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5974发布日期:2019-11-06 01:1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能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中,要求电源的动力电池具有较大的容量和电压,这就需要将多个单体电池装置于电池箱内,并通过串、并联来形成电池组,从而达到动力源的要求,多个电池箱则组合构成储能箱。当发生火灾时,锂电池燃烧具有燃烧温度高,燃烧速度快,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火灾扑救难等特点,且在燃烧过程中存在爆炸的风险,这给灭火救援带来了巨大挑战。

传统采用管网式灭火或者预制式灭火,均占用一定空间,而且采用空间喷洒的方式对储能箱进行灭火处理,灭火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节省了储能箱的占用空间,同时提高了灭火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储能箱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箱、用于支撑电池箱的中空的支撑柱和用于对电池箱灭火的灭火机构,每个电池箱背面设置有通风口,支撑柱与每个电池箱均连通;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灭火总管、灭火器和电磁阀,所述灭火器的输出端与灭火总管通过电磁阀连通,灭火总管与支撑柱的一端连通,灭火器依次通过灭火总管、支撑柱与通风口形成灭火通道。

进一步地,支撑柱上开设有第一灭火孔,电池箱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灭火孔连通的第二灭火孔,灭火器依次通过灭火总管、第一灭火孔、第二灭火孔与所述通风口形成灭火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总管与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切断阀,切断阀设置于支撑柱的端部。

进一步地,第二灭火孔上嵌套有易熔塞。

进一步地,多个电池箱成列排布,同列电池箱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柱,同一支撑柱与同列排布的电池箱均连通,第二灭火孔相对于电池箱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灭火总管为环状,灭火总管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放口,所述泄放口上设置有控制泄放口通断的泄放阀,灭火总管上设置有安全阀。

进一步地,储能箱的腔体中设置有火灾探测器和用于检测其腔体中温度的第一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灭火机构悬挂于储能箱的腔体上部,储能箱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自垂百叶。

进一步地,储能箱的壳体外部设置有灭火紧急按钮和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储能箱的腔体中设置有动环监控器和电池管理器,动环监控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管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动环监控器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中提供的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采用中空支撑柱代替传统的灭火管道,节省了储能箱的占用空间和总体体积,同时,灭火剂通过支撑柱直接进入电池箱中,提高了对电池箱的灭火质量和效率;灭火机构设置于储能箱腔体内的顶部,充分利用电池箱与储能箱上部的空余空间,既能满足灭火需求,而且不占用空间;根据电池管理器反馈的单体电芯温度异常,快速判断着火点,联动开启对应灭火机构上的电磁阀和切断阀,同时关闭风机或空调等通风散热设备,同时进、出风口设置自垂百叶,灭火器喷洒后箱体形成相对密闭空间,阻止外界新鲜空气进入影响灭火效果,缩小了喷洒范围,延长喷洒时间,提高灭火效果的同时提高了灭火剂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m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支撑柱的机构示意图;

其中,5-显示屏,6-报警装置,10-支撑柱,11-电池箱,21-灭火总管,22-灭火器,23-电磁阀,24-切断阀,25-泄放口,26-泄放阀,27-安全阀,28-火灾探测器,29-通风口,30-自垂百叶,32-动环监控器,33-电池管理器,34-灭火紧急按钮,101-第一灭火孔,111-第二灭火孔,112-易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储能箱的灭火装置,储能箱包括至少一个电池箱11、用于支撑电池箱11的中空的支撑柱10和用于对电池箱11灭火的灭火机构,每个电池箱11背面设置有通风口,支撑柱10与每个电池箱11均连通;所述灭火机构包括灭火总管21、灭火器22和电磁阀23,所述灭火器22的输出端与灭火总管21通过电磁阀23连通,灭火总管21与支撑柱的一端连通,灭火器22依次通过灭火总管21、支撑柱10与通风口形成灭火通道。

灭火机构放置于储能箱腔体内的顶部,少占用储能箱的空间,节省了空间,提高了体积能量密度,灭火器22中的灭火剂通过灭火总管分流至各个支撑柱10中,由中空的支撑柱实现灭火支管的功能,避免了在储能箱中另设灭火管道的缺陷,节省了空间,简化了灭火结构。灭火通道在灭火状态下充当空气置换的作用,使得灭火时,电池箱中的空气被快速置换出来,避免气压过大造成电池箱的变形。

