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1999发布日期:2018-10-19 21:35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吞噬了人类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制造了无数人间、家庭悲剧。当下多数城市,尤其在大中城市,修筑了许多高层建筑楼房,这些高层楼房内的通道一般就只包括电梯和步梯,一旦遇到灾情,如地震、海啸、火灾时,为了逃生,人们都会蜂拥到电梯和步梯内,甚至在这种关头下电梯已经无法正常运作,而步梯也很有可能成为有毒气体的“烟囱”,人们相互挤压、踩踏,悲剧由此而生,逃生显得无比困难。

很多灾难发生的时候,由于灾情并不是极度严重,在高层楼房内的人们能够设法拖延时间等待救援人员抵达后实施救援,但所能拖延的时间长短非常关键,例如在火灾发生时,若没有逃生通道,很多人由于没有火灾急救和自我保护的常识,导致在短时间内吸入的烟气量过大,那么其拖延到的时间会非常少,从而很快就被火灾吞噬或是在心理防线上崩溃掉,因此,研发一种在灾情发生时能够为人们提供临时保护、为人们争取更长救援等待时间的装置显得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可在高层楼房的火灾发生时为人们提供临时保护,从而争取更长的救援等待时间,提高被救援或生存下来的几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的多块柜板,所述柜体的前侧设有柜门,所述柜体内水平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可拆卸安装在柜体的上部,所述下隔板包括固定在柜体下部的固定板以及铰接在固定板前端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柜体卡扣连接,通过卸下所述上隔板,并将所述活动板向下翻折,可使所述固定板在柜体内形成座位,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储物槽,所述储物槽中设有用于给人供氧呼吸的微型呼吸机,所述柜体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柜体从内部设置有盖住透气孔且可拆卸的密封盖,所述柜门可从柜体内部锁住。

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包括由多条槽钢制成的框架,所述柜板安装在框架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碳素结构钢板层、胶粘剂层和岩棉板层,所述柜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紧固连接碳素结构钢板层、胶粘剂层与岩棉板层的铆钉。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体内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均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可向外旋出从而用于支撑水平放置的活动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柜体的背板上开设有插槽,所述上隔板的后端插入插槽中,所述柜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上隔板的加强筋,所述上隔板的前端与柜体的前板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的距离大于上隔板从插槽中向外抽出所需移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柜体的长度为1-2米,宽度为0.4-0.8米,高度为1-1.6米。

更优选地,所述柜体的长度为1.5米,宽度为0.6米,高度为1.2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高层楼房突发火灾时,无法进入逃生通道的人可以通过躲入该逃生舱中等待救援,在打开柜门后,将上隔板卸下,然后将活动板向下翻折,即可使人在柜体内坐在固定板上,然后从内部关闭柜门,由于柜体整体是防火隔热的,因此可以较大程度地在火灾环境中保证柜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柜体中待上一阵时间后若柜内氧气不足则可使用储物槽中的微型呼吸机进行供氧,进一步增加等待救援的时间,从而提高被救援或生存下来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柜门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柜体内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柜体内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柜体 2——柜门 3——上隔板

4——下隔板 4a——固定板 4b——活动板

5——储物槽 6——透气孔 7——密封盖

8——凹槽 9——活动块 1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包括柜体1,柜体1包括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制成的多块柜板,柜体1的前侧设有柜门2,柜体1内水平设置有上隔板3和下隔板4,上隔板3可拆卸安装在柜体1的上部,下隔板4包括固定在柜体1下部的固定板4a以及铰接在固定板4a前端的活动板4b,活动板4b与柜体1卡扣连接,通过卸下上隔板3,并将活动板4b向下翻折,可使固定板4a在柜体1内形成座位,柜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储物槽5,储物槽5中设有用于给人供氧呼吸的微型呼吸机,柜体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孔6,柜体1从内部设置有盖住透气孔6且可拆卸的密封盖7,柜门2可从柜体1内部锁住。

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可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提供给无法进入逃生通道的人进行躲藏,以等待救援,操作时只需在打开柜门2,将上隔板3卸下,然后将活动板4b向下翻折,即可使人在柜体1内坐在固定板4a上,然后从内部关闭柜门2,由于柜体1整体是防火隔热的,因此可以较大程度地在火灾环境中保证柜中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柜体1中待上一阵时间后若柜内氧气不足则可使用储物槽5中的微型呼吸机进行供氧,进一步增加等待救援的时间,从而提高被救援或生存下来的几率,另外,储物槽5中平时甚至还可以储存一些干粮和水,用于提供给柜内等待救援的人员,而在没有灾情发生的时候,该高层楼房多功能逃生舱可放置在住户家中用作日常家具柜子,柜体1内的上隔板3和下隔板4上都可用于存放物品,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柜体1所占用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案中所提到的微型呼吸机可以从现有技术中进行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应用需要来选择微型呼吸机以实现本方案,故不再赘述。

进一步,柜体1包括由多条槽钢制成的框架,柜板安装在框架中,其中,柜板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碳素结构钢板层、胶粘剂层和岩棉板层,柜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于紧固连接碳素结构钢板层、胶粘剂层与岩棉板层的铆钉,通过使用上述材质的钢架与柜板来制成柜体1,使得柜体1不仅能具备防火的功能,还能具备一定的防暴作用,例如遇到入室抢劫等情况时,住户也可以通过躲进柜体1内来进行自我保护,又或是例如遇到地震发生时,住户通过躲进柜体1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楼房垮塌带来的直接伤害,并且若在楼房垮塌后仍然幸存的情况下,可通过留在柜体1内等待救援,必要时还可打开密封盖,通过透气孔6连通外部空气,从而进一步提高灾害发生后的生存率,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再进一步,柜体1内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凹槽8,凹槽8中均设有活动块9,活动块9的一端与凹槽8的内壁铰接,另一端可向外旋出从而用于支撑水平放置的活动板4b,该结构简单,便于改变活动板4b的状态。

再进一步,柜体1的背板上开设有插槽,上隔板4的后端插入插槽中,柜体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上隔板4的加强筋10,上隔板4的前端与柜体1的前板之间设有间隔,该间隔的距离大于上隔板4从插槽中向外抽出所需移动的距离,该结构可方便快速拆卸上隔板4,同时又能满足日常生活中上隔板4承载物品时所需的稳定度。

作为优选地,柜体1的长度为1-2米,宽度为0.4-0.8米,高度为1-1.6米,其中作为一种更优选地方式,可将柜体1的长度设置为1.5米,宽度设置为0.6米,高度设置为1.2米,从而不仅不会占用太大的房屋面积,还能满足日常存放物品以及灾害发生时两到三个人进入柜体1进行躲藏。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本申请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