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586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纸用靴形压榨装置中使用的造纸用靴形压榨带(靴形压榨用带),
特别是涉及封闭型的靴形压榨中使用的靴形压榨带。 更详细而言,该带具有由特定的组成和硬度的聚氨酯形成的树脂层,是抗裂性、耐 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等机械特性优异的造纸用靴形压榨带。
背景技术
图4是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的截面图,图5是造纸用的靴形压榨装置的截面图。
如图5所示,在造纸用的靴形压榨中,采用在压榨辊1和靴形物5之间介入环形的 靴形压榨带10的靴形压榨机构。该机构中,在由压榨辊1和靴形物5形成的压榨部,使引 纸毛毯3和湿纸4通过而进行脱水。 如图4所示,靴形压榨带10在封入(埋设)到聚氨酯层中的增强纤维基材6的两 个面上设有聚氨酯外周层21和聚氨酯内周层22。 在压榨辊侧的聚氨酯外周层21的表面形成有多个凹槽24。在上述压榨时从湿纸 4挤出的水被保持在凹槽24中。凹槽24中保持的水通过带自身的旋转而被移送到压榨部 外。 因此,设置在压榨辊侧的聚氨酯外周层21上的凸部25需要改善机械特性。作为 该机械特性,针对压榨辊1产生的垂直方向的按压力、靴形压榨区域的靴形压榨带的摩擦 或弯曲疲劳,具有抗裂性、耐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等。 基于上述理由,形成靴形压榨带10的聚氨酯外周层21的树脂材料广泛采用抗裂 性优异的聚氨酯。 例如在靴形压榨带中,增强纤维基材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聚氨酯层由外周层和 内周层构成。增强纤维基材埋设于聚氨酯层中。 在日本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5-120571号公报中记载了由聚氨 酯形成的靴形压榨带。 构成该带的外周层的聚氨酯是"JIS A硬度"为89 94度的聚氨酯。该聚氨酯 中混合有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八< 7 k > L :商品名)和含有二甲硫 基甲苯二胺的固化剂。该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 (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1 < H/NC0 < 1. 15的比例。 使如此混合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而得到的组合物固化,得到上述聚氨 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而得到, 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另一方面,在构成内周层的聚氨酯中,将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制)和混合固化剂混合。此时,按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 基(NCO)的当量比(H/NC0)为0. 85《H/NC0 < 1来混合。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使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MDI)和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混合固化剂含有65份二甲硫基甲苯二 胺和35份聚四甲撑二醇(PTMG)。 使如此混合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而得到的组合物固化,得到聚氨 酯。用这些聚氨酯形成靴形压榨带。 另外,日本特开2005-307421号公报中记载的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中,增强纤维 基材和聚氨酯层形成一体。该带的聚氨酯层由外周层和内周层构成。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埋 设于聚氨酯层中。 该带中,形成外周层和内周层的聚氨酯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制八< :/ k > L)和含有二甲硫基甲苯二胺的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0.97的比例来混合。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而 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使如此混合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而得到的组合物固化,即可得到 "JIS A硬度"为94 95度的聚氨酯。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中,增强纤维基材与 聚氨酯层形成一体。而且,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埋设于上述聚氨酯层中。
该靴形压榨带中,上述聚氨酯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按0.9《H/ NCOS 1. 10的比例来混合。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含有非反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液状物。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 使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固化剂选自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THACURE300)和4,4'-亚甲基双(2_氯苯胺) {MOCA}。 使如此混合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而得到的组合物固化,即可得到 "JIS A硬度"为93 96度的聚氨酯。 此外,在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中还提出了其他的靴形压榨带。在构成该
带的聚氨酯中,混合有"JIS A硬度"为90 93度且含有非反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液状物
的聚氨酯和"JIS A硬度"为98度且不含非反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液状物的聚氨酯。而且,
将该混合物和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固化剂按0. 9《H/NCO《1. 10的比例来混合。 使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混合得到的组合物固化,即可形成"JIS A
硬度"为90 93度的靴形压榨带。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205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5-3074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在日本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20571号公报、日本特开 2005-30742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的实施例中,记载了靴形压榨带。
