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及抽排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410137发布日期:2023-06-08 1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和阀门八,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消防水池和所述室外消防管,所述第四管道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阀门五和所述阀门六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并位于所述第二水泵的两侧,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水坑,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阀门五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的位置,所述阀门七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阀门六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外雨污水井,所述阀门八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坑内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连通有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外雨污水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的第一启动水位高度比所述第三水泵的第二启动水位高度大0.1m至0.2m,并且所述第一启动水位高度和所述第二启动水位高度比所述集水坑的顶面高度小0.05m至0.1m,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的第一停止水位高度与所述第三水泵的第二停止水位高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启动水位高度比所述集水坑的顶面高度小1.45m,所述第二停止水位高度比所述集水坑的顶面高度小2.24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启动水位高度比所述集水坑的顶面高度小1.6m,所述第二停止水位高度比所述集水坑的顶面高度小2.24m。

7.抽排水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控制所有阀门的开闭,所述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水坑,并能够检测所述集水坑内的水位高度,所述集水坑内设置有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连通有第七管道,所述第七管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外雨污水井,所述抽排水方法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抽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设置有手动操作部件,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第四管道、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阀门五、阀门六、阀门七和阀门八,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消防水池和所述室外消防管,所述第四管道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阀门五和所述阀门六设置于所述第四管道,并位于所述第二水泵的两侧,所述第五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集水坑,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阀门五和所述第二水泵之间的位置,所述阀门七设置于所述第五管道,所述第六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二水泵和所述阀门六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所述室外雨污水井,所述阀门八设置于所述第六管道,所述抽排水方法还包括作业员通过所述手动操作部件选择全自动、自动排水和自动灭火三种控制模式,在所述全自动模式下,所述第一水泵起到排水作用,所述第二水泵起到抽水灭火作用,在所述自动排水模式下,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共同排水,在所述自动灭火模式下,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共同抽水灭火。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抽排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模式下,所述阀门一、所述阀门二、所述阀门七和所述阀门八打开,所述阀门三、所述阀门四、所述阀门五和所述阀门六关闭;所述自动排水模式下,所述阀门三、所述阀门四、所述阀门七和所述阀门八打开,所述阀门一、所述阀门二、所述阀门五和所述阀门六关闭;所述自动灭火模式下,所述阀门一、所述阀门二、所述阀门五和所述阀门六打开,所述阀门三、所述阀门四、所述阀门七和所述阀门八关闭。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变电站的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水池;集水坑;管道组件,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阀门组件,包括阀门一、阀门二、阀门三和阀门四;第一水泵;其中,第一管道连通消防水池和室外消防管,阀门一和阀门二设置于第一管道,第一水泵设置于第一管道,并位于阀门一和阀门二之间的位置,第二管道的一端连通集水坑,另一端连通第一管道位于阀门一和第一水泵之间的位置,阀门三设置于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的一端连通第一管道位于第一水泵和阀门二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通室外雨污水井,阀门四设置于第三管道。本申请能够减少了防汛所需的人力物力资源,降低防汛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曹智,张丹妮,周军,王斐,邹永华,王连锋,余云标,胡继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供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