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纸幅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655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湿纸幅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纸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速传送湿纸幅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改进。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为提高造纸机的运行速度,闭式引纸造纸机得到了发展。闭式引纸造纸机不采用开式引纸,也就是说,湿纸幅被传送的部分无支撑。该种闭式引纸结构避免了开式引纸造纸机的运行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例如,纸幅跑出,因此可获得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高的生产率。
图1所示为一种典型的闭式引纸造纸机。虚线所示的湿纸幅WW,从右至左传送,通过压榨毛毯PF1和PF2、湿纸幅传送带TB、以及干网DF进行支撑。这些压榨毛毯PF1和PF2、传送带TB、以及干网DF是环状带,通过导辊GR支撑。
造纸机包括压辊PR、瓦形物PS、瓦形压榨带SB、和真空辊SR,所有这些部件的结构都是一般公知的。瓦形物PS具有与压辊PR相符的凹形。瓦形物PS、瓦形压榨带SB、和压辊PR构成了造纸机的压榨部PP。
在闭式引纸造纸机的运行中,连续的湿纸幅WW接连通过网部和未示出的第一压榨部,并且从压榨毛毯PF1被传送到压榨毛毯PF2。压榨毛毯PF2将湿纸幅传送到压榨部PP中。在压榨部PP中,夹在压榨毛毯PF2和湿纸幅传送带TB之间的湿纸幅WW,被瓦形物PS和压辊PR挤压,瓦形物和压辊之间具有瓦形压榨带SB。
压榨毛毯PF2具有很高的渗水性,而湿纸幅传送带TB的渗水性却比较差,所以湿纸幅WW中的水在压榨部PP就转移到了压榨毛毯PF2中。紧随压榨毛毯PF2之后,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TB移出了压榨部PP,由于施加在其上的压力突然释放,其体积立即膨胀。这种膨胀,以及湿纸幅WW的纸浆纤维的毛细作用,引起了一种熟知的“再湿润”的现象,其中压榨毛毯PF2里的部分水分又返回到了湿纸幅WW中。
然而,由于湿纸幅传送带TB的渗水性很差,其不能驻留水分。所以再湿润现象不会在传送带TB上发生,因此,可以改进湿纸幅传送带TB从湿纸幅上除水的效率。移出压榨部PP的湿纸幅WW通过传送带TB被传送至真空辊SR,在这里,湿纸幅通过真空吸力被传送到用于干燥的干网DS上。
传送带TB需要实现两个功能。它必须能够传送附着在传送带TB上的湿纸幅WW,以及在传送带TB离开压榨部PP之后,它必须使得湿纸幅在被传送到下一个工序,在此为干燥工序时可以从传送带TB上平滑移走。为实现该两项功能,已经提出了多种传送带结构。例如在美国专利第4,529,643中描述了一种传送带结构,其为针刺毛毯,包括一织物和通过针刺与该织物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纤维(batt fiber),该针刺毛毯用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浸渍并固化。
在另一种结构中,如图2所示,美国专利第4,500,588中描述的,湿纸幅传送带TB10具有织物31、通过针刺与织物31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纤维41、和设于棉絮纤维41上作为基本结构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此湿纸幅传送带TB10具有一湿纸幅侧层TB11和一造纸机侧层TB12,特点是湿纸幅侧层TB11的表层没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只包括棉絮纤维。
还有图3所示的,日本专利第3264461(10-13页,图4)中描述的另一种湿纸幅传送带TB20。该传送带包括织物31、在织物的一侧形成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和在织物的另一侧形成的一棉絮层41。因此,传送带TB20的湿纸幅侧层TB21是由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构成,而造纸机侧层TB22是由棉絮层41构成。
湿纸幅侧层TB21的表面例如经过打磨是毛面的。根据JIS-B0601的十点平均粗糙度的表面粗糙度Rz在压榨部是在0到20微米的范围内,在传送带移出压榨部之后是在2到80微米的范围内。
在图3所示传送带的运行中,十点平均粗糙度Rz在传送带移出压榨部后的很短的时间内维持在0到20微米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在该位置湿纸幅侧层TB21的表面相对光滑。因此,在湿纸幅和湿纸幅侧层TB21之间可形成一层薄水膜。由于该薄水膜形成的粘附力,湿纸幅非常适于附着在湿纸幅侧层TB21的表面上。随着湿纸幅传送带TB20的进一步运行,其湿纸幅侧层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到十点平均粗糙度Rz在2到80微米的范围内。结果,湿纸幅和湿纸幅侧层TB21的表面之间的薄水膜破裂,传送带与湿纸幅之间的粘附力减小。因此,湿纸幅向下一个步骤的传送变得容易了。图3所示的湿纸幅传送带TB20适于实现湿纸幅传送带正常运行时所必需的双重功能。
