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击碎玻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161发布日期:2019-05-03 19:41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动击碎玻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和应用于交通领域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击碎玻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客运车在行车的时候当出现事故时,往往因车窗的玻璃不能第一时间击碎造成后续更大的灾难,造成等多人员的伤亡,具体的如以下事故:

2009年06月05日上午8点02分,成都市一辆9路公交车在行驶至成都动物园附近、市北三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时发生燃烧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该事件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2010年7月21日下午,湖南长沙机场高速公路上,一辆由黄花机场开往长沙市区的机场大巴车厢内突燃大火。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2012年8月26日凌晨2时许,陕西省延安市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安塞化子坪服务区南出口200米处,发生一起死亡36人特大交通事故。一辆由呼和浩特驶向西安的号牌为蒙AK1475双层卧铺客车(核载39人,实载39人)和一辆由榆林开往山东的号牌为豫RHD6962的装有甲醇的货车罐车(荷载40吨,实载35吨)追尾,并致两车起火,目前事故已造成36人死亡。事后发现只有窗口和门口的几个人员得以逃生。2012年12月9日上午,河南商丘发生民权车祸,一辆由商丘发往郑州的客车,与一辆电动车发生事故后,坠入民权县南华路段南侧的一个深约3米的水塘内,冰冷的水瞬间灌满车厢,随后满载33名司乘人员的客车没入水下。事发后,民权县公安、消防等部门迅速进行救援。截至记者发稿前,遇险人员经救治后有23人脱险、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多个私家车行至立交桥下车辆熄火,水很快淹没车辆,车内人员无法打开车门而被淹死车内.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22分,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发生公交车起火事故。事故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

2013年2月1日晚10时左右,一辆由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胜芳镇发往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的大客车(车号冀T-23171),在途经宁黄公路宁县县城东山弯道处时,从10余米高的坡道冲下,车辆起火燃烧。在这次事故中受轻伤的石小博告诉记者,他们乘坐的这辆客车是1月31日从河北驶出的,车上配有两名司机。另据一些伤员介绍,当时车辆冲下去后,很短时间内就着火了,给乘客间的自救带来困难。宁县特大交通事故共造成18人遇难、32人受伤接受治疗。2014年5月12日,宜宾发生了公交车纵火案,纵火者身亡,12人重伤。2014年7月5日下午5时,一失意男子在浙江杭州一辆7路公交车内纵火,事故造成3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5人。2014年7月19日2时57分,湖南省邵阳市境内沪昆高速公路1309公里33米处,一辆自东向西行驶运载乙醇的车牌号为湘A3ZT46轻型货车,与前方停车排队等候的车牌号为闽BY2508大型普通客车发生追尾碰撞,轻型货车运载的乙醇瞬间大量泄漏起火燃烧,致使大客车、轻型货车等5辆车被烧毁,造成54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4人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300余万元。

2015年5月15日,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境内发生一起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5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300余万元。直接原因:王某驾驶制动系统技术状况严重不良的大客车,行经下陡坡、连续急弯路段时,因制动力不足造成车速过快,行至发生事故的急弯路段时达到59公里/小时,在离心力作用下出现侧滑,失控冲出路面翻坠至崖下。客车坠崖后车头猛烈撞击地面,冲击力造成乘客向前翻倒,由于客车座椅与车身连接强度不足,事故发生时70%的座椅发生脱落,砸压车内乘客,进一步加重了事故伤亡后果

2016年6月26日,湖南省郴州市宜凤高速公路宜章段发生一起客车碰撞燃烧起火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3人受伤,车辆烧毁,高速公路路面及护栏受损。截至2016年7月14日,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等标准和规定统计,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290余万元。事故直接原因是:驾驶人刘某疲劳驾驶造成车辆失控,与道路中央护栏发生碰撞事故。碰撞导致车辆油箱破损、柴油泄漏,右前轮向外侧倾倒,轮毂上的螺栓螺母与地面持续摩擦产生高温。车辆停止后,路面上的柴油遇到因摩擦产生高温的右前轮后起火。车辆右前角紧挨路侧护栏,车门无法有效展开,车上乘客不能及时疏散,且安全锤未按规定放置在车厢内,乘客无法击碎车窗逃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017年8月10日23点34分,一辆号牌为豫C88858号客车(红色宇通客车,2011年12月19日出厂,检验有效期至2018年1月31日,机动车所有人为洛阳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核载51人,实载49人)自成都驶往洛阳,途经京昆高速公路西安方向秦岭一号隧道南口(1164km+930m),撞向隧道口发生交通事故。目前,自现场事故抢救出人员49人,其中36人死亡,受伤13人。