这些靴形压榨带用检查装置测定。此时,带的试验片的两端被紧固把手夹持。紧 固把手能连动地沿左右方向往复移动。试验片的评价面朝向旋转辊侧,压榨靴沿旋转辊方 向移动,从而向试验片加压,测定抗裂性。
利用该检查装置,对试验片施加3kg/cm的张力、36kg/cm2的压力,并测定在往复速 度为40cm/秒下到产生裂缝为止的往复次数。其结果是,即使超过100万次,在试验片上也 没有产生裂缝,抗裂性好。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因纸的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运转速度的高速化、靴形压榨带 的宽度扩大到约10m、以及压榨部的高压化等,靴形压榨带的使用环境日益苛刻。因此,希望 进一步改善上述各种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优异的抗 裂性、耐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等机械特性的造纸用靴形压榨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是增强纤维基材与聚氨酯层形 成一体、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埋设于上述聚氨酯层中的靴形压榨带(技术方案l)。上述聚氨 酯层中含有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聚氨酯,该组合物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 固化剂(B)混合而成。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含有55 100摩尔%对苯二异氰酸酯化合物 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上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 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优选上述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 物和上述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上述异氰酸酯 基(NC0)的当量比(H/NC0)的值为0. 88 < H/NC0《1. 0的比例混合而成。该聚氨酯的"JIS A硬度"优选为92 99度。 本发明的另一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是增强纤维基材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上述增 强纤维基材埋设于上述聚氨酯层中的靴形压榨带。该带的外周层和内周层由聚氨酯形成。
形成上述外周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 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甲撑 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 双-13羟乙基醚、3,5_ 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_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形成上述内周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 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固化剂(B)选自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氢醌双-|3羟乙 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l,4-丁二醇。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选自2,4_甲苯二异氰酸酯、2,6_甲苯二异氰酸酯以 及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 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上述增强纤维基材埋设于上述聚氨酯内周层中。
此时,优选上述外周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B)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 预聚物的上述异氰酸酯基(NC0)的当量比(H/NC0)的值为0. 88 < H/NC0《1. 0的比例混 合而成。 另外,上述内周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B)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
物的上述异氰酸酯基(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0. 93 < H/NCO < 1. 05的比例混合而
成。其中,上述外周层的上述聚氨酯的"JIS A硬度"优选为92 99度。 本发明的又一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中,增强纤维基材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上述
增强纤维基材埋设于构成上述聚氨酯层的中间层中,且在该中间层的两侧层叠有聚氨酯外
周层和聚氨酯内周层。 形成上述聚氨酯外周层和上述聚氨酯内周层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 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 醌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形成上述中间层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 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甲硫 基甲苯二胺以及3,5- 二乙基甲苯二胺。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选自2,4_甲苯二异氰酸酯、2,6_甲苯二异氰酸酯以 及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 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此时,优选形成上述聚氨酯外周层和上述聚氨酯内周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下述 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B)的 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O. 88 < H/NCO《1. 0的比例混合而成。 另外,形成上述中间层的上述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上述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 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0. 93 < H/NCO < 1. 05的比例混合而成。
另外,上述外周层和上述内周层的上述聚氨酯的"JIS A硬度"优选为92 99度。
