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0567发布日期:2018-06-30 01:35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急求援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高层逃生缓降器逐步走进各家各户。

逃生缓降器主要包括挂钩(或吊环)、吊带、绳索及调速器等,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使用者将缓降器的挂钩固定在某一位置处,随绳降落至地面。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将挂钩挂在室内窗户、墙壁、管道等可以承重的物体上。绳索从室内墙壁、窗户或管道引出后,吊着使用者使其沿绳下降,由于受使用者的重力作用,绳索被拉紧,因此容易造成绳索与窗台的接触摩擦,使绳索弯折磨损,存在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缓降器的绳索磨损的缓降器支撑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可以避免绳索与窗台的接触摩擦,因此可以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从而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包括用于连接缓降器的挑臂和用于支撑所述挑臂的支撑架,所述挑臂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架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所述支撑架,以使所述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设有可使所述挑臂沿所述支撑架转动且可移动的限位装置。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与所述支撑架具有倾斜角度且相对设置的两片凸缘,两片所述凸缘通过限位件连接,两片所述凸缘、所述限位件以及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形成用于使所述挑臂沿所述支撑架可转动且可移动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挑臂两端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挑臂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缓降器的挂环,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挑臂脱离所述限位孔的挡板,所述挂环和所述挡板的尺寸均大于所述限位孔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底座和上支架,所述上支架高度可调的套设于所述支架底座,所述上支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所述支架底座上设有第二销孔,所述第一销孔和所述第二销孔通过弹簧销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防止误操作的保险销和用于当所述保险销被拔出后发放警报信号的警报器。

优选地,所述支架底座的外周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方便攀爬的脚蹬。

优选地,所述脚蹬为可折叠脚蹬。

优选地,所述支架底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架底座的方形底盘。

优选地,所述方形底盘与所述支架底座之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由于挑臂向垂直于支撑架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支撑架,因此在应急逃生时,使用者可以将缓降器连接于挑臂,在挑臂与支撑架所在的平面内将挑臂沿任何方向移动至与支撑架垂直的方向上,并使挑臂沿着垂直于支撑架的方向伸出,从而使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以避免使用者沿绳下降时绳索与窗台接触摩擦,从而可以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优选方案中,挑臂式缓降器支架不仅可以在应急逃生时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而且在非应急逃生时,还可以有选择的将挑臂收回至支撑架旁边以节约整体占用空间,或者在挑臂垂直于支撑架时,在挂环上悬挂吊椅、花架等物品,实现一物多用,充分体现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价值,达到达到生活与安全的统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完全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未完全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中:

1为挑臂、2为支撑架、3为挂环、4为弹簧销、5为方形底盘、6为加强筋、7为挡板、21为凸缘、22为支架底座、23为上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可以避免绳索与窗台的接触摩擦,因此可以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从而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

请参考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完全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收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具体实施例中挑臂未完全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包括用于连接缓降器的挑臂1和用于支撑挑臂1的支撑架2,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支撑架2,以使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缓降器时其绳索与窗台接触摩擦容易造成绳索磨损的问题。本申请为了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提供一种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挑臂1用于连接缓降器,应急逃生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挑臂1伸出窗外,使连接挑臂1的缓降器位于窗台外面,从而避免缓降器绳索与窗台的接触磨损。

挑臂1与支撑架2相连,且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可移动,因此应急逃生时,可以将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移动,使挑臂1垂直于支撑架2,并沿支撑架2伸出,从而当将支撑架2移至窗户旁边时,可使挑臂1伸出窗外。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架2用于支撑挑臂1,支撑架2具有一定高度的竖直设于地面或设置在用于固定支撑架2的平台上。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指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移动包括挑臂1从任何方向移动至与支撑架2垂直的方向上和沿着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移动。其中,挑臂1从任何方向移动至与支撑架2垂直的方向上优选的为:在挑臂1与支撑架2所在的平面内挑臂1沿任何方向移动至与支撑架2垂直的方向。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可移动是为了使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这里的横向指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预设距离是指挑臂1伸出后缓降器的绳索与窗户外壁的距离。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由于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可移动的设于支撑架2,因此在应急逃生时,使用者可以将缓降器连接于挑臂1,将挑臂1沿任何方向移动至与支撑架2垂直的方向上,并使挑臂1沿着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伸出,从而使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以避免使用者沿绳下降时绳索与窗台接触摩擦,从而可以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

考虑到在非应急逃生时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占用空间问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架2的上端设有可使挑臂1沿支撑架2转动且可移动的限位装置。也就是说,在非应急逃生时,可以通过挑臂1的转动和移动将挑臂1收回至支撑架2旁边,使挑臂1与支撑架2平行。

考虑到限位装置的具体结构的简单易实现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限位装置包括与支撑架2具有倾斜角度且相对设置的两片凸缘21,两片凸缘21通过限位件连接,两片凸缘21、限位件以及支撑架2的上端形成用于使挑臂1沿支撑架2可转动且可移动的限位孔,限位孔的尺寸小于挑臂1两端的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两片凸缘21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优选的,两片凸缘21对称设置在支撑架2相对的两个侧面的上端。由于当应急逃生时,挑臂1处于与支撑架2垂直的位置;当非应急逃生时,为了节省空间,挑臂1处于平行于支撑架2的位置;挑臂1由垂直于支撑架2的位置到平行于支撑架2的位置时,挑臂1相对于支撑架2转动90°,因此为了使挑臂1能够实现90°的转动,两片凸缘21与支撑架2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避免限位孔干涉挑臂1的转动。为了优化结构,优选的,两片凸缘21与支撑架2具有45°的倾斜夹角。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为了实现挑臂1与支撑架2的连接,限定挑臂1的周向移动,两片凸缘21之间设有限位件,限位件将相对的两片凸缘21连接,以便与两片凸缘21和支撑架2的上端共同形成限制挑臂1周向移动的限位孔。

