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763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类,特别涉及ー种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尤指ー种运用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塑料线材所交织成的片材达到多次加工及減少加工时间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科技尤如计算机、智能型手机及有关电子产品已被现代人所广泛使用,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市面上所见的3C产品外 壳大多是以射出方式成型。然而原有射出制成大多利用环氧树脂以当作制成的基材,同时增添多种不同配方达到外壳成型的目的。但于制程过程中无法再做二次加工,因此相对提高了壳体制作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运用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以交织方式所制成的片材,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同时亦能达到防火耐热的进步性。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主要由复数可挠性线材(如碳纤维、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如聚こ烯对苯ニ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高密度聚こ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PE)、聚氯こ烯(polyvinylchlride, PVC)、低密度聚こ烯(L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PE)、聚丙烯(Polyprpylene,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丙烯-丁ニ烯-苯こ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相互交织成一片材而成,其中片材结合一结合剂,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而在制程壳体的过程中藉由热冲压达到多次加工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片材强度能随比例变化而有所改变。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的塑料线材相互交织成一片材,且该片材结合一结合剂,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其中各该塑料线材可为聚こ烯对苯ニ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高密度聚こ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PE)、聚氯こ烯(polyvinylchlride, PVC)、低密度聚こ烯(L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PE)、聚丙烯(Polypr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丙烯腈-丁ニ烯-苯こ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bノ 其中ん一;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二次加工成型;其中各该可挠性线材可为碳纤维、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其中之一;其中该片材于热冲压时结合真空状态以达到该预定型体。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相互层迭成一片材,且该片材结合一结合剂,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0012]其中各该塑料线材可为聚こ烯对苯ニ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高密度聚こ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PE)、聚氯こ烯(polyvinylchlride, PVC)、低密度聚こ烯(Lw 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PE)、聚丙烯(Polypr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或丙烯腈_ 丁ニ烯_苯こ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bノ 其中ん一;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二次加工成型,且该片材于热冲压时结合真空状态以达到该预定型体;其中各该可挠性线材的上表面可披覆该些塑料线材;其中各该塑料线材的上表面可披覆该些可挠性线材,且各该可挠性线材可为碳纤
维或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其中之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利用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所交织而成的片材能达到防火耐热的目的。ニ、本实用新型经由塑料线材的比例调配,亦能使強度有所不同。三、通过塑料线材的制成使加工时程由原本40分钟缩短为4分钟,并可达到二次加工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ー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ー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及附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部分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其主要包括由复数可挠性线材100 (如碳纤维、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110 (聚こ烯对苯ニ 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高密度聚こ烯(High Densitypolyethylene, HDPE, PE)、聚氯こ烯(polyvinylchlride, PVC)、低密度聚こ烯(Lw Densitypolyethylene, LDPE, PE)、聚丙烯(Polypr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丙烯腈-丁ニ烯-苯こ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相互交织成一片材10,且该片材10结合一结合剂2,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10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1,且该片材10于热冲压时结合真空状态以达到该预定型体,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二次加工成型。如附图I及附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部分示意图及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片材10由复数可挠性线材100及复数塑料线材110所相互交织而成,其中可挠性线材100以碳纤维为例,而塑料线材110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O为例,当利用碳纤维及聚碳酸酯交织完成的片材10,藉此利用塑料线材110的可塑性,使该片材10于实施状态下可先做一次加工成型后,亦能再做二次加工成型,且片材10的强度随塑料线材Iio的比例及制程參数不同使強度有所改变,而后再将结合剂2与片材10相结合,再运用热冲压令片材10固化成ー预定型体形成ー壳体1,完成的壳体I则能运用在平板计算机上,使平板计算机不再只是一般的环氧树脂的板材直接制成的外壳1,如此ー来所制成的壳体I能达到防火耐热的实用目的。如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ー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主要包括由复数可挠性线材IOOa(碳纤维或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IlOa(聚こ烯对苯ニ 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高密度聚こ烯(High Densitypolyethylene, HDPE, PE)、聚氯こ烯(polyvinylchlride, PVC)、低密度聚こ烯(Lw Densitypolyethylene, LDPE, PE)、聚丙烯(Polyprpylene, PP)、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 PC)或丙烯-丁ニ烯-苯こ烯树脂(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相互层迭成一片材10a,且该片材IOa结合一结合剂2a,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IOa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la,且该片材IOa于热冲压时结合真空状态以达到该预定型体,其中各该可挠性线材IOOa的上表面可披覆该些塑料线材IlOa或者各该塑料线材IlOa的上表面可披覆该些可挠性线材100a,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二次加工成型。如附图4及附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ー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实施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片材IOa由复数可挠性线材IOOa及复数塑料线材IlOa所相互层迭而成,其中可挠性线材IOOa以碳纤维为例,而塑料线材IlOa以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为例,当利用碳纤维及聚碳酸酯交织完成的片材10a,藉此利用塑料线材IlOa的可塑性,使该片材IOa亦能做二次加工且加工时程亦能由原本40分钟缩短为4分钟,此外片材IOa的强度随塑料线材IlOa的比例不同使強度能有所改变,而后再将结合剂2与片材IOa相结合,再运用热冲压令片材IOa固化成ー预定型体形成ー壳体la,完成的壳体Ia则能运用在平板 计算机上,使平板计算机不再只是一般的环氧树脂的板材直接制成的外壳la,如此ー来所制成的壳体Ia能达到防火耐热的实用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的塑料线材相互交织成一片材,且该片材结合一结合剤,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塑料线材为聚こ烯对苯ニ甲酸酷、高密度聚こ烯、聚氯こ烯、低密度聚こ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丙烯臆-丁 ニ烯-苯こ烯树脂其中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ニ次加工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可挠性线材为碳纤维、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片材于热冲压结合真空状态达到该预定型体。
6.一种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相互层迭成一片材,且该片材结合一结合剤,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ー预定型体的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塑料线材为聚こ烯对苯ニ甲酸酷、高密度聚こ烯、聚氯こ烯、低密度聚こ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丙烯臆-丁 ニ烯-苯こ烯树脂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片材可再进行ニ次加工成型,且该片材于热冲压结合真空状态达到该预定型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可挠性线材的上表面可被覆该些塑料线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塑料线材的上表面可披覆该些可挠性线材,且各该可挠性线材为碳纤维或不织布或金属线材其中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有关电子装置壳体的结构,属于电子类,其主要由复数可挠性线材及复数塑料线材相互交织成一片材而成,其中片材结合一结合剂,并通过热冲压令该片材固化成一预定型体的壳体,而在制程壳体的过程中藉由热冲压达到多次加工的目的,此外,运用上述的结构组成所制成的片材,能有效缩短加工时间同时兼具防火耐热的实用进步性。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2406402SQ20112048314
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5日
发明者徐钲鉴 申请人:徐钲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