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安全带佩戴情况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2303发布日期:2019-05-24 21:48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识别安全带佩戴情况的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带,特别涉及识别安全带佩戴情况的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厂、建筑工地等生产施工区域经常会涉及高空作业的情况(作业高度在1.2米以上),为避免高空坠落,要求在作业时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带,以确保安全。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现场复杂、管控手段缺失等原因使得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高空坠落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有安全人员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漏检,也无法对安全带使用全过程进行监控,存在安全措施检查不到位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监控装置,包括位于腰带处的第一卡扣和位于挂接绳处的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均包括搭扣;锁舌;以及位于搭扣内检测搭扣与锁舌是否紧固连接的检测电路;搭扣具有锁紧锁舌的腔体以及供锁舌插入所述腔体内的接口,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限流电阻和信号发生器,信号发生器与计算机无线连接以在所述检测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下向计算机发送信息,所述检测电路在搭扣的接口处断开,锁舌的一段为金属,锁舌与搭扣紧固连接时所述金属段恰好位于接口处将所述检测电路接通。

在上述的安全带监控装置,信号发生器包括相连接的控制器及无线模块,所述检测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下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向计算机发送信息,表明安全带的各个连接节点以及紧固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及时发现未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情况,并能实时监控作业人员的安全带状态,提高安全监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挂接绳上的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检测电路示意图。

图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施工现场三维监控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安全带的腰带位置设有卡扣,挂接绳处一般则采用挂钩,但在本实用新型中也采用卡扣。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腰带位置卡扣称为第一卡扣,挂接绳12处的卡扣称为第二卡扣。如图1、图2,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可采用现有技术,都包括搭扣1和锁舌2,搭扣1具有锁紧锁舌2的腔体9以及供锁舌2插入腔体9内的接口4。搭扣1的腔体9内设置弹性按钮5,锁舌2上具有与弹性按钮5匹配的孔3,锁舌2通过接口4插入腔体9内刚好套在弹性按钮5上,实现搭扣1与锁舌2的紧固连接,当按下弹性按钮5,锁舌2与弹性按钮5脱开。如图2,第二卡扣的搭扣1位于挂接绳12的端部,锁舌2可在挂接绳12上滑动,通过环11限制锁舌2的位置。

一种安全带监控装置,在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的搭扣1内设置检测电路,如图3,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6、限流电阻8和信号发生器7。信号发生器7与计算机10无线连接以在所述检测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下向计算机10发送信息,表明安全带的卡扣已经稳固连接。检测电路在搭扣1的接口4处断开,锁舌2的一段为金属,当锁舌2与搭扣1紧固连接时所述金属段恰好位于接口4处将所述检测电路接通。信号发生器7包括相连接的控制器及无线模块,所述检测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下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无线模块向计算机10发送信息。

控制器可采用单片机等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处理器,通信模块则可采用Wi-Fi、4G等模块。

在使用安全带之前,在计算机10内将作业人员和其使用的安全带的编号进行登记,计算机10接收到每条安全带的每个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发送的信息后,在显示界面内将安全带的状态标记为佩戴好,若没接收到信息,则标记为未佩戴好,并可发出报警信息,安全人员只需通过查看计算机10即可对施工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安全信息进行监控。

其中,上述实施例中信号发生器7与计算机10之间的通信,以及计算机10对信号发生器7发送信息的接收、显示等可采用现有方法来实现。另外,计算机10可以是PC机,也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等。

如图4、图5,在施工现场安装摄像头13,并将施工现场的三维地形模型14提前建立好存储在计算机10中。利用双目识别技术和比例测定锁定工地内作业人员在三维地形模型14中的具体位置,作业人员离地面高度大于1.2米时在三维地形模型14中将该作业人员的具体位置以及安全带的状态信息标记出来,方便安全人员对高空作业人员的重点监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