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2456发布日期:2019-08-20 20:2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灾害防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自然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了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和地热害等等。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及不稳定性较强,故很难在其发生前预先对震区居民进行全面转移或采取较完善的避震措施,现有的用于地震逃生用的家具一般抗压性较弱,且空间狭小,空气不易流通,当受灾群众长时间躲避于其内时容易缺氧窒息,且得不到食物供给,另外在炎热或寒冷天气逃生家具内的温度不可调,无法为躲避于其内的人员提供较舒适的避难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地震逃生用的家具抗压性较弱,空间狭小,空气不易流通,当受灾群众长时间躲避于其内容易缺氧,且得不到食物供给,逃生家具内的温度不可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杆,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顶盖,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底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底座,所述的防护底座的顶部的表面的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所述的防护顶盖和防护底座的内腔且接近防护板的一侧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扩容通气装置,所述的防护顶盖,防护底座和防护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收纳柜,所述的防护板的正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防护门,所述的转动防护门的表面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开关孔,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的固定支撑杆的内腔的表面四周且接近开口的位置固定连接固定支撑板,所述的固定支撑板的底部的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的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伸缩杆,所述的支撑伸缩杆的底端通过转动辊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所述的防护顶盖和防护底座接近防护板的一侧的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减震弹簧分别固定连接有收容顶盖和支撑底座,所述的支撑底座的顶部的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倚靠防护挡板,所述的倚靠防护挡板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逃生入口,所述的逃生入口且远离第一开关孔的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所述的收容顶盖,支撑底座和倚靠防护挡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逃生收容室,所述的支撑底座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的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逃生坐凳,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内腔设置有救生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扩容通气装置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的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的第二气缸的接近防护板的一侧的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伸缩杆,所述的第一挤压伸缩杆远离第二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的挤压板远离第一挤压伸缩杆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扩容弹簧,所述的扩容弹簧远离挤压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块,所述的防护板的顶部与底部的表面四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且所述的固定支撑块远离扩容弹簧的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凹槽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救生装置包括灯座,且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内腔的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灯座设置有小型取暖灯,所述的逃生坐凳的正面且与小型取暖灯相对齐的位置镶嵌有小型风扇,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食物储存供给室,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内腔的底部且远离食物储存供给室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的外框的内腔且接近小型风扇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所述的第三气缸远离小型风扇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伸缩杆,所述的第二挤压伸缩杆远离第三气缸的一端通过挤压片连接有储气腔,所述的储气腔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有主充气管,所述的主充气管贯穿逃生坐凳且延伸至逃生坐凳的外部,所述的主充气管远离逃生坐凳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充气支管,所述的主充气管的上表面且远离逃生坐凳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充气支管,所述的逃生收容室的内腔的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的收容顶盖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气囊。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充气支管远离主充气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气囊,所述的第二充气支管远离主充气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气囊。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底座的俯视图呈直角扇形。

优选的,所述的倚靠防护挡板的两直边所在的竖直平面且位于逃生坐凳的两侧略高于逃生坐凳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扶手。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伸缩杆为拉杆式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的开口为圆形,且其直径略大于移动滚轮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的倚靠防护挡板的侧表面且接近其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的转动门接近第一开关孔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关孔。

