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65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特别是以竹条为增强材料的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业使用的模板主要有钢模板、木模板、竹模板。钢模板比重大、一次投入资金量大、维修成本高、使用不方便;木模板、竹模板,用酚醛树脂或尿醛树脂粘合,其一,有低毒,其二,胶层的厚度很薄。当木材或竹材浸水膨胀变形时,胶层的断裂伸长度远远小于竹木膨胀度,于是板材就会出现脱胶分层现象,这就是竹、木模板不耐用,重复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竹、木模板使用寿命一般为3-8次。如专利申请号02125518,“重组竹材胶合板制造方法”其制造的模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抗拉性能好、耐腐蚀、重复使用率高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再生聚合物、竹条组成,竹条编成竹条层,竹条层为2-10层,竹条层与竹条层成纵、横向相交错排列;竹条层内竹条间距为1.8-4.0mm,竹条宽8-25mm,竹条厚2-4.5mm;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为再生聚合物层,最外层为再生聚合物层,所有竹条四周被再生聚合物完全握裹,形成整体;再生聚合物为再生塑料聚合物或再生橡胶聚合物。
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5-1.0mm,竹条的宽度为8-15mm、厚度为2-2.5mm,竹条间距为1.8-2.5mm。
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8-1.5mm,竹条的宽度为15-25mm,竹条中间可打孔,竹条厚度为2.5-4.5mm,间距为2.5-4.0mm。
所述的再生塑料聚合物,由废旧塑料(纯化、粉碎)、抗氧剂CA、辅助抗氧剂DSTP、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交联剂DCP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废旧塑料100、抗氧剂CA0.1、辅助抗氧剂DSTP 0.06、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3、交联剂DCP 0.5-2.5。
所述的再生橡胶聚合物,由再生橡胶、氧化锌、硬脂酸、石蜡、轻质碳酸钙、炭黑、促进剂CZ、促进剂TMTM、硫磺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再生橡胶100、氧化锌0.5、硬脂酸3、石蜡0.5、轻质碳酸钙10、炭黑5、促进剂CZ 0.5、促进剂TMTM 0.2、硫磺1.5。
所述的竹条层为由竹条组成的平面,竹条层可以是竹帘或带孔竹席。
本发明采用竹条与竹条之间设为1.8-4.0mm间距,竹条与竹条之间的间隙、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再生聚合物握裹形成整体,竹条经长时间浸泡后的膨胀度小于再生聚合物断裂伸长度,竹条与再生聚合物不会脱离,因而本发明形成的模板,其抗拉性能好,强度高,重复使用50次以上,重复使用率高,使用寿命长。再生聚合物耐腐蚀好,竹条完全被再生聚合物握裹,因而本发明耐腐蚀性好。本发明采用竹条是天然植物,再生聚合物是废旧回收物质,因而其成本低、具有环保性,且保温隔热性好,表面光滑,脱模容易,加工方便。


图1是本发明纵、横向截面剖视2是本发明斜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它主要由再生聚合物1、竹条组成。竹条编成竹条层2,竹条层为4层,竹条层与竹条层成纵、横向相交错排列,竹条的宽度为8-15mm、厚度为2-2.5mm,竹条间距为1.8-2.5mm,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5-1.0mm。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为再生聚合物层,最外层为再生聚合物层,所有竹条四周被再生聚合物完全握裹,形成为整体。再生聚合物为再生塑料聚合物,所述的再生塑料聚合物,由废旧塑料(纯化、粉碎)、抗氧剂CA、辅助抗氧剂DSTP、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交联剂DCP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废旧塑料100、抗氧剂CA 0.1、辅助抗氧剂DSTP 0.06、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3、交联剂DCP 0.5-2.5。所述的竹条层为由竹条组成的平面,竹条层可以是竹帘或带孔竹席。
其制作方法1.竹条的准备竹条是指竹材经机械加工后形成的条状物。a.纵向竹条层按下列标准备2组每根竹条1990×10×2.5mm,制成纵向竹帘竹条间距为2.0mm,尺寸为1990×990×2.5mm。
b.横向竹条层按下列标准备2组每根竹条990×10×2.5mm,制成纵向竹帘竹条间距为2.0mm,尺寸为990×1990×2.5mm。
2.再生塑料聚合物的准备,再生塑料聚合物压成片,片厚度为1.2-1.5mm。
3.组坯将下列依次放入模具内,第一层为再生塑料聚合物片,第二层为纵向竹条层,第三层为再生塑料聚合物片,第四层为横向竹条层,第五层为再生塑料聚合物片,第六层为纵向竹条层,第七层为再生塑料聚合物片,第八层为横向竹条层,第九层为再生塑料聚合物片。
4.将模具及上述物料放入平板热压机,经高温高压,热压定型。
5.冷却清边即为成品,成品再生塑料聚合物层的厚度为0.5-1.0mm。
