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38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登高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登高器,尤其是涉及向绳索施加驱动力而能够登高的登高器。



背景技术:

作业员使用绳索向桥梁、高层建筑物等从地面难以组装脚手架的高处访问,进行保养/检查等作业的绳索访问技术开始普及。在绳索访问技术中,从最高点下降而向作业场所访问,在作业后,登高于最高点而返回是基本情况,从确保于最高点的支点悬吊访问绳索,将安全带穿于身上的作业员利用附带铁环的吊索将安全带与卡合于访问绳索的下降器连结,对下降器进行操作而逐渐下降,向作业场所访问。反之,利用附带铁环的吊索将安全带与卡合于访问绳索的登高器连结,对登高器进行操作而逐渐登高,返回支点。

然而,以往的登高器利用人力进行登高,因此存在需要非常大的劳力的缺点。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平07-55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人力而能够登高的登高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在本发明的登高器中,其特征在于,具备:

滑轮,能够将绳索卷挂成拆装自如;

输入轴,能够将旋转式电动工具的输出轴以拆装自如的方式连结;

支承构件,将滑轮及输入轴支承为旋转自如,且具有能够将绳索卷挂于滑轮的开放部;

传递机构,夹装在输入轴与滑轮之间而将输入轴的旋转力向滑轮传递;

引导件,装备于支承构件而将卷挂于滑轮的绳索向入口通路和出口通路引导;

凸轮,由支承构件枢轴支承为相对于滑轮接近/分离自如,在绳索要向下降方向移动时,通过接近滑轮而向卷挂于滑轮的绳索啮入来阻止移动,在绳索要向登高方向移动时,从滑轮分离而容许移动;

施力单元,对凸轮向接近滑轮的方向施力;

操作单元,进行使凸轮从滑轮分离的操作;及

可动的闭塞构件,由装配于支承构件的附带铁环卡挂孔的支轴来枢轴支承而进行开放部的开放、闭塞。

在本发明的登高器中,例如,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于凸轮的绳索接触面且在绳索要向下降方向移动时刺入绳索表面的多个齿。

在本发明的登高器中,例如,其特征在于,

具备将凸轮锁定在从滑轮分离的分离位置或进行锁定解除的锁定单元。

在本发明的登高器中,例如,其特征在于,

旋转式电动工具为充电式。

发明效果

由于能够以旋转式电动工具为驱动源进行绳索的登高,因此能够显著减轻作业者的登高劳力的负担。而且,旋转式电动工具可以使用作业用中携带的通常的工具,不存在准备或携带特别的驱动源的麻烦或负担。如果旋转式电动工具为充电式,则也没有对电源软线进行处理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登高器的前表面开放的状态的主视图(实施例1)。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登高器的前表面闭塞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图1中的凸轮的组装图,(a)表示将操作构件安装于滑动引导部的状态,(b)表示在销嵌合于滑动引导部的长孔的状态下操作构件能够沿着滑动引导部滑动的状态。

图6是图1的登高器的凸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图1的登高器的凸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图1的登高器的凸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图1的登高器的凸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图1的登高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图1的登高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图1的登高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图1的登高器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最优的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登高器的前表面开放的状态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登高器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登高器1的左侧视图,图4是表示图1的登高器的前表面闭塞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图1中的凸轮的组装图。

在上述的图中,1是动力式的登高器,通过作业者携带的充电式的电动驱动器来获得驱动力,从而能够在绳索(参照图10的标号2)上登高。登高器1在背面侧具备纵长的大致六角形状的作为支承构件的固定板10,该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的上端部的左右两侧向前表面侧弯曲,该固定板10具有:臂部12、13,从背面部11空出一定距离而以覆盖前表面侧的左右两上角部分的方式设置;及前侧支承部14,从背面部11的上端的中央部分呈l字状地弯折,与背面部11平行地空出一定距离而延伸设置至固定板10的中央附近。在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的中央与前侧支承部14的下端部之间固定有支轴15,在该支轴15上旋转自如地轴支承有滑轮16。滑轮16具有使以拆装自如的方式卷挂的绳索2在周向上移动的功能。

在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的上端部中央与前侧支承部14的上端部之间,能够以拆装自如的方式结合充电式的电动驱动器的输出轴(参照图3的标号3、4),并且从电动驱动器3被输入旋转力的输入轴17旋转自如且与支轴15平行地被轴支承。输入轴17具有六角轴的形状,能够拆装自如地装配电动驱动器3的输出轴即卡盘部4。输入轴17相比滑轮16的外周而配置于半径方向外侧。比滑轮16的外径大的直径的齿轮18在同轴上一体化于滑轮16,并与滑轮16一体地旋转(需要说明的是,齿轮18的外径也可以等于或小于滑轮16的外径)。与齿轮18啮合的小径的齿轮19在同轴上一体化于输入轴17。通过上述的齿轮18、19,构成对于向输入轴17施加的旋转力进行减速而向滑轮16传递的齿轮传递机构20。