图4所示为另一种湿纸幅传送带结构,其在未审定日本专利公开文献第89990/2001中有所描述。传送带TB30的湿纸幅侧层TB31包括纤维体41和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纤维体41和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1中的其中之一是疏水的,而另一种是亲水的。该技术非常容易破坏湿纸幅和湿纸幅传送带之间的水膜。
在美国专利4,529,643中的湿纸幅传输带中,棉絮纤维之间的空间并不总是填充高分子量弹性材料。另一方面,在美国专利4,500,588中的结构中,湿纸幅侧层仅由棉絮层形成。这两种情况中,湿纸幅侧层由棉絮层形成。所以大量的水分被吸入湿纸幅侧层,一些再湿润现象就会发生。此外,到造纸工序的下一个步骤时,并不总是能从传输带上平滑地传送湿纸幅。
在日本专利3264461的湿纸幅传输带中,当传送带被挤压时,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会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表面又恢复到其先前的粗糙度水平。然而,湿纸幅侧层的磨损会退化传送带的表面粗糙发生变化的能力,因此,传送带长期使用并不可靠。
另外,日本专利公开文献第89990/2001没有披露用来增加湿纸幅和湿纸幅传送带之间粘附力的结构。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长期使用的湿纸幅传送带,这种传送带能够实现湿纸幅和传送带之间的良好的粘附力,并且当湿纸幅被传送到造纸工序中的下一个步骤时可以平滑地从传送带移走湿纸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闭式引纸造纸机的压榨部的湿纸幅传送带解决了上述提及的问题,其包括基体、湿纸幅侧层、和造纸机侧层,其中,纤维从湿纸幅侧层的表面突出。根据本发明,从湿纸幅侧层突出的纤维驻留来自湿纸幅中的水分。湿纸幅在传送带上的附着,以及当湿纸幅被传送到造纸工序中的下一个步骤时从传送带上平稳地移走湿纸幅,能长期获得。
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优选0.01和3mm之间,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密度在10-500,000纤维/cm2。
优选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如果纤维被嵌入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纤维的突出部分将通过处理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而形成。可选择地,带状体可放置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上,并且通过处理带状体的表面可使带状体的纤维突出。


图1是一典型闭式引纸造纸机的示意图;图2是一普通湿纸幅传送带的横剖面图;图3是另一普通湿纸幅传送带的横剖面图;图4是又一普通湿纸幅传送带的横剖面图;图5是横向剖开的横剖面图,示意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功能的横剖面图;
图7是另一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功能的横剖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横剖面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横剖面图;图11是一电子显微镜照片,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表面;图12是一用于测定湿纸幅传送带的样品性能的装置的示意图;图13是使用图12中的装置进行测定的结果表;图14是说明测试中所用样品的切割方向的示意图;以及图15是说明用于生产样品5和6的传送带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参照图5到图10进行解释。图5中,湿纸幅传送带10包括基体30、湿纸幅侧层11、和造纸机侧层12。湿纸幅侧层11是由高分子量弹性材料50构成的,纤维以纤维体20形式从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湿纸幅接触表面突出。
图6是运行通过造纸机压榨部的各部件的横剖面图,其中,压榨毛毯PF、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10彼此重叠。湿纸幅WW被压在压榨毛毯PF和湿纸幅传送带10之间。由于湿纸幅传送带10的渗透性或者为0或者很低,湿纸幅里的大部分水进入压榨毛毯PF中。湿纸幅WW中的水WA充满了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10之间的空隙。