如上所述,与湿纸相向的靴形压榨带的聚氨酯外周层中,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材料 优选使用容易形成线状聚合物的对苯二异氰酸酯和聚四甲撑二醇。 另外,固化剂优选使用选自容易形成线状聚合物的脂肪族的1,4-丁二醇、氢醌 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的化合物。
由此,形成优异的聚氨酯,因而能得到具备抗裂性、耐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等机 械特性的靴形压榨带。可以期待该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比目前使用的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 (通常为2 3个月左右)提高1. 5倍以上。 此外,若采用"JIS A硬度"为92 99度这样的硬质聚氨酯作为形成外周层和内 周层的聚氨酯,则带的耐磨损性提高。另外,中间层通过采用延展性优异的聚氨酯来增强耐 弯曲性,能进一步提高靴形压榨带的耐久性。


图1是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的截面图。 图2是显示各种聚氨酯的应力-变形曲线的图。 图3是各种聚氨酯制带切口的角形中的拉裂强度的应力和变形的相关图。
6
图4是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的截面图。 图5是湿纸的脱水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说明类似德墨西亚(DEMATTIA)式弯曲试验的图。 图7是说明弯曲疲劳试验的图。 图8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 图9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 图10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用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10的截面图。在该带10中,增强纤维基材
6和聚氨酯层形成一体,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即封入)聚氨酯层中。 上述聚氨酯层中含有通过使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
物固化而得到的聚氨酯。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含有55 100摩尔%对苯二
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
氰酸酯基。 上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 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图1(A)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0中,聚氨酯层是单一层结构。图1(B)所示的靴形压 榨带10中,聚氨酯层是外周层2a和内周层2b的2层结构。图1(C)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0 中,聚氨酯层是外周层2a、中间层2c和内周层2b的3层结构。 图1 (A) 、 (B) 、 (C)所示的任一靴形压榨带10中,与湿纸相向的聚氨酯外周层2a均 由上述聚氨酯(即技术方案1所述的聚氨酯)形成,所述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 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 图2是表示各种聚氨酯的应力-变形曲线的图,图2的纵轴、横轴分别表示应力、 变形。图3是各种聚氨酯制带切口的角形中的拉裂强度的应力(纵轴)和变形(横轴)的 相关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形成有凹槽24的靴形压榨带10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靴形 压榨带10中包括凹槽24的形状、深度、凹槽24与凸部25的宽度比率等各种构成的带。
图5是湿纸的脱水装置的截面图。图6是本发明中使用的与JIS中定义的德墨西 亚式弯曲试验类似的弯曲试验的说明图。 使用图6所示的试验机,在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为52%的气氛下,用以下条件进 行裂纹扩展性的试验。 试验片61的尺寸为宽25mm,长185mm(包括夹持部分(单侧为20mm)), 一对夹具 62之间的长度为150mm、厚度为3. 4mm。在试验片61的中央形成有半径为1. 5mm的半圆形 凹坑61a。 —对夹具62中, 一侧的夹具62如箭头F所示地进行往复运动。在该往复运动中, 一对夹具62间的最大距离为100mm,最小距离为35mm,运动距离为65mm,往复速度为360往 复/分钟。
关于切口,在试验片61的中央部,沿宽度方向形成约2. lmm长的切口。将左右夹 具62设定成相对于往复方向(箭头F方向)分别成45°角度。 在上述条件下反复弯曲,测定每个规定次数中龟裂的长度。其中,关于龟裂长度, 从初期的切口长度(2. lmm)到超过15mm时结束试验。 作为增强纤维基材6,当然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2-146694号公报、日本特开 2005-1205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307421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中记 载的纺布,也可以使用其他文献中记载的增强纤维基材。 增强纤维基材6例如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形成的5000dtex的 复丝的捻线为讳线和经线。增强纤维基材6是经线被讳线夹持、讳线和经线的交叉部通过 聚氨酯粘接而接合的格子状材料。 作为纤维材料,还可以使用芳纶纤维、尼龙6,6、尼龙6,10、尼龙6等聚酰胺纤维来 代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另外,经线的材料和纬线的材料可以使用互不相同的纤维。关 于经线和讳线的粗细,可以使一个为5000dtex,另一个为7000dtex,从而使经线和讳线的 粗细互不相同。 靴形压榨带10的外周层2a、21由聚氨酯形成。形成外周层2a、21的聚氨酯通过 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选自1,4-丁二醇、氢醌 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的固化剂(B)混合而 成。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 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优选形成外周层2a、21的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该组合物由氨基
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按固化剂(B)的活泼氢基(H)与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
(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0. 88 < H/NCO《1. 0的比例混合而成。 优选该聚氨酯的"JIS A硬度"为92 99度(优选为95 99度)。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的原料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在异氰酸酯化合物中含有
