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47546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背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为了使太阳能电池得到更好的应用,降低太阳能电池成本,改善太阳能电池性能成为了相关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整体结构包括框体(通常使用铝框)、安装于框体上的太阳能光伏玻璃、位于太阳能光伏玻璃下方的电池片(也称硅片或硅板)、热熔胶层、接线盒和绝缘背板。太阳能电池封装的顺序为光伏玻璃、热熔胶层、电池片、热熔胶层和绝缘背板。目前,太阳能电池背板中位于电气绝缘层两侧的主要是聚氟乙烯(PVF)薄膜和聚偏氟乙烯(PVDF)薄膜,对绝缘背板的品质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已有技术中,由杜邦公司生产并且拥有专利的聚氟乙烯薄膜基本上垄断了用于构成绝缘背板的耐候层所用的材料市场,这些材料的成本高,不利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推广。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降低成本并提高发电效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低温耐冲击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阻挡紫外线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耐候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电绝缘性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一目的,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PET薄膜基体层;第一粘结胶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一侧上;第一聚丙烯膜,设置在粘结胶层上并通过粘结胶层与PET薄膜基体层结合;第二聚丙烯膜或涂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二聚丙烯膜通过设置在第二聚丙烯膜和PET薄膜基体层之间的第二粘结胶层结合到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涂层直接形成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聚丙烯膜和第二聚丙烯膜可具有高的紫外光反射性, 并且厚度可在50 μ m至150 μ m的范围内。第一聚丙烯膜和第二聚丙烯膜可为改性后的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可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 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得到所述改性后的聚丙烯薄膜,其中,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 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 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PET薄膜基体层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例如,PET薄膜基体层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PET薄膜基体层的厚度可在IOOym至300μπι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涂层可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5-15 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0重量份的增韧剂,其中,无机填料可为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镁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且无机填料的粒径范围可在 1μπι-50μπι的范围内;抗紫外线助剂可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可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增韧剂可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涂层的厚度可在1μπι-20μπι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粘结胶层可为环氧树脂系粘胶剂、聚氨酯系粘胶剂、丙烯酸酯系粘结胶和醋酸乙烯酯系粘胶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粘结胶层的厚度可在1 μ m-30 μ m 的范围内。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涂层液均勻涂敷于PET 薄膜的一面;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在50°C -120°C的温度下分两阶段烘干50小时,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对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 薄膜的一侧表面上;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C -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将层压后的结构在30°C-120°C的温度下分为三阶段烘干,烘干时间Mh;将PET薄膜另一侧表面以与上述复合聚丙烯薄膜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再复合一层聚丙烯薄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可达到50达因以上。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可用线棒将涂层液和粘结胶分别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表面上。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聚丙烯膜可具有高的紫外光反射性,并且厚度可在50 μ m至150 μ m的范围内。例如,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 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 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得到聚丙烯薄膜,其中,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PET薄膜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PET薄膜的厚度可在IOOym至300μπι的范围内。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涂层可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5-1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0重量份的增韧剂,其中,无机填料可为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镁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且无机填料的粒径范围可在1 μ m-50 μ m的范围内;抗紫外线助剂可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可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可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涂层的厚度可在 1μ -20μπ 的范围内。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粘结胶层可为环氧树脂系粘胶剂、聚氨酯系粘胶剂、丙烯酸酯系粘结胶和醋酸乙烯酯系粘胶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粘结胶层的厚度可在1μπι-30μπι的范围内。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中,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烘干的步骤包括在60°C _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再在50°C _90°C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 可选地,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烘干的步骤包括在30°C -90°C的温度下烘干12小时;再在 900C _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最后在30°C _90°C的温度下烘干10小时。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优势将会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具有5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具有4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具有3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聚丙烯(PP)层(例如,PP膜)、 PET薄膜基体层、涂层和PP层中的任一层(可选地)、粘结胶层(一层或两层),通过层压复合工艺制备背板。