图7示出了压榨毛毯PF、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10从造纸机的压榨部移出后,以及压榨毛毯与湿纸幅分离后瞬间的湿纸幅WW和传送带10。这些部件移出压榨部之后,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10之间的水分由于突出纤维的表面张力被吸入纤维体。纤维体20中驻留的水分使湿纸幅WW附着在湿的传送带10上。如果纤维体20是集中的,水分由于纤维之间的毛细作用力以及单个纤维的表面张力也将集中。
湿纸幅传送带10和湿纸幅WW继续一起运行,湿纸幅WW被传送到下一个步骤,通常是到干燥步骤的干网中。如上所述,湿纸幅传送带10和湿纸幅WW之间的水分通过纤维体20而驻留。然而,由于这些水分不是以能产生强附着力的水膜的形式存在,湿纸幅WW可以平滑地传送到下一个步骤。
由测试结果得出,当从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上突出的纤维20的平均长度在0.01到3mm之间时可以获得极好的效果。
从表面突出的纤维体的纤维的平均长度的测量如下进行。首先,在相对造纸机横向或纵向的几个不同方向从传送带割取样品。至少,应该从图14所示的四个方向割取传送带,以便最小化由于纤维取向而产生的不均衡的影响。在上述四个方向均至少要准备三组样品,这样,用于测试的样品总量至少是12组。
调节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使之聚焦到横剖面,进行拍照。照片中的任意纤维的突出部分的端部均可作为测量对象。基于预定标准测量纤维长度。预定标准可以是,例如从照片的左端开始依次测量每个测量对象纤维,或者从照片的左端开始每隔一个再测量对象纤维。每个样品至少要测量10个纤维。预定标准和每个样品的测量次数对于所有的样品均相同。因此,测量纤维的次数至少为120(12(样品数)×10(一个样品中的纤维数)=120)。通过计算由这些测量所获得的长度的算术平均值即可获得湿纸幅传送带的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
电子显微镜有一定焦深,如果用电子显微镜,即使是在透明高分子量材料的情况下,光也不能反射回来。所以纤维的数量是可以数出来,除非纤维完全重叠。另一方面,光学显微镜的焦深很浅,只有光学显微镜聚焦的表面才可以被看清。因此,从打磨痕迹中区分纤维时会遇到一些困难。
可以确定,当纤维体20的纤维非常长时,纤维的保水性也变得非常强,这样会引起再湿润,也就是说,长纤维中驻留的水分在传送带移出造纸机的压榨部后又返回到了湿纸幅。此外,还可以确定,当纤维过长时,湿纸幅侧层11的表面平滑程度将变得比与压榨毛毯PF的湿纸幅接触表面更差。由于移出造纸机压榨部的湿纸幅有附着在光滑表面的倾向,湿纸幅将会继续附着在压榨毛毯PF上。
另一方面,当纤维过短时,纤维体20的保水性也很低,在湿纸幅WW和传送带10之间会形成薄水膜。在这种情况下,当湿纸幅被传送到造纸工序的下一步骤时,将湿纸幅WW从湿纸幅传送带10上移走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可以确定,当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表面的纤维体20的平均密度(每单位面积的纤维数)在10到500,000pcs/cm2范围内时,其性能最好。
纤维体的平均密度的测量是通过使用电子或光学显微镜进行的。湿纸幅侧层的表面的照片拍摄后数出纤维的数量。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11的部分表面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所测量的表面区域具有100个纤维。这些测量是在10个位置进行的,并且确定平均面积。平均密度是平均面积的倒数。
当纤维体20的密度过小时,在湿纸幅WW和湿纸幅传送带之间就会形成一层薄水膜,这使得在传送带移出造纸机的压榨部后,湿纸幅WW仍紧密地附着传送带上。因此,当湿纸幅WW被传送到造纸工艺的下一步骤时,将湿纸幅WW从传送带上移走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如果纤维体20的密度过大,它的保水性也会变得非常强,这样会引起再湿润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特定结构将参照附图8到10进行描述。图8中,湿纸幅传送带10包括基体30、湿纸幅侧层11、和造纸机侧层12。造纸机侧层12包括棉絮层40,其又包括与基体30的造纸机侧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纤维。湿纸幅侧层11包括将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浸渍到棉絮层40而形成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棉絮层又包括与基体30的湿纸幅侧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纤维,然后固化弹性材料。纤维体20的纤维从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表面突出。纤维体20可以通过用砂纸、磨石或其他打磨湿纸幅侧层11的表面而获得,因此棉絮层40的一部分将露出。
