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6822发布日期:2019-05-07 21:43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个人防护、工业防护、劳保用品、呼吸防护器具领域的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APR,Powered Air-Purifying Particulate Respirator)是由电池供电的风扇主机,透过高风压,将外界污染气体, 透过滤毒罐(Gas Canister)或滤毒盒(Gas Cartridge)去吸附、吸收、催化或起化学反应中和,然后将过滤后的干净空气经由呼吸软管,送到人脸部上的密封全面罩或是半面罩。而滤毒罐或滤毒盒,依照GB2890-2009国家标准,被归纳为过滤件,又细分为普通过滤件,多功能过滤件,特殊过滤件与综合过滤件。其中综合过滤件是指带有滤烟功能(P3,P2,P1)的普通过滤件或多功能过滤件,而根据GB30864-2014国家标准,综合过滤件的滤烟效率分类与GB2890-2009不同,只细分为P100(≥99.97%),P95(≥95%),但是对于滤毒过滤件而言,除了综合过滤件,其他种类的过滤件不能过滤烟尘粒子,任何反应后的带毒粒子,如活性炭粉末,就直接被吸进入了人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可更换的滤毒罐及过滤器的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包括,风扇主机,设于风扇主机前端的滤毒罐,设于风扇主机后端的过滤盒,设于过滤器上的气管,与气管相连接的口罩。

在风扇主机上设有RD40标准接口,所述滤毒罐与RD40标准接口可分离连接,方便更换。

过滤盒包括中框,第一盖体、第二盖体、第一滤网、第二滤网,设于中框内的支架;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分别设于中框内,且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位于支架的两侧;第一盖体设于中框的前表面上,第二盖体设于中框的后表面上;所述中框的顶部设有与中框内部连通的排气孔;在中框的其中一侧板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分为三段;在设置进气口的侧板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体,所述进气口位于矩形框体内。

口罩包括壳体,设于壳体背面的面罩,还包括设于壳体前表面上的出气阀、进气阀、第一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旋转接头上设有第二旋转接头;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上设有阶梯部,在阶梯部的纵向表面上设有出气阀,阶梯部的横向表面上设有接口用于同第一旋转接头相连接;进气阀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接口的上方;阶梯部上还设有上盖;气管与第二旋转接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风扇主机的进气口,采用标准RD40接口,根据不同的防毒需求,可以更换不同的滤毒罐,滤毒罐与风扇主机进气口相连接,作为前级过滤器使用,主机后端连接ULPA烟尘过滤盒,在过滤盒内使用ULPA(Ultra Low Particulate Air filter)滤网,滤毒后的空气再经过ULPA烟尘过滤盒、软管,最终达到口罩,给使用者提供完全无毒与清洁的空气;本实用新型采用毒气跟烟尘两级过滤系统,有效的解决综合毒气与烟尘的空气污染防护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各器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盒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便携式动力送风综合过滤呼吸装置包括,风扇主机1,设于风扇主机前端的滤毒罐2,设于风扇主机后端的过滤盒3,设于过滤器上的气管4,与气管相连接的口罩5。

在风扇主机1上设有RD40标准接口101,所述滤毒罐2与RD40标准接口可分离连接,方便更换。

如图2所示,过滤盒3包括中框301,第一盖体302、第二盖体303、第一滤网304、第二滤网305,设于中框内的支架306;所述第一滤网304、第二滤网305分别设于中框301内,且第一滤网304、第二滤网305位于支架 306的两侧。

第一盖体302设于中框的前表面上,第二盖体303设于中框301的后表面上;所述中框的顶部设有与中框内部连通的排气孔301a;在中框的其中一侧板上设有进气口301b。所述进气口分为三段,三段整体呈三角形状。

在设置进气口301b的侧板的外壁上设有矩形框体307,所述进气口301b 位于矩形框体307内。

如图1及图3所示,口罩5包括壳体501,设于壳体背面的面罩502,还包括设于壳体前表面上的出气阀503、进气阀504、第一旋转接头505;所述第一旋转接头505上设有第二旋转接头506。

所述壳体501的前表面上设有阶梯部501a,在阶梯部501a的纵向表面上设有出气阀503,阶梯部的横向表面上设有接口501b用于同第一旋转接头 505相连接。

进气阀504设于壳体内且位于接口的上方;阶梯部上还设有上盖507。

气管4与第二旋转接头506相连接。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发明创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希望所附的权利要求包括这些变形和变化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