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破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200发布日期:2019-02-19 18:4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破碎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锤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玻璃破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交通公交车、高铁、普通火车以及大型客车、中小型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均设有安全锤,其作用是:当承载有乘车人员的交通工具发生紧急事故,且需要乘车人员疏散时,利用安全锤将车窗上的玻璃快速打碎,方便乘客逃脱。现有技术中快速打开车窗的方法是使用安全锤敲击特定位置的玻璃并至碎,使得乘客能就近从车窗逃脱出去,尽量减少伤亡。但是,这种破碎玻璃的方式费时、费力,且破碎后的玻璃很有可能伤到乘客,实用性不强。在非正常情况下,现在技术很难达到使玻璃迅速破碎的目的,例如水下破碎、人员活动受限时、无合适的玻璃破碎器材、破碎器材丟失或损坏时等等,以上情况对受困人员及时逃生造成很大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玻璃破碎器,包括主体部和破碎锥,所述破碎锥的一端位于主体部内,另一端伸出到主体部的外侧,还包括依次设于主体部内的撞击部、点火部和动力助推部,所述撞击部通过撞击引发点火部点火,所述点火部在燃烧后推动动力助推部做轴向运动,使得所述破碎锥受压后实现高压冲击;

所述破碎锥包括部分位于主体部外部的破碎端,所述破碎端的尖端设为尖型、一字平口型或针型;

所述撞击部包括撞针和压簧一,所述压簧一有压套接在撞针上;

所述点火部包括依次设置的底火帽和火药柱,且所述底火帽靠近撞针;

所述动力助推部包括设于破碎锥下端的钢珠,且所述钢珠位于火药柱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底火帽和火药柱接触设置,且所述底火帽和火药柱组成引燃燃烧机构;所述火药柱内嵌在主体部内,在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还对称设有泄压孔。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内设有横向挡板一,所述破碎锥穿过挡板一,并能相对挡板一运动;在所述挡板一和破碎端之间设有压簧二。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上且靠近撞针的尖端位置穿设有安全销,所述安全销阻挡压簧一恢复形变,并与压簧一共同组成可调有压机构。

优选地,所述钢珠与主体部的内壁接触,并紧密贴附在主体部的内壁面上。

优选地,所述破碎锥还包括与破碎端连接的破碎杆,所述破碎杆的下端设有底帽,所述压簧一位于破碎端和挡板一之间,所述底帽设为圆形结构,且位于挡板一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撞针和底火帽之间设有活动挡板二,所述挡板二能在压力的作用下相对主体部滑动。

优选地,所述安全销的外端部设有拉绳。

优选地,所述主体部设为带有轴向空腔的圆筒形,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且远离破碎锥位置设有底座,所述主体部的端部且靠近破碎锥位置设有与破碎锥适配的通孔。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设置撞击部、点火部、动力助推部和破碎部,实现了通过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来推动破碎部进而作用于待破碎位置的目的,其使用环境不受限制,达到使得受困人员迅速、轻松使玻璃破碎从而达到快速逃生的目的;

(2)本发明在使用时操作过程简便,安装方便,市场前景广阔;

(3)本发明体积较小,重量轻,安装后不易损害或丢失,且操作者可以为任何年龄段的人群。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玻璃破碎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主体部部,2、破碎锥,201、破碎端,3、撞击部,301、撞针,302、压簧一,4、点火部,401、底火帽,402、火药柱,5、动力助推部,501、钢珠,6、安全销,7、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一种玻璃破碎器,包括主体部1和破碎锥2,破碎锥2的一端位于主体部1内,另一端伸出到主体部1的外侧,还包括依次设于主体部1内的撞击部3、点火部4和动力助推部5,撞击部3通过撞击引发点火部4点火,点火部4在燃烧后推动动力助推部5做轴向运动,使得破碎锥2受压后实现高压冲击;

破碎锥2包括部分位于主体部1外部的破碎端201,破碎端201的尖端设为尖型、一字平口型或针型;

撞击部3包括撞针301和压簧一302,压簧一302有压套接在撞针301上;

点火部4包括依次设置的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且底火帽401靠近撞针301;