55 100摩尔% (优选为75摩尔%以上)的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 作为除PPDI以外的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并用45摩尔%以下(优选25摩尔%以
下)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_TDI) 、4,4'-亚甲
基双(苯基异氰酸酯)(MDI)以及1 , 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NDI)。 多元醇是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的原料。该多元醇只要在多元醇中含有65 100 摩尔% (优选85摩尔%以上)的聚四甲撑二醇(PTMG)即可使用。 作为除PTMG以外的多元醇,聚氧丙烯二醇(PPG)、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聚己 内酯二醇(PCL)、三羟甲基丙烷(TMP)以及聚碳酸酯二醇(PCD)等只要在多元醇中含量在 35摩尔%以下(优选为15摩尔%以下),即可并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聚碳酸酯二醇是指C6-均聚碳酸酯二醇、C6/C5碳酸酯二醇共 聚物以及C6/C4碳酸酯二醇共聚物。 能使用的固化剂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 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另外,可以将所述固化剂与4,4'-亚甲基二苯胺(MDA)、4,4'-亚甲基-双(2-氯 苯胺)(MOCA)等其他的固化剂并用。此时,其他的固化剂的比例为15摩尔%以下。
8
靴形压榨带的聚氨酯可以如图1(A)所示的靴形压榨带IO那样,单独使用上述聚氨酯。 另外,例如也可以如图1(B)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0那样,层叠其他组成的聚氨酯来 使用。 在图1(B)所示的带10中,增强纤维基材6和聚氨酯层形成一体。增强纤维基材
6埋设于上述聚氨酯层中。带10的外周层2a、21和内周层2b、22由聚氨酯形成。 形成外周层2a、21的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氨基甲
酸酯预聚物(A)和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
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中的固化剂(B)混合而成。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
酸酯与聚四甲撑二醇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此时,形成外周层2a、21的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所述固化剂(B)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 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0)的当量比(H/NC0)的值为0. 88 < H/NC0《1. 0的比例混合而 成。其中,该聚氨酯的"JIS A硬度"优选为92 99度。 另一方面,形成内周层2b、22的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 物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选自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乙基 甲苯二胺以及1,4-丁二醇中的固化剂混合而成。 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使选自2, 4-甲苯-二异氰酸酯(2, 4-TDI) 、2, 6_甲苯-二 异氰酸酯(2,6-TDI)以及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聚四甲 撑二醇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聚氨酯内周层2b、22 中。 此时,形成内周层2b、22的聚氨酯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 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的异氰酸酯基(NC0)的当量比(H/NC0)的值为0. 93 < H/NC0 < 1. 05的比例混合而成。
图1 (C)所示的靴形压榨带10中,增强纤维基材6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增强纤 维基材6埋设于构成上述聚氨酯层的聚氨酯中间层2c中。在中间层2c的两侧层叠有聚氨 酯外周层2a和聚氨酯内周层2b。 形成聚氨酯外周层2a和聚氨酯内周层2b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 双-P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另外,形成中间层2c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而成的 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固化剂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甲硫基甲 苯二胺以及3,5-二乙基甲苯二胺。氨基甲酸酯预聚物通过使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 (2,4-TDI)、2,6-甲苯-二异氰酸酯(2,6-TDI)以及4, 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 的异氰酸酯化合物与聚四甲撑二醇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
图1(C)所示的带10中,形成聚氨酯外周层2a和聚氨酯内周层2b的聚氨酯通 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按固化剂的活泼 氢基(H)与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0)的当量比(H/NC0)的值为0. 88 < H/NC0《1. 0的比例混合而成。其中,该聚氨酯的"JIS A硬度"优选为92 99度。
另外,形成中间层2c的聚氨酯优选通过使下述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组合物由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上述固化剂按固化剂的活泼氢基(H)与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NCO)的当量比(H/NCO)的值为0. 93 < H/NCO < 1. 05的比例混合而成。
在图l(B)、 (C)所示的这些使用层叠聚氨酯的靴形压榨带10中,在无损本发明目的的前提下,可以在上述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固化剂的化合物的35摩尔%以下(优选15摩尔%以下)的范围内,并用其他的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固化剂。
下面,对制造靴形压榨带10的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首先在芯棒的表面涂布脱模剂。接着,一边使该芯棒旋转,一边在芯棒表面涂布用于形成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
此时,按形成0. 8 3. 5mm厚度的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方式来涂布该混合物并使其含浸。然后升温,将该混合物的树脂层在70 14(TC下用0. 5 1小时使其前固化。
