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警示式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7089发布日期:2018-06-08 18:0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用警示式安全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施工用警示式安全带,属于安全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免受损坏、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

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其宗旨是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搞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则是因为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无法生产。

现有的安全带在使用时其功能单一,且操作时不方便,不能实现警示,导致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用警示式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施工用警示式安全带,它包含腰带体、肩带体、肩带连接带、透气环、腰带连接钢扣、腿部带体、连接扣环、警示灯机构、防滑板;腰带体的上端连接有肩带体,肩带体的中部连接有肩带连接带,且肩带体的后端设置有数个透气环,所述腰带体的下侧连接有两个腿部带体,腰带体的中部通过腰带连接钢扣连接,所述腰带体上安装有警示灯机构,且腰带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连接扣环,腰带体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数个防滑板,且防滑板上设置有数个防滑凸点。

作为优选,所述警示灯机构包含警示灯与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警示灯的电源端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扣环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提高安全性,使用方便,操作简便,且能实现警示,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腰带体;2-肩带体;3-肩带连接带;4-透气环;5-腰带连接钢扣;6-腿部带体;7-连接扣环;8-警示灯机构;9-防滑板;91-防滑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腰带体1、肩带体2、肩带连接带3、透气环4、腰带连接钢扣5、腿部带体6、连接扣环7、警示灯机构8、防滑板9;腰带体1的上端连接有肩带体2,肩带体2的中部连接有肩带连接带3,且肩带体2的后端设置有数个透气环4,所述腰带体1的下侧连接有两个腿部带体6,腰带体1的中部通过腰带连接钢扣5连接,所述腰带体1上安装有警示灯机构8,且腰带体1的侧壁上安装有连接扣环7,腰带体1的内侧壁上安装有数个防滑板9,且防滑板9上设置有数个防滑凸点91。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灯机构8包含警示灯与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警示灯的电源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环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防滑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穿戴时,通过腰带体1上的腰带连接钢扣5实现连接,同时通过肩带连接带3实现肩带的连接,同时通过腰带体1上的防滑板9实现防滑,连接扣环7实现保险绳的连接,且通过透气环4实现后背的透气,警示灯机构8能实现能源的收集与警示,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