图9中,湿纸幅传送带10包括基体30、湿纸幅侧层11、和造纸机侧层12。湿纸幅侧层11包括在基体30的湿纸幅侧上形成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以及包括棉絮层40的造纸机侧层12,棉絮层又包括与基体30的造纸机侧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纤维。纤维体20的纤维从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表面突出。在该实施例中,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形成过程中,当高分子量弹性材料处于液态时,将纤维体20的纤维混入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中,可使纤维体的纤维分散。在混入纤维体20的高分子量弹性材料固化后,通过用砂纸、磨石或其他打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表面可使纤维外露。
在图10描述的实施例中,湿纸幅传送带包括基体30、湿纸幅侧层11、和造纸机侧层12。湿纸幅侧层11包括在基体30的湿纸幅侧上形成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以及包括棉絮层40的造纸机侧层12,棉絮层包括与基体30的造纸机侧结合的棉絮纤维。在这种情况下,带状纤维体20设置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的外表面上。这些带状纤维体的纤维从湿纸幅侧层11的表面突出。为得到突出的纤维,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50达到所需的高度后,再在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设置织物60。液态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浸入到织物60,直到其表面也被涂渍。液态高分子量弹性材料被固化,然后通过用砂纸、磨石、或其它打磨湿纸幅侧层11的表面,而使纤维突出。
当织物60的表面设有复丝纱线时,由于复丝纱线被剪断,通过打磨表面可以很容易得到许多纤维。作为选择,可以使用无纺布而非织物60生产与图10所示相类似的结构。
在另一种结构中,图中未示出,相应于图10中的基体30,基体的一部分通过打磨位于基体的湿纸幅侧上的高分子量弹性部分而露出的,所以基体的一部分变成了从湿纸幅侧的传送带的表面突起的裸露纤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一个具有足够强度的基体。因此,优选多重织物或叠置的环状织物。
在各种情况,纤维体的纤维是通过打磨包含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湿纸幅侧层的表面而突出的。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有助于形成较好的纸表面,因为其至少会和压榨毛毯的湿纸幅接触面一样平滑。
在复丝织物嵌入高分子量弹性材料的表面的情况下,如前所述,由于在打磨工序中纤维被切断,因而会露出许多纤维。然而,一般而言,形成纤维体的纤维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而防止被切断,这样在打磨高分子量弹性材料以露出纤维的工序中,纤维不会被切割脱落。纤维所需的强度是0.8g/dtex或更高。
此外,还要求形成纤维体20的纤度应该在0.1到150dtex之间,因为如果纤维太细则其强度不够,而当纤维太粗时,则纤维的形状就会印在湿纸幅的表面上。有机纤维例如尼龙、聚酯、芳族聚酰胺、人造纤维、羊毛、棉、麻、丙烯酸等,以及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都可用作纤维体20的材料。适合于造纸机的保水性可以通过基于疏水性或亲水性正确选择材料而获得。另外,改进横截面的纤维和中空的纤维均可用于改进纤维体的保水性。
各种树脂,如热固性树脂和热塑性树脂,均可用作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材料。任选地,也可使用疏水或亲水材料,以及可以在树脂中混入填料。
通常地,根据本发明的合适的湿纸幅传送带没有任何渗透性。而另一方面,一些造纸机可能要求传送带具有渗透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图8中实施例的浸入到棉絮层的高分子量弹性材料的量,或者是通过增加打磨的次数,或者使用具有连续气泡的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来获得合适的渗透结构。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湿纸幅传送带的渗透性最好是在2cc/cm2/sec或者更少。渗透性可以用JIS L1096中指明的脆性(fragile type)测试仪进行测量,JIS L1096中描述了用于一般织物的测试方法。
基体30将作用力传递到湿纸幅传送带。尽管织物如图8-10所示由纵向纱线和横向纱线组成,但基体也可以采用其它合适的各种结构。例如,可以将纵向纱线和横向纱线交迭而非编织组成基体。可以选择,基体可以由一层膜、编制网、或者将相对较窄的带状体以螺旋形式缠绕而得到的相对较宽的带状体的形式而构成。
