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6186发布日期:2019-04-09 20:32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高楼逃生缓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属于机械制造和救生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发生火灾的时候,高层人员需要安全地降落到地面上。目前市面上的缓降器主要有几种:第一种:8字环形缓降器,是利用绳索与8字环之间的摩擦力减速,多用于户外攀岩运动使用,非专业人员很难把控,容易出危险,并仅限6米以下使用。第二种:手控式缓降器,需要手动控制,非专业人员很难把控,并且仅限15米以下使用。第三种摩擦阻尼式缓降器。利用橡胶块的摩擦力减速,怕油、怕水、怕火烧,使用中产生碎屑,安全系数低,仅限30米以下使用。因此急需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以解决现在高楼逃生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擒纵装置、金属绳轮和壳体;擒纵装置包括擒纵轮,擒纵轮上设有游丝弹簧,擒纵轮上端设有擒纵叉,所述擒纵叉下端设有第一卡瓦和第二卡瓦,擒纵叉上端设有单摆,单摆上设有摆动柱,所述擒纵叉两端设有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擒纵叉下端通过第一轴铰接在壳体上;所述金属绳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第一轮和第二轮,所述第一轮与第二轮之间设有闭环或开环的链绳;所述金属绳轮与擒纵轮相对固定;所述擒纵装置和金属绳轮设置在壳体上。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瓦处设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设有第一金属线。

优选的,所述第二卡瓦处设有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上设有第二金属线。

优选的,当单摆摆动时可实现擒纵叉左右间歇性摆动。

优选的,所述链绳包括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闭环的链绳通过链轮与转轴(18)相连,开环链绳的所述第一链绳(15)与第二链绳(16)通过转轴(18)上第一轮(19)与第二轮(20)之间的设置的挡板(17)分隔开,并固定在转轴(18)上。

优选的,所述单摆中间设有第三轴,第三轴两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擒纵轮中间设有第二轴,擒纵轮与第二轴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轴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上,另一端与金属绳轮的转轴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金属绳轮与转轴通过键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轴与转轴一体铸造成型。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安全扣,所述安全扣固定在墙体上。

优选的,当单摆摆动时,会带动擒纵叉摆动,当擒纵叉摆动时,会通过第一卡瓦与第二卡瓦擒或纵擒纵轮。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产生的技术效果是明显的:

这样,通过使用本发明的高楼逃生缓降器,实用性强,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怕火,不怕油,不怕水,即使在承重较大并且消防喷水的情况下,也能匀速缓降,适合高楼逃生。傻瓜式操作,无需专业知识,只需把主机固定好,并扣紧安全带就可以安全降落。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擒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擒纵装置和金属绳轮装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金属绳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闭环下落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楼逃生缓降器的开环下落方式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在图1-图6中,第一金属线1;擒纵轮2;第一卡瓦3;第一杆4;擒纵叉5;第一挡块6;摆动柱7;单摆8;第二挡块9;第一轴10;第二杆11;第二卡瓦12;第二轴13;第二金属线14;第一链绳15;第二链绳16;挡板17;转轴18;第一轮19;第二轮20;游丝弹簧21;第三轴22;金属绳轮24;安全扣25;壳体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6所示,一种高楼逃生缓降器,包括擒纵装置、金属绳轮24和壳体26;擒纵装置包括擒纵轮2,擒纵轮2上设有游丝弹簧21,擒纵轮2上端设有擒纵叉5,所述擒纵叉5下端设有第一卡瓦3和第二卡瓦12,擒纵叉5上端设有单摆8,单摆8上设有摆动柱7,所述擒纵叉5两端设有第一挡块6和第二挡块9,擒纵叉5下端通过第一轴10铰接在壳体26上;所述金属绳轮24包括:转轴18,所述转轴18上设有第一轮19和第二轮20,所述第一轮19与第二轮20之间设有闭环或开环的链绳;所述金属绳轮24与擒纵轮2相对固定;所述擒纵装置和金属绳轮24设置在壳体26上。

具体说来,所述第一卡瓦3处设有第一杆4,所述第一杆4上设有第一金属线1。第二卡瓦12处设有第二杆11,所述第二杆11上设有第二金属线14。当单摆8摆动时可实现擒纵叉5左右间歇性摆动。所述链绳包括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闭环的链绳通过链轮与转轴(18)相连,开环链绳的所述第一链绳(15)与第二链绳(16)通过转轴(18)上第一轮(19)与第二轮(20)之间的设置的挡板(17)分隔开,并固定在转轴(18)上。