以上种种案例可以说明,也许有些灾难是无法预料的,但在灾难来临时,怎样自救,怎样在第一时间逃离危险现场,这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当车辆出现火灾,溺水时,或者在发生交通事故车门无法打开时,若果能够快速击碎车窗玻璃,打开更多的逃生通道,让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逃离危险现场,许多无辜的生命就能够得以挽救,实际中,虽然很多车上配备了玻璃击碎锤,但平时疏于管理,很多都丢失,加之紧急情况下,使用方法不对或者现场无法使力,不能起到应急逃生作用,因此需要一种固定的,操作简单、实用,性能可靠的击碎玻璃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手动操作简单,利用压缩弹簧作动力,将弹簧释放时产生的弹性势能转变为撞击头的动能,撞击车窗玻璃,尖锐的撞击头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车窗玻璃破碎,为遇难人员打开多个逃生通道,以便于人员逃生,并且能够方便手动开启的手动击碎玻璃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击碎玻璃装置,包括壳体,撞击头,固定在壳体上方的上盖,所述的壳体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撞击头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腔的底部设有滑板,该滑板的两侧与壳体的左右内壁具有间隙;

所述的滑板上设有大圆通孔、小圆通孔和方形孔,所述的大圆通孔和小圆通孔连通;

所述的撞击头壳体设设有撞击头容纳腔,该撞击头容纳腔与撞击头壳体底部相通,所述的撞击头位于撞击头容纳腔中,且该撞击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杆,该拉杆的顶部固定设有挡头,该挡头依次穿过撞击头壳体和壳体并卡在滑板上小圆通孔的上端,且所述挡头的直径大于小圆通孔的直径,小于大圆通孔的直径;所述的拉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位于撞击头壳体和撞击头容纳腔之间,且当挡头卡在滑板的小圆通孔上端时,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的上盖上设有按钮,该按钮的下端穿过上盖并延伸到滑板上的方形孔内,且该按钮下端为斜面,该斜面与方形孔的一侧接触,且按钮下压时,该斜面推动滑板运动,使挡头进入到大圆通孔中。

所述的按钮的下端连接按杆,该按杆的下端连接有楔块,该楔块位于方形孔中,且该楔块的斜面与方形孔的一侧接触。

所述的按杆上还插设有安全销,该安全销位于上盖的上方,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有弹簧安装腔,所述的楔块的底部与弹簧安装腔内设有的复位弹簧连接,且当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按钮4处于复位状态,装配时容易插入安全销。

所述的滑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通过水平压缩弹簧连接,且该水平压缩弹簧靠近方形孔的一侧。

所述的壳体的两侧设有与车窗框进行固定连接的固定脚。

所述的上盖和壳体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上盖和壳体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能够用压缩弹簧作动力,将弹簧释放时产生的弹性势能转变为撞击头的动能,撞击车窗玻璃,尖锐的撞击头瞬间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车窗玻璃破碎,为遇难人员打开多个逃生通道,以便于人员逃生的击碎玻璃装置,在启动该装置时,手动启动只需要下按手动按钮启动,能够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将车窗玻璃击碎,确保了能够使人员快速的离开,有效的减少了车祸中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手动自动一体的击碎玻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感温帽;2.压缩推动弹簧;3.挡头;4.按钮;5.安全销;6.滑板;7.上盖;8.水平压缩弹簧;9.壳体;10.固定脚;11.复位弹簧;12.撞击头;13.压缩弹簧;14.连杆推头;15.连杆;16.撞击头壳体;17.撞击头容纳腔;18.连接头;19.按杆;20.拉杆;21.楔块;22.连杆推头安装腔;23.螺钉;601.大圆通孔;602.小圆通孔;603.方形孔;901.弹簧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击碎玻璃装置,包括壳体9,撞击头12,固定在壳体9上方的上盖7,所述的壳体9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撞击头壳体16,所述的壳体9内腔的底部设有滑板6;所述的壳体9与上盖7通过螺钉23进行固定连接,或者壳体9与上盖7为一体,壳体9与上盖7的组合在壳体9能形成一个容纳腔,所述的滑板6放置在壳体9内部,并且能够在壳体9的底部进行左右滑动;