在聚氨酯内周层2b、22上配置并巻绕增强纤维基材6。接着,涂布0. 5 2mm用于形成中间层2c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在含浸于基材6的同时,与内周层2b、22粘接。然后,将该树脂层在50 12(TC下用0.5 1小时进行前固化。由此,形成被增强纤维基材6增强了的中间层2c。 然后,一边使该芯棒旋转,一边在上述中间层2c的表面涂布用于形成聚氨酯外周层2a、21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 此时,按形成1. 5 4mm厚的聚氨酯外周层2a、21的方式来涂布混合物并使其含浸。然后,将该树脂在70 14(TC下用2 20小时进行加热固化。 然后,在外周层2a、21上刻设图4所示的凹槽24。此时,可以在加热固化聚氨酯外
周层2a、21的过程中,使用表面具备与凹槽24的深度相应的突起的加热压花辊。 然后,可以通过将压花辊压接到固化中的聚氨酯外周层2a、21上,从而在聚氨酯
外周层2a、21上刻设凹槽24。需要说明的是,芯棒具备加热装置。 接着,对制造靴形压榨带10的其他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在芯棒的表面涂布脱模剂。接着,在该芯棒上涂布用于形成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形成0. 8 3mm厚的聚氨酯层,然后,在70 14(TC下用0. 5 2小时使其前固化。 接着,在固化后的聚氨酯层的外表面巻绕增强纤维基材6。然后,涂布0. 5 2mm用于形成中间层2c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在含浸于基材6的同时,与内周层2b、22粘接。然后,将该树脂层在50 12(TC下用0. 5 1小时进行预固化,形成被纤维基材6增强了的中间层2c。 接着,涂布用于形成外周层2a、21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形成
2 4mm厚的聚氨酯外周层2a、21,并在70 140。C下用12 20小时使其后固化。 接着,在埋设有增强纤维基材6的聚氨酯外周层2a、21的表面,用切削刀切削加工
凹槽24。然后,用砂纸或聚氨酯研磨布研磨聚氨酯外周层2a、21的表面。 接着,对制造具有中间层2c的靴形压榨带10的方法进行说明。 例如,首先在芯棒的表面涂布脱模剂。接着,在芯棒表面涂布用于形成内周层2b、
22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形成0. 8 3mm厚的内周层2b、22。然后,在
1050 14(TC下用0. 5 2小时使该混合物前固化。 接着,在内周层2b、22的外表面巻绕预先制造的埋设有增强纤维基材6的1 2mm
厚的聚氨酯中间层2c。然后,用加热至50 14(TC的夹持辊按压中间层2c。 涂布用于形成外周层2a、21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形成2
4mm厚的聚氨酯外周层2a、21。然后,在70 14(TC下用2 20小时使其后固化。 接着,用砂纸或聚氨酯研磨布研磨埋设有增强纤维基材6的层叠聚氨酯的外周
面。然后,在该外周层2a、21的表面用切削刀切削加工凹槽24。 接着,对用两根辊代替芯棒来制造靴形压榨带10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采用该方法时,在两根辊之间拉展环状的增强纤维基材6。然后,在增强纤维基
材6的表面涂布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得到的组合物,并使之含浸于增强纤维
基材6。然后,在50 12(TC下用0. 5 2小时使其前固化。 其后,涂布用于形成靴形压榨带的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形成0. 5 3mm厚的聚氨酯层。然后,在70 14(TC下用2 12小时使该混合物固化,并用砂纸或研磨布研磨其表面。这样,即可制作靴形压榨带的内周层2b、22与纤维增强基材6粘接而得到的一体结构物。 接着,使该一体结构物反转,挂于两根辊上拉展。在拉展后的该一体结构物的表面,涂布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混合得到的组合物,使该组合物含浸于增强纤维基材6。 进而,在其表面涂布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的混合物以使其厚度为1.5 4mm,并在70 14(TC下用2 20小时使其固化。固化结束后,将表面层研磨至规定的厚度,用切削刀切削加工凹槽24,形成外周层2a、21。
实施例 下面,为了评价形成靴形压榨带10的聚氨酯的物性,对制造聚氨酯试验片的情况
进行说明。(参考例l) 使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与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得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将由如此得到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NC0X为5. 51%,在55t:下的粘度为1800cps,预热温度为66°C )和1,4- 丁二醇构成的组合物(H/NC0比为0. 95)注入到已预热的模具中,加热至127t:,在127t:下用0. 5小时使其前固化。 然后,将前固化后的组合物从模具中取出,再在127t:下用16小时进行后固化。由此,得到"JIS A硬度"为98. l度的经固化的聚氨酯片。用该片制作试验片(厚度为1.5mm)。
(参考例2) 使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与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得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将由如此得到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NC0X为5. 51%,在55t:下的粘度为1800cps,预热温度为120°C )和氢醌双-13羟乙基醚构成的组合物(H/NC0比为0. 95)注入到已预热的模具中,加热至127t:,在127t:下用0. 5小时使其前固化。然后,将该前固化后的组合物在127t:下用16小时进行后固化。 由此,得到"JIS A硬度"为98. 1度的经固化的聚氨酯片。用该片制作试验片。
(参考例3)
使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与聚四甲撑二醇(PTMG)反应,得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将由如此得到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0%为5. 51%,预热温度为66°C )和3,5_二甲硫基甲苯二胺(ETHACURE300)构成的组合物(H/NCO比0.95)注入到已预热的模具中,加热至127t:,在127t:下用0. 5小时使其前固化。然后,将该前固化后的组合物在127t:下用16小时进行后固化。由此,得到"JISA硬度"为96. 2度的经固化的聚氨酯片。用该片制作试验片。
(参考例4 6) 图8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利用图8所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和固化剂,在图8所示的成型条件下,与参考例1至参考例3同样地用聚氨酯片来制作试验片。