动力助推部5包括设于破碎端2下端的钢珠501,且钢珠501位于火药柱402的上端。

在具体实施时,当遇到紧急事故需要击碎玻璃时,将本发明的破碎端201抵在待破碎的玻璃位置,并用力按压,使得破碎端201回收到主体部1内部,释放套接在撞针301上的压簧一302,在压簧一302的作用下,使得撞针301向上运动,接着,撞击底火帽401,使得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接触并引燃火药柱402;而后,在火药柱402燃烧产生的巨大推力下,钢珠501向上运动并撞击破碎锥2,在巨大的撞击作用下,破碎锥2带动破碎端201向外运动凸出并作用于待破碎玻璃,实现破碎玻璃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簧一302的形变以及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来推动破碎锥2作用于待破碎玻璃,实现紧急逃生等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破碎锥2和主体部1一直处于相互连接的状态,防止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接触设置,且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组成引燃燃烧机构;火药柱402内嵌在主体部1内,在主体部1的侧壁上还对称设有泄压孔101。

底火帽40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用底火帽形状结构即可,在需要引燃时,通过撞针301的撞击来推动底火帽401和火药柱402相互作用实现引燃的目的,此时,会产生瞬间的强大压力,通过产生的瞬间强大压力来推动钢珠501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火药柱402瞬间燃烧会产生强大的瞬时冲量,故为了保证本发明的后续稳定运行以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故在主体部1的侧壁上设置了对称式的泄压孔101,且泄压孔101与主体部1的内腔连通,进而实现削弱火药柱402产生的瞬时冲量的目的。

主体部1内设有横向挡板一102,破碎端201穿过挡板一102,并能相对挡板一102运动,在挡板一102和破碎端201之间设有压簧二202。

为了保证破碎锥2在实现破碎玻璃的功能之后能恢复到原来状态,在挡板一102和破碎端201之间设置了压簧二202;在破碎端201向外伸出后,压簧二202由于受到挤压而发生形变,而后,为了恢复到原有状态,压簧二202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会带动破碎锥2向内运动;而为了实现压簧二202的伸缩过程,并将破碎锥2固定在主体部1内部,故设置了挡板一102。

主体部1上且靠近撞针301的尖端位置穿设有安全销6,安全销6阻挡压簧一302恢复形变,并与压簧一302共同组成可调有压机构。

安全销6的作用是使得压簧一302在主体部1内处于收缩状态,在需要利用本发明来实现破碎玻璃的目的时,只需要拔下安全销6即可,此时,在压簧一302的弹性力作用下,会使得撞针301向上运动,从而实现后续的一系列动作。

钢珠501与主体部1的内壁接触,并紧密贴附在主体部1的内壁面上。

钢珠501位于火药柱402的上部位置,其外径等于或稍大于主体部1的内腔尺寸,使得钢珠501在不工作时和火药柱402接触,防止滚动;当对其施加强大的作用力时,钢珠501会急速运动,从而推动破碎锥2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运动。

破碎锥2还包括与破碎端201连接的破碎杆203,破碎杆203的下端设有底帽204,压簧二202位于破碎端201和挡板一102之间,底帽204设为圆形结构,底帽204位于挡板一102的下端。

在具体制作时,破碎杆203穿过挡板一102,并与挡板一102为间隙配合,故在其受到较小的作用力时,即能发生运动;为了使得本发明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系数更高,在破碎杆203的下端且位于挡板一102的下端设置了底帽204,且底帽204的外径大于破碎杆203,从而固定破碎锥2。

撞针301和底火帽401之间设有活动挡板二303,挡板二303能在压力的作用下滑动。

为了防止由于误撞使得撞针301对底火帽401发生作用力,故在二者之间设置了挡板二303,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

安全销6的外端部设有拉绳7。

在需要操作时,可以通过用力拉拉绳7来将安全销6带出,实现后续的引燃火药柱402进而推动破碎锥2运动的目的。

主体部1设为带有轴向空腔的圆筒形,主体部1的端部且远离破碎锥2位置设有底座103,主体部1的端部且靠近破碎锥2位置设有与破碎端201适配的通孔104。

底座103盖设在主体部1上,通孔104的尺寸与破碎端201的尖端尺寸适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