PP (聚丙烯)层的厚度越厚,背板的抗紫外性就越好;PET薄膜层越厚,背板的电绝缘性越好;粘结胶层的厚度也直接影响着层间剥离力的大小。考虑背板总体的厚度,例如总体厚度太厚,首先成本增加,其次造成组件笨重,移动安装麻烦,所以必须协调好各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具体地讲,PP层是经改性后的聚丙烯薄膜,即,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 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 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 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MAH-g-ABQ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此外,PP层的厚度可在50-150 μ m的范围内。当PP层的厚度小于50 μ m时,背板阻挡紫外光的性能变差,背板易于紫外老化,不能起到替代以前PVF(PVDF)膜所起的作用; 当PP层的厚度大于150 μ m时,PP层生产困难,使得成本增大,而且膜的厚度大于150 μ m对于阻挡紫外光的效果不再增加。PET薄膜基体层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PET薄膜基体层的厚度可在100-300μπι的范围内。当PET薄膜基体层的厚度小于IOOym时,背板的电绝缘性不能满足背板的要求,一般来说,背板的电绝缘性要求为最大系统电压大于1000VDC,击穿电压大于18KV ;当PET薄膜基体层的厚度大于300 μ m时,电绝缘性能几乎不再变化,PET薄膜基体层过厚不利于背板总体厚度的设计,影响其他材料的厚度。涂层可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20 重量份的添加剂,其中,所述添加剂包括1-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5-1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0重量份的增韧剂。无机填料可为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钙、 碳酸镁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且无机填料的粒径范围可为1μπι-50μπι。抗紫外线助剂可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可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可为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涂层的厚度可在1-20 μ m的范围内。当涂层的厚度小于1 μ m时,涂敷工艺很难控制,涂层厚度相对公差大,对PET薄膜的耐候性保护能力下降。;当涂层的厚度大于 20 μ m时,涂敷容易产生气孔,影响产品性能。粘结胶层可以是环氧树脂系粘胶剂、聚氨酯系粘胶剂、丙烯酸酯系粘结胶和醋酸乙烯酯系粘胶剂中的至少一种。粘结胶层的厚度可在1-30 μ m的范围内。当粘结胶层的厚度小于1 μ m时,粘结层相对公差大,会出现脱胶现象;当粘结胶层的厚度大于30 μ m时,烘烤温度高,车速慢,生产效率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涂层液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C -IOO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在100°C -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再在50°C -90°C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具体地讲,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下述步骤 将PET薄膜和PP薄膜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cm/s-6cm/s,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能达到50达因以上;配制涂液,将涂液用线棒涂敷于PET薄膜的一侧表面,厚度为 1-20 μ m ;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侧表面上,厚度可以为1 μ m_30 μ m, 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60°C -120 °C ;将PP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 500C -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在50°C -120°C的温度下分两阶段烘干50小时,例如,在60°C -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再在50°C -90°C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对 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侧表面上;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C _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将层压后的结构在50°C _90°C的温度下烘干12小时,再在90°C _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最后在 500C -90°C的温度下烘干10小时;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具体地讲,上述制备的步骤可以包括将PET薄膜和PP薄膜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cm/s-6cm/s,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能达到50达因以上;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侧表面上,厚度可以为1 μ m-3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60°C -120°C;再将处理后的PP膜与之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50°C -100°C;将层压后的结构分为三阶段烘干,温度保持在30°C-120°C,烘干时间Mh,例如,在30-90°C的温度下烘干12小时,再在90-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最后在30-90°C的温度下烘干10小时;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图1是示出了具有5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具有4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了具有3层结构的太阳能电池背板的示意图。实施例1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5层结构,即,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以及重复的第二结构体2和第一结构体1。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5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Iy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100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1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5μπι,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Iym;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实施例2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5层结构,即,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以及重复的第二结构体2和第一结构体1。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1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00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 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2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15μπι,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ΙΟμπι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实施例3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3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5层结构,即,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以及重复的第二结构体2和第一结构体1。