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逃生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8626发布日期:2018-09-04 21:5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逃生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逃生夹。



背景技术:

现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各项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仍然避免不了火灾的安全隐患,特别是高层建筑的火灾。高层建筑火灾通常火势爆发迅猛、火势蔓延快,如何快速安全从高层建筑火灾逃生,这对于高层被困人员来说是一个难点。目前传统的逃生方法主要是:消防官兵通过搭建消防云梯帮助逃生和被困人员通过云梯逃生,但是这种逃生方法在紧急突发火灾的状况下存在有逃生耗时长、逃生效率低且实施性差的缺点。现有的较新颖逃生方法是通过在阳台安装的速降逃生桶逃生,这种方法虽然安全有效,但是装置的体积较大,安装位置有限且安装成本较高,总体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消防逃生装置存在体积大、安装限制和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逃生夹,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层消防搭建消防云梯施救存在有逃生耗时长、效率低且实施性差的问题。

为了缓解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快速逃生夹:

包括两个间隔且中心对称布置的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绳索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装置具有用于与所述绳索接触的接触面,两个所述夹持装置能够单独或同时调节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夹持空间中心的距离以调节夹持的松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把手和转动把手,所述固定把手和所述转动把手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所述转动把手能够围绕所述转动轴旋转。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把手包括由所述转动轴分隔形成的夹持区以及持握区,所述夹持区和所述持握区一体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区的内侧面设置有所述接触面,在夹持状态下,所述接触面贴合于绳索外表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区在对应所述接触面的位置设置有摩擦卡盘。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把手包括安装段和支撑段,所述安装段与所述转动把手连接,所述支撑段用于操作者持握。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段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板和所述第二支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转动把手的活动空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支板、所述转动把手和所述第二支板以连接所述固定把手和所述转动把手。

更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逃生夹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把手和所述转动把手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把手回位至初始位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消防逃生夹还包括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和上盖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夹持装置的固定把手固定于所述底座,并且两个所述夹持装置形成的夹持空间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上盖顶部和所述底座底部均设有用于逃生绳索穿过的通孔。

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在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包括两个间隔且中心对称布置的夹持装置,两个所述夹持装置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绳索的夹持空间,所述夹持装置具有用于与所述绳索接触的接触面,两个所述夹持装置能够单独或同时调节所述接触面与所述夹持空间中心的距离以调节夹持的松紧。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逃生绳索穿过夹持空间,待逃生绳索稳定后,使用者双手握紧夹持装置,使接触面夹合逃生绳索,然后使用者依靠双臂承载自身重量,通过单独或同时操作控制夹持装置来调节夹持装置对紧急逃生绳索夹合程度,从而调节自身沿逃生绳索速降逃生的下滑速度。

两个夹持装置中心对称地布置是为了使两个夹持装置能相向共同夹持,使夹持效果更好;两个夹持装置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可以用来容纳不同规格尺寸的逃生绳索。两个夹持装置能够单独或同时通过调节接触面与夹持空间中心的距离以调节夹持的松紧,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用者在使用时双手都能方便的调节对逃生绳索夹持程度来控制自身紧急逃生下降速度,提高了逃生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使用者能快速的掌握使用方法,使用者使用时可操控自身沿逃生绳索速降逃生的下滑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消防逃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逃生效率高、易操作的优点。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与现有的逃生装置相比,尺寸较小,避免了安装条件的限制、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作成本,提高了设备的推广实施性,同样还方便了平常的收纳携带和紧急情况下快速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的三维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的平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转动把手三维零件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固定把手三维零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摩擦卡盘局部放大图。

图号:100-夹持装置;110-上盖;120-底座;200-固定把手;210-转动把手;220-通孔;230-复位装置;300-摩擦卡盘;310-接触面;320-持握区;330-夹持区;400-转动轴;410-第一支板;420-第二支板;430-安装段;440-支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消防逃生夹包括两个间隔且中心对称布置的夹持装置100,两个夹持装置100之间形成用于夹持绳索的夹持空间,夹持装置100具有用于与绳索接触的接触面310,两个夹持装置100能够单独或同时调节接触面310与夹持空间中心的距离以调节夹持的松紧。

上述的消防逃生夹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逃生绳索穿过夹持空间,待逃生绳索稳定后,使用者双手握紧夹持装置100,使接触面310夹合逃生绳索,然后使用者依靠双臂承载自身重量,通过单独或同时操作控制夹持装置100来调节夹持装置100对紧急逃生绳索夹合程度,从而调节自身沿逃生绳索速降逃生的下滑速度。

