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嘴及应用该喷嘴的灭火消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746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嘴及应用该喷嘴的灭火消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嘴及应用该喷嘴的灭火消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消防设备所使用的喷嘴一般为常规的锥形喷嘴,水泵将清水通过管道泵入喷嘴,然后水流由喷嘴射向燃烧物。这种喷嘴射出去的水流集中,主要利用清水直接覆盖燃烧物造成缺氧灭火;缺陷在于集中的水束截面积小,灭火效率低下,并且对燃烧产生的烟尘没有净化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喷嘴产生的水束集中,在消防灭火中灭火效率低下并且无法净化烟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嘴,包括连接管和旋转喷头;

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旋转喷头,另一端用于连接供水装置,旋转喷头能够相对连接管旋转;

旋转喷头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连通至位于旋转喷头第一端头的喷口;旋转喷头的第二端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斜喷口,第一斜喷口连通至空腔;第一斜喷口能够使得水流对旋转喷头产生反作用力并使得旋转喷头自转;因此,第一斜喷口不能与旋转喷头的中轴线共面。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在使用时,第一斜喷口产生的水流在空腔内碰撞,再配合旋转喷头的旋转作用,使得喷嘴射出的水流与空气产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细水珠,进而形成锥形喷雾;喷雾在靠近燃烧物之后受热迅速气化,形成短暂的水蒸气隔离层,达到隔绝氧气灭火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管、后管和中间喷头,中间喷头能够相对前管和后管旋转,中间喷头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斜喷口;第二斜喷口能够使得水流对中间喷头产生反作用力并使得中间喷头自转;因此,第二斜喷口不能与中间喷头的中轴线共面;同时,考虑到喷水方向,第二斜喷口应保持大致朝前;

中间喷头的第二斜喷口产生面积更广的喷雾,这种弥散开来的喷雾不仅能够灭火,还能与空气中的烟尘颗粒结合,促进烟尘颗粒自我聚集并沉降,达到消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前述喷嘴的灭火消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供水装置与连接管或者连接管的后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水箱、供水管和水泵,供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和喷嘴,水泵安装在供水管中;水箱中存储用于灭火的清水,水箱最好为可移动水箱。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中还设置有止回阀和压力表,止回阀用于避免回水,压力表用于监测供水管内的水压。

进一步的,灭火消烟装置还包括回水管和泄压阀,回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和供水管,泄压阀安装在回水管中;当供水管内的水压超过安全值之后,泄压阀自动打开,保障安全。

进一步的,灭火消烟装置还包括补水管,补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水源和水箱,补水管中设置有控制阀、过滤器和电磁阀;如果灭火现场有水源供应,则将补水管与水源连接,持续向水箱内补水;如果灭火现场没有水源,则利用水箱内的存水进行灭火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与水箱之间设置有可拆卸接头,方便安装和拆卸补水管。

进一步的,灭火消烟装置还包括应急补水管,应急补水管与补水管并联,应急补水管中设置有应急阀门;当控制阀、过滤器或者电磁阀损坏之后,可以启动应急阀门,利用应急补水管进行补水。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底部和供水管中均设置有泄水阀;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灭火消烟装置也可以配置控制芯片,根据液位传感器测量的水箱内的水位来控制电磁阀,达到自动补水的功能。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在旋转喷头中设置第一斜喷口,利用水流产生的切向分力使得旋转喷头在喷水作业的同时不断旋转,进而使得喷嘴射出的水流与空气产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细水珠,形成锥形喷雾;喷雾在靠近燃烧物之后受热迅速气化,形成短暂的水蒸气隔离层,隔绝氧气灭火,提高灭火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在连接管中设置可以旋转的中间喷头,利用水流产生的切向分力使得中间喷头在喷水作业的同时不断旋转,进而产生更大范围的喷雾,这种弥散开来的喷雾不仅能够灭火,还能与空气中的烟尘颗粒结合,促进烟尘颗粒自我聚集并沉降,达到消烟的目的。(3)本实用新型的灭火消烟装置使用可移动的水箱供水,方便整个设备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着火现场,提高灭火效率。(4)本实用新型的灭火消烟装置在供水管上连接回水管和泄压阀,供水管内的水压超过安全值之后,泄压阀自动打开,保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灭火消烟装置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中喷嘴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喷嘴的爆炸图。

图4是实施例1中旋转喷头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1中中间喷头的立体图。

其中:100、喷嘴;110、连接管;111、前管;112、后管;113、中间喷头;114、第二斜喷口;120、旋转喷头;121、空腔;122、喷口;123、第一斜喷口;200、供水装置;210、水箱;220、供水管;230、水泵;240、止回阀;250、压力表;260、回水管;270、泄压阀;280、补水管;290、控制阀;211、过滤器;212、电磁阀;213、可拆卸接头;214、应急补水管;215、应急阀门;216、泄水阀;217、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灭火消烟装置,包括供水装置200和喷嘴100,供水装置200包括水箱210、供水管220、水泵230、止回阀240、压力表250、回水管260、泄压阀270、补水管280、控制阀290、过滤器211、电磁阀212、可拆卸接头213、应急补水管214、应急阀门215、泄水阀216和液位传感器217;

供水管220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210和喷嘴100,供水管220中安装水泵230、止回阀240和压力表250;

回水管260的两端分别连接水箱210和供水管220,泄压阀270安装在回水管260中;当供水管220内的水压超过安全值之后,泄压阀270自动打开,保障安全;

补水管280的两端分别连接水源和水箱210,补水管280与水箱210之间设置有可拆卸接头213,补水管280中设置有控制阀290、过滤器211和电磁阀212;如果灭火现场有水源供应,则将补水管280与水源连接,持续向水箱210内补水;如果灭火现场没有水源,则利用水箱210内的存水进行灭火作业;

应急补水管214与补水管280并联,应急补水管214中设置有应急阀门215;当控制阀290、过滤器211或者电磁阀212损坏之后,可以启动应急阀门215,利用应急补水管214进行补水;

水箱210底部和供水管220中均设置有泄水阀216;所述水箱210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217;

喷嘴100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喷嘴100包括连接管110和旋转喷头120;连接管110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管111、后管112和中间喷头113,中间喷头113能够相对前管111和后管112旋转,前管111与旋转喷头120连接,旋转喷头120能够相对前管111旋转;

如图4所示,旋转喷头12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21,空腔121连通至位于旋转喷头120第一端头的喷口122;旋转喷头120的第二端头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斜喷口123,第一斜喷口123连通至空腔121;第一斜喷口123能够使得水流对旋转喷头120产生反作用力并使得旋转喷头120自转;

如图5所示,中间喷头11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斜喷口114,第二斜喷口114能够使得水流对中间喷头113产生反作用力并使得中间喷头113自转。

本实施例的喷嘴100在使用时,第一斜喷口123产生的水流在空腔121内碰撞,再配合旋转喷头120的旋转作用,使得喷嘴100射出的水流与空气产生剧烈的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细水珠(直径可达25-200微米),进而形成锥形喷雾;喷雾在靠近燃烧物之后受热迅速气化,形成短暂的水蒸气隔离层,达到隔绝氧气灭火的目的;中间喷头113的第二斜喷口114产生面积更广的喷雾,这种弥散开来的喷雾不仅能够灭火,还能与空气中的烟尘颗粒结合,促进烟尘颗粒自我聚集并沉降,达到消烟的目的。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