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041发布日期:2020-05-22 21:29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阻火盘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阻火器的阻火盘通常由两条不锈钢钢带卷制而成,一条直波纹的钢带和一条平直光滑的钢带共同卷制成盘状阻火盘。相邻波纹形钢带和平直钢带形成了数以万计小孔,当火焰穿过这些穿通间隙的时候产生淬熄效应,以达到熄灭火焰的目的。这就是通常使用的波纹板式阻火盘。

然而,实际应用中波纹板式阻火盘过长的小孔会增加设备重量和压降,并且不利于维修清理,容易堵塞。在一些大直径的阻火器内,阻火盘的直径和厚度造成了加工精度要求过高,成本成几何级上升。而且,如果阻火盘紧挨在一起,每个阻火盘之间相邻阻火空隙的轴向长度就加长了,易燃气体通过阻火盘时,流速下降过多,造成阻火器阻力气体流动阻力过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及其组件,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抗冲击力好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包括直条钢带和斜波纹钢带,所述阻火盘由直条钢带和斜波纹钢带相互贴合卷制而成,所述直条钢带和斜波纹钢带之间形成多个淬熄通道,所述淬熄通道的轴向方向与火焰冲击方向呈一定角度α,10°≤α≤30°或150°≤α≤17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紧凑形阻火盘,所述阻火盘的厚度t为8~20mm,所述淬熄通道的直径l为0.5~1.1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紧凑形阻火盘,所述阻火盘中心设置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套。

紧凑形阻火盘组件,包括多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紧凑形阻火盘,多个所述阻火盘叠加并固定连接,两相邻所述阻火盘之间设置有间隔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紧凑形阻火盘组件,所述间隔网由若干相互垂直交叉的不锈钢丝组成,所述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5~2mm,所述间隔网具有多个可供火焰通过的泄压室,所述泄压室的宽度为4~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阻火盘由直条钢带和斜波纹钢带卷制而成,直条钢带和斜波纹钢带之间形成多个淬熄通道,淬熄通道的轴向方向与火焰冲击方向呈一定角度。采用该设计可以在保证淬熄效应和压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阻火盘的厚度,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多个阻火盘组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在燃烧气体的流向方向起到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淬熄效果,同时这种层叠的结构增大了阻火组件的刚性强度,可以减少火焰产生过程中火焰冲击波对阻火盘的冲击作用,保护阻火盘在冲击波通过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此外,在相邻阻火盘之间设置间隔网,可以分散气体,使得气体能够在下一个阻火盘表面均匀分布开,防止阻火盘横截面积突然减小而增加对气体的阻力。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阻火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间隔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两阻火盘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1-直条钢带,2-斜波纹钢带,3-螺栓套,4-淬熄通道,5-间隔网,6-泄压室。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示出。一种紧凑形阻火盘,包括直条钢带1和斜波纹钢带2,阻火盘由直条钢带1和斜波纹钢带2相互贴合并卷制而成,阻火盘中心设置有可供螺栓穿过的螺栓套3,直条钢带1和斜波纹钢带2之间形成多个淬熄通道4。

本实施例中,阻火盘的厚度t为8~20mm,所述淬熄通道4的直径l为0.5~1.14mm。

请参阅图4,淬熄通道4的轴向方向与火焰冲击方向呈一定角度α,当10°≤α≤30°时,将该阻火盘称为左旋阻火盘,当150°≤α≤170°时,将该阻火盘称为右旋阻火盘。采用该设计,可以在保证淬熄效应和压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阻火盘的厚度,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压降更小,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将左旋阻火盘和右旋阻火盘组合,并通过穿设在螺栓套3内的螺栓紧固连接。

请参阅图3,在左旋阻火盘和右旋阻火盘之间设置有间隔网5,该间隔网5通过相互垂直交叉的不锈钢丝组合而成,不锈钢丝通过焊接连接,焊接接头形式为搭接。不锈钢丝的直径为0.5~2mm,间隔网5具有多个可供火焰通过的泄压室6,泄压室6的宽度为4~10mm。

当火焰通过左旋阻火盘后进入间隔网区域,在间隔网泄压室的作用下产生回流现象,回流现象使得火焰能够在右旋阻火盘表面均匀分布,使得火焰的冲击速度和压力能够下降,同时保证了火焰能完全通过右旋阻火盘,使得阻火盘灭火效果提高,也降低了火焰冲击波对阻火盘的损害。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的燃烧介质和适用条件,可采用不同片数的左旋阻火盘和右旋阻火盘进行组合。

具体实例如下:

两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三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四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五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六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七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八片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

或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1*左旋阻火盘/1*右旋阻火盘。

综上所述,当爆燃或者爆轰冲击波到达阻火盘表面的时候,阻火盘表面的金属反射会抵消一部分火焰能量,在进入阻火盘内以后,火焰被压缩,冲击能量使得阻火盘产生细微的弹性变化,从而使冲击能量转化为弹性能量。冲击波进入阻火盘狭长的淬熄通道4以后,冲击波以不同的角度撞击到内壁上,产生不同角度的反射和散射作用,这种反射和散射作用使得冲击波的能量被消耗,直至消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阻火盘由直条钢带1和斜波纹钢带2卷制而成,直条钢带1和斜波纹钢带2之间形成多个淬熄通道4,淬熄通道4的轴向方向与火焰冲击方向呈一定角度。采用该设计可以在保证淬熄效应和压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阻火盘的厚度,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多个阻火盘组合的方式,可以保证在燃烧气体的流向方向起到更加稳定和可靠的淬熄效果,同时这种层叠的结构增大了阻火组件的刚性强度,可以减少火焰产生过程中火焰冲击波对阻火盘的冲击作用,保护阻火盘在冲击波通过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此外,在相邻阻火盘之间设置间隔网5,可以分散气体,使得气体能够在下一个阻火盘表面均匀分布开,防止阻火盘横截面积突然减小而增加对气体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