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3790发布日期:2019-06-14 23:1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



背景技术:

灭火器,又称灭火筒,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因为其设计简单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来扑灭刚发生的小火。灭火筒内藏的成分不一样,如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不同的成分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现有的灭火器因为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压缩尽可能多的灭火剂,因此内部压力大,需要结构强度大,考虑成本问题,一般采用钢瓶,在加上内部压缩的灭火剂重量,因此灭火器整体上较重,对于青壮年男性能够短时间内正常使用,但对老弱妇孺由于较重因此使用较为困难,此外,重量因素也限制了灭火器装填灭火剂的量,普通灭火剂容量仍显较小,难以应用于火情较大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该灭火器辅助移动架可以辅助灭火器的使用,方便老弱妇孺等力气较小,体力较差的人使用灭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包括:

一灭火器承托件,为上端开放的筒状,与灭火器配合,装载所述灭火器;

一下支架,位于所述灭火器承托件的下方,所述下支架与灭火器承托件之间通过一万向球接头球接;所述下支架底部设置有滚轮。

其中,所述灭火器承托件由多节筒节依次套设而成,使灭火器承托件可拉伸和压缩;最内层筒节,其直径略大于灭火器的直径。

其中,除最外层筒节,其余筒节的外侧壁轴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滑条;除最内层筒节,其余筒节的内侧壁轴向设置有内凹的滑槽;相邻筒节的滑条嵌入滑槽内滑动配合;所述滑条上径向设置有第一弹簧销;所述滑槽内径向设置有可与第一弹簧销插配的第一销孔;所述灭火器承托件压缩时,所述第一弹簧销由相邻滑槽迫紧压缩;所述灭火器承托件拉伸时,所述第一弹簧销与相邻第一销孔插配。

其中,最外层筒节外侧壁上设置有方便扶握的把手。

其中,所述下支架由设置在其上端的支盘以及多根上端铰接在支盘上的支腿组成;所述支腿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支腿下端;相邻支腿之间分别铰接有连杆件;所述连杆件由至少两根单杆依次铰接而成。

其中,所述支腿分别由多节椭圆管依次套设而成,使支腿可拉伸和压缩;所述连杆件连接在最外层椭圆管上。

其中,除最外层椭圆管,其余椭圆管的外侧壁径向设置有第二弹簧销;除最内层椭圆管,其余椭圆管的侧壁径向设置有可与第二弹簧销插配的第二销孔;所述支腿压缩时,所述第二弹簧销由套设在其外的椭圆管内壁迫紧压缩;所述支腿拉伸时,所述第二弹簧销与套设在其外的椭圆管上的第二销孔插配。

其中,所述支盘侧边设置有一顶靠垫,使下支架在使用时通过所述顶靠垫侧向支撑于人体腿部或腰部。

其中,所述连杆件上套设有可沿单杆滑动的套筒,所述套筒滑动至相邻单杆铰接处使相邻单杆无法相互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以辅助灭火器的使用,方便老弱妇孺等力气较小,体力较差的人使用灭火器。

2、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架采用了伸缩和折叠结构,在出厂时,能够压缩和折叠成较小体积,能够放置在消防柜或消防箱内与灭火器配套。

3、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承托件用于承托和固定灭火器,使用者在火情时只需拉伸该承托件,并将灭火器插入该承托件内固定即可,方便快速。

4、本实用新型的下支架能够用于支撑和移动灭火器和承托件,并具有移动功能,能够在省立的情况下快速移动灭火器,并且具有伸缩和折叠功能,能够快速展开,体积小。

5、本实用新型的灭火器承托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万向球接头连接,因此在灭火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方便省立的转动灭火器角度,从而对准着火点灭火。

6、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把手和顶靠垫,充分考虑使用者的施力动作和灭火器喷射时的反作用力,使用体感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厂时提价压缩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灭火器承托件的竖直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3圆圈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灭火器承托件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6为图5圆圈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腿的水平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6圆圈C处的放大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灭火器承托件、11-筒节、111-滑条、112-滑槽、113-第一弹簧销、114-第一销孔、115-把手、2-灭火器、3-下支架、31-滚轮、32- 支腿、33-连杆件、331-单杆、332-套筒、34-椭圆管、341-第二弹簧销、 342-第二销孔、35-支盘、351-顶靠垫、4-万向球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8,一种灭火器辅助移动架,包括:

一灭火器承托件1,为上端开放的筒状,与灭火器2配合,装载所述灭火器2;

一下支架3,位于所述灭火器承托件1的下方,所述下支架3与灭火器承托件1之间通过一万向球接头4球接;所述下支架3底部设置有滚轮31。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器承托件1由多节筒节11依次套设而成,使灭火器承托件1可拉伸和压缩;最内层筒节11,其直径略大于灭火器2的直径。

进一步的,除最外层筒节11,其余筒节11的外侧壁轴向设置有向外凸出的滑条111;除最内层筒节11,其余筒节11的内侧壁轴向设置有内凹的滑槽112;相邻筒节11的滑条111嵌入滑槽112内滑动配合;所述滑条111上径向设置有第一弹簧销113;所述滑槽112 内径向设置有可与第一弹簧销113插配的第一销孔114;所述灭火器承托件1压缩时,所述第一弹簧销113由相邻滑槽112迫紧压缩;所述灭火器承托件1拉伸时,所述第一弹簧销113与相邻第一销孔114 插配。

进一步的,最外层筒节11外侧壁上设置有方便扶握的把手115。

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架3由设置在其上端的支盘35以及多根上端铰接在支盘35上的支腿32组成;所述支腿32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滚轮31分别设置在所述支腿32下端;相邻支腿32之间分别铰接有连杆件33;所述连杆件33由至少两根单杆331依次铰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32分别由多节椭圆管34依次套设而成,使支腿32可拉伸和压缩;所述连杆件33连接在最外层椭圆管34上。

进一步的,除最外层椭圆管34,其余椭圆管34的外侧壁径向设置有第二弹簧销341;除最内层椭圆管34,其余椭圆管34的侧壁径向设置有可与第二弹簧销341插配的第二销孔342;所述支腿32压缩时,所述第二弹簧销341由套设在其外的椭圆管34内壁迫紧压缩;所述支腿32拉伸时,所述第二弹簧销341与套设在其外的椭圆管34 上的第二销孔342插配。

进一步的,所述支盘35侧边设置有一顶靠垫321,使下支架3 在使用时通过所述顶靠垫351侧向支撑于人体腿部或腰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件33上套设有可沿单杆331滑动的套筒 332,所述套筒332滑动至相邻单杆331铰接处使相邻单杆331无法相互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出厂时,灭火器承托件1的各筒节11处于压缩状态,支腿32 的各椭圆管34也处于压缩桩体,连杆件33的单杆331处于弯折状态;整个灭火器承托件1与灭火器2一起防止在消防柜或消防箱内;若有火情时,取下灭火器承托件1,将各支腿32向外拉开,使连杆件33 拉直,移动套筒332至相邻单杆331铰接处,使连杆件33保持平直;将各椭圆管34拉长,使第二弹簧销341与第二销孔342插配;将灭火器承托件1的各筒节11拉开,使第一弹簧销113与第一销孔114 插配;将灭火器2插入拉长的筒节11内;第二弹簧销341与第二销孔342的插配是不可逆的,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下支架3结构不稳定;在使用灭火器2时,可一手握持把手115以方便出力,并使顶靠垫 351顶靠在腰部或大腿部以防止灭火器的喷射反冲力使移动架后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