优选的,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四周的表面呈网格状,所述的逃生坐凳的底部且与滑块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通过固定支撑杆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顶盖,固定支撑杆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底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底座,防护底座的顶部的表面的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防护顶盖和防护底座的内腔且接近防护板的一侧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扩容通气装置,防护顶盖,防护底座和防护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收纳柜,防护顶盖和防护底座接近防护板的一侧的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减震弹簧分别固定连接有收容顶盖和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顶部的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倚靠防护挡板,达到了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调节逃生收容室的体积的目的,且当对逃生收容室完成扩容时,防护顶盖和防护底座均与防护底座之间存在间隙,有利于保持逃生收容室内的空气流通,且利用减震弹簧可对整个装置进行减震,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2)、该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通过支撑底座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逃生坐凳,逃生坐凳的内腔设置有救生装置,救生装置包括灯座,且逃生坐凳的内腔的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灯座设置有小型取暖灯,逃生坐凳的正面且与小型取暖灯相对齐的位置镶嵌有小型风扇,逃生坐凳的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食物储存供给室,逃生收容室的内腔的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气囊,收容顶盖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气囊,达到了为逃生收容室内避难人员提供较优良的躲避环境的目的,且通过倚靠防护挡板的两直边所在的竖直平面且位于逃生坐凳的两侧略高于逃生坐凳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扶手,有利于避免在地震时由于过度震感强烈而导致柜中的避难人员左右摇晃,从而避免其因撞击而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逃生收容室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防护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扩容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防护顶盖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救生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撑杆、2防护顶盖、3防护底座、4扩容通气装置、41第一凹槽、42第二气缸、43第一挤压伸缩杆、44挤压板、45扩容弹簧、46固定支撑块、47第二凹槽、5防护板、6收纳柜、7转动防护门、8第一开关孔、9开口、10固定支撑板、11第一气缸、12支撑伸缩杆、13转动辊、14移动滚轮、15减震弹簧、16收容顶盖、17支撑底座、18倚靠防护挡板、19逃生入口、20转动门、21逃生收容室、22滑块、23逃生坐凳、24救生装置、241灯座、242小型取暖灯、243小型风扇、244食物储存供给室、245外框、2451第三气缸、2452第二挤压伸缩杆、2453挤压片、2454储气腔、2455主充气管、2456第一充气支管、2457第二充气支管、246第一气囊、247第二气囊、25扶手、26通风口、27第二开关孔、2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地震逃生用收纳柜装置,包括固定支撑杆1,固定支撑杆1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顶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顶盖2,固定支撑杆1的内侧的表面之间且接近其底部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防护底座3,防护底座3的俯视图呈直角扇形,将其直角所在位置置于墙角,则可有效增强其支撑力,且弧形表面便于避难人员倚靠,有利于提高其舒适度。防护底座3的顶部的表面的四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5,且防护顶盖2和防护底座3的内腔且接近防护板5的一侧的表面四周设置有扩容通气装置4,扩容通气装置4包括第一凹槽41,第一凹槽41的顶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2,第二气缸42的接近防护板5的一侧的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伸缩杆43,第一挤压伸缩杆43远离第二气缸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44,挤压板44远离第一挤压伸缩杆4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扩容弹簧45,扩容弹簧45远离挤压板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块46,防护板5的顶部与底部的表面四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47,且固定支撑块46远离扩容弹簧45的一侧的表面与第二凹槽47之间固定连接,当收纳柜6作家具使用时,此时则可利用第二气缸42伸张对扩容弹簧45进行挤压,使得防护顶盖2和防护底座3均可与防护板5之间紧贴在一起,有利于缩小整个装置所占的空间,当地震时则可利用收纳柜6充当紧急避难柜,此时则可利用第二气缸42收缩从而取消对扩容弹簧45的挤压,使得扩容弹簧45伸张从而使得防护顶盖2和防护底座3均与防护板5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从而可扩大逃生收容室21内的体积,并且有利于空气流通。防护顶盖2,防护底座3和防护板5的表面之间形成有收纳柜6,防护板5的正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转动防护门7,转动防护门7的表面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开关孔8,固定支撑杆1的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开口9,固定支撑杆1的内腔的表面四周且接近开口9的位置固定连接固定支撑板10,固定支撑板10的底部的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1,第一气缸11的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伸缩杆12,支撑伸缩杆12为拉杆式伸缩杆。支撑伸缩杆12的底端通过转动辊13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14,开口9为圆形,且其直径略大于移动滚轮14的直径。防护顶盖2和防护底座3接近防护板5的一侧的表面的中间位置通过减震弹簧15分别固定连接有收容顶盖16和支撑底座17,支撑底座17的顶部的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倚靠防护挡板18,倚靠防护挡板18的正面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逃生入口19,逃生入口19且远离第一开关孔8的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门20,收容顶盖16,支撑底座17和倚靠防护挡板18的表面之间形成有逃生收容室21,支撑底座17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逃生坐凳23,逃生坐凳23的内腔设置有救生装置24,救生装置24包括灯座241,且逃生坐凳23的内腔的顶部的中间位置通过灯座241设置有小型取暖灯242,逃生坐凳23的正面且与小型取暖灯242相对齐的位置镶嵌有小型风扇243,可利用小型取暖灯242和小型取暖灯242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逃生收容室21内的环境温度,逃生坐凳23的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食物储存供给室244,便于在必要时确保避难人员可以获得一定的能量供给,有利于避免等待救援时,因过度炎热,寒冷或饥饿等其他因素而对受灾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逃生坐凳23的内腔的底部且远离食物储存供给室2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框245,外框245的内腔且接近小型风扇24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三气缸2451,第三气缸2451远离小型风扇243的一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挤压伸缩杆2452,第二挤压伸缩杆2452远离第三气缸2451的一端通过挤压片2453连接有储气腔2454,储气腔2454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连通有主充气管2455,主充气管2455贯穿逃生坐凳23且延伸至逃生坐凳23的外部,主充气管2455远离逃生坐凳23的一端连通有第一充气支管2456,主充气管2455的上表面且远离逃生坐凳23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充气支管2457,逃生收容室21的内腔的侧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气囊246,收容顶盖16的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气囊247,第一充气支管2456远离主充气管2455的一端连通有第一气囊246,第二充气支管2457远离主充气管2455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气囊247,可对柜内的避难人员进行减震防护作用,以免其因撞击等原因而受伤。倚靠防护挡板18的两直边所在的竖直平面且位于逃生坐凳23的两侧略高于逃生坐凳23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扶手25,以供避难人员扶持,对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倚靠防护挡板18的侧表面且接近其顶部的位置均开设有通风口26,转动门20接近第一开关孔8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开关孔27。逃生坐凳23的四周的表面呈网格状,逃生坐凳23的底部且与滑块22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滑槽28。

使用时,先将防护底座3的两个直角边所在的竖直平面置于墙角并与墙角无缝连接,可有效增强其支撑力,从而对柜内的避难人员提供有效保护,当地震发生时,避难人员可由逃生入口19进入逃生收容室21内,后根据实际情况来利用第二气缸42收缩从而取消对扩容弹簧45的挤压,使得扩容弹簧45伸张从而使得防护顶盖2和防护底座3均与防护板5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从而可扩大逃生收容室21内的体积,并且有利于空气流通,且可利用逃生坐凳23在滑块22上滑动来调节最佳座位,便于为逃生收容室21内的避难人员提供较舒适的避难环境,并且可利用小型取暖灯242和小型取暖灯242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逃生收容室21内的环境温度,同时可从食物储存供给室244内获得一定的能量供给,有利于避免在等待救援时,因过度炎热,寒冷或饥饿等其他因素而对受灾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