从上述使用过程可以得出: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简单,使用者能快速的掌握使用方法,使用者使用时可操控自身沿逃生绳索速降逃生的下滑速度,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消防逃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逃生效率高、易操作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夹持装置100包括固定把手200和转动把手210,固定把手200和转动把手210通过转动轴400活动连接,转动把手210能够围绕转动轴400旋转。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的平面剖视图,其所示结构中包括两个类似于自行车刹车把手的夹持装置100。两个夹持装置100中心的间隔距离根据普通成年人肩宽设置为30到40cm之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用者在持握速降时双臂能尽量垂直于夹持装置100,使用过程更省力。两个夹持装置100固定安装在底座120的左右两侧,并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有效夹持空间最大。固定安装方式可选用焊接固定,本固定方式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又满足制作加工成本低、易加工的工艺性要求。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转动把手210包括由转动轴400分隔形成的夹持区330以及持握区320,夹持区330和持握区320一体连接。如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转动把手三维零件图所示:夹持区330和持握区320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转动轴400的通道,夹持区330和持握区320为一体化连接,所以转动把手210可采用加工成本低的实心铸造的工艺制作,在满足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材料可选为成本低的45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夹持区330的内侧面设置有接触面310,在夹持状态下,接触面310贴合于绳索外表面。如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转动把手三维零件图所示:为了在使用过程中保证逃生绳索完全被限制在夹持空间,两个转动把手210的夹持区330在夹持状态下能共同将逃生绳索完全包裹在内,避免逃生绳索在夹持使用时意外脱离夹持空间导致夹持失效的危险情况。因此转动把手210夹持区330的形状可选取具有半包裹效果的钩状,具体可为鹰嘴钩状、对勾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夹持区330在对应接触面310的位置设置有摩擦卡盘300。如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转动把手三维零件图所示:为了增大夹持装置100夹持摩擦力,提高本实用新型最大许用载荷,转动把手210的夹持区330的内侧面还设置有摩擦卡盘300。为了保证夹持效果和加工制作方便,摩擦卡盘300的形状选取为和转动把手210的夹持区330的内侧面形状一致的圆弧状,摩擦卡盘300可以和铸造转动把手210时一起铸造,再后期车铣加工成型。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夹持区330在对应接触面310的位置设置有摩擦卡盘300。如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摩擦卡盘局部放大图所示:同样为了提高摩擦卡盘300的摩擦系数,增大夹持摩擦力,提高本实用新型最大许用载荷,可以把摩擦卡盘300的摩擦面设计加工沟槽。考虑到在夹持使用过程中摩擦卡盘300摩擦面的沟槽会一定程度的对逃生绳索造成划伤,为了减少对逃生绳索划伤程度,摩擦卡盘300摩擦面的沟槽可设计成等腰梯形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固定把手200包括安装段430和支撑段440,安装段430与转动把手210连接,支撑段440用于操作者持握。固定把手200可采用加工成本低的实心铸造的工艺制作,在满足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材料可选为成本低的45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安装段430包括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平行间隔设置,且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转动把手210的活动空间。如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中的固定把手三维零件图所示: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的中间位置均设有用于安装转动轴400的通道。因为转动把手210和固定把手200都有尺寸限制,为减小尺寸、节省原材料,可以将固定把手200前端的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间隔设置为略大于转动把手210的宽度,第一支板410和第二支板420分别设置安装在固定把手200前端的两侧面处,这样就使固定把手200的宽度最小化。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转动轴400依次穿过第一支板410、转动把手210和第二支板420以连接固定把手200和转动把手210,使转动把手210和固定把手200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夹持装置100。转动轴400可选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螺栓标准件,这样不仅能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制作成本,也方便批量生产和后期维修替换。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消防逃生夹还包括复位装置230,复位装置230设置安装在固定把手200的支撑段440和转动把手210持握区320的凹孔处,用于驱动转动把手210回位至初始位置。在满足工作使用要求的前提情况下,复位装置230可选用经济成本较低的碳素钢弹簧。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逃生夹还包括箱体结构,箱体结构包括底座120和上盖110,底座120和上盖110为可拆卸连接;夹持装置100的固定把手200固定于底座120,并且两个夹持装置100形成的夹持空间位于底座120内:上盖110顶部和底座120底部均设有用于逃生绳索穿过的通孔220。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消防逃生夹的三维装配图所示:箱体结构设计成可拆卸式,方便日常维护和检修。上盖110顶部中央和底座120底部中央均设有通孔220,一方面通孔220是逃生绳索进入进出逃生夹的通道,另一方面通孔220还能和夹持装置100共同作用保持逃生夹使用过程的平衡。通孔220直径大小选为30到40mm最佳,通孔220过小使用时不利于逃生绳索穿过,通孔220过大使用时不利于使用时保持逃生夹的平衡性。箱体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前提情况下,可采用高硬度、低密度的铝合金材质,这样可以降低装置的重量。箱体连接件可选取为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螺栓标准件,这样不仅能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制作成本,也方便批量生产和后期维修替换损坏的连接件。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消防快速逃生夹整体装置可镀防锈材料,用于增加其使用寿命。整体装置的棱角倒圆,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划伤身体。外观可喷涂颜色鲜艳显眼的油漆,在紧急情况下,速降逃生时可方便救助人员识别搜寻。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