如图5和6所示,支撑柱10上开设有第一灭火孔101,电池箱1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灭火孔101连通的第二灭火孔111,灭火器22依次通过灭火总管21、第一灭火孔101、第二灭火孔111与所述通风口形成灭火通道。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电池箱11成列排布,同列电池箱11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柱10,同一支撑柱10与同列排布的电池箱11均连通,第二灭火孔111相对于电池箱11对称设置。

电池箱11完全装入储能箱中后,支撑柱10上的第一灭火孔101与电池箱上的第二灭火孔111位置重合,每个第二灭火孔111采用易熔塞112封堵。在未灭火状态(温度未超过设定阀值)时,第二灭火孔111通过易熔塞112堵住,使得电池箱11中的处于无外界干扰的状态下运行,当处于灭火状态下(温度超过设定阀值)时,易熔塞112融化脱落打开第二灭火孔111,使得第一灭火孔101与第二灭火孔111连通。

如图2所示,所述灭火总管21与支撑柱10之间连接有切断阀24,切断阀设置于支撑柱10的端部。灭火总管21为环状,灭火总管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泄放口25,所述泄放口上设置有控制泄放口通断的泄放阀26,灭火总管21上设置有安全阀27;由切断阀24控制每根支撑柱10的启闭,实现有对性的对多列电池箱11进行灭火处理。当灭火总管21腔体中压力大于腔体外压力时,同时切断阀24未开启、或第二灭火孔111未打开或火灾探测器28优先动作时,泄放阀26开启,通过泄放口25进行储能箱中的空间喷洒。泄放阀26依靠灭火总管21的压力开启,当压力低于开启压力时,泄放阀26自动关闭。当切断阀24开启时,泄放阀26自动关闭,灭火剂进入电池箱11中进行喷洒灭火。实现有针对性灭火。但是当灭火总管21中压力大于腔体中的安全压力时,安全阀27打开,对灭火总管起到超压保护的作用。

如图1所示,储能箱的壳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通风口29,在所述通风口处设置有自垂百叶30。储能箱的壳体外部设置有灭火紧急按钮34和报警装置6。灭火作时大量气体需要被排出储能箱外。通风口29处设置自垂百叶30,能够使通风口29在气体泄放完成后通过自重关闭,保证储能箱外空气进入不了储能箱腔体中,防止着火点遇新鲜空气复燃,进一步保障了灭火效果。储能箱外明显位置设置紧急启动/停止按钮,用于人工干预灭火过程,防止漏喷、误喷情况的发生。

在以上储能箱的腔体中设置有火灾探测器28、动环监控器32和电池管理器33和用于检测其腔体中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火灾探测器28设置于储能箱的腔体中的顶部,第一传感器设置于电池箱11内,火灾探测器28至少分为两路,动环监控器3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池管理器33的输入端、电磁阀23的输入端、切断阀24的输入端、泄放阀26的输入端、安全阀27的输入端连接,动环监控器32的输入端分别与火灾探测器28的输出端、第一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

工作过程:当第一传感器检测到储能箱中温度达到t1时,第二灭火孔111上的易熔塞112熔化脱落,使得第一灭火孔101与第二灭火孔111连通,或当一路火灾探测器28检测到烟雾时,将温度信号或火灾信号实时发送至动环监控器32。由动环监控器32控制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以通知管理人员及时至现场处理异常。当第一传感器检测温度达到t2时或二路火灾探测器28探测到烟雾时,电池管理器33接收到温度异常信号或设定浓度以上的烟雾探测信号,动环监控器32获取该信号后控制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通知管理人员及时至现场处理异常。同时联动关闭运行中的风机、空调等通风设备。待通风设备关闭后,动环监控器32打开支撑柱10上相应的切断阀24和电磁阀23,使得灭火器22中的灭火剂能直接进入电池箱中对电池组件进行灭火。喷洒过程中,储能箱的显示屏5显示喷气勿入。其中设定温度t2大于t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