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6990发布日期:2020-04-28 21:18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2016年10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28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关于管控氢氟碳化物(hfcs)的《基加利修正案》,对18种hfcs的数据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即hfcs类物质开始在2020年进行削减,到2040年左右将完全废除该类物质的使用。而目前常用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将随着该形式逐渐削减并最终被清除,全氟己酮作为一种更为洁净环保的ods替代品开始被社会关注并开始使用。全氟己酮常温下为液态,其灭火效果好,消耗臭氧潜能值为0,温室效应潜能值仅为1,远远低于目前所使用的hfcs类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大气中存活时间短。介于全氟己酮常温下为液态,目前均采用瓶组贮压存储,据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

目前,存在主流管网气体灭火系统为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七氟丙烷系统、ig541灭火系统,这些管网式的气体灭火系统均采用储气瓶组式的灭火系统,高压二氧化碳的钢瓶存储压力为15mpa,且二氧化碳本身由于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二氧化碳储气瓶采用悬挂称重装置;七氟丙烷管网系统储气瓶的压力有两种:4.2mpa、5.6mpa,其依然采用钢瓶储气方式;ig541管网系统储气压力为15mpa,最大工作压力为17.2mpa,这三种灭火剂的气体管网灭火系统均采用钢瓶式内储压的形式,且压力分别为正常大气压的15倍、42倍、150倍,且采用钢瓶贮存,无论对于施工安全还是日常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保护区域的设备安全都存在潜在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采用常压贮存,启泵时加压,正常施工或者正常使用及日后的维护保养过程中,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保护区域内的设备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包括进液闸阀、浮球阀、灭火剂贮存箱、干管、闸阀、启液泵、止回阀、报警阀组、信号阀、液流指示器、支管、喷嘴。

所述灭火剂贮存箱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液管,灭火剂贮存箱内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信号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蜂鸣器,浮球阀设置在灭火剂贮存箱内,并且浮球阀安装于进液管入口处。

灭火剂贮存箱另一侧下部安装有用于出液的干管,干管上依次、顺次安装有闸阀、启液泵、止回阀、报警阀组、信号阀、液流指示器,且干管另一端安装有若干支管,支管上分布安装有若干喷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信号阀信号连接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柜,控制柜信号连接启液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启泵式的方式启动全氟己酮管网灭火系统,能够避免使用高压储气瓶存放灭火剂。

本实用新型使用储液池或者储液箱的方式以常压的状态进行灭火剂的存储,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或者正常使用及日后的维护保养过程中,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区域内的设备安全和人员安全。

全氟己酮本身为液态,在储液池或储液箱中易于保存,对于环境没有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闸阀、2-浮球阀、3-灭火剂贮存箱、4-干管、5-闸阀、6-启液泵、7-止回阀、8-报警阀组、9-信号阀、10-液流指示器、11-支管、12-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包括进液闸阀1、浮球阀2、灭火剂贮存箱3、干管4、闸阀5、启液泵6、止回阀7、报警阀组8、信号阀9、支管11、喷嘴12。

所述灭火剂贮存箱3一侧上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安装有液位计,液位计信号连接控制器,当液位低于液位计设定的阈值,液位计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蜂鸣器,提醒灭火剂添加工作人员添加灭火剂,灭火剂添加工作人员接收到报警信号后,通过进液闸阀1添加灭火剂进入灭火剂贮存箱3内。

浮球阀2设置在灭火剂贮存箱3内,并且安装在进液管入口处,当添加的灭火剂的量达到设定的值时,浮球阀关闭进液管的入口,不再进液,同时,灭火剂达到设定的阈值,液位计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蜂鸣器,使灭火剂添加工作人员不再添加灭火剂,关闭进液闸阀1。

液位计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给蜂鸣器的控制部分为现有的技术,例如可参见《信息与通信·工程科技》中的水位监测报警系统,也可参见网址为https://wenku.com/view/d026d300bed5b9f3f90f1c39.html。