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的固化剂的配合量是指以氨基甲酸酯预聚物为100重量份时相对于该100重量份的固化剂的重量份数。 对得到的试验片,测定"JIS A硬度"、拉伸强度(JIS K6251 :哑铃3号。拉伸速度为500mm/分钟)、拉裂强度(JIS K6252。拉裂速度为500mm/分钟。具有角形切口 )和压縮变形(JIS K6262),另外通过磨损试验和德墨西亚式弯曲试验来评价各物性。得到的物性如图8所示。 这里,各种聚氨酯(参考例1、2、3和5)的应力-变形曲线如图2所示。图2的纵轴、横轴分别表示应力、变形。图3是拉裂强度的应力(纵轴)和变形(横轴)的相关图。
在磨损试验中,采用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中所示的装置。将试验片安装在压板的下部。然后,在其下表面(测定对象面),一边按压在外周具有摩擦子的旋转辊一边使其旋转。 此时,使旋转辊产生的压力为9. 6kg/cm,使旋转辊以100m/分钟的转速旋转20分钟。旋转后,测定带样品的厚度减少量(即磨损量)。 弯曲试验采用与JIS-K-6260(2005年)中定义的德墨西亚式弯曲试验类似的试验机(图6)。采用该试验机,在温度为20°C 、相对湿度为52%的气氛下,用以下条件进行裂纹扩展性的试验。 试验片61的尺寸为宽25mm,长185mm(包括夹持部分(单侧为20mm)), 一对夹具62之间的长度为150mm、厚度为3. 4mm。在试验片61的中央形成有半径为1. 5mm的半圆形凹坑61a。 —对夹具62中,一侧的夹具62如箭头F所示地进行往复运动。在该往复运动中,一对夹具62间的最大距离为100mm,最小距离为35mm,运动距离为65mm,往复速度为360往复/分钟。 关于切口,在试验片61的中央部,沿宽度方向形成约2mm长的切口。试验片61以
相对于左右夹具62的往复方向(箭头F方向)分别为45°的角度来设定。 在上述条件下反复弯曲,测定每个规定的冲程次数中龟裂的长度。这里所谓的"冲
程次数"是试验时间乘以往复速度得到的值。图9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所示为各例中相对
于每个冲程次数的龟裂长度。 另外,在龟裂长度由初期的切口长度测定值(约2mm)到超过15mm时结束试验。然后,绘制冲程次数和龟裂长度的近似曲线,读取龟裂长度为15mm时的冲程次数,将成长的龟裂长度(龟裂长度15mm—初期的切口长度测定值)除以当时的冲程次数得到的值作为德墨西亚式弯曲试验结果。 由图8、图9可知实施例1的靴形压榨带中使用的聚氨酯树脂虽然硬度约为98
度,高于市售品的硬度即约95度,但其耐弯曲性与现有技术的靴形压榨带或专利文献中记
载的靴形压榨带用树脂(比较例1)相比,具有约io倍以上的性能,与目前的靴形压榨带或
专利文献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用树脂(比较例2)相比,具有约2倍以上的性能。 另外,可知关于耐磨损性,也同样是本发明的树脂比现有技术的靴形压榨带或专
利文献中记载的树脂提高30%以上。 接着,描述采用参考例1 4和参考例6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来制造靴形压榨带10的例子。
(实施例l) 工序1 :芯棒具有1500mm的直径,并能在驱动手段的作用下适当旋转。在该芯棒的表面上涂布剥离剂(KS-6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接着,将参考例1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PDDI/PTMG系预聚物)和由1,4_丁二醇形成的固化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按H/NCO当量比为0. 95来混合,得到组合物。
然后,使芯棒旋转。通过能相对于芯棒的旋转轴平行移动的注入成型用喷嘴,在旋转中的芯棒上以螺旋状涂布厚1. 4mm的上述混合得到的组合物(以下将该涂布方法记为螺旋涂布)。由此形成聚氨酯树脂层。 在使芯棒旋转的情况下,将聚氨酯树脂层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然后,利用附设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将聚氨酯树脂在127t:下加热0. 5小时使其前固化。由此形成靴形物侧氨基甲酸酯内周层2b、22。 工序2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000dtex的复丝的捻线为纬线,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50dtex的复丝为经线。准备该经线被纬线夹持、纬线和经线的交叉部通过聚氨酯系树脂粘接而接合得到的格子状材料(经线密度为1根/cm,纬线密度为4根/cm)。 在靴形物侧层的外周无间隙地设置一层多片格子状材料并使其纬线与芯棒的轴向一致。 然后,在该格子状材料的外周螺旋状地以30根/5cm的间距巻绕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6700dtex的复丝,形成巻丝层。 其后,以堵塞格子状材料和巻丝层之间的间隙的程度,涂布约1. 6mm的上述聚氨酯组合物作为中间层,从而形成一体。由此,形成被纤维基材6增强的中间层2c。
工序3 :从巻丝层上方,通过螺旋涂布,含浸涂布约2. 5mm厚的与上述靴形物侧层使用的树脂相同的聚氨酯组合物。然后,在127t:下加热16小时,使其后固化,制作湿纸侧层(外周层2a、21)。 接着,研磨湿纸侧层的表面以使总厚度为5.2mm。其后,用旋转刀沿带10的MD (Machine Direction)方向(换言之,即带10的移动(流动)方向)形成多个凹槽(槽宽为0.8mm、深度为0.8mm、间距宽为2.54mm)24。如此得到靴形压榨带10。需要说明的是,带10的CMD (Cross MachineDirection)方向是带10的宽度方向。
(实施例2) 将实施例1中的参考例1的聚氨酯组合物用参考例2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
13(PPDI/PTMG系预聚物和HQEE的组合物)代替。此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过程,得到靴
形压榨带10。(实施例3) 将实施例1中的参考例1的聚氨酯组合物用参考例3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 (PPDI/PTMG系预聚物和ETHACURE300的组合物)代替。此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过程, 得到靴形压榨带10。
(比较例l) 将实施例1中的参考例1的聚氨酯组合物用参考例4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
(TDI/PTMG系预聚物和ETHACURE300的组合物)代替。并且,将固化条件改为在IO(TC下
前固化O. 5小时,在IO(TC下后固化16小时,此外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过程。由此,得到
靴形压榨带。(比较例2) 将比较例1中的参考例4的聚氨酯组合物用参考例6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 (MDI/PTMG系预聚物和ETHACURE300的组合物)代替,此外按照与比较例1同样的过程。由 此,得到靴形压榨带。 对如上得到的靴形压榨带IO进行磨损试验和弯曲疲劳试验。关于带样品的磨损 试验,用切槽后的产品带样品来评价。切槽后的产品带样品与平板状的树脂测试样品相比, 存在磨损量增大的倾向,因此试验条件如下设定。 磨损试验采用日本特开2006-144139号公报中所示的装置。将带样品安装于压板 的下部,在带样品的下表面(测定对象面),一边按压在外周具有摩擦子的旋转辊一边使其 旋转。 此时,使旋转辊产生的压力为6. 6kg/cm,使旋转辊的转速为100m/分钟,旋转45 秒。在带样品旋转后,测定该带样品的厚度减少量(磨损量)。带样品的磨损试验采用切槽 前的样品来评价。 关于磨损量,实施例1为0. 213mm,实施例2为0. 471mm,实施例3为0. 501mm,比较 例1为0. 269mm,比较例2为0. 615mm。需要说明的是,磨损量是反复测定5次得到的磨损 量的平均值。 图7是说明弯曲疲劳试验的图。关于弯曲疲劳试验,采用图7所示的装置,在温度 为2(TC、相对湿度为52%的气氛下,用以下条件下进行裂纹发生的试验。
