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09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包装软管。
背景技术
聚乙烯树脂由于良好的加工成型性、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而常用于成型化妆品包装软管。为突出产品的外观视觉效果,通常在软管挤出成型的过程中在聚乙烯中加入珠光材料以期获得此效果。珠光材料与聚乙烯共同挤出而成型包装软管,但所制得的包装软管却体现不出强烈的金属珠光光泽或者珠光光泽被遮盖掉而体现得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以期改善复合包装软管的金属珠光光泽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所述管身包括内层、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共挤成型的外层;其中,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包括一种在无极性的聚乙烯主链上导入极性基团的材料,其熔融指数为0. 5 3. Og/lOmin。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复合包装软管的管身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并且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作为外层的材料,由于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链结构上的极性侧基的存在从而导致聚合物的结晶性降低,因而透明度提高。此时,光线从空气中透过改性聚乙烯树脂射入到分散在改性聚乙烯树脂中的小颗粒的珠光材料表面时,被珠光材料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光线再次穿透改性聚乙烯树脂到达空气界面的过程中,光线透过改性聚乙烯树脂的比例相较其穿透普通聚乙烯层时的比例增加,因而反射回来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相较提高,故可以明显体现强烈的珠光效果,极大地提升产品在包装上的视觉效果,提升产品竞争力O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层级示意图;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层级示意图;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复合包装软管的层级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能够改善复合包装软管的金属珠光光泽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头10和管身20,其中,管身20可包括内层21、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共挤成型的外层22 ;其中,该改性聚乙烯树脂即为一种在无极性的烯烃链上导入极性基团的材料,其熔融指数可为 0. 5 3. 0g/10min。其中,改性聚乙烯树脂例如可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或其它极性单体改性的聚乙烯树脂。上述珠光材料例如为珠光色母或其它珠光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管身20还可包括置于内层21和外层22之间的至少一层中间层。例如图3所示,管身20例如还可包括置于内层21和外层22的中间层23。在实际应用中,内层21例如也可采用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成型;中间层23例如可包括阻隔材料,该阻隔材料优选为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例如图4所示,管身20例如还可包括置于内层21和外层22的中间层M和中间层25。在实际应用中,内层21可为普通聚乙烯树脂,中间层M例如也可采用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成型,而中间层25例如可包括阻隔材料,该阻隔材料优选为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在实际应用中,管身20的厚度可介于0. 35 0. 65毫米之间(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其它厚度),其中,内层21与外层22厚度比值例如可介于1. 0 2. 0之间(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其它比值),各中间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0. 1毫米(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为其它厚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复合包装软管外层22中珠光材料的添加量一般不超过改性聚乙烯树脂重量的10%,优选为3 6%,当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珠光材料的添加量调整为其它重量比例。
测试发现,本发明实施例复合包装软管的外层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共挤成型,其光线反射率较现有技术提高了 30% 60%以上,能够较好地改善复合包装软管的金属珠光光泽效果。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包装软管的管身采用多层复合结构,且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作为外层的材料,由于改性聚乙烯树脂的分子链结构上的极性侧基的存在从而导致聚合物的结晶性降低,因而透明度提高。此时,光线从空气中透过改性聚乙烯树脂射入到分散在改性聚乙烯树脂中的小颗粒的珠光材料表面时,被珠光材料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光线再次穿透改性聚乙烯树脂到达空气界面的过程中,光线透过改性聚乙烯树脂的比例相较其穿透普通聚乙烯层时的比例增加,因而反射回来进入人眼的光线强度相较提高,故可以明显体现强烈的珠光效果,极大地提升产品在包装上的视觉效果,提升产品竞争力ο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包装软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身包括内层、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共挤成型的外层;其中,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包括一种在无极性的聚乙烯主链上导入极性基团的材料, 其熔融指数为0. 5 3. Og/lO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的内层和外层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层中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材料的添加量不超过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重量的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材料的添加量为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重量的3% 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乙烯树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聚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珠光材料包括珠光色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身的厚度介于0. 35 0. 65毫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层与外层厚度比值介于1. 0 2. 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包装软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中间层的厚度不超过0. 1毫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包装软管,包括管头和管身,管身包括内层和采用改性聚乙烯树脂和珠光材料共挤成型的外层;其中,改性聚乙烯树脂包括一种在无极性的聚乙烯主链上导入极性基团的材料,其熔融指数为0.5~3.0g/10min。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包装软管有利于改善复合包装软管的金属珠光光泽效果,进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文档编号B32B27/08GK102431705SQ20111027370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9日
发明者王腾, 陆芝, 陈寿, 鲍竹 申请人: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