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017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巷道隔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用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 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降温常采用通风方式,但难以有效解决矿井巷道温度,风量大时,从经 济上讲不划算,而且空气的流动容易带起粉尘飞扬,污染环境。采用制冷方法降温时,由于 岩石温度高,和巷道热交换量大,浪费大量能源,且大量的热损耗造成降温效果不是很好。 在矿井降温改进方面,目前采用的隔热方式是直接将隔热材料喷涂到巷道岩石上,但这种 隔热方式往往喷涂的不够均勻,而且容易脱落,由于巷道的曲度和巷道表面的粗糙度因素 的影响,喷涂隔热材料造成费时费力而且浪费材料。另外,在矿井内喷涂隔热层造成工人上 时间处于井下高温工作状态,环境恶劣,而且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 和隔热防火组合壁。技术方案一种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包括外层的隔热防火复合层和固定在该隔热防火 复合层内侧面的钢丝网,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包括外层的柔性薄壁和内层的耐火隔热层, 隔热防火复合层的各层之间通过胶粘固定或者通过铆钉固定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在 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上设有锚杆安装孔。其中隔热防火复合层与钢丝网大小一致,也可以 将钢丝网面积略小于隔热防火复合层面积,钢丝网主要起刚性支撑作用,同时钢丝网又具 有一定的弯曲变量。隔热防火复合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弯曲,将钢丝网与隔热防火复合 层固定后可以适合巷道侧壁走向排布。通过巷道本身存在的锚杆对其进行有效固定。所述耐火隔热层为泡沫石棉,或其他不易燃烧的隔热材料。柔性薄壁则可以采用 橡胶皮。上述柔性薄壁仅为一层,即固定于耐火隔热层外侧面。然而,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 还可以同时包括内、外两层柔性薄壁,耐火隔热层位于两层柔性薄壁之间,隔热防火复合层 的各层之间通过胶粘固定或者通过铆钉固定或者通过螺钉在一起。在所述耐火隔热层和柔性薄壁之间设有一层隔光层或者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所 述隔光层喷涂可以喷涂于耐火隔热层或柔性薄壁侧面上(例如在该柔性薄壁内侧面涂有 防热辐射材料层)。所述隔光层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或者其他具有反光度高的隔光材料。所述加固板外形可以为平行四边形例如矩形(包括正方形)或菱形,也可以为梯形例如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当然其外形也可以采用某种相互嵌入式结构形状。
一种包括所述加固板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将所述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 板彼此对接拼装组成组合壁,通过锚杆插入各加固板的锚杆安装孔内使各加固板被固定在 巷道侧壁,并在各加固板之间交接处和/或在锚杆安装孔处采用防静电密封胶进行密封。 密封胶可以采用喷涂方式密封,也可以直接采用密封胶条从侧面对各加固板对接缝进行密 封。所述各加固板相邻侧壁的对接边缘采用凸凹配合结构对接并密封。凸凹配合结构种类多样,例如可以采用在各加固板的两相对侧边四周侧边设置匹配的内、外台阶面配合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匹配的斜边配合结构,或者也可以为设置匹配的 弧面配合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类似于锯齿状的匹配对接结构。所述凸凹配合结构是在各加固板表面的两相对边或四周边缘处设置凸缘与凹槽 配合结构。这种凸缘与凹槽配合结构是类似于瓦块对接结构,后一加固板通过凹槽或凸缘 压接在前一加固板上,依次类推构成连接固定的组合结构。其中凸缘可以是凸棱柱例如长 方体或者梯形柱体,也可以为弧形凸缘即凸弧缘例如半圆形或半椭圆形凸缘,凹槽可以为 与凸棱匹配的凹槽也可以为与凸弧缘匹配的凹槽。为了是各加固板之间能更好地被密封固定,在各加固板之间的对接缝隙内还可以 套装有橡胶密封垫,也可以在各加固板的对接缝侧面固定有橡胶密封条。除了以上对接密封结构外,加固板之间采用内、外台阶面配合结构时,还可以将锚 杆安装孔设置于各台阶面上,锚杆直接插入内、外台阶面上的锚杆安装孔内将相邻两个加 固板固定在一起。当然锚杆安装孔也可以同时设置于加固板中部位置。另外,还有另一种对接密封方式,如加固板之间采用内、外台阶面配合结构时,在 内台阶面上固定有螺栓,在外台阶面上对应设有通孔,固定螺栓插入外台阶面通孔并伸出 后与匹配螺帽固定。锚杆安装孔则设置在加固板中部位置,螺栓和螺帽配合使相邻加固板 彼此固定在一起,而锚杆使连接后的加固板整个固定在巷道侧壁上形成组合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具有绝热降温、密封防氧 化防火、加固、代替喷浆,从而减少工人劳动,降低成本,提供矿井降温效果和防火效果,便 与施工和维护,服务年限长。2、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采用在巷道内侧壁上固定 隔热防火加固板并组合形成组合壁(也可以称为人工隔热巷道),能降低导热系数,即降低 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通过反复实验证实能够减少岩石和巷道热交换的80%以上,大大减 少热源,提高降温效果。3、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改变传统的巷道隔热方 式,减轻巷道内隔热工作的时间和工作量,将双层折叠隔热筒事先在矿井外工业化生产,适 于矿井内快速组装迅速隔热,而且可以沿巷道曲度有适当的伸缩度和摆度,能反复使用、节 约资源。4、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还可以起到隔湿作用,有 效降低巷道内湿度。5、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 生产制造,使用效果非常好,非常利于在采矿领域推广实施。四