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5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3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00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3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90°C,烘干后胶厚度为30 μ m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实施例4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4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4层结构,S卩,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和第四结构体4。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50 μ m ;第四结构体4为涂层,涂层的厚度为1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所述涂层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 重量份无机填料(例如,滑石粉)、5_15重量份抗紫外线助剂(例如,纳米二氧化钛)、1-3 重量份抗氧化剂(例如,亚磷酸酯)和0-10重量份增韧剂(例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其中,将无机填料、抗紫外线助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依次加入到聚丙烯树脂中进行搅拌,从而得到所述涂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4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将涂液用线棒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涂层的厚度为5 μ m,分两阶段烘干,温度120°C烘干2h,温度70°C烘干48h,烘干后厚度为Ιμπι。实施例5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5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4层结构,S卩,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和第四结构体4。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50 μ m ;第四结构体4为涂层,厚度为ΙΟμπι。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所述涂层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 重量份无机填料(例如,滑石粉)、5_15重量份抗紫外线助剂(例如,纳米二氧化钛)、1-3 重量份抗氧化剂(例如,亚磷酸酯)和0-10重量份增韧剂(例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其中,将无机填料、抗紫外线助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依次加入到聚丙烯树脂中进行搅拌,从而得到所述涂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5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将涂液用线棒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厚度为15 μ m,分两阶段烘干,温度120°C烘干浊,温度70°C烘干48h,烘干后厚度为 10 μ m。实施例6参照图2,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6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4层结构,S卩,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和第四结构体4。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300 μ m ;第四结构体4为涂层,厚度为20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所述涂层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 重量份无机填料(例如,滑石粉)、5_15重量份抗紫外线助剂(例如,纳米二氧化钛)、1-3 重量份抗氧化剂(例如,亚磷酸酯)和0-10重量份增韧剂(例如,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其中,将无机填料、抗紫外线助剂、抗氧化剂和增韧剂依次加入到聚丙烯树脂中进行搅拌,从而得到所述涂层。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6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将涂液用线棒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厚度为30 μ m,分两阶段烘干,温度120°C 2h,温度70°C 48h,烘干后厚度为20 μ m。对比例1参照图1,根据对比例1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5层结构,S卩,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以及重复的第二结构体2和第一结构体1。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3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50 μ m。所述PP (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对比例1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对比例2参照图1,根据对比例1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5层结构,S卩,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第三结构体3以及重复的第二结构体2和第一结构体1。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2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50 μ m。所述PP(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对比例2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 ;4)将PET薄膜另一面以同样方法再复合一层PP膜。对比例3参照图3,根据对比例3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3层结构,即,第一结构体1、第二结构体2和第三结构体3。具体地讲,第一结构体1为PP (聚丙烯)层,厚度为100 μ m ;第二结构体2为粘结胶层,厚度为20 μ m ;第三结构体3为PET薄膜基体层,厚度为250 μ m。所述PP(聚丙烯)层为改性聚丙烯薄膜。具体地讲,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LDPE)、低压聚乙烯(HDPE)、 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然后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之后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从而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用改性聚丙烯组合物。乙烯共聚物可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和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等;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MAH-g-POE)、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MAH-g-EVA)、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AH-g-SBQ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MAH-g-ABS)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胶层为丙烯酸酯系粘结胶。
所述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根据对比例3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分别将PET薄膜和PP层勻速通过等离子体处理器,速度可以保持在3-6cm/s, 处理后的膜表面均达到62达因,以增加粘结力;2)用线棒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上,厚度可以为40 μ m,在烘箱中烘干lOmin,温度保持在80°C,烘干后胶厚度为20 μ m ;3)再将等离子体处理器处理后的PP膜与涂覆有粘结胶的PET薄膜层压复合,层压温度保持在75°C,然后分三个阶段进行烘干,温度保持70°C烘干12h,温度保持120°C烘干 2h,温度保持60°C烘干IOh膜。对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对比例1、对比例2 和对比例3进行了背板性能测试,见表1。