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痕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瓦楞糊盒机一般不带压痕机构,纸板上的压痕通常是由模切机上生成的,送到糊盒机的输纸部套,再直接送到糊盒机的预折叠部套, 按照压痕折叠后糊盒。由于瓦楞纸板较厚,不同部位的收缩率不同,通常由模切机带出来的压痕不足以翻折均匀,因此容易出现跑楞。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杆、滑块、连杆、弹簧和压痕刀,滑杆右边部分厚度大于左边部分厚度且中部过渡部分为均匀过渡,滑块套在滑杆上,滑块下体内部设有连杆,连杆呈“十”字形,其横向部分通过弹簧与滑块底边连接,连杆下端与压痕刀连接。所述连杆下端伸出滑块。所述弹簧数量为两个。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本机构可以方便地为瓦楞纸板压痕,滑块在滑杆上移动,由于滑杆两侧的厚度不均,连杆会上下移动,带动压痕刀上下移动,在合适的位置给瓦楞纸板进行压痕,操作简单,压痕均匀,不会出现跑楞,便于瓦楞纸板的折叠,方便糊盒机的工作。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图中,I-滑杆,2-滑块,3-连杆,4-弹簧,5-压痕刀。如图I所示,滑杆I右边部分厚度大于左边部分厚度且中部过渡部分为均匀过渡,滑块2套在滑杆I上,滑块2下体内部安装有连杆3,连杆3呈“十”字形,其顶部与滑杆I底端接触,两侧的横向部分分别通过弹簧4与滑块2底边内侧连接,连杆3下端伸出滑块2并与压痕刀5顶%5连接。将瓦楞纸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后,使滑块2在滑杆I上移动,当滑块2移动到滑杆I右部时,由于滑杆I右部厚度大于左部,连杆3会下移,同时带动压痕刀5下移,完成压痕工序,滑块2位于滑杆I左侧时,两个弹簧4会将连杆3顶起,压痕刀5不与瓦楞纸板接触。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杆(I)、滑块(2)、连杆(3)、弹簧(4)和压痕刀(5),滑杆(I)右边部分厚度大于左边部分厚度且中部过渡部分为均匀过渡,滑块(2)套在滑杆(I)上,滑块(2)下体内部设有连杆(3),连杆(3)呈“十”字形,其横向部分通过弹簧(4 )与滑块(2 )底边连接,连杆(3 )下端与压痕刀(5 )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下端伸出滑块(2)。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数量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瓦楞糊盒机的压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杆、滑块、连杆、弹簧和压痕刀,滑杆右边部分厚度大于左边部分厚度且中部过渡部分为均匀过渡,滑块套在滑杆上,滑块下体内部设有连杆,连杆呈“十”字形,其横向部分通过弹簧与滑块底边连接,连杆下端与压痕刀连接。所述连杆下端伸出滑块。所述弹簧数量为两个。使用本机构可以方便地为瓦楞纸板压痕,滑块在滑杆上移动,由于滑杆两侧的厚度不均,连杆会上下移动,带动压痕刀上下移动,在合适的位置给瓦楞纸板进行压痕,操作简单,压痕均匀,不会出现跑楞,便于瓦楞纸板的折叠,方便糊盒机的工作。
文档编号B31B1/25GK202781922SQ2012203412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4日
发明者王连月 申请人:天津市吉源元印刷制品有限公司