4外露两端为硬质边框提手5.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下边框1为硬质边框4,救援床上下两个侧边包括边框1以及固定在边框1上的分体杆12。左右边框1则为软质边框,便于折或卷携带,左右两侧的分体杆12是配套部件,平时不穿入手提握持部3中,当救援时快速将分体杆12穿入手提握持部3这中,迅速将左右边框1由软质边框变成硬质边框。分体杆12与左右边框1做成分体结构,主要是为了将救援床的一边形成软质结构,便于携带。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高空救援床在使用过程中,至少由4个施救人员手持或肩扛硬质框提手5进行操作救援,一旦四个人承受不住时,增援人员可以随时手握手提握持部3配合施救,体现快捷方便救援。在收卷时,只要将左右两侧的分体杆抽出,即可进行救援床的折叠。
实施方式三
参照图3,其与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边框1的四边均是刚性结构,同时,边框1为可折叠结构。该救援床面适合制造固定位高空逃生救援床,当然在配置如实施方式一种所述的手提握持部3时,也可以以手提的方式进行救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提握持部3不是必须结构。
实施方式四
在此实施方式中,参照图4,救援床还包括外框6,边框1设置在外框6内,并且外框6和边框1之间通过弹簧7连接。其中,外框6为硬质框,边框1为硬或软质框。床面增加配置弹簧7,其目的是增加床面的弹性,该救援床面适合制造固定位高空逃生救援床。
实施方式五
参照图5,此实施方式是在实施方式三或四的基础上增加了床架8、支架9和快速连接件凸起10,其中,支架9设置在床架8的一侧,边框1或外框6上设置有快速插接件凹槽,快速连接件凸起10与快速插接件凹槽通过插接的方式配合。需要说明的是:支架9与床架8为可拆卸连接,或者支架9为折叠连接结构,具体的,支架9与床架8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支架9为折叠连接结构指的是支架9可以相对于床架8折叠。将实施方式三或实施方式四中提供的床面通过快速插接件凹槽和快速连接件凸起10的配合设置在床架8上,床架8可以提供代替人力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实施方式六
参照图6,在实施方式五的基础上,在支架9的基础上增加了滚轮13,提高了救援床的可移动性。
实施方式七
参照图7,在实施方式三或四的基础上,边框1或外框6一侧设置有支腿11,支腿11相对于边框1或外框6可插接拆卸或可折叠结构。可拆卸结构可以是插接的形式,或螺纹连接的形式,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将支腿11打开或将支腿插接在边框1或外框6上即可以完成救援床的组成。参照图7,具体的,边框1的一侧设置有插接凸凹槽14,在使用过程中,只要将支腿11插接在插接凸凹槽14内即可完成救援床的组成。同时边框1或外框6均为可折叠结构,此救援床就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