试验片71的尺寸为宽60mm,夹具间的长度为70mm。下部的夹具72a如箭头G所 示那样进行圆弧状的往复运动。由此,上部夹具72b和试验片71也进行圆弧状往复运动, 在下部夹具72a的顶端试验片71被弯曲而发生疲劳。 从圆弧的中心到下部夹具72a的顶端的距离为168mm,下部夹具72a的移动距离为 161mm,往复速度为162往复/分钟。上部夹具72b的重量为400g。在该条件下反复弯曲, 测定直到产生裂纹时的弯曲次数。 图10是表示实验数据的表,所示为磨损量与弯曲次数的测定结果。 如图10所示,试验片71在实施例1 3中在70万次下没有裂纹,在比较例1中
在20万次时不能使用,在比较例2中在50万次时不能使用。 如此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靴形压榨带10的耐磨损性优异,且耐
14弯曲性与现有技术的靴形压榨带或专利文献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比较例1)相比,具有约 3倍以上的性能,与市售品或专利文献中记载的靴形压榨带(比较例2)相比,具有约1. 3倍 以上的性能。因此,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10的耐久性显著提高。
(实施例4) 工序1 :芯棒具有1500mm的直径,并能在驱动手段的作用下适当旋转。在该芯棒 的表面上涂布剥离剂(KS-6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接着,将参考例1中使用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PPDI/PTMG/1,4- 丁二醇)和由1, 4-丁二醇形成的固化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按H/NCO当量比为0. 95来混合,得到组合 物。 然后,使芯棒旋转。使用刮刀片在芯棒表面涂布厚0.8mm的该组合物。在使芯棒 旋转的情况下,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然后,利用附设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将树脂在127°C 下加热0. 5小时使其前固化。由此,制作聚氨酯内周层2b、22。 工序2 :在前固化后的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表面,使用刮刀片,涂布1.4mm厚的 参考例2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PPDI/PTMG/HQEE)。 然后,在使芯棒旋转的情况下,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然后,利用附设于芯棒的加 热装置,将树脂在127t:下加热0. 5小时使其前固化。由此,制作靴形物侧的聚氨酯内周层 2b、22。 工序3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000dtex的复丝的捻线为纬线,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50dtex的复丝为经线。准备经线被纬线夹持、纬 线和经线的交叉部通过聚氨酯系树脂粘接而接合得到的格子状材料(经线密度为l根/cm, 纬线密度为4根/cm)。 在靴形物侧层的外周无间隙地设置一层多片格子状材料并使其纬线与芯棒的轴 向一致。 然后,在该格子状材料的外周,螺旋状地以30根/5cm的间距巻绕由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6700dtex的复丝,形成巻丝层。 其后,以堵塞格子状材料和巻丝层之间的间隙的程度,涂布约1. 6mm的上述参考 例4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从而形成一体。由此,形成被纤维基材增强了的中间层2c。
工序4 :从巻丝层上方含浸涂布约1.4mm厚的在上述靴形物侧层中使用的参考例 4(TDI/PTMG/ETHACURE300)的聚氨酯组合物。在此状态下,在IO(TC加热0. 5小时使其固化。 由此,形成聚氨酯中间层2c。 工序5 :在上述中间层2c的外周面,涂布约2. 0mm厚的参考例2的聚氨酯组合物 (PPDI/PTMG/HQEE),在127。C下加热15小时使其固化。由此,形成聚氨酯外周层2a、21。
接着,研磨湿纸侧层的聚氨酯外周层2a的表面以使总厚度为5. 5mm。其后,用旋 转刀沿带10的MD方向形成多个凹槽(槽宽为0. 8mm、深度为0. 8mm、间距宽为2. 54mm) 24。 如此,得到靴形压榨带10。
(实施例5) 工序1 :芯棒具有1500mm的直径,能在驱动手段的作用下适当旋转。在该芯棒的 表面上涂布剥离剂(KS-6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接着, 一边使芯棒旋转, 一边在该芯棒的表面螺旋涂布1. 4mm厚的参考例4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TDI/PTMG/ETHACURE300)。 然后,在使芯棒旋转的情况下,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利用附设于芯棒的加热装 置,将树脂在IO(TC下加热0. 5小时使其前固化。 工序2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800dtex单丝为经线,以由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4500dtex的复丝为纬线。准备按纬线一层组织纺成的织物片 (讳线网格为30根/5cm、经线网格为40根/5cm)。 在靴形物侧层的外周无间隙地设置一层多片织物片并使其纬线与芯棒的轴向一 致。 然后,在该织物片的外周螺旋状地以30根/5cm的间距巻绕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纤维形成的7000dtex的复丝,形成巻丝层。 其后,以堵塞织物片和巻丝层之间的间隙的程度,使用刮刀片涂布厚1. 6mm的参 考例4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TDI/PTMG系预聚物和ETHACURE300的组合物),从而形成一 体。由此,形成被纤维基材增强了的中间层2c。 工序3 :从巻丝层上方通过螺旋涂布来涂布约2. 5mm厚的参考例1中使用的聚氨 酯组合物(PPDI/PTMG/1,4- 丁二醇)。在此状态下,在127t:下加热16小时使其后固化。
接着,研磨湿纸侧层的表面以使总厚度为5. 2mm。其后,用旋转刀沿带10的MD方 向形成多个凹槽(槽宽为0. 8mm、深度为0. 8mm、间距宽为2. 54mm) 24。如此,得到靴形压榨 带10。(实施例6) 工序1 :芯棒具有1500mm的直径,能在驱动手段的作用下适当旋转。在该芯棒的 经抛光的表面上涂布剥离剂(KS-61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接着, 一边使芯棒旋转, 一边向该芯棒的表面通过螺旋涂布来涂布0. 9mm厚的参 考例6中使用的聚氨酯组合物(MDI/PTMG/ETHACURE300)。 然后,在使芯棒旋转的情况下,将聚氨酯组合物涂布层在室温下放置10分钟。之 后,利用附设于芯棒的加热装置,将聚氨酯组合物涂布层在IO(TC下加热0. 5小时使其前固 化。 工序2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000dtex的复丝的捻线为讳线, 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550dtex的复丝为经线。准备经线被纬线夹持、纬 线和经线的交叉部通过聚氨酯系树脂粘接而接合得到的格子状材料(经线密度为l根/cm, 纬线密度为4根/cm) 在靴形物侧层的外周无间隙地设置一层多片格子状材料并使其纬线与芯棒的轴 向一致。 然后,在该格子状材料的外周,螺旋状地以30根/5cm的间距巻绕由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纤维形成的6700dtex的复丝,形成巻丝层。 其后,以堵塞格子状材料和巻丝层之间的间隙的程度,使用刮刀片涂布约1.6mm 的上述聚氨酯组合物(MDI/PTMG/ETHACURE300),从而形成一体。由此,形成被纤维基材增强 了的中间层2c。 工序3 :从巻丝层的上方通过螺旋涂布来涂布约3mm厚的参考例1中使用的聚氨 酯组合物(PPDI/PTMG/1,4- 丁二醇)。在此状态下,在127t:下加热16小时使其后固化。