图1是本发明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的装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三;图5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四;图6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五;图7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六;图8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七;图9是图1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之八;图9-1是图9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为隔热防火复合层,2为钢丝网,3为锚杆安装孔,4为锚杆,51a为外 台阶面配合结构,51b为内台阶面配合结构,52为斜边配合结构,53为弧面配合结构,54为 斜弧面配合结构,55a为弧面凹槽,55b为弧面凸缘,56a为棱柱形凸缘,56b为棱柱形凹槽, 6为条状密封垫,7为防静电密封胶条,8为密封橡胶条,9a为螺栓,9b为螺帽,9c为通孔,9d 为螺帽垫片,10为螺栓固定块,11a为外层柔性薄壁,lib为内侧柔性薄壁,12为耐火隔热 层,13为隔光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1、图1-4、图1-5,一种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包括外层的 隔热防火复合层1和固定在该隔热防火复合层内侧面上的钢丝网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1包括外层的柔性薄壁11a和内层柔性薄壁 11b,在两层柔性薄壁之间为耐火隔热层12,同时在耐火隔热层12和柔性薄壁lla、llb之间 设有一层隔光层13 (或者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隔光层13喷涂可以喷涂于耐火隔热层或 柔性薄壁侧面上。所述隔光层为水银反光涂层,或者为高亮度铝箔层,或者其他具有反光度 高的隔光材料。本实施例中的耐火隔热层选择泡沫石棉,也可以选用其他不易燃烧的隔热 材料。柔性薄壁则可以采用橡胶皮。隔热防火复合层1的各层之间通过胶粘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铆钉或螺钉固定 在一起,不详述。在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1上设有锚杆安装孔3。其中隔热防火复合层1与 钢丝网2表面积大小一致,也可以将钢丝2网面积略小于隔热防火复合层1面积。钢丝网2 主要起刚性支撑作用,同时钢丝网2又具有一定的弯曲变量。隔热防火复合层1也可以在 一定程度内弯曲,将钢丝网2与隔热防火复合层1固定后可以适合巷道侧壁走向排布。通 过巷道本身存在的锚杆4对其进行有效固定。
加固板(即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外形可以为平行四边形例如矩形(包括正 方形)或菱形,也可以为梯形例如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当然其外形也可以采用某种相互 嵌入式结构形状。实施例二 参见图1-1、图2,意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 是防火隔热复合层1仅包括外层的柔性薄壁11a和内层的耐火隔热层12。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一种包括实施例一所述 加固板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将所述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彼此对接拼装组成组 合壁,通过锚杆4插入各加固板的锚杆安装孔3内使各加固板被固定在巷道侧壁,并在各加 固板之间交接处和/或在锚杆安装孔处采用防静电密封胶进行密封。密封胶可以采用喷涂 方式密封,也可以直接采用防静电密封胶条7从侧面对各加固板对接缝进行密封。所述各加固板相邻侧壁的对接边缘采用凸凹配合结构对接。凸凹配合结构种类多样,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在各加固板的两相对侧边四周侧边 设置匹配的内51b和外台阶面51a配合结构。锚杆安装孔3设置于各台阶面上,将锚杆直 接穿插于内、外两锚杆安装孔3内使相邻两加固板密封固定在一起,也可以同时在加强板 中部设置锚杆安装孔3并安装锚杆4。同时还在内、外台阶面之间增加条状的密封垫6。实施例四附图未画,意义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相 邻两加强板之间虽然有台阶面配合结构,但是锚杆安装孔并未设在台阶面上。实施例五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3,意义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相连两加固板的边缘采用匹配的斜边配合结构。可以同时在斜边配 合结构52的密封边外侧的对接缝上增加橡胶密封条8进行密封。实施例六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4,意义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相连两加固板的边缘采用匹配的斜边配合结构。同时在两相对斜面 之间增加橡胶密封条6。实施例七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5,意义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相连两加固板的边缘采用匹配的弧面配合结构53。