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性层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989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塑性层状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包装固体物件的塑性层状板,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包装钢板或钢卷等大体积或重型构件的塑性层状板。
背景技术
钢卷或重叠放置的钢板或类似的非金属构件为方便其在装卸、运输和存储等,需要对其进行包装。由于上述构件具有大体积或重型的特性,且还具有坚硬的边沿,其包装元件通常需要有一定的刚性。传统用于包装上述构件的包装元件通常采用金属板材如钢板等作为包装物,而钢板作为包装元件首先反应出来的问题是价格较高,并且钢板作为包装元件后通常成为废品,造成大量钢材的浪费;其次是钢板也属于刚性较强的金属材料,在包装时与上述构件的表面直接接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相互之间容易产生相对运动,而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极易造成被包装构件表层损坏。
另一种常用的包装元件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或类似的塑性材料制成的板件。该种板件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且对被包装物的表面不易造成较大的损坏,但该种板件脆性较大,用其制作的包装元件易发生碎裂,所以,用塑性板件包装钢卷或钢板或类似的大体积重型构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借鉴上述两种包装材料的不足,中国专利2331610号公告的“用于钢材包装的气垫板”就是将二种包装材料进行有机结合的例子。该气垫板采用了外层是铁板,内层是塑料气垫层,同时还在气垫层的外表面设有防锈层的结构。其意是想通过气垫层增加缓冲力,并通过防锈层来防止被包装物锈蚀。但,由于铁板或钢板与塑性材料难于牢固地结合,且塑料气垫层又采用空实相结合的结构,致使该气垫板的结构不能达到牢固稳定的效果,从而给加工制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制作成本。
此外,中国专利2426412号还公告了一种名称为“用于钢材包装的包装板”的技术。该包装板采用了外中内三层组合结构,其外层由铁皮或钢板或塑料板构成的加固层;中层采用塑料编织布或塑料气膜或压延膜构成密封材料层;而内层采用无纺布或脱脂棉或吸水纸构成的防锈缓释层。该包装板虽然采用三层组合结构,但,该包装板也很难组合成一个牢固的包装整体,作为用于钢板或钢卷等重型构件的包装元件而言,不易达到要求的包装标准,并且从其选材和加工制作过程来看,都达不到低成本的要求。
除上述包装元件外,在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纤维板作为包装所述构件的材料。该纤维板通常采用稻草等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作为制作包装物的原材料。虽然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经材料经粘合后能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板件,且还具有成本低等特点,但,单纯使用纤维材料制成的板件柔韧性差,脆性较大,制成包装材料后,不仅包装材厚重,质量大,而且亲水性强容易吸潮,在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被包装物被锈蚀,所以,纤维板作为单独包装物还存在一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纤维制品和编织布两者结合的方式制成的塑性层状板,以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性层状板包括芯层和粘结或层压在该芯层一个或两个侧面的纤维编织层。
所述纤维编织层至少有一层的外表面上还粘贴有装饰薄模。该纤维编织层表面粘结的装饰薄模由塑料薄膜构成。
所述芯层由草本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材料经粉碎和粘结,以及压制步骤后所形成的板件构成。所述纤维编织层由具有一定线密度的聚丙烯纤维束并按预定走向编织而成的纤维布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性层状板采用由纤维材料构成的芯层与纤维编织层相结合的结构,即用纤维编织层来弥补芯层的柔性不足和脆性较大的缺陷,而这种结合并不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也很方便加工制作;此外,该层状板在纤维编织层的表面还采用粘贴装饰薄模的结构,它可以有效地防潮,并且还具有装饰作用。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性层状板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塑性层状板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该层状板包括芯层1和粘结在芯层1两个侧面的纤维编织层2,以及粘贴在纤维编织层2外表面上的装饰薄模3,该装饰薄膜3由双向延伸的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乙烯等塑料薄膜构成。芯层1由草本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材料经粉碎和粘结,以及压制步骤后所形成的板件构成,纤维编织层2由具有一定线密度的聚丙烯纤维束并按预定走向编织而成的纤维布构成。
权利要求1.一种塑性层状板,其特征在于该层状板包括芯层和粘结或层压在该芯层一个或两个侧面的纤维编织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层至少有一层的外表面上还粘贴有装饰薄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由草本植物纤维或化学纤维材料经粉碎和粘结,以及压制步骤后所形成的板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层由具有一定线密度的聚丙烯纤维束并按预定走向编织而成的纤维布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层表面粘结的装饰薄模由塑料薄膜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性层状板,该层状板包括芯层和粘结或层压在该芯层一个或两个侧面的纤维编织层。该塑性层状板采用纤维编织层来弥补芯层的柔性不足和脆性较大的缺陷,而这种结合并不会造成成本的提高,也很方便加工制作,同时还可以有效地防潮。
文档编号B32B5/16GK2832512SQ20052009272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张明德 申请人:张明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