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5980发布日期:2019-11-06 01:1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领域,特别是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



背景技术:

在着火时,被困的人员有很多不是因为大火烧在身上被烧死的,因为浓烟而导致被困人员死亡人数是直接被烧死人数的数倍以上,当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赶到现场的时间往往已经发生灾难。

一般的办公楼内都放置有灭火器、消防栓等物品,然而火灾较大时,不仅自己拿着灭火器去灭火的人容易被烧伤和熏到,逃生的人员也会因为逃生不及时,从而导致发生较大的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上设有更换机构、灭火机构、控制机构,所述推车上设有烟气防护机构,烟气防护机构一侧设有悬挂机构,

所述烟气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车上表面一侧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旋转端安装有联轴器,联轴器上端安装有转动轴,转动轴上端为方形,旋转电机上方设有盛放箱,盛放箱下表面四个角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推车上表面,盛放箱下表面开有进出口,进出口处安装有防水轴承,转动轴上端穿过防水轴承伸到盛放箱内,盛放箱上方设有防护挡盖,防护挡盖下表面安装有环形挡板,环形挡板外侧安装有橡胶垫,环形挡板下端位于盛放箱内上端且通过橡胶垫进行密封,防护挡盖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把手,盛放箱内设有转动台,转动台上表面安装有固定钩,转动台上设有定位机构,转动台下表面圆心位置开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套装在转动轴上端,转动台下表面安装有多个挂钩,挂钩以转动台圆心为中心成圆周均匀分布,挂钩上连接有夹子,夹子下端夹有毛巾。

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转动台上表面的定位线,转动轴上表面开有定位槽,盛放箱内上端一侧设有指向线。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一侧的固定杆,固定杆上端外侧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下端一侧开有小型凹槽,小型凹槽内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下方设有转动环,转动环上端开有通孔,通孔套装在连接轴下端,连接轴下表面安装有挡块,固定杆一侧设有锥形接水管,锥形接水管一侧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固定杆固定连接,锥形接水管出口端连接有连接管,盛放箱上端一侧开有进水口,连接管下端与进水口固定连接,连接管内下端安装有单向阀。

所述更换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车上表面的第一更换箱,第一更换箱内两侧表面安装有多个拦截柱,转动台放置在拦截柱上,第一更换箱一侧放置有第二更换箱。

所述灭火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车上表面前侧的消防箱,消防箱内安装有多个隔板,隔板之间放置有多个灭火器,消防箱一侧放置有工具箱,工具箱内放置有防护工具。

所述防护工具包括防护手套、防护头套。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车上表面后侧的可充电锂电池,推车上设有推动把手,推动把手上安装有控制板,控制板上安装有启动开关。

所述可充电锂电池、启动开关和旋转电机通过串联电路进行连接。

所述烟气防护机构位于推车上表面中间位置,悬挂机构位于烟气防护机构内的盛放箱一侧,更换机构位于悬挂机构内的固定杆前侧,灭火机构位于烟气防护机构内的盛放箱前侧,控制机构位于烟气防护机构内的盛放箱后侧。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将此装置放置在办公楼里较为显眼的地方,当有火灾发生时,可快速由相关人员将此装置推动到火源处,并将毛巾打湿后取出,分散给逃生的人员,防止其被烟雾围困导致窒息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火灾时,人们的存活率,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可移动的多功能灭火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烟气防护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悬挂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悬挂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更换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推车;2、旋转电机;3、联轴器;4、转动轴;5、盛放箱;6、支撑柱;7、进出口;8、防水轴承;9、防护挡盖;10、环形挡板;11、橡胶垫;12、固定把手;13、转动台;14、固定钩;15、方形凹槽;16、挂钩;17、夹子;18、毛巾;19、定位线;20、定位槽;21、指向线;22、固定杆;23、连接杆;24、小型凹槽;25、连接轴;26、转动环;27、通孔;28、挡块;29、锥形接水管;30、支撑杆;31、连接管;32、进水口;33、单向阀;34、第一更换箱;35、拦截柱;36、第二更换箱;37、消防箱;38、隔板;39、灭火器;40、工具箱;41、防护手套;42、防护头套;43、可充电锂电池;44、推动把手;45、控制板;46、启动开关;47、防护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5所示。

