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1268发布日期:2018-06-22 23:3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



背景技术:

我国的公共交通事业逐年发展,公共汽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火灾,极有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因此,在公共汽车上配备相关的灭火装置刻不容缓。现有技术中用于公共汽车的灭火装置大多为手提式灭火装置,无法应对客车火灾的突发情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有类似于家庭的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喷头,其在检测到公交车内出现火情时能通过灭火喷头喷洒喷火药剂,从而实现公共汽车灭火的效果。

但是,上述灭火喷头存在着下列技术缺陷:

1.为了提高灭火喷头的药剂覆盖范围,现有技术中在公共汽车内安装了尽可能多的喷头,这大大提高了成本。

2.为了给上述的喷头提供充足的灭火药剂,现有技术中需在公共汽车内携带足够多的灭火药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包括喷头座、安装在喷头座内的过滤网、以及设置在喷头座底部的若干喷嘴;

所述喷头座的内部设有用于灭火药剂通过的流道,在所述流道的内安装有用于过滤灭火药剂的过滤网,所述流道的顶端用作于导入灭火药剂的药剂入口,流道的底端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分支出口,在所述分支出口内安装有喷嘴,灭火药剂通过喷嘴喷洒至公共汽车的客舱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数量为四个,其沿喷头座底部的边缘面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的数量为五个,其包括沿喷头座底面的边缘均匀分布的四个外侧喷嘴、以及设置在喷头座底面中间位置的一个内侧喷嘴。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通过卡合结构安装在流道内,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流道内壁上的环形槽、以及设置在过滤网上的限位端子,过滤网通过限位端子配合环形槽固定在流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通过螺纹配合安装在分支出口内。

所述灭火喷头喷洒灭火药剂的覆盖范围与喷嘴的分布位置、以及喷嘴安装在分支出口的倾斜角度相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可以使灭火药剂刚好能够覆盖整个客舱,从而可以精确计算出灭火药剂的携带量。当公共汽车的客舱需要灭火时,只需启动灭火装置,以一定的系统压力喷洒灭火药剂,便可在有效灭火的前提下,节约灭火药剂的用量,延长灭火药剂的喷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的A-A剖面。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喷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公共汽车客舱的灭火喷头,包括喷头座1、安装在喷头座1内的过滤网2、以及设置在喷头座1底部的若干喷嘴3。

所述喷头座1的内部设有用于灭火药剂通过的流道11,在所述流道11的内安装有用于过滤灭火药剂的过滤网2,所述流道11的顶端用作于导入灭火药剂的药剂入口12,流道12的底端设有若干倾斜设置的分支出口13,在所述分支出口13内安装有喷嘴3,灭火药剂通过喷嘴3喷洒至公共汽车的客舱内。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过滤网2通过卡合结构安装在流道11内,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开设在流道11内壁上的环形槽111、以及设置在过滤网2上的限位端子21,过滤网2通过限位端子21配合环形槽111固定在流道11内。所述喷嘴3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支出口13内。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喷嘴3的数量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其可分为以下两种排布方式。

实施例1

所述喷嘴3的数量为四个,其沿喷头座1底部的边缘面均匀分布。

实施例2

所述喷嘴3的数量为五个,其包括沿喷头座1底面的边缘均匀分布的四个外侧喷嘴、以及设置在喷头座1底面中间位置的一个内侧喷嘴。

本发明的灭火原理如下:

由于流道11底端的分支出口13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因此经由分支出口13喷出的灭火药剂的覆盖范围与驱动灭火药剂的系统压力呈正相关。又因公共汽车客舱的面积大小是恒定的,所以本发明在安装完毕后,便可以使灭火药剂刚好能够覆盖整个客舱。

当公共汽车的客舱需要灭火时,只需启动灭火装置,以一定的系统压力喷洒灭火药剂,便可在有效灭火的前提下,节约灭火药剂的用量,延长灭火药剂的喷射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