表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PET薄膜基体层;第一粘结胶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一侧上;第一聚丙烯膜,设置在粘结胶层上并通过粘结胶层与PET薄膜基体层结合;第二聚丙烯膜或涂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二聚丙烯膜通过设置在第二聚丙烯膜和PET薄膜基体层之间的第二粘结胶层结合到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涂层直接形成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第一聚丙烯膜和第二聚丙烯膜具有高的紫外光反射性,并且厚度在50 μ m至150 μ 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第一聚丙烯膜和第二聚丙烯膜是改性后的聚丙烯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得到所述改性后的聚丙烯薄膜,其中,乙烯共聚物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PET薄膜基体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PET薄膜基体层的厚度在IOOym至 300 μ m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涂层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5-1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0重量份的增韧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无机填料是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钙、 碳酸镁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且无机填料的粒径在1 μ m-50 μ m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抗紫外线助剂是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抗氧化剂是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 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增韧剂是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涂层的厚度在1μ m-20 μ m的范围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其中,粘结胶层是环氧树脂系粘胶剂、聚氨酯系粘胶剂、丙烯酸酯系粘结胶和醋酸乙烯酯系粘胶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粘结胶层的厚度在1 μ m-30 μ m的范围内。
15.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对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将涂层液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面;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另一面;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C _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 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在50°C -120°C的温度下分两阶段烘干50小时,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
16.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对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 将粘结胶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一侧表面上;将聚丙烯薄膜与PET薄膜的粘结胶面在50°C _100°C的温度下进行层压; 将层压后的结构在30°C _120°C的温度下分为三阶段烘干,烘干时间Mh ; 将PET薄膜另一侧表面以与上述复合聚丙烯薄膜的方法相同的方法再复合一层聚丙烯薄膜,得到太阳能电池背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ET薄膜和聚丙烯薄膜的表面经等离子体处理后达到50达因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用线棒将涂层液和粘结胶分别均勻涂敷于PET薄膜的表面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聚丙烯膜具有高的紫外光反射性,并且厚度在50μπι至150 μ m的范围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50-80重量份的均聚聚丙烯和共聚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种与0-20重量份的高压聚乙烯、低压聚乙烯、乙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混合15-30分钟;再与0. 1-5重量份的改性聚合物混合10-20分钟;将0. 5-10重量份的增韧剂加入其中并混合5-15分钟;将5-2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0. 1-20重量份的抗氧化剂的混合物加入其中并混合15-60分钟,得到聚丙烯薄膜,其中,乙烯共聚物包括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己烯共聚物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所述改性聚合物可为尼龙11、尼龙12和聚醋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增韧剂包括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抗紫外线助剂包括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抗氧化剂包括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ET薄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消光膜。
22.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PET薄膜的厚度在100μ m至300 μ m 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涂层包括80重量份的聚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酰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和20重量份的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1-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5-15重量份的抗紫外线助剂、1-3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和0-10重量份的增韧剂。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无机填料是滑石粉、碳酸钙、氧化钙、碳酸镁和硫酸钡中的至少一种,且无机填料的粒径在1 μ m-50 μ m的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抗紫外线助剂是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抗氧化剂是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有机硫化物抗氧化剂和金属离子钝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增韧剂是马来酸酐接枝聚烯烃弹性体、马来酸酐接枝乙烯-醋酸乙烯酯、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马来酸酐接枝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涂层的厚度在1μ m-20 μ m的范围内。
2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粘结胶层是环氧树脂系粘胶剂、聚氨酯系粘胶剂、丙烯酸酯系粘结胶和醋酸乙烯酯系粘胶剂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粘结胶层的厚度在1μ -30μπ 的范围内。
3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烘干的步骤包括在 600C _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再在50°C _90°C的温度下烘干48小时。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将层压后得到的结构烘干的步骤包括在30°C -90°C的温度下烘干12小时;再在90°C _120°C的温度下烘干2小时;最后在 300C _90°C的温度下烘干10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太阳能电池背板包括PET薄膜基体层;第一粘结胶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一侧上;第一聚丙烯膜,设置在粘结胶层上并通过粘结胶层与PET薄膜基体层结合;第二聚丙烯膜或涂层,设置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其中,第二聚丙烯膜通过设置在第二聚丙烯膜和PET薄膜基体层之间的第二粘结胶层结合到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涂层直接形成在PET薄膜基体层的另一侧上。根据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背板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良好的低温耐冲击性和良好的电绝缘性。
文档编号B32B27/08GK102544152SQ201110459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华 申请人:升信新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