另外,尽管图8-10中所示的传送带的造纸机侧层12是棉絮层,然而造纸机侧层12并不局限于该种结构,例如,其可以是由用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浸渍的棉絮层40所构成,或者仅由高分子量弹性材料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湿纸幅传送带的样品如下制成。
例1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用于涂渍环形织物的内表面,并且用于浸渍织物,以及层压在织物的外表面。在树脂固化之前,尼龙丝被分散在层压于织物外表面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上。所用尼龙丝的厚度为6dtex,以及纤维的长度为3mm。当尼龙丝刚被埋入树脂表面下时,树脂固化。然后用砂纸打磨固化了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的表面。湿纸幅侧层的外表面上的纤维突起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8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3pcs/cm2例2
第二样品是用与第一样品相同的工艺进行生产的,所不同之处在于,分散在织物外表面上的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层中的尼龙丝的数量加倍。所用的尼龙丝与样品1中相同,厚6dtex,纤维长3mm。在该样品中,纤维的突起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7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15pcs/cm2。
例3在该样品中,用针刺通过使纤维积层分别与环状织物的外内表面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而获得针刺毛毯。所使用的纤维积层各包括厚6dtex的尼龙-6人造棉纤维(nylon-6 staple fibers)。通过热压针刺毛毯可使人造棉纤维的密度达到约0.4g/cm3。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从其外表面浸入针刺毛毯,并且浸入织物的中层,并涂渍针刺毛毡的外表面。固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用砂纸打磨其表面。在该样品中,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8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10,000pcs/cm2。
例4该样品采用同样品3相同的工艺制作,所不同之处在于,人造棉纤维的厚度为3dtex。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9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20,000pcs/cm2。
例5在由编织尼龙复丝纱线组成的基体上涂渍树脂,该编织基体的顶部形成有厚度约为0.3mm的未固化树脂层。包含0.3dtex纤维的织物埋入树脂内,从而与基体结合为一体。之后,树脂固化。在树脂固化之后,打磨涂渍在织物上的树脂,使织物露出。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8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500,000pcs/cm2。
例6该样品使用与样品5相同的工序制作,所不同之处在于,调整了打磨的次数,以使更多的纤维可以突出。在这种情况下,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为0.09mm,纤维的平均密度约为600,000pcs/cm2。
在样品5和样品6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同一织物的打磨次数,可使湿纸幅传送带具有不同的平均纤维密度。如图15所示,标有“其它纱线”的纱线在标有“一个纱线”的彼此相互平行设置的纱线上下缠绕。突出纤维的数量也就是密度,可以通过调整相对“其它纱线”的打磨深度而调整。
例7在该样品中,通过针刺将纤维积层分别与环状织物的外内表面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而可获得针刺毛毯。所使用的纤维积层包括厚6dtex的尼龙-6人造棉纤维。通过热压针刺毛毯,人造棉纤维的密度可达到约0.4g/cm3。氨基甲酸乙酯树脂从其外表面浸入到针刺毛毯,并且浸入织物的中层。树脂并不浸入针刺毛毯内表面的纤维积层。随后固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将针刺毛毯的内外表面翻置,然后用切片机切割未浸渍树脂的纤维积层,以调整其纤维的长度,使外表面也就是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上的纤维的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为6.80mm。纤维的平均密度为约10,000pcs/cm2。
