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185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呼吸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过滤元件是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重要部件,其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中对人体呼吸有害的各类颗粒物,如:粉尘、烟、雾及微生物等。由于作业环境中对人体呼吸有害的颗粒物粒径小,穿透性强,而现有的过滤元件产品存在防护等级普遍较低,且大多为单面过滤通气,同时通气阻力偏大影响佩戴舒适度,存在防护时间短、佩戴方式不舒服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其结构简单、空气净化效果好,佩戴者呼吸自由顺畅,有效过滤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在使用者呼吸顺畅的前提下,为人体提供清洁气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安装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所述过滤元件包括气室流道支撑架,所述气室流道支撑架的两侧均依次设置阻隔层、过滤层和阻拦层;

所述气室流道支撑架为蛛网结构,其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依次穿过位于气室流道支撑架一侧的阻隔层、过滤层和阻拦层,用以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进气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室流道支撑架与其两侧的阻隔层、过滤层和阻拦层通过密封圈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与其相邻的阻隔层、过滤层和阻拦层通过密封圈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复合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气室流道支撑架整体呈凹形,从所述出气口到气室流道支撑架的四周逐渐升高。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位于气室流道支撑架的偏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的中心与气室流道支撑架的中心的夹角为10°。

优选的,所述阻隔层采用滤棉;所述过滤层采用静电棉;所述阻拦层采用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气室流道支撑架采用pp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元件为一体结构,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2)过滤元件能够进行双面进气,使佩戴者呼吸更为顺畅,佩戴更为舒适,防护时间更长;

3、过滤元件采用复合阻隔层、过滤层和阻拦层制成,空气净化效果好,过滤面积大,使用时间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室流道支撑架的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气室流道支撑架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气室流道支撑架,2-阻隔层,3-过滤层,4-阻拦层,5-出气口,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安装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元件包括气室流道支撑架1,气室流道支撑架1的两侧均依次设置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

气室流道支撑架1为蛛网结构,其设置有出气口5,出气口5依次穿过位于气室流道支撑架1一侧的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用以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进气口连接。

气室流道支撑架1与其两侧的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通过密封圈6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复合为一体。具体的,过滤元件周边热切密合,过滤元件经超声波压合形成,压合宽度为2mm。出气口5与其相邻的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通过密封圈6采用超声波焊接的方式复合为一体。

如图2至图7所示,气室流道支撑架1整体呈凹形,从出气口5到气室流道支撑架1的四周逐渐升高。如图2所示,出气口5位于气室流道支撑架1的偏心位置,也就是位于过滤元件的偏心位置。出气口5的中心与气室流道支撑架1的中心的夹角为10°。具体的,气室流道支撑架1和出气口5均为圆形结构,以圆中心距离为计算标准,出气口5中心距气室流道支撑架1中心偏10°,以使过滤元件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保证佩戴者下方以及左右两侧的视线,增大视野。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加工时,阻隔层2采用滤棉;过滤层3采用静电棉;阻拦层4采用无纺布。本实施例中,滤棉采用n90滤棉,静电棉采用t100,气室流道支撑架1采用pp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均分别为圆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阻隔层2、过滤层3和阻拦层4的直径为110mm,有效过滤面积为144cm2。

如图4所示,阻隔层2和过滤层3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并为一层,方便加工,起到过滤的作用。气室流道支撑架1包裹在阻隔层2中,通过气室流道支撑架1将其两侧的阻隔层2分开形成气室流道降低吸气阻力,能够使使用者吸气更顺畅,提高佩戴舒适度;并且,本过滤元件为双面进气,气体从气室流道支撑架1的两侧经过滤后进入到气室流道以后,再从出气口5单向排出进入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进气口,有效过滤粉尘等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净化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拦截表层、收集中间层和捕捉内层,使过滤元件具有拦截、收集、捕捉、减小佩戴后的吸气阻力及清洁气流的功能,其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配套使用,使用时通过出气口5与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进气口连接后佩戴即可。过滤元件的阻尘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吸气阻力低于行业标准(350pa)60%以上,在保证佩戴者呼吸顺畅的同时有效的将带有粉尘颗粒物的有害空气净化,为人体提供清洁的气流吸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根据呼吸器类型及作业需要制成不同形状、不同规格尺寸、不同厚度的系列化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冶金、矿山、地质、煤矿、建筑、水泥等行业工作的人群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