灭火剂贮存箱3另一侧下部设置有出液的干管4,干管4上依次、顺次安装有闸阀5、启液泵6、止回阀7、报警阀组8、信号阀9、液流指示器10,且干管4另一端连接有若干支管11,支管11上分布安装有若干喷嘴12。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信号阀9信号连接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信号连接控制柜,控制柜信号连接启液泵6和报警阀组8,当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发生后,发送信号至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发送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同时启动启液泵6,并打开报警阀组8(报警阀组8相当于保险),使灭火剂从干管4泵入支管11,并从喷嘴12内喷出,同时信号阀9将干管4内灭火剂是否出液的情况反馈给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发送信号至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的的启动方式,当发生火灾时,火灾信号由信号阀传输至火灾报警控制装置时,处于“自动”状态,此时启液泵6会进行自动启动。

如前火灾报警器发送信号至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发送信号至控制柜,控制柜发送信号给启液泵6,用于启液泵6的开启,所述的控制是现有的控制方式。

使用中,由于本实用新型一种全氟己酮启泵管网式的灭火装置安装在一个区域内,并且灭火剂为全淹没型,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淹没覆盖以到达灭火、控火的效果、防止其复燃,灭火时不存在药剂的浪费。

液位计安装前设定一个较低阈值,同时设定一个较高阈值,若灭火剂贮存箱内灭火剂的量低于设定的较低阈值时,那么液位计就会发出信号,液位计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灭火剂添加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通过进液闸阀1来进行灭火剂注入,当注入的灭火剂量达到预设量后,液位计测定液位情况超过设定的较高阈值,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灭火剂添加工作人员收到信号后,从而关闭进液闸阀1,在达到设定阈值的同时,浮球阀2的浮球也会关闭进液口。灭火剂贮存箱3内贮存灭火剂为常温常压贮存,为非贮压式灭火剂贮存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实际使用过程中,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为保护区域的天花板,其安装间距等根据gb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规范》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设置。

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后,将火灾信号传输至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火灾报警控制装置的安装部位一般可在保护区域的门外墙体上,其型号可为市面上通用型的火灾报警控制装置,如海湾火灾显示控制盘gst-kpq01、松江火灾显示控制盘hj-1763),同时火灾报警控制装置会将指令传至控制柜(控制柜安装在灭火剂贮存箱3所在的房间内,控制柜可为现消防系统安装中常用的任一型号,如中电光辉yh-xf型消防自动巡检控制设备),控制柜接收启动信号后,控制柜发送启动信号至启液泵6,控制启液泵6开始工作,液体灭火剂从灭火剂贮存箱3通过启液泵6对输送的灭火剂进行加压输送,灭火剂依次通过闸阀5、启液泵6、止回阀7、报警阀组8、信号阀9后(信号阀9将管路是否出液情况反馈给控制柜,用于显示是否正常),通过支管11达到防护区内的喷嘴12,施放灭火剂,从而达到灭火且保护防护区内设备及人员安全的目的。

本装置根据防护区的保护净容积和尺寸来进行设定,且启液泵6的扬程是要根据保护区的面积、距离等参数进行核定,以确保能够达到全淹没灭火的要求。当发生火警时,控制柜处于“自动”状态,火灾报警控制装置接收报警信号后,将启液泵6的指令传输至控制柜,控制柜进行启泵,从而将处于常温常压贮存的灭火剂从灭火剂贮存箱3中加压至可以实现全淹没灭火效果的压力,将灭火剂抽出通过启液泵6、报警阀组8、信号阀9及液流指示器10、支管11从而达到喷嘴12,施放至保护区域进行灭火防护。

本实用新型中灭火剂以常温常压贮存,明显降低了本身瓶组内贮压式的高压贮存潜在危险,且对于日常的维护保养更加便捷。在火灾情况下以启泵加压的方式进行启动输送灭火剂,大大降低了输送时的危险,启泵加压能够更有效地为灭火剂输送提供动能,能够更快速地将灭火剂输送至防护区,提高灭火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