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危急呼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19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危急呼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设计属于救生设备Int.Cl.A62B、发信号或呼叫装置Int.Cl.G08B。
我国的专利Int.Cl.A62B及Int.Cl.G08B中介绍过多种急病呼救机,都只能就地报警,不能和医院联系。
随着我国医疗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的平均寿命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生命安全需要照顾。现在,家庭中白天只剩年老体衰病人的情况,已不少见。老年人患心脏病、脑血管的较多。时常发生老年人突然发病,行动受阻、失语的情况而急需抢救。有的家庭中有电话,而往往病人已不能移动到电话处,或不能拨号,甚至已昏迷。另外,孕妇或残疾人发生意外,也有类似需紧急抢救的情况。在城市中,现已形成许多大的居民区,居民区内有医院或保健站。因此,需要一种满足上述要求的危急呼救系统。
本系统是针对以上要求设计的。
本医用危急呼救系统(参见

图1)由设置在医院固定的或移动的中心站[2]和若干个病人携带的呼救机[1],通过无线电编码信号[43]联系构成。
本系统所含的病人呼救机有256个,如有必要还可扩充数量。当在很短时间内连续有不同的配有呼救机的病人呼救时,中心站可以连续接收不同呼救机的呼救信号,逐一锁存,迅速分别查出呼救者的姓名、性别、年令、详细地址或现在位置及病史等,并向各呼救者发出应答信号。
它的详细功能是,a.病人摔倒时,呼救机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b.病人按住呼救开关2~3秒,呼救机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呼救机能自动发出无线电呼救信号;c.医院中心站收到无线电呼救信号后,能自动发出急救警报;d.医院中心站能通过计算机自动查出,这个病人的姓名、性别、居住的楼号、层次、单元号及病史等资料;e.中心站能向呼救者发出回答信号,使病人知道医院已收到呼救;f.中心站能连续接受不同病人的呼救,并按先后次序分别查出每个病人的姓名、性别,居住的楼号、层次、单元号及病史等资料;g.病人呼救机不会因病人的误碰而发出不需要的呼救;h.中心站能记录呼救者的姓名、呼救日期、时间、处理情况等;i.呼救机有电源开关,关闭呼救机电源后,呼救机不再工作。
呼救机[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附图2、3说明如下呼救机在待用状态时,由于摔倒传感器[17]未动作,呼救按钮[16]也未按过,机内电源未接通,呼救机不工作。
若病人昏迷摔倒而不能活动时,摔倒传感器[17]的上接触片[20]及下接触片[21]被汞珠[23]接通。经呼救机电源开关[15],电源[14]经过t2延时器[13],在t2秒后开始供电。这时,保持继电器[12]动作,保持电源供电。电源经摔倒传感器[17]直接向信号源[8]供电,使扬声器[4]发出鸣叫、呼救信号灯[7]闪亮。此时不发出无线电报警信号。
当按住呼救按钮[16]约3~5秒时,经呼救机电源开关[15],接通电源[14];再经过t2延时器[13],在t2秒后开始供电。这时,保持继电器[12]动作,以保证呼救按钮[16]释放后,也不会中断电源供电。电源经t1限时器[11]向编码器[10]、发射机[9]供电,并通过天线[6]发出无线电编码呼救信号;与此同时,电源经t1限时器[11],向呼救机内的信号源[8]供电,使扬声器[4]发出鸣叫、呼救信号灯[7]闪亮;t1秒后供电中断,无线电编码呼救信号自动停发,扬声器[4]停止鸣叫。这样,呼救机的无线电编码呼救信号只存在t1秒。
当中心站发出回答信号时,接收机[5]收到此信号后,经检波器[3]及话音产生器[18],使扬声器[4]发出“医院已收到呼救,请不要移动,耐心等待”的话音信号。此信号持续约30秒,这是由话音产生器[18]的性能决定的。
将电源开关[15]拨向关闭位置后,呼救机失去所有功能。再拨向开通位置时,呼救机回到待用状态。
在本发明中,t1取为3秒;t2取为2秒。
呼救按钮[16]的安全防护罩[19]包围着呼救按钮[16],它超出呼救按钮[16]一定高度。因此,无意的摸、碰不会使呼救机[1]发出呼救信号。
中心站的结构及原理结合附图4说明如下当病人发出无线电呼救信号时,在中心站[2],经天线[25]被接收机[24]收到后,进入检波器[26]处理。检出的信号一路去译码器[34],在地址产生器[37]中形成病人的地址码[36]。此地址码进入地址缓存器[35],在此被锁存,等待计算机访问。同时,另一路信号进入驱动器[28],驱动声报警器[29]、灯光报警器[27],发出报警信号。计算机的接口电路[33]不断访问地址缓存器[35],当得到病人的地址码后,经接口电路[33]读入计算机[32],计算机的一专用软件[42]运行,找到呼救者的姓名、性别,居住的楼号、层次、单元号及病史等,在显示器[31]上显示出来。
按动回答按钮[39],经回答信号源[40]、发射机[41]、天线[25],向病人发出无线电回答信号;同时复位信号[38],通过驱动器[28]解除报警信号,停止报警,并使地址产生器[37]复位,准备接收下一次呼救。
中心站不间断电源[30]为24小时连续供电的机内电源,在外接的市电中断15分钟内时,能保持供电。
附图5为专用软件[42]的流程图。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危急呼救系统,其特征是由若干个呼救机[1]和一个中心站[2]通过无线电编码信号[4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医用危急呼救系统,其特征是呼救机[1]由检波器[3]、扬声器[4]、接收机[5]、天线[6]、呼救信号灯[7]、信号源[8]、发射机[9]、编码器[10]、t1限时器[11]、保持继电器[12]、t2延时器[13]、电源[14]、电源开关[15]、呼救按钮[16]、摔倒传感器[17]及话音产生器[18]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中的医用危急呼救系统,其特征是中心站[2]由接收机[24]、天线[25]、检波器[26]、灯光报警器[27]、驱动器[28]、声报警器[29]、不间断电源[30]、显示器[31]、计算机[32]、接口电路[33]、译码器[34]、地址缓存器[35]、地址产生器[37]、回答按钮[39]、回答信号源[40]及发射机[41]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呼救按钮[16],其特征是带有安全防护罩[19]。
5.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中心站[2],其特征是经天线[25]、接收机[24]、检波器[26]、译码器[34]、地址产生器[37]产生地址码[36]。
6.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中心站[2],其特征是回答按钮[39]产生复位信号[38]。
7.根据权利要求3中的计算机[32],其特征是有专用软件[42]。
全文摘要
一种医用危急呼救系统由中心站及若干个呼救机组成。当配带呼救机的病人需急救时,只需轻触呼救机上的呼救按钮,呼救机能自动发出无线电编码呼救信号;中心站收到信号后,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自动由计算机查出呼救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地址及病史。中心站可向呼救者发出回答信号,使病人知道医院已收到呼救要求。
文档编号G08B7/06GK1081269SQ92105399
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7日
发明者韦淑娴, 董佩刚 申请人:北京市海淀区京科新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