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4009发布日期:2023-12-13 23:0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灭火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


背景技术:

1、干粉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船舶,科研、医疗、卫生,消防等领域。

2、例如,申请号为200620105670.0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轻型便携式灭火器,包括钢瓶、小气瓶、阀体,阀体内设有扳手和保险装置,阀体内设有互相连通的阀杆滑动通道和灭火剂喷射通道,阀杆上部与阀体之间设有密封装置,阀杆的底部固接有小刺针,阀杆顶部与扳手配合,底部与固接在阀体上的设有气口的气接头配合,气接头底部套接在小气瓶瓶口上,气接头内设有弹簧。阀体下部与吸粉管固接,吸粉管内壁设有放置小气瓶的支撑筋,阀杆在第一位置,灭火剂喷射通道与吸粉管关闭,阀杆在第二位置,灭火剂喷射通道与吸粉管连通。吸粉管底部靠近钢瓶的底部,吸粉管底部设有底塞,底塞与吸粉管之间留有供干粉通过的间隙。

3、目前干粉灭火器瓶身的底型结构主要为凸型底加底圈的结构,即瓶身底部设置为向外凸的弧形结构,然后在瓶身底部的侧边设置底圈以方便整体的放置。

4、针对凸型底结构,由于干粉灭火剂需要通过吸粉管送出,因此吸粉管的底部需要与凸型底的底部保持一定的间距,因此最后底部会残留部分干粉灭火剂无法进行使用。

5、在保持吸粉管底部与凸型底的底部间距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将凸型底的外凸弧度增大,使吸粉管底部位置的空间体积减小也可以提升灭火剂的使用量。但是由于凸型底与底圈一般都是通过冲压一体形成,然后再将瓶身罐体与底圈焊接固定。若凸型底的弧形设计的越大,则会导致凸型底与底圈连接位置越薄,而此处又是与罐体连接的位置,如此在该位置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凸型底的弧面深度往往不会超过10mm,如何在保持安全性的情况下增大凸型底的弧面深度一直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增大凸型底的弧面深度,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包括罐体以及凸型底,所述凸型底包括位于罐体底部的弧形凸面、以及位于周侧用于对罐体进行支撑的支撑底圈,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支撑底圈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包括与所述弧形凸面连接的第一弯折边以及与所述支撑底圈连接的第二弯折边,所述第二弯折边位于所述第一弯折边的周向外侧,所述罐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周侧以与所述支撑底圈相连。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弧形凸面和支撑底圈之间设置过渡部,过渡部分为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由于第二弯折边位于第一弯折边的周向外侧,而罐体又是连接在第二弯折边的外侧,因此第一弯折边是位于罐体内部的,而不是与罐体的连接位置,因此在冲压弧形凸面的弧面时,不需要过分考虑第一弯折边的厚度问题,能够加深弧面的设计深度,提升灭火剂的使用率。

5、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边与所述支撑底圈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罐体底端卡入的连接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槽的设计,能够方便罐体底端卡入,从而方便罐体在连接时的定位。

7、可选的,所述连接槽包括有与所述罐体内侧贴合的第一贴合面、以及与所述罐体底端贴合的第二贴合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的内侧和底端分别与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相抵,提升了罐体与连接槽的接触面积,使罐体在与支撑底圈连接时更加稳定。

9、可选的,所述第二贴合面为弧形面,所述罐体底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适配的弧形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贴合面设计为弧形面,能够对罐体插入连接槽时进行引导,同时减小罐体底部连接时由于棱角的出现而导致的磕损。

11、可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圈与所述支撑底圈的外圈平齐。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罐体的外圈与支撑底圈平齐能够方便后续罐体于支撑底圈的连接,同时罐体与支撑底圈共同组成了灭火器瓶身整体的外圈结构,能够保持瓶身整体外圈的美观性。

13、可选的,所述罐体与所述支撑底圈通过焊接固定,且焊接点位于所述罐体与所述支撑底圈的连接位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固定能够保持罐体与支撑底圈连接的稳定性,将焊接点设置在与罐体与支撑底圈的连接位置能够方便以连接缝做为焊接线进行焊接。

15、可选的,所述弧形凸面的底部中心为水平布置的水平环面。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后续罐体内部中心会穿设吸粉管,水平环面可以设置直径与吸粉管的直径相同,如此能够避免由于弧形凸面中心处外凸而导致与吸粉管之间间距变大,减少吸粉管底部与弧形凹面底部之间的空间,进一步提升灭火剂的利用率。

17、可选的,所述弧形凸面的底部深度为13-23mm。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保持足够深度的情况下,避免由于冲压导致的弧形凸面厚度太薄而导致的安全性下降。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边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竖向高度差在3-8mm。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的竖向高度差决定了罐体与第二弯折边连接位置的深度,该距离的设置能够保持罐体足够的连接性同时又不会造成过多的材料浪费。

21、可选的,所述第一弯折边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径向距离为3-6mm。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的径向距离决定了第一弯折边与罐体内壁的径向距离,通过该距离的设置,能够在保持弧形凸面具有足够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由于第一弯折边和第二弯折边之间的缝隙所产生的灭火剂残留。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由于弧形凸面的第一弯折边是冲压弧形凸面时的边缘线,第一弯折边是位于罐体内部的,而不是与罐体的连接位置,因此在冲压弧形凸面的弧面时,不需要过分考虑第一弯折边的厚度问题,能够加深弧面的设计深度,提升灭火剂的使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包括罐体(1)以及凸型底(2),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型底(2)包括位于罐体(1)底部的弧形凸面(21)、以及位于周侧用于对罐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底圈(23),所述弧形凸面(21)与所述支撑底圈(23)之间设置有过渡部(22),所述过渡部(22)包括与所述弧形凸面(21)连接的第一弯折边(221)以及与所述支撑底圈(23)连接的第二弯折边(222),所述第二弯折边(222)位于所述第一弯折边(221)的周向外侧,所述罐体(1)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边(222)的周侧以与所述支撑底圈(23)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边(222)与所述支撑底圈(23)之间形成有供所述罐体(1)底端卡入的连接槽(2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223)包括有与所述罐体(1)内侧贴合的第一贴合面(224)、以及与所述罐体(1)底端贴合的第二贴合面(2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贴合面(225)为弧形面,所述罐体(1)底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贴合面(225)适配的弧形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圈与所述支撑底圈(23)的外圈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与所述支撑底圈(23)通过焊接固定,且焊接点位于所述罐体(1)与所述支撑底圈(23)的连接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面(21)的底部中心为水平布置的水平环面(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面(21)的底部深度为13-23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边(221)与所述第二弯折边(222)的竖向高度差在3-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边(221)与所述第二弯折边(222)的径向距离为3-6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灭火器瓶身结构,涉及灭火器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罐体以及凸型底,所述凸型底包括位于罐体底部的弧形凸面、以及位于周侧用于对罐体进行支撑的支撑底圈,所述弧形凸面与所述支撑底圈之间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包括与所述弧形凸面连接的第一弯折边以及与所述支撑底圈连接的第二弯折边,所述第二弯折边位于所述第一弯折边的周向外侧,所述罐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边的周侧以与所述支撑底圈相连。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下增大凸型底的弧面深度。

技术研发人员:史成明,周永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汇永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