固定板10的前表面侧中的除了臂部12、13和前侧支承部14以外的部分成为从登高器1的前表面侧将绳索2向滑轮16拆装自如的开放部30。在前侧支承部14的上部的左右两端与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之间,从背面部11垂直设置有用于避免绳索2与输入轴17、齿轮19接触的引导板31、32。而且,在左右的臂部12、13与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之间,对于绳索2的进入路径和脱出路径进行引导的引导辊33、34从引导板31、32空出距离而被轴支承为旋转自如。利用引导辊33与引导板31之间的空间来形成将绳索2从登高器1的外部向滑轮16引导的绳索入口通路35,利用引导辊34与引导板32之间的空间来形成将绳索2从滑轮16向登高器1的外部引导的绳索出口通路36。在臂部12的前端缘37与引导板31之间、臂部13的前端缘38与引导板23之间,空出能够将绳索2从登高器1的前表面侧向绳索入口通路35、绳索出口通路36插入脱出的间隙s1、s2。

在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的下端部,在滑轮16及齿轮18的下方从背面部11垂直地装配开设有铁环卡挂用的孔40的圆筒状的支轴41。对固定板10的前表面侧的开放部30进行闭塞/开放的可动的作为闭塞构件的防护板42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支轴41的前端部。防护板42形成为大致洋梨形,从闭塞了开放部30的状态起转动了180度时的上端部由支轴41轴支承(参照图1)。防护板42转动到将开放部30闭塞的位置时,前侧支承部14的前表面接近开放部30的背面(参照图4)。在滑轮16的支轴15的前表面侧装备有按钮43,该按钮43的前端部形成为圆柱凸形,相比前侧支承部14而向前方突出地设置(参照图3)。按钮43由未图示的螺旋弹簧向前方施力,通过利用手指将前端部向登高器1的背面方向按压,能够将前端部压入至与前侧支承部14大致相同的高度,如果松开手指,则复原成原来的突出状态。

在防护板42的中央附近形成有在转动到将开放部30覆盖的位置时与按钮43卡合的半椭圆状的卡合孔部44。而且,设有鼓出部45,该鼓出部45从向下方转动而处于打开状态的防护板42的卡合孔部44的右端至防护板42的右端缘,且截面呈穹顶状地向前方鼓出,并且主视观察下形成为局部圆环状。鼓出部45能够使按钮43从防护板42的外侧至卡合孔部44通过。以包围卡合孔部44的图1中的上侧和下侧及左侧的方式覆盖由硬质橡胶构成的横向u字状的保护构件46。保护构件46是减轻作业者按压处于复原状态的按钮43时的阶梯感的结构,该保护构件46的截面形成为山形。如图4所示,防护板42移动到将开放部30闭塞的位置时,在卡合孔部44内,与鼓出部45相反的一侧的端缘47与处于压入状态或复原状态的按钮43卡合,进行防护板42的向图4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限制。而且,在鼓出部45内,卡合孔部44侧的端缘48与处于前方复原状态的按钮43卡合,进行防护板42的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的转动限制。

凸轮50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支轴41。凸轮50被轴支承为相对于滑轮16接近/分离自如,在登高器1相对于绳索2要向下降方向移动时(滑轮16要与绳索2一起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移动时),俯视观察下为大致圆弧状且截面凹陷的绳索接触部51向啮入绳索2的方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阻止移动,在登高器1相对于绳索2要向登高方向移动时(滑轮16要与绳索2一起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移动时),绳索接触部51向从滑轮16分离的方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容许滑轮16与绳索2一起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的移动。在绳索接触部51的凹陷的绳索接触面51a突出设有多个齿52,在绳索2要与滑轮16一起向顺时针方向移动时,所述多个齿52刺入绳索表面而阻止移动(参照图3)。在凸轮50的靠近支轴41的内周部刻设有局部圆环状的槽50a,在该槽50a内置有拉伸螺旋弹簧50b,该拉伸螺旋弹簧50b作为对凸轮50始终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且接近滑轮16的方向施力的施力单元。拉伸螺旋弹簧50b将图1的左端固定于支轴41,将右端固定于凸轮50。在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植设有限动销53,该限动销53限制由拉伸螺旋弹簧50b施力的凸轮50的复原方向移动,避免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为与滑轮16的内径相接的位置以上。