根据上述样品对湿纸幅传送带的测试可以使用图12所示的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一对形成压榨部的压辊PR,一由压辊所夹的压榨毛毯PF、和一湿纸幅传送带10。压榨毛毯PF和湿纸幅传送带10由多个导辊GR支撑并保持预定的张力下,导辊随着压辊的旋转而旋转。图12只示出了干网DF的一部分,而干网是环状的,并且由导辊(未示出)支撑和驱动。
在压榨部的上游侧,将一湿纸幅WW放置到该装置的湿纸幅传送带上。湿纸幅WW通过压榨部,并且通过湿纸幅传送带10被传送到真空辊SR。通过真空辊SR施加的真空吸力,湿纸幅WW被传送到了干网DR上。
使用该装置进行的测试根据如下评定湿纸幅传送带的性能(1)在湿纸幅离开压榨部后瞬间,湿纸幅WW对湿纸幅传送带10的附着力;(2)湿纸幅WW到干网DF的传送;以及(3)湿纸幅的再湿润性能。对于第一和第二点的评定是通过视觉观察进行的。至于第三点,要测量湿纸幅WW放置到测试装置之前的干燥度以及到达干网DF后的干燥度的差别。
测试装置的驱动速度是150m/min。施加到压榨部的压力是40kg/cm。真空辊SR的真空度为150mmHg。所用的湿纸幅WW包括牛皮纸浆,其定量80g/m2,干燥度为38%。压榨毛毯PF采用传统结构,包括织物、和通过针刺与织物相互缠绕结合为一体的棉絮层。压榨毛毯PF的定量是1200g/m2,棉絮纤维的纤度为10dtex,密度为0.45g/cm3。
测试结果列在图13的表中。在所有的测试中,从样品2-5中获得的结果较好。另一方面,在样品1的情况下,湿纸幅WW的附着力太强,湿纸幅WW不能平滑地传送到干网上。样品6稍次,因为移出压榨部后,湿纸幅WW的水分含量要比样品1-5中的高出1%-3%。在样品7的情况中,在湿纸幅移出压榨部后的瞬间,湿纸幅并未附着在传送带的表面上,并且还会发生一些振动。而且可以确定,移出压榨部后,湿纸幅WW的水分含量要比样品1-5中的水分含量高3%或更多。
根据本发明,从传送带的湿纸幅侧层的表面突出的纤维体可驻留来自湿纸幅的水分,因而改进了湿纸幅通过附着于传送带进行的传送,以及当湿纸幅被传送到造纸工序的下一步骤时,湿纸幅从传送带上的平滑移走,并且不会降低传送带的耐用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闭式引纸造纸机的压榨部的湿纸幅传送带,包括基体、具有湿纸幅接触面的湿纸幅侧层、和造纸机侧层,所述传送带具有纤维,所述纤维的部分从所述纸幅接触面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纤维体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平均长度在0.01到3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平均密度在10到500,000纤维/cm2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出部分的平均密度在10到500,000纤维/cm2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被嵌入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而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被嵌入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而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被嵌入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被嵌入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中,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的表面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位于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上的带状体的表面而使其突出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位于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上的带状体的表面而使其突出的。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位于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上的带状体的表面而使其突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纸幅传送带,其中,所述湿纸幅侧层具有高分子量弹性部分,所述纤维的所述突起部分是通过处理位于所述高分子量弹性部分上的带状体的表面而使其突出的。
全文摘要
湿纸幅传送带包括基体、湿纸幅侧层、和造纸机侧层,湿纸幅侧层由高分子量弹性部分形成,该高分子量弹性部分具有从其表面突出的纤维。突起的纤维可以驻留来自湿纸幅的水分,因此,改进了湿纸幅通过附着于传送带而进行的传送,以及当湿纸幅被传送到造纸工序的下一步骤时,湿纸幅从传送带上的平滑移走,并且不会降低传送带的耐用度。
文档编号D21F7/08GK1493738SQ03126469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30日
发明者井上健二 申请人:市川毛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