在本实施方案中,本申请的创造点在于烟气防护机构的结构设计,在本装置中结合附图1和附图2,烟气防护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推车1上表面一侧的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旋转端安装有联轴器3,联轴器3上端安装有转动轴4,转动轴4上端为方形,旋转电机2上方设有盛放箱5,盛放箱5下表面四个角安装有支撑柱6,支撑柱6下表面固定安装在推车1上表面,盛放箱5下表面开有进出口7,进出口7处安装有防水轴承8,转动轴4上端穿过防水轴承8伸到盛放箱5内,盛放箱5上方设有防护挡盖9,防护挡盖9下表面安装有环形挡板10,环形挡板10外侧安装有橡胶垫11,环形挡板10下端位于盛放箱5内上端且通过橡胶垫11进行密封,防护挡盖9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把手12,盛放箱5内设有转动台13,转动台13上表面安装有固定钩14,转动台13上设有定位机构,转动台13下表面圆心位置开有方形凹槽15,方形凹槽15套装在转动轴4上端,转动台13下表面安装有多个挂钩16,挂钩16以转动台13圆心为中心成圆周均匀分布,挂钩16上连接有夹子17,夹子17下端夹有毛巾18,其主要解决的问题为:在办公楼着火时,逃生的人员往往没有打湿的毛巾将口鼻捂住,从而导致大量的人员出现窒息死亡,由办公楼内的相关人员通过将夹有毛巾18的转动台13放入盛放箱5内,由旋转电机2带动将转动台13转动,快速将毛巾18打湿后,将其分散给过往的人员快速使用,防止由于烟雾导致的窒息情况,

本申请的创造点还在于悬挂机构的结构设计,在本装置中结合附图3和附图4,悬挂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旋转电机2一侧的固定杆22,固定杆22上端外侧安装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下端一侧开有小型凹槽24,小型凹槽24内安装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下方设有转动环26,转动环26上端开有通孔27,通孔27套装在连接轴25下端,连接轴25下表面安装有挡块28,固定杆22一侧设有锥形接水管29,锥形接水管29一侧安装有支撑杆30,支撑杆30一端与固定杆22固定连接,锥形接水管29出口端连接有连接管31,盛放箱5上端一侧开有进水口32,连接管31下端与进水口32固定连接,连接管31内下端安装有单向阀33,其主要解决的问题为:由于盛放箱5内所存储的水量有限,在将毛巾18打湿后回导致盛放箱5内的水不足,影响其余毛巾18打湿,通过将转动台13悬挂在连接杆23上,毛巾18被打湿后落下的水通过锥形接水管29、连接管31回到盛放箱5内,将水循环利用,可打湿更多的毛巾,

本申请内还设有更换机构、灭火机构、控制机构,将毛巾18打湿后,将转动台13挂在连接杆23上,从更换机构内的第一更换箱34内取出新的转动台13,并将其放入盛放箱5内继续打湿,在连接杆23上悬挂的毛巾18取完后,将转动台13放入第二更换箱36内,当将推车1移动到火源处时,取出灭火机构内的防护手套41和防护头套42并将其穿戴后,拿起灭火器39进行灭火,并对自己保护,在打湿毛巾时,由相关人员按下控制机构内的启动开关46,启动旋转电机2转动,并由可充电锂电池43提供电能,其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毛巾打湿:当发生火灾时,由办公楼内的相关人员快速跑到此装置处,通过固定把手12将防护挡盖9提起,从第一更换箱34中取出转动台13,通过手动扭动旋转电机2的旋转端,使定位槽20与指向线21位置对应,将转动台13上表面的定位线19与指向线21对应,快速将转动台13安装在旋转电机2的旋转端,将防护挡盖9盖在盛放箱5上,通过橡胶垫11防止水洒出,由相关人员按动启动开关46,启动旋转电机9转动,带动转动台13转动,并快速将毛巾18打湿,一段时间后,将转动台13取出,并通过固定钩14将其挂在转动环26上,过往的人员直接抓取毛巾18将其从夹子17上拽下进行使用,在此过程中,快速将毛巾18打湿并分散给过往人员,防止人们被烟雾围困导致窒息,

第二步、更换:当转动台13从盛放箱5内取出后,从第一更换箱34中取出下一个转动台13,并将其放入盛放箱5内,将毛巾18打湿,在将转动台13挂在转动环26上时,毛巾18上的水会落在锥形接水管29内,并通过连接管31进入盛放箱5中,当连接杆23上的毛巾18被取完后,将此转动台13放置在第二更换箱36内,并将盛放箱5内的转动台13挂在连接杆23上,在此过程中,可将毛巾18上的部分水进行回收,增加可持续性,

第三步、灭火:当相关人员移动到火源处时,从工具箱40内取出防护手套41和防护头套42并穿戴到身上,取出灭火器39对火源喷洒,从而限制火灾,在此过程中,可保护灭火的人员不被烧伤。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