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566发布日期:2018-06-30 01:3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护逃生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居住、办公等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在对土地、空间充分利用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问题。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数据表明,就我国而言,全国拥有超过8层以上、超过24米的高层建筑约34.7万栋,超过100米以上的超高层6000多栋,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多数消防用举高车以及消防水枪喷射高度,最多只能达到50米。消防员如果负重爬楼超过20层,体力消耗无法有效开展救援行动。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除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外,没有更有效的手段灭火、逃生。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近3年来,火灾之死发生在住宅的比例逐年升高,2016年有1269人在住宅火灾中死亡,占火灾致死总数的80.21%。

高层建筑在发生火灾的第一时间是逃生的黄金时间,除了消防部门的积极救助之外,如何实施自我救护、逃生也十分关键。现有的高层逃生装置大部分为绳索缓降系统,这类装置存在2个问题:1)对逃生者有较高的使用要求,逃生者对绳索缓降有一点的使用基础,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并不适用;2)装置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发生火灾的时候,逃生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浓烟、高温等恶劣环境,绳索缓降装置在相关方面的能力薄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使用的个人逃生装置多为绳索、滑轮结构,兼顾人群有限且逃生过程中对人员的保护较少的问题,确保各类人员在遇到高层火灾时,能快速、安全的进行逃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包括自动油压旋转装置,所述自动油压旋转装置通过悬臂连接高强度防火绳上端,所述高强度防火绳下端连接小功率电机的电机轴,所述小功率电机与下降速度控制系统通过电性连接,高强度防火绳、小功率电机、下降速度控制系统共同安装于机械仓中;所述机械仓下方连接可收缩折叠舱体,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侧面设有三面透气窗,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底部设有观察窗、正压进气装置及过滤装置,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底部还安装有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及温度和烟雾探测器,所述下降速度控制系统通过布置在可收缩折叠舱体内的传感信号线与所述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及温度和烟雾探测器通过电性连接,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四周、顶部、底部设置有防碰撞垫。

优选的,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在收起状体时与自动油压旋转装置及悬臂一起安装在室内墙体上。

优选的,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的承重底板与机械仓的四角安装有超实重载荷的钢丝加锁扣件,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通过自重完全打开后通过所述钢丝加锁扣件自动锁紧。

优选的,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可收缩折叠舱体内设置有抓扶装置并安装有语音指示和安抚系统。

优选的,所述悬臂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优选的,所述小功率电机附加有外部电源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消防车电源或附近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用于紧急情况下的高空逃生,利用自重作为下行动力,可以排除安全隐患,提高人员的逃生率,便于各类人群的操作和使用,降低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出现的损伤;具有往返重复救援不同楼层的求救者的功能;在特定环境下能给消防官兵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攀高救援机会。本实用新型可以按照供能要求进行系统设计、整合,并根据设计结果加工、组装、试验,用于高层住宅、办公楼和特定环境的高层建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动油压旋转装置;2、悬臂;3、机械仓;4、可收缩折叠舱体;5、高强度防火绳;6、小功率电机;7、下降速度控制系统;8、传感信号线;9、三面透气窗;10、正压进气装置;11、过滤装置;12、速度传感器;13、距离传感器;14、观察窗;15、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6、防碰撞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动力高空逃生舱,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自动油压旋转装置1、悬臂2、机械仓3及可收缩折叠舱体4;自动油压旋转装置1安装在室内墙体上,通过至少两根悬臂2连接机械仓3,机械仓3下方连接可收缩折叠舱体4;机械、升降所有组件装置安装在逃生舱顶部的机械仓3内,如图2所示,机械仓3中安装有高强度防火绳5、小功率电机6及下降速度控制系统7,至少两根悬臂2连接高强度防火绳5上端,高强度防火绳5下端连接小功率电机6的电机轴,小功率电机6与下降速度控制系统7通过电性连接;如图2所示,可收缩折叠舱体4侧面设有三面透气窗9,可收缩折叠舱体4底部设有观察窗14、正压进气装置10及过滤装置11,可收缩折叠舱体4底部还安装有速度传感器12、距离传感器13及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5,下降速度控制系统7通过布置在可收缩折叠舱体4内的传感信号线8与速度传感器12、距离传感器13及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5通过电性连接,可收缩折叠舱体4四周、顶部、底部设置有防碰撞垫16。可收缩折叠舱体4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内设置有抓扶装置,并安装有语音指示和安抚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的小功率电机6、速度传感器12、距离传感器13及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5均为已经公开的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市售商品,在本实施例中,小功率电机6采用的型号为ZLP500,速度传感器12采用的型号为TELESKY 3144,距离传感器13采用的型号为TELESKY HC-SR04,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5采用的型号为DS18B20TO-9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折叠结构,可收缩折叠舱体4平时为收起状态,置于室内,安置到合理的空间墙体或墙面上,可视为装饰挂件,外观是十分美观的。在紧急逃生时,通过自动油压旋转装置1驱动带动悬臂2转动至室外。可收缩折叠舱体4的承重底板与机械仓3的四角附有超实重载荷的钢丝加锁扣件,可收缩折叠舱体4通过自重打开,到完全打开位置时钢丝加锁扣件自动锁紧。

2、为排除所有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逃生舱采用无动力安全降落,利用自重作为下行动力,通过机械系统控制下降速度,在逃生舱第一次安全降落到地面后,如需上行往返救援时,逃生舱利用小功率电机6作为上行动力,达到往复救援的目的,逃生舱附加有外部电源装置,备有足够的返程高度线路供给,同时为消防救援官兵提供了更广泛的条件(消防车电源或附近电源)。逃生舱安装下降速度控制系统7,对下降速度进行了有效控制,在四周、顶、底部设置了防碰撞垫16,可收缩折叠舱体4底部设置观察窗14、速度传感器12和距离传感器13,通过采集到的感应数据控制逃生舱的下降速度,确保下降过程中与其他逃生舱或障碍物进行规避。

3、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式的密封舱结构,区别于现在已有的绳索缓降等开放式逃生方式。可收缩折叠舱体4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同时增加正压进气装置10、过滤装置11,正压进气装置10通过温度和烟雾探测器15,使逃生舱在经过高温和浓烟区域时,正压进气装置10自动关闭,通过后自动打开,确保逃生人员在高温、浓烟区域得到有效防护。可收缩折叠舱体4合理位置设置抓扶装置,确保逃生人员站立。可收缩折叠舱体4内安装语音指示和安抚系统,使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得到提示和安抚,减缓逃生人员的紧张情绪,语音和传感系统由内置电池提供电源。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