实施例2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它主要由再生聚合物、竹条组成。竹条编成竹条层,竹条层为5层,竹条层与竹条层成纵、横向相交错排列;竹条的宽度为15-25mm,竹条中间可打孔,竹条厚度为2.5-4.5mm,间距为2.5-4.0mm,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8-1.5mm。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为再生聚合物层,最外层为再生聚合物层,所有竹条四周被再生聚合物完全握裹,形成整体。再生聚合物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由再生橡胶、氧化锌、硬脂酸、石蜡、轻质碳酸钙、炭黑、促进剂CZ、促进剂TMTM、硫磺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再生橡胶100、氧化锌0.5、硬脂酸3、石蜡0.5、轻质碳酸钙10、炭黑5、促进剂CZ 0.5、促进剂TMTM 0.2、硫磺1.5。所述的竹条层为由竹条组成的平面,竹条层可以是竹帘或带孔竹席。
其制作方法1.竹条的准备竹条是指竹材经机械加工后形成的条状物。a.纵向竹条层按下列标准备3组每根竹条2430×12×3.5mm,制成纵向竹帘竹条间距为3.0mm,尺寸为2430×1210×3.5mm。
b.横向竹条层按下列标准备3组每根竹条1210×12×3.5mm,制成纵向竹帘竹条间距为3.0mm,尺寸为1210×2430×3.5mm。
2.再生橡胶聚合物的准备,再生橡胶聚合物压成片,片厚度为1.5-2mm。
3.组坯将下列依次放入模具内,第一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第二层为纵向竹条层,第三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第四层为横向竹条层,第五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第六层为纵向竹条层,第七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第八层为横向竹条层,第十一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第十二层为纵向竹条层,第十三层为再生橡胶聚合物片。
4.将模具及上述物料放入平板热压机,经高温高压,热压定型。
5.冷却清边即为成品,成品再生橡胶聚合物层的厚度为0.8-1.5mm。
权利要求
1.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再生聚合物、竹条组成,竹条编成竹条层,竹条层为2-10层,竹条层与竹条层成纵、横向相交错排列;竹条层内的竹条与竹条间距为1.8-4.0mm,竹条宽8-25mm,竹条厚2-4.5mm;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为再生聚合物层,最外层为再生聚合物层,所有竹条四周被再生聚合物完全握裹,形成整体;再生聚合物为再生塑料聚合物或再生橡胶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5-1.0mm,竹条的宽度为8-15mm、厚度为2-2.5mm,竹条间距为1.8-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层厚度为0.8-1.5mm,竹条的宽度为15-25mm,竹条厚度为2.5-4.5mm,间距为2.5-4.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竹条中间可打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塑料聚合物,由废旧塑料、抗氧剂CA、辅助抗氧剂DSTP、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交联剂DCP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废旧塑料100、抗氧剂CA 0.1、辅助抗氧剂DSTP 0.06、润滑剂硬脂酸或石蜡3、交联剂DCP 0.5-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再生橡胶聚合物,由再生橡胶、氧化锌、硬脂酸、石蜡、轻质碳酸钙、炭黑、促进剂CZ、促进剂TMTM、硫磺组成,各组份质量份配比为再生橡胶100、氧化锌0.5、硬脂酸3、石蜡0.5、轻质碳酸钙10、炭黑5、促进剂CZ 0.5、促进剂TMTM 0.2、硫磺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所述的竹条层为由竹条组成的平面,竹条层可以是竹帘或带孔竹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模板。再生聚合物基竹条增强材料复合模板,其特征是它主要由再生聚合物、竹条组成,竹条编成竹条层,竹条层为2-10层,竹条层与竹条层成纵、横向相交错排列;竹条层内的竹条与竹条间距为1.8-4.0mm,竹条宽8-25mm,竹条厚2-4.5mm;竹条层与竹条层之间为再生聚合物层,最外层为再生聚合物层,所有竹条四周被再生聚合物完全握裹,形成整体;再生聚合物为再生塑料聚合物或再生橡胶聚合物。它具有强度高、抗拉性能好、耐腐蚀、重复使用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文档编号B32B21/00GK1486841SQ0312528
公开日2004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18日
发明者杜鸣川 申请人:杜鸣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