本实施例对限位件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可以是这样的设计:在两片凸缘21上各开设一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大小相等,孔眼相对;与两个螺纹孔相配合的螺栓穿过两个螺纹孔后与螺母配合连接。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设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当应急逃生时,挑臂1与支撑架2垂直,挑臂1的一端连接缓降器,受缓降器及使用者的重力作用,根据杠杆原理,挑臂1连接缓降器的一端具有向下转的趋势,挑臂1的另一端具有向上翘的趋势,而由于限位件的作用,限位件对挑臂1的另一端施加支撑力,用于平衡缓降器及使用者的力矩。因此,限位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及较大的剪切力。

为了使挑臂1更方便的连接缓降器以及避免挑臂1脱离支撑架2造成的安全隐患,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挑臂1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缓降器的挂环3,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挑臂1脱离限位孔的挡板7,挂环3和挡板7的尺寸均大于限位孔的尺寸。

也就是说,应急逃生时,可以直接将缓降器的挂钩悬挂于挂环3上,从而实现缓降器与挑臂1的连接,使两者的连接更方便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当挑臂1收回至支撑架2旁,与支撑架2平行时,为了避免挑臂1脱离限位孔,掉落在地,挂环3的尺寸大于限位孔的尺寸。优选的,在凸缘21上设有用于容置挂环3的凹槽,当挑臂1完全收回至支撑架2旁时,挂环3与凸缘21上的凹槽相互嵌合,从而提高挑臂1与支撑架2连接的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挂环3的形状不做限定,挂环3可以为圆环形挂环,也可以为三角形挂环,只要能满足便于悬挂缓降器即可。

另外,由于挂环3便于悬挂物品的特点,在非应急逃生时,也可以使挑臂1处于与支撑架2垂直的位置,这时,可以将花架、吊椅等悬挂于挂环3上,从而充分体现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使用价值,达到生活与安全的有机结合。

综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不仅可以在应急逃生时连接缓降器,使缓降器的绳索横向伸出预设距离,以避免使用者沿绳下降时绳索与窗台接触摩擦,从而避免绳索的弯折磨损,提高缓降器的安全性能;而且在非应急逃生时,还可以有选择的将挑臂1收回至支撑架2旁边以节约整体占用空间,或者在挑臂1垂直于支撑架2时,在挂环3上挂接吊椅、花架等物品,实现一物多用,充分体现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价值,达到达到生活与安全的统一。

进一步的,在将挑臂1提起并使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移动时,为了避免挑臂1伸出过多而脱离限位孔,挑臂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防止挑臂1脱离限位孔的挡板7。

可以理解的是,挡板7的尺寸大于限位孔的尺寸,以避免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的方向移动时挑臂1脱离限位孔,从而避免给使用者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进一步的节约非应急逃生时挑臂式缓降器支架的占用空间,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撑架2包括支架底座22和上支架23,上支架23高度可调的套设于支架底座22,上支架23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销孔,支架底座22上设有第二销孔,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通过弹簧销4连接。

也就是说,当应急逃生时,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高低以及窗台的高低将上支架23调整至适合的高度,从而更便于使用者的逃生。当非应急逃生时,可以将上支架23收进支架底座22中,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支撑架2的整体高度,从而节约整体占用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上支架23高度调整的快捷有效性,优选的,上支架23上设有一个第一销孔,非应急逃生时,上支架23完全收回至支架底座22中,弹簧销4的端面抵着上支架23的侧面;应急逃生时,将上支架23往上提起,当第一销孔与第二销孔孔眼相对时,弹簧销4弹出进入第一销孔内,因此将上支架23与支架底座22固定连接。

考虑到非应急逃生时的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还包括用于防止误操作的保险销和用于当保险销被拔出后发放警报信号的警报器。

也就是说,在非应急逃生时,将挑臂1收回至支撑架2旁后,在挑臂1与支撑架2之间安装保险销,以避免非应急逃生时的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该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还包括警报器,因此当非应急逃生时,如果由于误操作将保险销拔掉,则警报器将发放警报信号,因此可以起到预警的作用,以避免尤其是小孩的误操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当应急逃生时,只需要拔掉保险销即可使挑臂1向垂直于支撑架2方向移动。

为了便于攀爬,方便使用者翻越窗台或栏杆,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架底座22的外周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方便攀爬的脚蹬。

考虑到在非应急逃生时脚蹬容易造成客户的磕碰,尤其是对小孩来说,存在不安全隐患,因此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脚蹬为可折叠脚蹬。也就是说,在非应急逃生时,脚蹬是折叠收起的,避免对用户造成磕碰;在应急逃生时,再将脚蹬掰开,方便用户攀爬。

考虑到支架底座22的稳固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支架底座22设有用于固定支架底座22的方形底盘5。

可以理解的是,方形底盘5用于提高支架底座22与地面或者与用于固定支架底座22的平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支架底座22的稳固性。

为了增加支架底座22与方形底盘5之间的连接强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方形底盘5与支架底座22之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加强筋6。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挑臂式缓降器支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