单摆8中间设有第三轴22,第三轴22两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26上。所述擒纵轮2中间设有第二轴13,擒纵轮2与第二轴13通过键连接,所述第二轴13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26上,另一端与金属绳轮24的转轴18的一端焊接为一体,金属绳轮24与转轴18通过键连接,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轴承固定在壳体26上,壳体26上端设有安全扣25,所述安全扣25固定在墙体上。当单摆8摆动时,会带动擒纵叉5摆动,当擒纵叉5摆动时,会通过第一卡瓦3与第二卡瓦12擒或纵擒纵轮2。

该装置,一擒一纵,一卡一放,实现匀速下降,擒纵叉5的动力来源于游丝弹簧21,靠游丝弹簧21的谐振,带动擒纵叉5的第一卡瓦3和第二卡瓦12左右摆动,并作用于擒纵轮2。游丝弹簧21与擒纵轮2的安装关系与钟表中游丝弹簧21和擒纵轮2之间的安装关系相同,此外,当第一卡瓦3松开时,擒纵轮2往下转动,同时会助力第一卡瓦3复位,第二卡瓦12重新卡住,谐振完整地形成一次,下落过程中不断重复以上过程。擒纵轮2的助力虽小,但可以保证弹簧循环往复,不会停下来。通过改变弹簧的长度,来调节谐振的速度。弹簧长,卡得慢,下降速度快;弹簧短,卡得快,下降速度就慢。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得出合适的弹簧长度和下降速度。

第二轴13与转轴18也可一体铸造成型,以节省产品安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单摆8的设置,作用是通过单摆8的谐振带动擒纵叉5的摆动,做成双擒纵器。可以预防游丝弹簧21断裂或失灵时,还有一个擒纵机构可以工作,具有双保险的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单摆8的长度,来调节谐振的速度。单摆8长,卡得慢,下降快;单摆8短,卡得快,下降慢。通过计算和实验,得出合适的单摆8长度和下降速度。

游丝弹簧21擒纵器平放、斜放、竖直放都可以,但单摆8擒纵装置需要垂直放置才能工作,不能倾斜。单摆8利用左右两边的重力差,在重力的差的作用下,拉动第一金属线1或者第二金属线14,就可以控制擒纵装置启动或停止。

在擒纵叉5的第一卡瓦3和第二卡瓦12上,分别水平延伸第一杆4和第二杆11,并在第一杆4和第二杆11对应的位置分别加细长的第一金属线1和第二金属线14,用于启动或停止擒纵装置。两条线长度、大小、重量一致,要保证两边受力均衡。只要第一金属线1和第二金属线2足够长,下降到楼层的任何高度,都可以随时拉绳停止降落。擒纵叉5的设置通过摆动实现第一卡瓦3和第二卡瓦12对擒纵轮2的卡与放,第一挡块6和第二挡块9的设置用于对擒纵叉5摆动幅度和角度的限定,摆动柱7的设置用于使摆动叉摆动,第一轴10的设置用于将擒纵叉5铰接在壳体26上,第一杆4和第二杆11以及第一金属线1和第二金属线14的设置实现下降到楼层的任何高度,都可以随时拉绳停止降落。

实施例1:所述链绳包括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的设置实现人员的救援下落,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为闭环形式,如图5所示,第一链绳15的上端与第二链绳16的上端相连,第一链绳15与第二链绳16的下端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环链绳即闭环的链绳,转轴18的挡板17位置处换为链轮,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形成的封闭环链绳缠绕在链轮上,随着转轴18的转动,带动链轮转动,进而实现封闭环链绳循环左侧上移,右侧下移,即如图5所示,这样可实现被救援人员提前扣好安全带等待,依次将身上的安全带扣在绳索上下落,第一个人降落到地面上后,第二个人扣上另一个安全带下落,到达地面后,安全带继续扣在锁链上上升。

实施例2:所述链绳包括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第一链绳15与第二链绳16也可为开环形式,如图6所示,第一链绳15、第二链绳16上端分别固定在转轴18上,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下端分别设有安全绳,第一链绳15与第二链绳16之间设有挡板17,挡板17的设置实现对第一绳第二绳的分离,当擒纵轮2转动时,转轴18同时转动,但是第一链绳15和第二链绳16的缠绕方式不同,一上一下,一个收卷,另一个释放,若左边上,则右边下,待逃散人员分别从左右两边间隔下楼。

第二轴13的设置实现擒纵轮2的铰接,转轴18的设置实现绳子的缠绕,第一轮19、第二轮20的设置形成金属绳轮24,游丝弹簧21的设置实现动力提供,第三轴22的设置实现对单摆8的铰接,金属绳轮24的设置实现绳子的缠绕。

有益效果:高楼逃生缓降器,实用性强,强度高,稳定性好,不怕火,不怕油,不怕水,即使在承重较大并且消防喷水的情况下,也能匀速缓降,适合高楼逃生。傻瓜式操作,无需专业知识,只需把主机固定好,并扣紧安全带就可以安全降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