如图3和图4所述的滑板6上设有大圆通孔601、小圆通孔602和方形孔603,所述的大圆通孔601和小圆通孔602连通;所述的大圆通孔601与小圆通孔602连通后,且在连通的过程中,连通的路径的宽度与小圆通孔602的直径相等或者略大于小圆通孔602的直径,且小于大圆通孔601的直径;

所述的撞击头壳体16内设有撞击头容纳腔17,该撞击头容纳腔17与撞击头壳体16底部相通,所述的撞击头12位于撞击头容纳腔17中,且该撞击头12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拉杆20,该拉杆20的顶部固定设有挡头3,该挡头3依次穿过撞击头壳体16和壳体9并卡在滑板6上小圆通孔602的上端,且所述挡头3的直径大于小圆通孔602的直径,小于大圆通孔601的直径;所述的拉杆20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3,该压缩弹簧13位于撞击头壳体16和撞击头容纳腔17之间,且当挡头3卡在滑板6的小圆通孔602上端时,压缩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的撞击头壳体16的端部顶在车窗玻璃最薄弱的地方,保证撞击头12能够撞击该处的玻璃,所述的压缩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当压缩状态解除,该压缩弹簧13推动撞击头12撞击玻璃,将玻璃撞碎,为撞击头提供东西,击碎玻璃,在对压缩弹簧13进行压缩的过程中通过上提挡头3,撞击头12上行将压缩弹簧13进行压缩,压缩后,将挡头3卡在小圆通孔602的上部,能够确保压缩弹簧13在该装置没有开启前处于压缩状态,为撞击头撞击玻璃提供能量,在开启时,滑板6进行如图1所示的向右滑动,进而使挡头3相对移动到大圆通孔601处,由于大圆通孔601的直径大于挡头3的直径,挡头3不能卡在大圆通孔601处,压缩弹簧13需要进行复原,进而推动撞击头12向下运动,对玻璃形成撞击,实现玻璃破碎的动作。

所述的上盖7上设有按钮4,该按钮4的下端穿过上盖7并延伸到滑板6上的方形孔603内,且该按钮4下端为斜面,该斜面与方形孔603的一侧接触,且按钮4下压时,该斜面推动滑板6运动,使挡头3进入到大圆通孔601中;

所述的按钮4在进行手动启动时,用于进行下按,所述的斜面与方形孔603的侧边接触,且为了能够使该斜面在下行的过程中推动滑板6进行滑动,进而该斜面的倾斜方向如图1所示的向下倾斜,具体的为所述的按钮4的下端连接按杆19,该按杆19的下端连接有楔块21,该楔块21位于方形孔603中,且该楔块21的斜面与方形孔603的一侧接触。采用楔块21下行来对滑块6进行推动,为了能够在危机时,操作更加简单,所述的按杆19上还插设有安全销5,该安全销5位于上盖7的上方,所述的壳体9的底部设有弹簧安装腔901,所述的楔块21的底部与弹簧安装腔901内设有的复位弹簧11连接,且当复位弹簧11处于自然状态时,按钮4处于复位状态,装配时容易插入安全销5。为了防止无关人员操作按动按钮4,设置的安全销5将阻止按钮4进行下行,进而楔块21处于静止状态,当需要启动时,拔出安全销5,按动按钮4,带动这楔块21进行下行,楔块21的斜面推动滑板6向右运动,进而使大圆通孔601来到挡头3的下方,此时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撞击头对车窗玻璃实现撞击,进而完成车窗玻璃的破碎,在楔块21对滑板21的推动时,为了能够确保挡头进入到大圆通孔601中,该楔块21的斜边的投影距离等于或者大于大圆通孔601中点到小圆通孔602中点之间的距离,同时在壳体9底部设有的如图2所示的弹簧安装腔901能够保证楔块21的下部能够进入到该弹簧安装腔901中。