接着,研磨湿纸侧层的表面以使总厚度为5. 2mm。其后,用旋转刀沿带10的MD方 向形成多个凹槽(槽宽为0. 8mm、深度为0. 8mm、间距宽为2. 54mm) 24。如此,得到靴形压榨 带10。 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的靴形压榨带10与现有品的靴形压榨带相比,具有更优 异的抗裂性、耐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等机械特性。因此,带10的耐久性与目前的靴形压榨 带的耐久性相比,可耐用1.5倍以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
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附加等。 需要说明的是,各图中同一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本发明的造纸用靴形压榨带可适用于封闭型的造纸用靴形压榨。
权利要求
一种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其是增强纤维基材(6)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且所述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所述聚氨酯层中的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10),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层中含有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与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聚氨酯,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是通过使含有55~100摩尔%的对苯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的、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2. —种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其是增强纤维基材(6)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且所述增 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所述聚氨酯层中的靴形压榨带(IO),其特征在于,该带(10)的外周层(2a、21)和内周层(2b、22)由聚氨酯形成,形成所述外周层(2a、21)的所述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 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 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 醌双-e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形成所述内周层(2b、22)的所述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 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 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 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所述固化剂(B)选自3,5-二 甲硫基甲苯二胺、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1,4-丁二醇,所述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所述聚氨酯内周层(2b、22)中。
3. —种造纸用的靴形压榨带,其是增强纤维基材(6)与聚氨酯层形成一体、所述增强 纤维基材(6)埋设于构成所述聚氨酯层的中间层(2c)中、且在该中间层(2c)的两侧层叠 有聚氨酯外周层(2a、21)和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靴形压榨带(IO),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聚氨酯外周层(2a、21)和所述聚氨酯内周层(2b、22)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 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 (A)通过使对苯二异氰酸酯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所 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3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 硫基甲苯二胺,形成所述中间层(2c)的聚氨酯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和固化剂(B)混合而 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所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选自2,4-甲苯二异氰酸酯、2, 6_甲苯二异氰酸酯以及4,4'-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 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所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 氢醌双-P羟乙基醚、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乙基甲苯二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靴形压榨带(10),其中,增强纤维基材(6)埋设于聚氨酯层中,外周层(2a、21)和内周层(2b、22)由聚氨酯形成。在上述聚氨酯层中含有通过使由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与固化剂(B)混合而成的组合物固化而得到的聚氨酯。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通过使含有55~100摩尔%的对苯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异氰酸酯化合物(a)与聚四甲撑二醇(b)反应而得到,且在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上述固化剂(B)选自1,4-丁二醇、氢醌双-β羟乙基醚、3,5-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由此,带(10)具有优异的抗裂性、耐弯曲疲劳性、耐磨损性。
文档编号D21F3/02GK101720370SQ200880022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5日
发明者山崎新太郎, 矢崎高雄, 石野淳, 铃木伸治 申请人:市川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