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楼宇应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0218发布日期:2019-07-10 10:1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楼宇应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层楼宇应急逃生装置,属于高层楼宇逃生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加快,各地高层建筑日益增多。但在高层建筑遇到火灾等突发危险性事件时,住在建筑高层的人们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逃离受灾现场,而且火灾具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和扑救难度大等特点,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便难以控制。无数高层建筑火灾案例表明,现有的高楼火灾救援手段并不能满足高楼的建设发展,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可以在火灾时快速逃生的装置。

2016年09月09号公开一项申请号为cn205994895u、名称为“一种旋转式高楼逃生滑梯”的实用新型申请书,其装置特征在于:通过将螺旋滑梯环绕固定在中心支柱上,螺旋滑梯的一侧通过多层连接平台分别连通建筑的各层逃生通道,可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性事件时通过螺旋滑梯逃生,以达到救生的目的。该螺旋滑梯操作简单,但撤离人员无法控制自身下滑速度,并且由于该装置与建筑各逃生通道相连通,易发生盗窃等事件。

2012年07月18号公开了一项申请号为cn103566494a、名称为“一种教学楼紧急疏散旋转下滑梯”的发明专利申请书,该缓降器通过设置在教学楼山墙外面的中间附设,内为圆筒,中间位置为圆柱,圆通与中心圆柱之间为下滑梯,在紧急状态下,各教室撤离的同学可进入附设滑梯,围着圆柱快速下滑达到避险自救的目的,但结构简单,安全性较差,且占据高层建筑空间,造价高昂。

综上所述,已公开发表专利与本发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功能单一,结构简单。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楼宇应急逃生装置,该装置可在发生火灾等突发性危险事件时迅速垂直展开,为撤离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自救手段,而且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结构新颖等优点,当突发性危险事件发生时,撤离人员可在短时间内做出应对,保证撤离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火灾等突发性危险情况提供一种高空救生应急滑道撤离装置。该装置具有全可靠、操作简单、结构新颖等优点,当突发性危险事件发生时,受灾人员可在短时间内做出应对,快速、安全地撤离出受灾区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与窗外急救平台连接的滑道盖板、可折叠的缓冲气垫、等间距布置在滑道盖板与缓冲气垫之间的支撑钢圈,滑道盖板中心位置设置有逃生入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缓冲气垫上的可收纳的四根绳索,每个支撑钢圈上设置有四个外孔,四根绳索分别穿过支撑钢圈上对应的外孔并将所有的支撑钢圈连接在一起,且绳索的端部连接在滑道盖板上,在滑道盖板和缓冲气垫之间设置有螺旋滑道网,螺旋滑道网位于支撑钢圈内,当装置处于未展开状态时,四根绳索将整个装置收纳折叠起来,当发生紧急事件,将连接在滑道盖板上的绳索松解开,装置展开进行逃生。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一些结构特征:

1.所述绳索使凯夫拉绳索,螺旋滑道网材料为凯夫拉尔29纱。

2.在缓冲气垫下端设置有配重块。

3.相邻两个支撑钢圈之间设置有网墙;每个网墙上设置有开口。

4.所述支撑钢圈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外侧攀爬的辅助索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滑道网编织结构采用螺旋结构,材料为凯夫拉尔29纱,易于折叠并便于撤离人员自行控制下落速度;外部系统采用网墙编织结构,以保证螺旋滑道受风力影响较小;在缓冲系统中,缓冲气垫在着地时可以自动展开,并可减小撤离人员在落地时的冲击力,以防撤离人员受伤;辅助系统可使得撤离人员处于外部时可借此攀爬。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层楼宇防火应急逃生装置展开结构图;

图2为高层楼宇防火应急逃生装置未展开结构图;

图中:1滑道盖板;2螺旋滑道网;3支撑钢圈;4配重块;5缓冲气垫;6凯夫拉绳索;7网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层楼宇应急逃生装置。本装置由螺旋滑道系统、外部系统、缓冲系统和辅助系统集成。其中,螺旋滑道系统主要由支撑结构和螺旋滑道组成,支撑结构使用圆形钢圈来支撑,圆形钢圈上所有绳具编织结构均采用一定的编织方法以加强结构间抗拉强度,滑道网编织结构采用螺旋结构,材料为凯夫拉尔29纱,易于折叠并便于撤离人员自行控制下落速度;外部系统主要包括外层网墙编织结构,外部系统采用网墙编织结构,以保证螺旋滑道受风力影响较小,且每个结构网墙均留有方便人员在任意单元进出滑道的开口;缓冲系统由配重块和缓冲气垫组成,缓冲气垫在着地时可以自动展开,并可减小撤离人员在落地时的冲击力,以防撤离人员受伤;辅助系统包括辅助编织索具,辅助索具通过编织的方法连接在圆形钢圈上,当撤离人员处于外部时可借此攀爬。本发明具有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结构新颖等优点,可应用于高层楼宇逃生装置技术领域。

根据设计要求,本装置不工作时,保持压缩状态,系统工作时垂直展开,保持拉伸状态。根据撤离人员身体数据,人体工程学以及滑道最大拉伸尺寸确定支撑结构参数如下:支撑结构数目为30个,支撑结构高度为600mm,滑道螺旋角度从底部起36°;支撑钢圈3参数如下:钢环3尺寸为d=1500mm,截面直径为26mm,材料选取为steel–aisi316,断裂应力极限为70.1kn,安全工作应力强度为8.76kn;网墙7与螺旋滑道网2材料为凯夫拉尔29纱,网墙7网格大小为35毫米,螺旋滑道网2网格大小为19毫米;滑道盖板1尺寸为:长度为2000mm,宽度为2000mm,厚度为45mm;缓冲平台5充气后尺寸5950x5950x2800,单位为mm。

结合图1—2,装置是由4配重块;1滑道盖板;7网墙;3支撑钢圈;5缓冲气垫;2螺旋滑道网;6凯夫拉绳索构成。螺旋滑道系统主要由支撑结构和滑道螺旋滑道网2组成,螺旋滑道系统主要由支撑结构和螺旋滑道网2组成,支撑结构使用圆形钢圈3来支撑,圆形钢圈3上所有绳具编织结构均采用一定的编织方法以加强结构间抗拉强度,螺旋滑道网2编织结构采用螺旋结构,材料为凯夫拉尔29纱,易于折叠并便于撤离人员自行控制下落速度。

外部系统主要包括外层网墙7编织结构,外部系统采用网墙7编织结构,以保证螺旋滑道受风力影响较小,且每个结构网墙7均留有方便人员在任意单元进出滑道的开口;缓冲系统由配重块4和缓冲气垫5组成,缓冲气垫5在着地时可以自动展开,并可减小撤离人员在落地时的冲击力,以防撤离人员受伤;辅助系统包括辅助编织索具,辅助索具通过编织的方法连接在圆形钢圈上3,当撤离人员处于外部时可借此攀爬。

该发明装置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本逃生装置位于高层建筑窗外急救平台之上,平时装置处于未展开状态,当使用本装置时,操作人员首先将固定在滑道盖板1上的凯夫拉索松解,在配重块4的作用下将装置平稳下放,当装置底部着地时,缓冲气垫5可自行或他人帮助下展开,撤离人员从滑道盖板1上的入口进入滑道,通过螺旋滑道网2向下滑落,直至落地于缓冲气垫5上。当人员撤离,火灾被扑灭之后,结束对装置的使用,将缓冲气垫5放气折叠,操作人员在急救平台之上通过滑道盖板1上的凯夫拉索将装置上拉并固定在滑道盖板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