在紧急情况下,首先手动拉掉安全销5,然后按动手动按钮4,滑板6在手动按钮4的作用下在向右滑动,滑板6释放挡头3,撞击头12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击碎玻璃。操作方便,无需使用过大的力,能够快速的对车窗玻璃进行击碎,及早的使人员逃离,对车祸中的人员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同时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在车辆发生车祸时,能够自动击碎玻璃的自动击碎装置,具体的如图5所述的壳体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8,所述的连接头18内设有连杆推头14,所述的连杆推头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15,该连杆15的端部延伸到连接头18外与连接头18外设有的感温帽1通过易熔金属连接;所述的连杆推头14的另一端靠近滑板6的侧面,所述的连杆15上套设有压缩推动弹簧2,所述的压缩推动弹簧2位于连杆推头14和连接头18的端部之间,且当连接感温帽1和连杆15之间的易熔金属发生融化时,压缩推动弹簧2推动连杆推头14撞击滑板6运动,使挡头3进入到大圆通孔601中;

所述的连杆推头14用于撞击滑块6使滑块6如图1所示的向右行进,进而保证大圆通孔602落入到挡头3的下方,而连杆推头14进行撞击时所需要的力是通过压缩推动弹簧2进行推动连杆推头14来实现的,具体的是连杆推头14位于连接头18中,压缩弹簧13推动撞击头12对车窗玻璃进行撞击,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该压缩推动弹簧2的具体安装位置为,在所述的连接头18内设有与壳体9相连通的连杆推头安装腔22,所述的连杆推头14位于连杆推头安装腔22中,所述的压缩推动弹簧2位于连杆推头安装腔22端部内壁和连杆推头14之间。通过如图1所示的向左拉动连杆15,连杆推头14压缩该压缩推动弹簧2,然后将连杆15的端部与感温帽1通过易熔金属焊接起来,进行固定,为了能够使该易熔金属在100℃左右进行融化,及车辆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的融化,该易熔金属选为融化温度为90-120℃的锡,在车辆发生火灾时,感温帽1感受到的温度达到90-120℃时,该易熔锡发生融化,连杆15与感温帽1脱离,压缩推动弹簧2推动连杆推头14撞击滑板6,滑板6中的大圆通孔进入到挡头3的下方,压缩弹簧推动撞击头击碎玻璃,为人员的逃离提供生命通道,该技术方案无需人为操作,只要当车内的温度达到设定的值时,自动实现击碎车窗玻璃的目的,更加安全,牢靠。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连杆推头14能够完全的撞击到滑板6的侧面,进而推动滑板6进行运动,所述的连杆推头14的中心线与滑板6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同时在具体的实时过程中,在连接头18的端部也可以设置多个垫片,保证感温帽的感温效果不会受到连接头的影响。

进一步的,为了能够保证滑板6的平衡性,且在没有开启时,滑板6不能进行滑动。保证小圆通孔602能够卡住挡头3,所述的滑板6的一侧与壳体9的内壁通过水平压缩弹簧8连接,且该水平压缩弹簧8靠近方形孔603的一侧,所述的水平压缩弹簧8和连杆推头14分别位于滑板6的两侧。该水平压缩弹簧,能够保证该装置在没有启动时,该水平压缩弹簧8推动滑板6位于最左侧,使挡头3完全卡在小圆通孔602中,保证在不启动时,撞击头不会对车窗玻璃进行撞击,具体的是如图4所示,该滑板6的右端向下弯折后,再向左进行弯折,所述的水平压缩弹簧8连接在滑板6弯折的端部。

当有火灾时,感温帽1感测温度到120℃时,感温帽1与连杆15之间焊接的易熔金属熔化,释放拉杆推头14,拉杆推头14推动滑板6向右滑动,滑板6释放挡头3,撞击头12在压缩弹簧13的作用下击碎玻璃。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