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快速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01987发布日期:2018-11-20 19:34阅读:1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快速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针对高层建筑,设计一种在发生火灾情况下,能帮助人方便、快捷的高楼快速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和日趋密集,建筑的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多,即使在发达国家的高楼遇有火灾、爆炸等事件时,由于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人员自救逃生也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楼火灾的有效救援和应急逃生,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高层建筑一般功能较多,内部通道和外部环境情况复杂,一旦发生火灾,由于烟囱效应,火势和浓烟就会迅速扩大,很短时间内蔓延到内部楼梯和走廊,封锁正常的疏散通道,至使楼上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所以逃生人员自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高楼突然失火或其他灾难发生时,电梯不能用,楼梯阻塞,而一般地面救援装备的举高和投射能力又远远的落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发展而且装备体积庞大受道路交通,建筑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延误救援时机,这样的情况每年都有发生,也有很多人因无法逃生而遇难。所以怎样快速有效的逃离火灾建筑成了决定生死的问题,而高楼逃生装置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然而在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对安全问题保障研究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的一种手段,在人们越来越多的用到各种高科技和现代手法进行安全保障的同时,却忽略意外事件的发生,是不可以借助外力和各种现代手段解决的,要靠最基础和最简单的方式,也就是机械传动的方式才是最安全和稳定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发生火灾情况下,能帮助人方便、快捷的高楼逃生装置,设计简单、成本低、易于装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楼快速逃生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挂钩,挂钩上连接一对连板,在一对连板之间前后分布有从动轴和主动轴,在伸出连板一侧的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连接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在主动轴上缠绕有逃生绳索,主动轴外侧的齿轮上设有摇杆;在从动轴对应的连板上铰接有分段连杆,分段连杆顶部连接至挂钩;通过将机架上的挂钩挂接在窗框上,主动轴上的逃生绳索绕过从动轴,通过挂钩连接下降人员实现紧急情况下的高楼逃生。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有进一步优选的方案:

进一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通过轴承连接在机架两侧板架上。

进一步,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上设置有增摩圈。

进一步,所述分段连杆包括上连杆、中连杆和下连杆,中连杆中部带有转盘,两端分别套入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连接槽中,其中,中连杆上部与上连杆螺纹连接,下部与下连杆滑动连接。

进一步,在下连杆上设有防止中连杆脱出的限位台。

进一步,所述摇杆上设有防止逃生绳索逆转的棘轮。

进一步,在主动轴上缠绕的逃生绳索设为两根,在两根逃生绳索上挂有安全座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首先高楼快速逃生装置能适合各种结构的建筑物,运行实现自动化,并且操作方便,可以折叠,体积和重量在一个人可以操作的限度范围内,其次高楼逃生装置无需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纯机械结构,高楼逃生装置可以多次往返高层建筑进行营救,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最后逃生装置使逃生人员依次有加速、匀速、减速下降的过程,最终以安全的速度平稳的下落到地面。该设备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可以投入生产来满足高楼逃生的日常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1、图2和图3中,1.挂钩,2.齿轮,3.摇杆,4.连板,5.螺母,6.上连杆,7.中连杆,8.下连杆,9.主动轴,10.轴承,11.增摩圈,12.从动轴,13.螺母,14.垫圈,1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楼快速逃生装置,包括一个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挂钩1,挂钩1上连接一对连板4,挂钩1设置在机架和主动轴两侧板件上,挂钩可适应不同结构窗户的逃生需求。在一对连板4之间前后分布有从动轴12和主动轴9,主动轴9和从动轴12通过轴承10连接在机架两侧板架上,轴承用来旋转主动轴和从动轴;在伸出连板4一侧的主动轴9和从动轴12上分别连接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2,齿轮2完成逃生绳索的减速、增速、变向等功能;在主动轴9上缠绕有逃生绳索,主动轴9外侧的齿轮2上设有通过螺母5连接的摇杆3,摇杆3完成逃生绳索的回收;摇杆3上设有防止逃生绳索逆转的棘轮。在从动轴12对应的连板4上铰接有分段连杆,分段连杆顶部连接至挂钩1;通过将机架上的挂钩1挂接在窗框上,挂钩1设置在机架和主动轴两侧板件上,挂钩可适应不同结构窗户的逃生需求。主动轴9上的逃生绳索绕过从动轴12,通过挂钩连接下降人员实现紧急情况下的高楼逃生。

主动轴9和从动轴12上设置有增摩圈11,增摩圈11增加逃生绳索与主动轴9和从动轴12之间的摩擦。

分段连杆包括上连杆6、中连杆7和下连杆8,中连杆7中部带有转盘,两端分别套入上连杆6和下连杆8的连接槽中,其中,中连杆7上部与上连杆6螺纹连接,下部与下连杆8滑动连接。在下连杆8上设有防止中连杆7脱出的限位台。

如图3所示,下连杆8与连板4的连接、连板4与挂钩1的连接方式均通过螺栓15、螺母13和垫圈14连接。

本实用新型高楼逃生装置设计一种在发生火灾情况下基于负反馈闭环系统的高楼逃生装置,利用逃生人员的重力,通过机构的转换,产生阻止逃生人员快速下落的阻力,随着下降中绕绳层数的减少,包角增大,阻力增大,使逃生人员依次有加速、匀速、减速下降的过程,最终以安全速度到达地面。装置的仰角大小可以人为调节。当从动轴与安全绳的粗糙度、安全绳的直径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改变仰角的大小使装置仍然可以正常使用,适应了各种环境。

本实用新型高楼逃生装置能帮助人方便、快捷的逃生的工具。逃生装置能适合各种结构的建筑物,运行实现自动化,并且要求操作方便,可以折叠,体积和重量在一个人可以操作的限度范围内。可以多次往返高层建筑进行营救,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中的人员伤亡。本设计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无需电力或其他能源驱动,纯机械结构。

为了方便逃生人员实现下降过程中人员的安全保护,在下降的过程中将逃生人员固定在安全座椅上,同时安全座椅上的扶手等固定装置能减轻使用者在下降过程中的恐惧感使其比在利用其他工具时拥有更大的安全感,同时安全座椅在下降过程中减小了安全带等其他逃生工具给逃生人员带来的不舒适的感觉,对于老年人和小孩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