实施例八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6,意义与实施例七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相连两加固板的边缘采用匹配的倾斜的弧面配合结构54(卧弧面 配合结构)。同时在两相对斜面之间增加橡胶密封条6。实施例九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7,意义与实施例七基本相同,相同 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所述凸凹配合结构是在各加固板表面的两相对边或四周边缘处设 置凸缘与凹槽配合结构。这种凸缘与凹槽配合结构是类似于瓦块对接结构,后一加固板通 过凹槽或凸缘压接在前一加固板上,依次类推构成连接固定的组合结构。其中凸缘为弧形 凸缘55b,凹槽为与弧形凸缘55b匹配的弧形凹槽55a。弧形凸缘即凸弧缘例如半圆形或半 椭圆形凸缘,凹槽可以为与凸棱匹配的凹槽也可以为与凸弧缘匹配的凹槽。实施例i^一 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8,意义与实施例十基本相同,相 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其中凸缘是凸棱柱凸缘56a例如长方体或者梯形柱体,凹槽为与 凸棱柱凸缘匹配的凹槽56b。实施例十二 参见图1、图1-1、图1-4、图1-5、图9、图9-1,意义与实施例十基本相 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的是加固板之间采用内、外台阶面配合结构时,在内台阶面上固定有螺栓9a,在外台阶面上对应设有通孔9c,固定螺栓9a插入外台阶面通孔9c并伸出后 与匹配螺帽9b固定。螺帽9b通过垫片9d与外台阶面接触。 以上实施例三至十二描述了组成组合壁的相邻两加固板之间采用的不同结构形 式的对接密封结构,但并不仅限于以上密封结构,例如还可以采用类似于锯齿状的匹配对 接结构。
权利要求
一种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其特征是包括外层的隔热防火复合层和固定在该隔热防火复合层内侧面的钢丝网,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包括外层的柔性薄壁和内层的耐火隔热层,隔热防火复合层的各层之间通过胶粘固定或者通过铆钉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在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上设有锚杆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其特征是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 包括内、外两层柔性薄壁,耐火隔热层位于两层柔性薄壁之间,隔热防火复合层的各层之间 通过胶粘固定或者通过铆钉或者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其特征是在所述耐 火隔热层和柔性薄壁之间设有一层隔光层或者涂有防热辐射材料层。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加固板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将权利要 求1所述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彼此对接拼装组成组合壁,通过锚杆插入各加固板的锚 杆安装孔内使各加固板被固定在巷道侧壁,并在各加固板之间交接处和/或在锚杆安装孔 处采用防静电密封胶进行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所述各加固板相邻侧 壁的对接边缘采用凸凹配合结构对接并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所述凸凹配合结构是 在各加固板的两相对侧边或四周侧边设置匹配的内、外台阶面配合结构,或者设置匹配的 斜边配合结构,或者设置匹配的弧面配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所述凸凹配合结构是 在各加固板表面的两相对边缘或四周边缘处设置凸缘与凹槽配合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在各加固板 之间的对接缝隙内套装有橡胶密封垫,或者在各加固板的对接缝侧面固定有橡胶密封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加固板之间采用内、夕卜 台阶面配合结构时,锚杆安装孔设置于各台阶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用巷道隔热防火组合壁,其特征是加固板之间采用内、 外台阶面配合结构时,在内台阶面上固定有螺栓,在外台阶面上对应设有通孔,固定螺栓插 入外台阶面通孔并伸出后与匹配螺帽固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和隔热防火组合壁,加固板包括外层的隔热防火复合层和固定在该隔热防火复合层内侧面的钢丝网,隔热防火复合层包括外层的柔性薄壁和内层的耐火隔热层,在所述隔热防火复合层上设有锚杆安装孔;组合壁是将矿用巷道降温防火加固板彼此对接拼装组成组合壁,通过锚杆插入各加固板的锚杆安装孔内使各加固板被固定在巷道侧壁,并在各加固板之间交接处和/或在锚杆安装孔处采用防静电密封胶进行密封。本发明具有绝热降温、密封防氧化防火、加固、代替喷浆,从而减少工人劳动,降低成本,便与施工和维护,服务年限长,大大减少热源,提高降温效果,能反复使用、节约资源。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容易生产制造,非常利于在采矿领域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B32B3/24GK101818652SQ2010101422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
发明者李辉 申请人:河南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