在凸轮50内的靠近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的后侧,用于进行使绳索接触部51从滑轮16或绳索2分离的操作的作为操作单元的操作构件54滑动自如地装备于从绳索接触部51向大致垂直的后方直线性地延伸设置的轨道状的滑动引导部55(参照图5(a))。操作构件54在下部形成有截面コ字状的凹部54a,凹部54a横跨而滑动自如地装备于滑动引导部55。在滑动引导部55形成有长孔56,操作构件54以植设于前端部的销57与长孔56嵌合的状态沿着滑动引导部55能够前后直线性地滑动(参照图5(b))。在滑动引导部55的长孔56,在销57与长孔56的后端之间夹装有压缩螺旋弹簧58(参照图1),对操作构件54始终向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附近施力。在设于操作构件54的前端侧的挂指部59卡挂拇指,向以支轴41为中心的图1的顺时针方向按压,由此使凸轮50向从滑轮16分离的方向转动,或者将挂指部59沿着滑动引导部55在从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观察下向垂直的后方按压,由此能够相对于凸轮50而使操作构件54向后方(图1的斜下方,参照图5(b)的箭头a)滑动。

销57的图1中的背面侧的端部向固定板10的背面外侧突出(参照图3)。如图2所示,在固定板10的背面部11刻设有以支轴41为中心呈大致圆弧状地延伸设置而能够具有游隙地插入销57的引导孔60。在引导孔60设有直线引导部61和销卡定部62,将滑动引导部55的前端附近(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附近)的操作构件54向以支轴41为中心的图1的顺时针方向(图2的逆时针方向)按压而使凸轮50向从滑轮16分离的方向转动时,所述直线引导部61从中途与销57抵接而使操作构件54沿着滑动引导部55在从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观察下向垂直的后方滑动(参照图2、图6、图7),销卡定部62从该直线引导部61的后端向外大致90度(支轴41的半径方向外侧朝向)地被切除而能够卡定销57(参照图8)。因此,如果将滑动引导部55的前端附近的操作构件54向以支轴41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按压,则最终能够使销57卡定于销卡定部62,在绳索接触部51与滑轮16之间空出较大的间隙而能够将绳索2向滑轮16拆装(参照图8)。从卡定状态开始,通过将操作构件54沿着滑动引导部55在从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部观察下向垂直的后方按压而能够解除卡定状态(参照图9),使操作构件54返回滑动引导部55的前端侧,通过松开手指而利用拉伸螺旋弹簧50b能够使凸轮50向图1的逆时针方向复原(参照图10)。利用滑动引导部55、长孔56、销57、压缩螺旋弹簧58、引导孔60、直线引导部61、销卡定部62,构成将凸轮50锁定在从滑轮16分离的分离位置或解除锁定的锁定单元。

如图4所示,如果使将登高器1的前表面闭塞的防护板42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开放部30空出,操作构件54露出而作业者能够操作。而且,滑轮16露出,将绳索2从登高器1的前表面侧卷挂于滑轮16,并且将绳索2中的从滑轮16的两侧延伸出的部分向绳索入口通路35、绳索出口通路36插入,由此能够进行绳索2的装填。

图6至图13是表示上述的登高器1的使用方法的说明图,以下,参照这些图而说明上述的实施例的动作。

如图4所示,防护板42预先处于将固定板10的开放部30闭塞的状态,而且,按钮43突出成能够与防护板42的卡合孔部44的端缘47和鼓出部45的端缘48卡合的高度。而且,凸轮50由拉伸螺旋弹簧50b施力而复原到接近滑轮16的位置,操作构件54也由压缩螺旋弹簧58施力而处于复原到绳索接触部51的前端附近的状态。而且,从作业场所的上方的支点悬吊登高对象的绳索(参照图10的标号2)。

在使用登高器1而要在绳索2上登高的情况下,按压而压入按钮43,使防护板42向图4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按钮43穿过鼓出部45的背面侧,使开放部30向前方露出(参照图1、图2)。按钮43由未图示的螺旋弹簧施力而复原成原来的突出状态。接下来,将拇指卡挂于操作构件54的挂指部59,向图1的顺时针方向按压而使挂指部59转动,在销57与引导孔60的直线引导部61抵接时(参照图6。需要说明的是,图6至图9为后视图),将操作构件54向图6的逆时针方向及滑动引导部55的后方按压(参照图6的箭头b、图7的箭头c),在销57超过了销卡定部62时(参照图8的箭头d、e),向图8的逆时针方向的按压继续并向滑动引导部55的前方移动,在销57与销卡定部62抵接时使拇指分离。操作构件54由压缩螺旋弹簧58向滑动引导部55的前方施力,因此销57成为卡定于销卡定部62的卡定状态,凸轮50的绳索接触部51从滑轮16分离(参照图9的箭头f)。

