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9430发布日期:2019-07-19 22:5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

二氧化碳灭火剂是一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灭火剂,价格低廉,获取、制备容易,其主要依靠窒息作用和部分冷却作用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机电设备因其比较精密且贵重,故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利用二氧化碳做灭火剂的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包括灭火设备主体,所述灭火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灭火设备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灭火设备主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第二空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件,第一连接管件的内部设置有阀门,第一连接管件远离进液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尘塞,第二空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出管,第一导出管的一端贯穿于第二空腔的内部,第一导出管远离第二空腔的一端贯穿于第一空腔的内部,第一导出管远离第二空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件,第二连接管件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

可选的,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均匀分布在设备主体底部的四角处,拉手为伸缩拉手,且拉手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件远离第一导出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管件,第三连接管件远离第二连接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出管。

可选的,所述第二导出管远离第三连接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出管,第三导出管外表面靠近第三连接管件的一端套接有套管。

可选的,所述第三导出管远离第三连接管件一端的内部套接有第四导出管,第三导出管和第四导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第四导出管远离第三导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嘴。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件、第二连接管件和第三连接管件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喷嘴为喇叭状。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出管、第三导出管和第四导出管为硬质材料,第二导出管为软质材料,第二空腔的内部灌装有液态二氧化碳。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铰链远离挡板的一端与灭火设备主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板远离铰链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卡扣的内部卡接有卡块,卡块与灭火设备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通过在灭火设备主体的底部设置万向轮,能够方便整个设备的移动,达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设置二氧化碳做灭火剂,可以在保证灭火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灭火而留下痕迹使设备损害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止损和环保的目的,又设置硬质导出管,并且第三导出管的外表面设置套管,避免直接接触导出管而冻伤,实现了安全使用的目的。

2、该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通过在第二空腔的内部设置加热器,在使用时打开加热器,能够防止二氧化碳冰堵,加速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实现了防止堵塞的目的,设置第四导出管与第三导出管套接,并采用调节环调节其长度,可以更加接近火源,实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

3、该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通过开设第一空腔,可以用来放置导出管和喷嘴等部件,实现了便于存放的目的,又设置挡板对存放于第一空腔的内部的部件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达到了防尘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火设备主体、2-万向轮、3-拉手、4-第一空腔、5-第二空腔、6-加热器、7-第一通孔、8-进液管、9-第一连接管件、10-阀门、11-防尘塞、12-第一导出管、13-第二连接管件、14-控制阀、15-第三连接管件、16-第二导出管、17-第三导出管、18-套管、19-第四导出管、20-调节环、21-喷嘴、22-挡板、23-铰链、24-卡扣、25-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包括灭火设备主体1,灭火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设置万向轮2,能够方便整个设备的移动,达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灭火设备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手3,万向轮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2均匀分布在设备主体1底部的四角处,拉手3为伸缩拉手,且拉手3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灭火设备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4和第二空腔5,第二空腔5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热器6,在使用时打开加热器6,能够防止二氧化碳冰堵,加速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实现了防止堵塞的目的,第二空腔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7,第一通孔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8,进液管8远离第一通孔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件9,第一连接管件9的内部设置有阀门10,第一连接管件9远离进液管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防尘塞11,第二空腔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出管12,第一导出管12的一端贯穿于第二空腔5的内部,第一导出管12远离第二空腔5的一端贯穿于第一空腔4的内部,第一导出管12远离第二空腔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件13,第二连接管件1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阀14,第二连接管件13远离第一导出管1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三连接管件15,第三连接管件15远离第二连接管件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出管16,第二导出管16远离第三连接管件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导出管17,第三导出管17外表面靠近第三连接管件15的一端套接有套管18,设置硬质导出管,并且第三导出管17的外表面设置套管18,避免直接接触导出管而冻伤,实现了安全使用的目的,第三导出管17远离第三连接管件15一端的内部套接有第四导出管19,设置第四导出管19与第三导出管17套接,并采用调节环20调节其长度,可以更加接近火源,实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第一导出管12、第三导出管17和第四导出管19为硬质材料,第二导出管16为软质材料,第二空腔5的内部灌装有液态二氧化碳,设置二氧化碳做灭火剂,可以在保证灭火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灭火而留下痕迹使设备损害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止损和环保的目的,第三导出管17和第四导出管19的连接处设置有调节环20,第四导出管19远离第三导出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嘴21,第一连接管件9、第二连接管件13和第三连接管件15的内部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喷嘴21为喇叭状,第一空腔4的顶部设置有挡板22,设置挡板22对存放于第一空腔4的内部的部件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达到了防尘的目的,挡板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铰链23,铰链23远离挡板22的一端与灭火设备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挡板22远离铰链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扣24,卡扣24的内部卡接有卡块25,卡块25与灭火设备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该机电消防用灭火设备,使用时,通过在灭火设备主体1的底部设置万向轮2,能够方便整个设备的移动,达到了便于移动的目的,设置二氧化碳做灭火剂,可以在保证灭火效果的情况下,避免了因灭火而留下痕迹使设备损害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止损和环保的目的,又设置硬质导出管,并且第三导出管17的外表面设置套管18,避免直接接触导出管而冻伤,实现了安全使用的目的,通过在第二空腔5的内部设置加热器6,在使用时打开加热器6,能够防止二氧化碳冰堵,加速液态二氧化碳气化,实现了防止堵塞的目的,设置第四导出管19与第三导出管17套接,并采用调节环20调节其长度,可以更加接近火源,实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通过开设第一空腔4,可以用来放置导出管和喷嘴21等部件,实现了便于存放的目的,又设置挡板22对存放于第一空腔4的内部的部件具有一定的防尘作用,达到了防尘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