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8643发布日期:2018-11-27 21:32阅读:800来源:国知局
高楼救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救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楼救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城市中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有用于办公的写字楼,也有用于生活住宿。即这些高楼大厦为人流密集的场所。由于人口众多,当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如火灾时,为了求生,人们惊慌失措,较多的人容易挤在一条通道中,这人员混乱,通道拥挤,人们惊慌失措,不能进行快速高效的撤离,常常堵住了消防人员的救灾通道,延误了扑灭的好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方便救援逃生的高楼救援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高楼救援设备,包括支撑杆、固定机构、卷拉器、缆绳和吊篮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篮机构的上端设有锁紧器,所述卷拉器安装于固定机构,所述缆绳的一端收卷于卷拉器,所述缆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接着经过锁紧器后再与固定机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悬挂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悬挂单元安装于底座的一端,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曲臂安装于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配重块,所述缆绳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主动轮和驱动电机,此驱动电机与主动轮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悬挂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连接座安装于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连接杆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液压缸和支撑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部通过曲臂安装于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座固定于第二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支承缆绳的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二优选的,液压缸的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平台,此控制平台设有用于控制缆绳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平台与显示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篮机构包括吊篮支架和两个缓冲支架,所述锁紧器固定于吊篮支架的上端,两个缓冲支架分别安装于吊篮支架的两端,所述吊篮支架的后侧面设有平衡器。

优选的,所述吊篮支架的前侧面设有补给吊臂,此补给吊臂的一端设有补给吊钩。

优选的,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高楼救援设备主要由支撑杆、固定机构、卷拉器、缆绳和吊篮机构构成,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人们不需要占用通道可直接从高楼里直通到地面,提高了生存率,同时这样不会占用消防人员使用通道,避免影响灭火时机。

2、本高楼救援设备主要由支撑杆、固定机构、卷拉器、缆绳和吊篮机构构成,这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楼救援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楼救援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楼救援设备的侧视图。

其中,1为支撑杆,2为固定机构,3为卷拉器,4为缆绳,5为吊篮机构,6为第一定滑轮,7为锁紧器,8为固定组件,9为控制器,10为底座,11为悬挂单元,12为支撑单元,13为配重块,14为主动轮,15为驱动电机,16为滚轮,17为第一液压缸,18为连接杆,19为连接座,20为第二液压缸,21为支撑座,22为曲臂,23为第二定滑轮,24为第三定滑轮,25为支撑块,26为显示器,27为控制平台,28为吊篮支架,29为缓冲支架,30为架体,31为缓冲胶轮,32为补给吊臂,33为补给吊钩,34为控制室,35为灭火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高楼救援设备,包括支撑杆、固定机构、卷拉器、缆绳和吊篮机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定滑轮,所述吊篮机构的上端设有锁紧器,所述卷拉器安装于固定机构,所述缆绳的一端收卷于卷拉器,所述缆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接着经过锁紧器后再与固定机构连接。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组固定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安装于两组固定组件之间,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底座、悬挂单元和支撑单元,所述悬挂单元安装于底座的一端,所述支撑单元通过曲臂安装于底座的另一端,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配重块,所述缆绳的另一端与底座连接。此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保证了设备固定时的牢固性。

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主动轮和驱动电机,此驱动电机与主动轮连接,所述底座的两端设有滚轮。此结构方便移动整个高楼救援设备,且操作方便。

所述悬挂单元包括第一液压缸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连接座安装于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固定于连接杆的上端。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液压缸和支撑座,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部通过曲臂安装于底座的另一端,所述支撑座固定于第二液压缸的缸体的上端,所述支撑座的上端设有支承缆绳的第二定滑轮和第三定滑轮,所述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的端部设有支撑块。这通过悬挂单元和支撑单元的共同作用,以使整个高楼救援设备可牢固的固定在窗口,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控制器包括显示器和控制平台,此控制平台设有用于控制缆绳的控制手柄,所述控制平台与显示器连接。这控制器可直接自市面购买所得,显示器方便操作人员可实时了解吊篮支架的下落情况。

所述吊篮机构包括吊篮支架和两个缓冲支架,所述锁紧器固定于吊篮支架的上端,两个缓冲支架分别安装于吊篮支架的两端,所述吊篮支架的后侧面设有平衡器。具体的缓冲支架主要架体和缓冲胶轮构成,所述架体的一端固定于吊篮支架,所述缓冲胶轮安装于架体的另一端。这避免吊篮支架与墙壁发生较大的撞击,保证了吊篮支架下落的稳定性。

所述吊篮支架的前侧面设有补给吊臂,此补给吊臂的一端设有补给吊钩。当吊篮支架上升时,可将救援的补给资源悬挂于补给吊钩,以提高生存能力。

所述吊篮支架的一端设有控制室,此控制室调有灭火箱。此设置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存机率。

本高楼救援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当高楼救援设备不使用时,其可直接旋转于高楼中的避难层(即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当发生火灾时,将启动驱动电机,将整个高楼救援设备移动到窗口,然后再将第一液压缸启动,此第一液压缸的伸缩杆卡在此层楼顶,而第二液压缸和吊篮支架均被伸出窗外,此时第二液压缸的伸缩杆伸出,使支撑块顶紧墙壁,则整个高楼救援设备被固定于窗口。当人们站到吊篮支架内后,卷拉器启动,令吊篮支架慢慢下降,直至落到地面为止,从而完成救援工作。这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不需要和消防员占用通道,保证了人们的生存。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