接下来,从登高器1的开放部30的前侧将绳索2卷挂于滑轮16,将接近支点的绳索2的上侧2a向引导板31与引导辊33之间的绳索入口通路35插入,将远离支点的绳索2的下侧2b向引导板32与引导辊34之间的绳索出口通路36插入。然后,在操作构件54的挂指部59卡挂拇指,向滑动引导部55的后方按压并将销57从销卡定部62拆卸,进而,使操作构件54向图9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并使拇指分离。凸轮50由拉伸螺旋弹簧50b施力而向图9的顺时针方向复原,绳索接触部51与绳索2接触。操作构件54由压缩螺旋弹簧58施力而向滑动引导部55的前端附近复原(参照图10。需要说明的是,图10至图13是登高器1的从正面侧观察到的图)。

接下来,将防护板42向图11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而使按钮43从鼓出部45的一端侧向背面侧穿过(参照图11的箭头g、图12的箭头h),在中途稍压入按钮43并使其从另一端侧的端缘48向卡合孔部44露出。按钮43返回原来的复原状态,将防护板42固定在闭塞开放部30的位置(参照图13)。

最后,在支轴41的铁环卡挂用的孔40卡挂附带铁环的吊索(未图示)的一端侧的铁环,将附带铁环的吊索的另一端侧的铁环(未图示)卡挂于作业员穿戴的安全带而结束准备。如果作业员经由附带铁环的吊索将体重施加给登高器1,则张力作用于绳索2的上侧2a而在滑轮16产生图13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但是此时,在凸轮50产生接近滑轮16的方向的旋转力,绳索接触部51啮入于绳索2进行夹压,并且齿52刺入绳索表面而限制滑轮16的旋转。因此,登高器1不会相对于绳索2下降。

在要开始登高时,在携带的电动驱动器3的作为输出轴的卡盘部4嵌合并紧固输入轴17(参照图3),使电动驱动器3向图13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电动驱动器3的旋转力由齿轮传递机构20减速而滑轮16向图13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使绳索2沿着滑轮16的周向而向逆时针方向移动。此时,凸轮50受到从滑轮16分离的方向的力,因此滑轮16未被限制旋转,使绳索2继续向逆时针方向(登高方向)移动。由此,作业员能够在绳索2上登高。如果在所希望的高度使电动驱动器3停止,则能够停止登高。此时,虽然由于作业员的体重而向绳索2的上侧2a施加张力,在滑轮16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但是凸轮50的绳索接触部51夹压绳索2而限制滑轮16的旋转。因此,登高器1相对于绳索2不会下降。

根据该实施例,以电动驱动器3为驱动源而能够进行绳索2的登高,因此能够显著地减轻作业者的登高的劳力的负担。而且,电动驱动器3是在各种作业用中携带的通常工具,也没有准备或携带特别的驱动源的负担。而且,电动驱动器3是充电式,因此也没有处理电源软线的麻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作为电动工具而列举电动驱动器为例,但是本发明不受任何限定,也可以是电动钻头等其他的旋转式电动工具。而且,还可以使用不是充电式的电动工具。

另外,操作构件沿着滑动引导部滑动自如,但也可以设为固定于凸轮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在输入轴预先形成有能够将六角小块以拆装自如的方式结合的六角小块孔,使用附带六角小块的旋转式电动工具以六角小块为旋转式电动工具的输出轴而与输入轴结合来使输入轴旋转。

另外,通过由大小2个齿轮构成的齿轮传递机构将向输入轴施加的旋转力传递给滑轮,但也可以通过行星齿轮机构进行传递。

本申请基于在2016年3月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6-46372,并将其内容作为参照而援引于此。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携带有旋转式电动工具的作业员使用绳索进行登高的登高器。

标号说明

1登高器

10固定板

16滑轮

17输入轴

18、19齿轮

30开放部

31、32引导板

33、34引导辊

35绳索入口通路

36绳索出口通路

40孔

41支轴

42防护板

50凸轮

50b拉伸螺旋弹簧

51绳索接触部

52齿

54操作构件

55滑动引导部

58压缩螺旋弹簧

60引导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